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强(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共青希望学校山东东营257300)
"我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平时同学们都不愿和我一起玩,今天老师要我们给好朋友送贺年片,可是我一张也没有。我很苦恼。家里妈妈也常常骂我,说我没出息。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笨,很没用。我很孤独,好希望有一个朋友呀,和我一起玩,不要不理我就行……"
从我校开设"心语信箱"以来,200多封来信中,"心理问题生"的信占大多数,而像这位学生的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伙伴而苦恼的非常普遍。
一项在东营市1000多名中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有46.7%的学生由于缺乏伙伴,经常一个人;近95%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因找不到伙伴而十分苦恼……
学习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敏感
调控自我情绪能力差,对外界刺激不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吸收,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差,不能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不能宽容对待别人。
同学相处当中,难免碰碰撞撞,难免发生矛盾,可"潜能生"总把别人与自己发生的矛盾当成别人对自己有意的欺负,心中耿耿于怀,从而对同学产生敌意,就用较激烈的方式对同学进行报复。当老师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时,他还用谎话对自己的报复行为进行遮掩。这类学生因与别人不能友好相处,所以找不到共同学习的伙伴,无法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学习上无法得到同学的帮助。由于对班级同学、老师言行的过分敏感,常常为一些小事焦虑,烦躁不安,常常被一种负面情绪缠绕,致使他无法专心致力于学习。
2、不够主动
因为性格内向,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欠缺主动,情绪的变化一般不显露在外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交往中往往是被动按别人意见行动。自信心不够,自我评价总是偏低,在挫折面前往往一撅不振。
这类学生对于班级的学习活动参与性不够强,不敢参与和同学的各种竞争,在班级里他们往往被老师、同学忽视,看到自己的成绩落后,他们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同学、老师请教,有了疑问、异议更不敢提出。
3、攻击性强
这类学生调控自我情绪能力差,对于外界刺激不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吸收,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自律性较差,不够自尊、自爱,缺乏荣辱感。在与他人交往中喜欢支配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就认为一个人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学业、事业能否成功。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更可以促进学生协调好与老师、同学、家长的关系,优化他们的心理,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作为教师,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这些帮助。
1、启发学生懂得与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通过讲童话故事、情境表演、实例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
我启发学生明白人是生活在集体人群中的,我们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人们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才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2、通过心育课,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方法。
游戏是孩子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我利用心育课,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教会学生游戏中与人交往的方法。
我设计了三个情境:
一是别人在游戏时你想参加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应该大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愿望,但要有礼貌,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尊重别人,别人心里愉快,别人愿意和有礼貌的人共同游戏,自己要求参加游戏的愿望才能实现。
二是假如别人要求参加你正在进行的游戏你怎么办?利用心理换位法让学生想想自己一个人在一边不能参加到别人游戏时的心情,教会学生要接纳别人。
三是假如别人拒绝了你要求参加游戏的要求,你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想到别人会有原因,不是对自己的不喜爱,下次有机会再和他们一起游戏。这样做自己心情愉快,别人也能玩得愉快,这是教会学生理解别人。
我还通过心育课教会学生,如何分配游戏中角色,如何完成大家规定的任务,如何采纳别人提出的意见,在与别人共同完成的事中因别人的原因不成功,该如何对待等。通过游戏中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本领,与人合作的精神。这也为学生形成团结友爱,善解人意,宽厚待人等思想品质打下基础。
结合心理教育课本,在课堂上还教会学生"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心情"、"学会称赞别人"等方法。
3、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1)、学会理解
对于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教会他理解别人是很重要的。我主要通过单独的心理辅导让学生通过倾诉、讨论等方法学会理解。
如:我为一位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做了两次单独的心理辅导。一次叫他事先想一想平时与他人在一起时所发生的矛盾,把他人是如何欺负他的讲出来。我给他的时间是半小时,刚开头他不愿意说,我通过给他做放松等准备,使他慢慢放松下来,之后他倾诉了半个多小时。我给他布置作业,请他回去仔细想一想平时与别人相处愉快的情景和别人对自己好的地方,一周后我给他半小时来说一说。通过这两次的倾吐使他发现他心中觉得别人欺负他对他不好的事记得的挺多,但为了完成我布置的思考作业他注意从平时的与人交往中找答案,发现别人对他友善、好的地方也不少。我主要帮助他懂得在与人交往中要试着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特别是与人发生矛盾时,不要急着批评、指责别人,也要试着揣摩别人为什么做出所做的那些事情。让他明白如果人们都试着了解别人而不是一味指责与批评,生活就会有意思得多,也会幸福快乐得多。把这一点告诉我们的学生十分重要,善解人意是美德,学会理解别人,是学会与人交往之道的关键。
(2)、充满自信
针对交往中不够主动这类学生的特点首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主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对自身所能做到的事大加赞扬,让学生看到自己还是有一定能力的。通过与他人、以前的自己比较,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应维护把握自己的权力,这样显得成熟、有骨气、有意志、有进取心和竞争力,要逐步帮助他们形成坚强、有主见的品质。
在集体中尽力多给他们提供发表意见和参与竞争的机会,并尽力帮助他们获取成功。当他们遇到挫折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并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战胜挫折。
(3)、尊重别人
古人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反之,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尊重是与他人沟通的基础。
交往中攻击性较强这类学生总是想作弄人,搞一些恶作剧,看到别人上当了他却哈哈大笑。这样的儿童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不愿和他交朋友。要教育这类学生让他们懂得诚实是成功交往的基础。诚实,字面含义就是真心真意。让学生接受诚实教育,这包括不撒谎,不说大话等。在帮助交往中攻击性较强这类学生认识到自身在与他人交往时所存在的问题后,还可以对他那带有很强攻击性的行为在其父母配合下对他进行脱敏治疗。
(4)、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帮助
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的家长较溺爱孩子,在溺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有会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结构。他们容易情绪化,在脾气上而不是在能力和独立人格上的自我为中心,显得狭隘自私,对渴望达到的目标,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的独立奋斗。我与交往中过分敏感的学生的父母交谈,告诉他们要注意孩子情感的发展,特别是不能溺爱孩子,因为溺爱的结果只会与我们对孩子寄予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但也不是对孩子的约束越多越好,孩子们如同小树,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适当的阳光和水份的。孩子除了学习,还需要游戏,还需要与孩子在一起玩耍来充实精神生活,还需要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保证心灵的自由状态。对孩子的感情父母应当承认、尊重并准许他用恰当的、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本身就是对孩子心灵的理解。可以达到消除心理压力的目的,起到调节孩子心理的功效。理解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教会了孩子如何理解别人。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都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人都离来开交往,"心理问题生"更是如此,让我们一起用智慧帮助他们,用爱心滋润他们,使人们走出孤独,自信地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