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程文芸,贺静,郭涛,王萍芳,熊青[1](2021)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 提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50例, 将患者按照是否出现CRBSI分为感染组(55例)及未感染组(295例)。对可能导致患者出现CRBSI的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置管患者的CRBSI感染率为15.7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年龄、原发病、血清蛋白、穿刺部位、导管类型、置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防护依从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原发病、血清蛋白、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类型、防护依从性影响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CRBSI的发生风险较高, 且若较多因素影响, 应针对其高危因素, 制定预防性护理对策, 提高警惕。
李雪松,蔡梦妍[2](2021)在《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讨论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期间在该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治疗中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研究组在治疗中给予多元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低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46);研究组出现1例出口感染和隧道感染,没有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照组出现2例出口感染、4例隧道感染以及2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其中隧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
郭丽云,郭红宝,南阳[3](2021)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是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伴有多种复杂基础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内瘘难度的不断增大,中心静脉置管更多的成为了血透患者新的选择。但若发生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不仅严重影响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效果的关键。
张丹[4](2021)在《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液净化患儿的临床资料,筛查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以期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提供评估工具,提高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水平,降低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血液净化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资料、疾病治疗相关因素、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因素、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因素、实验室相关指标以及彩超诊断结果等。根据多普勒彩色超声结果,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08例患儿资料为DVT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16例患儿资料为非DVT组。统计分析:首先根据数据资料类型采用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回归系数、OR值及其95%CI,根据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应的公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建立临床决策曲线分析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结果:1.单因素分析:入院方式、小儿危重症评分升高、制动、躁动、导管留置时间延长、管路凝血、抗凝不达标、导管功能障碍、APTT可能会导致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升高(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路凝血、制动、躁动、导管功能障碍、抗凝不达标是预测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影响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回归系数,根据对应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公式,构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为:(?)4.风险预测模型评价:本研究中构建的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约登指数为0.426,敏感性67.6%,特异性75%。结论:1.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管路凝血、制动、躁动、导管功能障碍、抗凝不达标。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精准干预,以避免或降低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2.本研究中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力为中等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临床实际使用该模型可以及时评估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朱一枫[5](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生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目前国内外最权威的数据库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万方、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搜索和收集自各个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03月01日的任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结果偏倚采用软件中的漏斗图生成评估。本Meta分析已经在PROSPERO网站上注册,注册ID是CRD42020192267。结果:共纳入研究23篇,国内21篇、国外2篇,共涉及5428名参与者,其中男性3091名,女性2311名,总体患病率16.1%。以下是Meta分析后的结果:1.性别:14篇病例对照研究,OR=1.07,95%CI[0.88,1.30],P=0.47。队列研究3篇,RR=0.80,95%CI[0.51,1.25],P=0.33,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龄:病例对照研究共9篇,经过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OR=0.41,95%CI[0.16,1.06],P=0.07。队列研究共2篇,Meta分析结果RR=0.71,95%CI[0.29,1.87],P=0.52。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3.贫血:病例对照研究共3篇,Meta分析显示OR=2.89,95%CI[1.81,4.60],P<0.0001。队列研究共1篇,RR=4.34,95%CI[2.12,8.90],P<0.0001。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4.低蛋白血症:病例对照研究4篇,Meta分析结果OR=2.32,95%CI[1.54,3.50],P<0.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5.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12篇,Meta分析显示OR=3.21,95%CI[2.61,3.95],P<0.0001。队列研究共3篇,Meta分析显示RR=2.58,95%CI[1.64,4.03],P<0.0001,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6.导管留置时间:7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OR=0.26,95%CI[0.20,0.35],P<0.00001,队列研究共1篇,RR=0.36,95%CI[0.18,0.70],P=0.003,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7.置管方式:病例对照研究13篇,Meta分析显示OR=0.26,95%CI[0.20,0.35],P<0.00001,队列研究共1篇,RR=0.21,95%CI[0.11,0.43],P<0.00001,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8.穿刺次数:病例对照研究6篇,Meta分析显示OR=0.31,95%CI[0.14,0.70],P=0.004。队列研究共1篇,RR=0.29,95%CI[0.14,0.58],P=0.0005,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9.抗生素的应用:病例对照研究1篇,Meta分析显示OR=2.56,95%CI[1.04,6.33],P=0.04。队列研究1篇,RR=0.25,95%CI[0.12,0.52],P=0.0002。由于文献较少循证医学证据不高,但结果仍有统计学意义;10.皮肤感染:2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OR=3.89,95%CI[1.69,8.95],P=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11.医护穿刺熟练度:病例对照研究1篇,OR=0.25,95%CI[0.10,0.63],P=0.003,队列研究1篇,RR=0.26,95%CI[0.12,0.56],P=0.0005,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经Meta分析后认为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股静脉置管、穿刺次数过多、皮肤感染、医护穿刺熟练度低使维持性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更容易发生置管感染,性别不是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2.抗生素的应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的作用仍存在争议,由于文献较少循证依据不高,有待进一步研究。3.高龄可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但纳入文献有偏倚,可靠性下降,需要进一步明确。
张琳[6](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情况、感染菌株分布情况,分析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1.50%;共检出菌株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89%;革兰阳性菌占31.58%;真菌占1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年龄、置管部位、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贫血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β=6.229,OR=1.276,95%CI=1.027~1.495)、股静脉置管(β=6.293,OR=1.498,95%CI=1.142~1.832)、穿刺次数≥3次(β=5.852,OR=1.347,95%CI=1.016~1.416)、置管时间≥14 d(β=6.173,OR=1.132,95%CI=1.045~1.521)、合并糖尿病(β=5.982,OR=1.762,95%CI=1.114~1.895)、合并贫血(β=5.734,OR=1.358,95%CI=1.126~1.573)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较大、股静脉置管、穿刺次数较多、置管时间较长及合并有糖尿病、贫血等基础性疾病,临床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陈万莉,李洁霞,覃梦莹,李月敏,梁厚兴[7](2021)在《血透患者留置血透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血透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个人、导管、置管者检验、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提出以下几种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置管时的护理干预;操作过程的护理干预;导管维护的护理干预;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感染症状。在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扶持慢性病的今天,如何使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质量的生存下去,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任重而道远。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
阮可菲,吴柯[8](2021)在《循证护理预防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血液透析室2017年12月-2019年9月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等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病区环境、护理技术、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等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不但可明显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王华[9](2020)在《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策略》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预防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相关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留置颈内静脉置管时间为(175.24±86.39)d显着低于观察组的(256.36±79.81)d,P <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对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可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感染发生,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肖艳平,张彬[10](2020)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减少导管感染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50例,其中25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常规组,25例接受预见性护理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4.0%,显着低于常规组的20.0%(P<0.05)。试验组生理状况、环境状况、社会功能、心理状况评分均显出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健康指导、治疗效果、护理技术、服务态度评分均显着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感染风险,改善生存质量。
二、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对比 |
2.2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类型分析 |
3 讨论 |
(3)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管感染危险因素 |
1.1 患者自身因素 |
1.1.1 糖尿病体质 |
1.1.2 毒素蓄积 |
1.1.3 免疫力低下 |
1.2 导管留置因素 |
1.2.1 留置部位 |
1.2.2 留置时间 |
1.2.3 置管操作 |
1.3 导管管理因素 |
1.3.1 患者自我管理欠缺 |
1.3.2 上下机操作不规范 |
2 导管感染的诊断依据[12] |
3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
3.1 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 |
3.2 加强置管管理 |
3.3 强化专业知识培训,规范操作 |
3.4 加强原发病的处理 |
3.5 加强知识宣教 |
3.6 加强环境管理 |
4 导管感染的护理 |
4.1 导管评估与感染监测 |
4.2 导管出口及隧道感染 |
4.3 抗生素锁 |
4.4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
(4)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DVT的临床表现 |
1.2.3 诊断方法 |
1.2.4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2.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指标 |
2.2.2 资料收集 |
2.2.3 质量控制 |
2.2.4 伦理原则 |
2.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
3.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
3.1.2 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
3.1.3 两组疾病治疗相关因素比较 |
3.1.4 血液净化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因素比较 |
3.1.5 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因素 |
3.2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3.4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评价 |
3.4.1 风险预测模型的区分度 |
3.4.2 风险预测模型的交叉验证 |
3.4.3 风险预测模型的校准度 |
3.4.4 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决策曲线分析 |
3.4.5 风险预测模型的Nomogram图 |
第4章 讨论 |
4.1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1 管路凝血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4.1.2 抗凝不达标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4.1.3 导管功能障碍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4.1.4 制动与躁动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4.1.5 其他因素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4.2 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4.3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4.3.1 创新性 |
4.3.2 局限性 |
4.3.3 未来研究设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患儿一般资料收集表 |
附表2:小儿危重症评分表 |
附表3:患儿病历资料收集表 |
附表4: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置管登记表 |
附表5:血液净化床旁数据收集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文献筛选和提取 |
2.4 文献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
3.4 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 |
3.5 Meta分析结果汇总 |
3.6 发表偏倚 |
3.7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透析患者的个人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 |
4.2 透析患者的临床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 |
4.3 透析患者的透析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 |
4.4 医源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感染风险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6)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菌株分布情况 |
2.2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 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
3 讨论 |
(7)血透患者留置血透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透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
1.1 患者个体因素 |
1.2 导管因素 |
1.3 置管者技能 |
1.4 置管部位 |
1.5 导管留置时间 |
2 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
2.1 置管时的护理干预 |
2.2 操作过程的护理干预 |
2.3 导管维护的护理干预 |
2.4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
2.5 密切监测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感染症状 |
3 小结 |
(8)循证护理预防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2.2 两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9)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 |
2.2 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 |
2.3 满意率 |
3 讨论 |
四、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程文芸,贺静,郭涛,王萍芳,熊青.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1)
- [2]多元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 李雪松,蔡梦妍. 系统医学, 2021(14)
- [3]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现状[J]. 郭丽云,郭红宝,南阳. 天津护理, 2021(03)
- [4]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D]. 张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 朱一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6]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张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0)
- [7]血透患者留置血透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陈万莉,李洁霞,覃梦莹,李月敏,梁厚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4)
- [8]循证护理预防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价值[J]. 阮可菲,吴柯. 中外医学研究, 2021(07)
- [9]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策略[J]. 王华. 继续医学教育, 2020(12)
- [10]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护理[J]. 肖艳平,张彬.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