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波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响应,FLAC3D,爆炸动载,应力集中区
应力波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唐红,欧阳健,王照刚[1](2019)在《应力波传播及岩土动态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侧爆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及巷道动态响应研究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巷道围岩中的应力波传播进行了监测,并对巷道的振动速度和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爆炸动载作用后,巷道围岩中的应力波在巷道周围产生了绕射现象,巷道周围的应力集中区呈"C"型分布,巷道右帮和拱顶的振动速度和位移较大,其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力波作用下的应力集中区分布。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试验研究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19年10期)
陈微,曾红梅,高颖慧,赵婷婷,周玉萍[2](2019)在《木麻黄及2种相思海防林活立木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应力波技术分析海南岛海防林主要树种、胸径、不同气候分布区、活立木不同方位等因素对活立木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与胸径大小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S型曲线和倒函数曲线的相关性远好于直线的相关性,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适用于中小径级范围内,胸径大于16 cm后应力传播波速度基本稳定;(2)不同树种应力波传播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同胸径条件下(DBH:12~16 cm),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最大(4211.90 m·s-1),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次之(4025.17 m·s-1),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最小(3543.75 m·s-1),且DBH≥18 cm时,各径级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也均大于马占相思,表明木麻黄的抗风性能良好;(3)不同气候分布区及活立木不同方位对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对评价海防林不同树种的抗风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挺,樊军,董平,申传鹏[3](2019)在《扭转冲击器旋冲过程应力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平旋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深井高硬度地层的采钻速度和效率,但摆锤旋冲对能量传播的影响趋势尚不明确,尤其是在狭小渐变截面圆柱体内旋冲应力波的传播及反射特性未见研究。为此,建立了狭小圆柱体的特征关系和旋冲冲击波阵面上的突跃条件,讨论了渐变截面圆柱杆中的一维应力波传播和反射规律,确定了微分方程和解析表达式。然后依据构件的几何尺寸及材料属性对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特点,确定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再针对旋冲过程中应力波在渐变截面的应力-应变-衰减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最后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搭建冲击应力波实验平台,通过对实验中应力应变等变化参数的测量,验证了文中对渐变截面圆柱杆应力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3期)
王振伟,马克,田洪圆,李全生[4](2019)在《煤岩体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煤岩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布有大量裂隙,当应力波传播穿过裂隙时,会出现波速下降、能量衰减及时间延迟等现象。为了理清应力波通过煤岩体裂隙时间延迟的规律,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反演煤岩体内部破坏程度,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应力波在含单个裂隙煤岩体内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力波过缝前、过缝中、过缝后的波形特征,和裂隙宽度、荷载参数及岩层参数对延时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波过缝延时与缝宽、密度和荷载周期等因素呈正相关,各因素的敏感性排序为:缝宽>弹性模量>岩层密度>荷载振幅>荷载周期。其中,缝宽引起的延迟时间是荷载周期的0.23倍。研究结果揭示了连续一非通续单元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力波在裂隙煤岩体内的传播规律。(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王杰[5](2019)在《叁维静应力对红砂岩应力波传播衰减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岩体普遍承受叁维地应力,静应力可以改变岩石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而改变应力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衰减特性。本文利用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红砂岩试件进行应力波传播试验,基于不同的静应力加载方式,定性分析了叁维静应力对岩石应力波传播衰减规律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空冲试验测定了入射杆及透射杆的应力波波速,对比入射波与透射波,发现二者应力波波形重合且幅值一致,从而验证了试验方法的有效性。(2)相同围压下,随着轴压的增大,红砂岩的应力波波速呈现“快速增大—平缓发展—迅速减小”的变化趋势;透射系数由增大逐渐趋于平缓,并随之减小;反射系数绝对值逐渐降低而后开始增大。围压等级越高,岩石应力波波速和透射系数的峰值越大,反射系数绝对值的最小值越小,反射系数绝对值整体上呈现衰减趋势。岩石的应力波波速及透反射系数与轴压均具有二次函数关系。(3)相同轴压下,岩石应力波波速和透射系数随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透射系数的增大速率越来越小;反射系数绝对值随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减小速率逐渐缓慢。透射系数在低围压效应下先增大后减小,在高围压效应下逐渐增大,而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变化与之相反。岩石的应力波波速与围压正相关,透反射系数与围压有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4)利用试验得到的应力波波速与静应力的经验关系,结合应力波波速与密度的经验模型,得出波阻抗与静应力的关系:随着轴压的增大,波阻抗先增大后减小,且围压等级越高,波阻抗的峰值越大。不同轴压工况下,随围压的增大,波阻抗逐渐增大。当围压较小时,随着轴压等级的提高,同一围压值下的波阻抗先增大后减小;当围压较大时,随着轴压等级的提高,同一围压值下的波阻抗逐级增大。(5)根据一维应力波理论推导了透反射系数随波阻抗的变化趋势,联系波阻抗与静应力的关系,得到不同静应力工况下透射系数的理论值,并与相应的试验值进行对比,二者差值百分比在10%以内,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地下岩体的物理参数测量提供新思路,还可以作为工程围岩体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参考,对于确保工程岩体开挖作业的安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0)
李淼,乔兰,周明,李远[6](2019)在《节理粗糙度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节理吻合程度,分析节理粗糙度对应力波传播和节理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预制节理试样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定性研究节理吻合程度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采用投影覆盖法分析节理面,探究分形维数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规律。由劈裂试验获得粗糙节理面试样,2个标准试样组合得到光滑节理面试样。试验中控制子弹速度保证入射波的相同,得到以下结论:光滑节理试样的透射系数和等效刚度与完整试样相比衰减约2.1%,表明光滑完全吻合节理对应力波传播影响不大;节理吻合程度相同时,节理粗糙度越大(分形维数2.088~2.214),应力波穿越节理试样的透射系数和等效刚度越小,其中等效刚度近似呈线性减小,透射系数呈二次曲线减小;节理粗糙度相同(分形维数)时,节理吻合程度越小,节理应力波透射系数和试样等效刚度越小,表明节理吻合程度是应力波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周伟[7](2019)在《基于有限元的原木内部应力波传播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木内部的缺陷将严重威胁着原木的完整性以及有效使用性,因此对原木的缺陷进行快速有效地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应力波检测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木材无损检测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木材内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判断木材的健康状况。但是,木材内应力波的速度方程属于高阶微分方程,无法轻易用数学解析法来求解。有限元法是一种求解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它能灵活处理和求解各种复杂数学问题。因此,可以建立有限元模型来求解原木内应力波信号的特征频率,进而从频域的角度出发来对木材进行缺陷检测。本文以原材内应力波振动信号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波动学原理,重点探讨了应力波沿原木径向或弦向传播时的传递方程。在此基础上,以樟子松为建模原型,在ANSYS软件中采用自顶向下的建模方式分别建立了健康樟子松试件与空洞樟子松试件横切面有限元模型。根据原木的正交各向异性,首先需要设置模型的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然后采用自动分网的方式对所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最后选取modal分析类型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从结果后处理模块中,可以得到健康樟子松有限元模型和空洞樟子松有限元模型前5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搭建了实验平台并采集了健康樟子松试件与空洞樟子松试件横切面应力波信号。用应力波处理技术对所采集信号进行分析时,重点研究了小波阈值去噪参数的选择(小波基的选择、最大分解层数的选择以及阈值的选择)。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参数对去噪效果的影响,并选取一种最优组合来对应力波信号做去噪处理。然后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去噪后的应力波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到了健康樟子松试件与空洞樟子松试件应力波信号前五阶固有频率。对比分析健康木材试件与空洞木材试件前五阶频率可知,当木材出现缺陷时,对应的固有频率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为从频域的角度分析木材缺陷提供了依据。对比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和仿真所得数据,它们的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樟子松试件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这为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木材缺陷检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袁伟[8](2019)在《具有轴向静载的变截面岩石应力波传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天然岩块几何形貌复杂、岩体遭受地应力作用的工程实际,为了爆破施工中能够达到最佳破岩效果和便于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具有轴向静载的变截面岩石应力波传播特性。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由于杆件发生弹性变形,轴向静载对阶梯型杆的透射系数和连续变截面杆的应力波传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静载能够增强应力波在变截面杆中的传播能力;变截面率、弹性模量、泊松比决定了杆件的初始变形大小,进而影响了应力波的传播。其次,基于弹性杆的分析结果,考虑岩石密度、动态弹性模量、纵波波速与初始应力的关系,分别建立了阶梯型岩石和连续变截面岩石的应力波传播模型,研究了由于轴向静载导致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初始变形,岩石应力波的透射系数和幅值衰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轴向静载显着影响应力波的时域和频域传播衰减特征,随轴向静载的增大,阶梯型岩石应力波幅值的透射系数和连续变截面岩石的幅值衰减系数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轴向静载、岩石几何形貌、变截面率共同决定了幅值衰减系数大小及其空间变化特征。然后,设计并开展了具有轴向静载变截面红砂岩的应力波传播实验,研究了初始应力和变截面共同对应力波波形、幅值空间衰减及频率相关性等特性的影响,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定性对比。结果表明:静应力越大,应力波波形下降沿越陡,卸载应力峰值越大。同一测点幅值随静应力的增大而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变化。随静应力的增加,响应幅值和幅值衰减系数均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变化。响应幅值对红砂岩的变截面率变化不敏感,而幅值衰减系数随静应力的变化率与变截面率呈正相关。在频域内,随着静应力的增加,频谱图由陡变缓,各频率波的幅值也呈现由快速减小到缓慢变化的特征,低频波幅值受静应力的影响更为明显。最后,基于理论、实验和数值计算叁方面的研究结果,探索了具有轴向静载下变截面岩石的应力波幅值衰减机理。具有轴向静载下变截面岩石的应力波幅值衰减分为几何衰减和物理衰减,几何衰减与初始应力和扰动幅值均无关,初始应力影响岩石的物理衰减。岩石的几何特征决定微孔隙、静应力沿轴向的分布,静应力又决定了岩石孔隙的压密程度。孔隙压密程度是决定应力波能量衰减的本质因素,几何特性和初始应力均是导致岩石应力波传播规律改变的直接原因。(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3-22)
马冰,王学滨,白雪元[9](2019)在《卸荷时间对圆形巷道围岩开裂及径向应力波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提出的连续-非连续方法,研究了卸荷时间(卸荷快慢)对圆形巷道围岩开裂、径向应力波传播及围岩径向应力随时间演变规律的影响。该方法借鉴了拉格朗日元法、变形体离散元法及虚拟裂纹模型的思想。首先,研究了卸荷时间对围岩开裂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卸荷时间对径向应力波传播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卸荷时间对围岩径向应力随时间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卸荷越快,围岩中产生的裂纹越多,最大不平衡力越大,波动越剧烈。增加卸荷时间,开挖边界附近的开裂位置由连续分布向间隔分布转变:当卸荷时间较短时,开挖边界附近围岩呈现连续分布的开裂形态,与这些位置的最大主应力均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拉裂有关;当卸荷时间适中时,围岩呈现出与V形坑类似的开裂形态,可能与这些位置存在剪应力有关。卸荷越快,处于扰动区(径向压应力下降区)内的应力环越多,越清晰,围岩径向应力波动越剧烈,所达到的最大径向拉应力越大或最小径向压应力越小。(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金解放,王杰,郭钟群,梁晨,袁伟[10](2019)在《围压对红砂岩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压可以改变岩石内部微观结构,导致波阻抗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应力波在岩石中的透反射能力。为探索围压对岩石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通过一维应力波理论推导,得到了岩石应力波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随波阻抗值的变化关系。用红砂岩制备短试件和长试件,基于动静组合加载实验系统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应力波传播试验,分析岩石的纵波波速、波阻抗、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与围压的关系。根据岩石波阻抗与围压的经验模型,结合理论分析所得的透射系数与波阻抗的关系,得到不同围压下透射系数的理论值,并与相应的试验值进行对比,证明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综合分析了岩石的纵波波速、波阻抗、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与围压的关系,得到围压对红砂岩应力波传播衰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岩石短试件和长试件的纵波波速及波阻抗与围压之间均具有正向相关性。随着围压的增加,短试件反射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减小,透射系数逐渐增大,长试件的透射系数逐渐减小,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均与围压呈二次函数关系。纵波波速、波阻抗、透射系数及反射系数与围压的关系都表明,增大围压有利于应力波穿过岩石,减小其幅值的衰减。(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应力波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应力波技术分析海南岛海防林主要树种、胸径、不同气候分布区、活立木不同方位等因素对活立木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与胸径大小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S型曲线和倒函数曲线的相关性远好于直线的相关性,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适用于中小径级范围内,胸径大于16 cm后应力传播波速度基本稳定;(2)不同树种应力波传播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同胸径条件下(DBH:12~16 cm),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最大(4211.90 m·s-1),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次之(4025.17 m·s-1),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最小(3543.75 m·s-1),且DBH≥18 cm时,各径级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也均大于马占相思,表明木麻黄的抗风性能良好;(3)不同气候分布区及活立木不同方位对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对评价海防林不同树种的抗风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波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唐红,欧阳健,王照刚.应力波传播及岩土动态响应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9
[2].陈微,曾红梅,高颖慧,赵婷婷,周玉萍.木麻黄及2种相思海防林活立木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刘挺,樊军,董平,申传鹏.扭转冲击器旋冲过程应力波传播特性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
[4].王振伟,马克,田洪圆,李全生.煤岩体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9
[5].王杰.叁维静应力对红砂岩应力波传播衰减特性的影响[D].江西理工大学.2019
[6].李淼,乔兰,周明,李远.节理粗糙度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7].周伟.基于有限元的原木内部应力波传播模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8].袁伟.具有轴向静载的变截面岩石应力波传播特性[D].江西理工大学.2019
[9].马冰,王学滨,白雪元.卸荷时间对圆形巷道围岩开裂及径向应力波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10].金解放,王杰,郭钟群,梁晨,袁伟.围压对红砂岩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