论文摘要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在数平方厘米大小的基片上,制作出微通道网络结构及其它功能单元,以实现集微量样品制备、进样、处理(过滤、稀释、混合、反应)、分离、检测于一体的快速、高效、低耗的微型分析试验装置。有效地控制扩散和混合能够提高化学和生物分析的效率,对微流控芯片的广泛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混合器是微流控芯片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混合能力决定着微流控芯片性能。影响微流体混合的因素有很多,如入口速度、扩散系数、深宽比等。本文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三种类型微混合器进行研究。在对Y型直通道微混合器的研究中发现,液体的入口速度和扩散系数对混合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入口速度和扩散系数的增大,其混合效果逐渐的变差。入口角度对混合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随着深宽比的增大,其混合性能逐渐的增强,但当H/W=1后,H/W变化对微混合器的混合性能的影响很小。对于以对流传质为主的Z型通道微混合器,入口速度对混合有很大的影响,而扩散系数对混合的影响较小。S/W=2在各种速度条件下均能取得较好的混合效果。Z型通道微混合器的转角越小,其混合性能越高。随着H/W比值的增大,其混合指数逐渐的减小,当H/W>=0.6时,H/W变化对混合器的混合性能没有影响。对内肋型微混合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入口速度对混合影响较大,而扩散系数对混合的影响较小。内肋的横向宽度W1越大,产生的漩涡强度越大,混合性能越好。随着P/W值得增加,混合器的混合性能增强。随着H/W比值的增大,其混合指数逐渐的减小,当H/W>=0.6时,H/W变化对混合器的混合性能没有影响。对三种微混合器混合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内肋型微混合器在各种速度条件下的混合性能要优于其它两种微混合器。在压力损失的分析中,随着流量越来越大,其压力损失也越来越大;内肋型微混合器的压力损失最大,Z型微混合器的次之。总之,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液体参数和微混合器的结构参数对混合的影响规律,对微混合器的优化设计和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目录CONTENTS摘要ABSTRACT主要符号表第1章 绪论1.1 微流控芯片国内外研究现状1.1.1 微流控芯片概述1.1.2 微流控芯片的优点1.1.3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领域1.2 微流体混合器的分类1.2.1 主动式微混合器1.2.2 被动式微混合器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 微流体混合的理论基础2.1 微流体流动特性及影响因素2.1.1 微流体力学研究现状2.1.2 微流体的流动特性2.1.3 影响微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2.2 微流体的混合机理及性能评价2.2.1 微流体的扩散机理2.2.2 微流体混合的控制方程2.2.3 强化微流体混合的方法2.2.4 微流体的混合性能评价2.3 本章小结第3章 Y型直通道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3.1 微混合器的模型和模型验证3.1.1 微混合器的模型3.1.2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3.2 二维Y型直通道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3.2.1 入口速度对混合的影响3.2.2 扩散系数对混合的影响3.2.3 粘度对混合的影响3.2.4 入口角度对混合的影响3.3 三维Y型直通道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3.3.1 微混合器的三维模型3.3.2 入口速度对混合的影响3.3.3 深宽比(H/W)对混合的影响3.3.4 上下壁面对混合的影响3.4 本章小结第4章 Z型通道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4.1 Z型微混合器结构模型4.2 二维Z型通道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4.2.1 入口速度对混合的影响4.2.2 扩散系数对混合的影响4.2.3 S/W对混合的影响4.2.4 转角(θ)对混合的影响4.3 三维Z型通道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4.3.1 入口速度对混合的影响4.3.2 深宽比(H/W)对混合的影响4.4 本章小结第5章 内肋型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5.1 内肋型微混合器结构模型5.2 二维内肋型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5.2.1 入口速度对混合的影响5.2.2 扩散系数对混合的影响5.2.3 内肋的横向宽度W1对混合的影响5.2.4 P/W对混合的影响5.3 三维内肋型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5.3.1 入口速度对混合的影响5.3.2 深宽比(H/W)对混合的影响5.4 本章小结第6章 三种微混合器的混合性能对比和压力损失分析6.1 三种微混合器的结构模型6.2 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的混合性能对比6.3 三种微混合的压力损失分析6.4 本章小结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奖励致谢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微流控芯片论文; 微混合器论文; 数值模拟论文; 扩散论文; 对流传质论文; 混合性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