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观娜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措施对其肢体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组分组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佳,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3-0134-02
临床治疗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术后一旦未引起重视将出现肢体功能受限,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影响。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可改善其生存质量[1]。此次研究对骨折术后患者将院内护理服务进行延伸开展延续性护理,促进患者机体康复,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组分组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7.36±6.1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24-83岁,平均年龄(60.15±7.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骨折术后不存在意识障碍。排除标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存在主要脏器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给予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持续性护理小组。由科室内主治医师,护士长和骨干护理人员搭建持续性护理小组。主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给予其专业的指导。由专人定期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工作,随访内容主要包含患者居家疗养的自理状况、心理情绪、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康复锻炼等,对患者居家康复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再结合患者疾病恢复情况给出专业指导。
(2)心理护理。由于骨折术后的康复期较长,患者不具备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有针对性的给予干预,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对病情的恢复,并有助于其建立良好的康复信心。引导患者的家属给予其更多的支持与关怀,有利于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锻炼。
(3)居家日常护理。结构患者具体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康复锻炼计划。并引导患者戒烟戒酒,食物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高的食物。在康复期要避免发生跌倒等意外事件,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4)肢体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有被动性与主动性两种方式。主动肢体康复锻炼由患者自身对肢体进行训练,自主进行伸缩腿、站立、行走等肢体运动;被动性肢体康复锻炼主要是由专业仪器或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包括按摩、肢体抬举以及伸展等运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再进行肢体负重训练。在训练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存在错误的运动,结合自身示范引导患者正确完成。
(5)加强随访。通过定期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疑问进行解答,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对其生活加以指导。告知患者肢体康复锻炼时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宜耐受为宜。并告知其定期前往医院复查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1)将两组患者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评判标准:患者骨折愈合良好,相关症状表现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达到正常水平,能生活自理,代表优。患者骨折愈合较好,相关症状表现大部份消失,肢体功能有所改善,部份生活能自理,代表良。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一般,相关症状表现少部份消失,肢体功能少部份改善,生活无法自理,代表中;患者骨折愈合较差,相关临床表现和肢体功能无改善,甚至还存在加重的现象。优良率是指优与良的总和。
(2)将两组患者骨折术后生存质量情况进行对比;此次使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主要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机体疼痛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质量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包版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百分率以(%)表示,经(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P<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1。
3.讨论
骨折是由于机体骨结构发生部分或是全部断裂的情况,主要由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或是因积累性受损有关,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剧烈疼痛、肿胀、出血、活动受限、存在畸形等,对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痛苦,对其肢体功能有所影响。骨折患者大多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在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免留下后遗症[2]。持续性护理具有全面性、延伸性的护理服务,给患者进行持续和科学的护理干预。一切从患者角度出发,经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佳,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于,通过持续性护理干预,通过持续的健康知识宣教,有助于患者掌握骨折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其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肢体功能康复信心[3]。通过制定肢体康复锻炼计划,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早恢复,采取被动训练时,其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切不可暴力运动;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锻炼,由于患者在经历了骨折手术后,其对疾病造成的创伤还存在心理阴影,且由于害怕疼痛而不愿意主动性锻炼,对肢体康复造成影响,在患者康复期仍需要持续性的引导患者被动锻炼,再逐步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自我训练;同时对患者实施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对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俊杰,田贺晓,王功磊.中药热敷在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2):143-145.
[2]陈爱平,高玲玲.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2):173-175.
[3]吴燕霞,黎贞妤,钟瑶,卢细明.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