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史
作者: 王有英
导师: 黄书光
关键词: 清前期,社会教化,乡约,蒙学,宗族,宗教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社会教化既是统治阶级维护封建政治秩序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在社会上得以生存的需要。清前期的社会教化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儒、佛、道并存的教化体系。其中,儒家伦理教化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的重点不在于研究精英儒家的伦理陈述,而着重研究儒家经典的价值理想通过何种途径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实践,它们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过程及效果如何?佛、道教化又在清前期社会教化中扮演着一种什么角色?期间是否有矛盾与冲突?等等。总之,本文力图对具有典型社会教化意义的史实研究,来描绘一幅色彩斑斓又极具张力的清前期社会教化的图景。 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借助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正史材料和野史材料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来揭示清前期社会教化的全貌。全文包括正文和结语部分。正文部分共分六章: 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框架结构及清前期的教化特征。 第二章主要探讨学校组织与社会教化的关系。学校是专门进行教化的机构,它不仅有固定的场所,专职的教师,而且,还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来源,是教化的主阵地。此外,书院、社学、义学、义塾等组织也承载了教化民众的功能。 第三章旨在辨析非学校组织与社会教化的关系。儒学之所以能够大行于天下,除了正规的学校组织外,民众更多地依靠乡约、家训族规、调解纠纷来获得教化。与学校组织相比,非学校组织的教化更具有普遍性和隐秘性。 第四章重点讨论了通俗小说、地方戏曲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载体在社会教化中所扮演得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无论是村夫牧子之人、贩夫走卒之徒、引车卖浆之流,还是髫龄儿童、小脚女人,都极易在欢愉的氛围中受到教化。 第五章系统考察了社会教化中的两个特殊的群体。一是士绅,他们是帮助皇朝实现教化使命的群体。在官民隔绝的传统社会结构下,普通乡民并不具备与官府交涉的条件与能力,因此需要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便是联结皇帝和民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闻”传递着皇帝和民众间的信息。二是妇女,妇女是封建社会中遭受压迫惨重的典型的弱势群体。从这个群体的悲惨命运中我们可以得知清王朝对其施行了怎样的教化。 第六章着重研究佛、道是如何曲折地生存并与社会教化发生内在关联的。劝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历史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第四节 清代前期教化特征擷要
一 重振“程朱理学”的教化权威
二 重建“民为邦本”的教化基础
三 提倡“以礼代理”的教化实践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清前期的学校组织与社会教化
第一节 地方官学中的教化
一 “教化者为治之本,学校者教化之原”
二 训士规条
三 教学内容
四 乡饮酒礼
第二节 书院与教化
一 清代前期书院的曲折之路
二 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三节 蒙学与教化
一 社学
二 义学和义塾
三 蒙学读物中的伦理教化精神
四 蒙学教化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章 非学校的社会教化途径(一)
第一节 乡约与社会教化
一 乡约的发展渊源
二 乡约的教化与管理功能
三 乡约与宗族
四 乡约与保甲
五 圣谕与政治教化
第二节 宗族与社会教化
一 谱牒教化
二 祠堂中的教化
三 族权与政权
四 家训族规中的教化——子孙立身治家的根本
第三节 法律与社会教化
一 加强法律教化,使民众知法、懂法
二 以礼入法 礼法合治
三 息讼、戒讼
第四章 非学校的社会教化途径(二)
第一节 通俗小说与社会教化
一 通俗小说的多舛命运
二 通俗小说与社会教化
第二节 戏剧中的教化
一 戏剧的悲惨境遇
二 戏曲与教化
第五章 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他人”和“弱势群体”
第一节 士大夫与社会教化
一 官绅
二 学绅
第二节 妇女——来自社会底层人物的声音
一 “闺门乃王化之原”
二 三从四德的教化
三 女子道德教化的目标——孝女、贤妻、良母、贞妇
四 女子教化的独特方法
第六章 宗教视野中的社会教化
第一节 清前期统治阶级的宗教态度
第二节 释道教化与三教融合
一 道教教化
二 佛教教化
三 三教融合下的教化
第三节 民间宗教、民间信仰与乡土教化
一 民间宗教与社会教化
二 淫祠与民间信仰
第四节 劝善书中的教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 善书的历史演化与流通普及
二 善书中的道德教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传播与转型:走向生活世界的宋代社会教化研究[D]. 张雪红.华东师范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北宋士大夫地方教化研究[D]. 战秀梅.上海师范大学2010
- [2].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 王瑜.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