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去年治理水土流失7895平方公里(论文文献综述)
辛韵[1](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追求高速工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体大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更高的标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3—2018年,以黄河流域的7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大致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研究区位概况,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其次,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法测算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尔后,探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9—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究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确定了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力的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进一步确定了造成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的全局影响因素和局部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有关提高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测度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逐步增高,由2003年大面积的极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8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平均水平保持在中度污染综合治理水平,且黄河流域具有强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在考察期内始终处于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多数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负增长模式,致使原本处于水资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中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跌落至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增强,由2003年大面积的低质量发展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下等质量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力水平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经济活力不足的状态,十六年以来,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平均水平增长了51.62%,增幅较大;而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经历了“中下等-中上等-中下等”两阶段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平均水平缓慢上升,均上升了一个等级,分别由中等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轻度不协调水平提升至社会初级协调水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由2003年大面积的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级协调发展,大多数内蒙古地区及黄河以南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已提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方面,就全局而言,黄河流域考察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就局部而言,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局部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增强。预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黄河流域各地区预测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802、0.807、0.809、0.813和0.816,将能够实现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的转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方面。从全局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名为:能源利用程度、城镇化水平、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从局部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是导致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差异化的形成根源。在能源利用程度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别表现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的影响强度远高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电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增强。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可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建议。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业企业应着力于改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提升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政府应狠抓污染源,着重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污水所排放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中重度污水排放量,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水循环和土地灌溉中,实现废水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与污水资源化。能源开发方面,国家和企业应正本清源,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找到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资源开采量和使用量的管控权,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石油、核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能减耗的相关工作,削减能源的耗损,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与工业化方面,国家、政府和企业应助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企业应坚持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国家和政府应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陈小玮,张国华[2](2020)在《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文中认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黄河水少沙多,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90%来自陕西。无疑,陕西的水土保持以及生态修复,是黄河生态治理的一个关键节点。
叶善青[3](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提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芦婕[4](2019)在《湖北省2005-2015年水土流失时空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地貌类型多样,兼具山地、丘陵、岗地以及平原;地势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省内径流发达,湖泊密布。由于受到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分布明显,降水量大且集中,极易导致水土流失。湖北省现有35517.5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10%,水土流失形式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针对湖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成果,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统计年报,湖北省省内主要河流水文观测站观测结果,湖北省雨情检测结果,湖北省植被指数监测结果湖北省水土保持公报以及湖北省统计年鉴所披露的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以及省辖17个市区2005-2015年的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1)10年来,湖北省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保持持续下降状态,其中在2005-2011年间下降大幅最大,2011-2015年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具体来讲,2005-2011年间水土流失面积从55873.93平方公里下降至36903.02平方公里,减幅高达33.59%,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量达23161.82平方公里,表明这一时段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着。(2)从各水土流失强度面积变化情况来看,湖北省境内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流失为主,10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侧重点也在于治理轻度流失面积,因此轻度流失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治理效果最为明显;中度等级流失面积在经历2005-2011年间的大幅下降之后,在2011-2015年间则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因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等级流失面积的并入,水土流失等级由高向低转变,也表示该区域内,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强烈及以上等级的水土流失面积的下降速度虽然缓慢,但在2005-2015年这10年间水土流失的面积一直处于减少状态,也说明水土流失情况没有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蔓延。(3)全省各行政单元在2005-2015年这10年间,水土流失面积总体上一直保持下降趋势,显示出各市区水土保持工作稳步推进,水土流失正逐步被改善。总之,通过坡耕地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石漠化治理,我省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着,水土流失的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状况,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居民生活。
杨欢[5](2018)在《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城乡差距明显、公共设施非均衡、扶贫脱困难度大、村庄风貌单调等诸多问题。为改善农村建设滞后的现象,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经过10余年的实施建设,关中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设施和技术,农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内容方向,最终实现关中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视角审视农村建设的研究重点和内容特征,梳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整理后发现从投入产出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研究成果略少,且大多数成果并未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价值属性,轻视农民主体对新农村建设绩效的认知。在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地方实践提出了名目众多的发展模式,然而模式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欠佳。同时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为后文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其次,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等维度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经验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比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数理方法,从过程事实一致性、建设实施绩效和农民主体满意度等三方面入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之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立足城乡规划学,全面反思当前关中地区农村发展模式和规划技术体系存在的不足,为后文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农村规划技术体系优化创新提供思路。之后,在反思现实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以―多产融合、内源驱动‖、―因地适宜、集约高效‖、―均衡共享、和谐宜居‖、―绿色安全、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多维目标价值导向。并遵循“时空差异性、空间尺度性、操作可行性”的原则,构建关中地区“地方模式+类型模式”的双层叠加适宜模式体系。同时立足城乡规划学,从体系结构、内容框架、技术方法、规范标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对农村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为实现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最后,聚集村庄微观层面,选择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新武村、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咸阳市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桃园村和宝鸡市太白县桃川镇灵丹庙村作为实证案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类型模式进行验证,确保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麻小婷[6](2018)在《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一系列的土地生态问题开始显现,土地生态问题频发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土地生态问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就离不开对土地生态质量的评价。选用基于正太云模型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对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丰富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为其他学者提供了实践借鉴;同时还可以为榆林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预防榆林市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土地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遥感数据、地图数据及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及德尔菲法从土地生态质量状态、土地生态质量响应及土地生态质量压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熵理论、层次分析法及改进的熵权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将正太云模型引入到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之中,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对榆林市各县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莫兰指数分析了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障碍因子进行了诊断。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2003年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呈西部、北部高,中部、南部低;2014年各县土地生态质量变化不尽相同,整体较2003年有所上升。(2)2003年、2014年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均呈现出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且集聚程度有所下降;2003年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局部空间关联类型仅有低值集聚型一种,呈现这种空间关联类型的县区分布在榆林市东部及南部,2014年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局部空间关联类型包括高值集聚型及低值集聚型两种,呈现高值集聚型的县区为榆林市西部的靖边县;呈现低值集聚型的县区为榆林市北部的神木县。(3)从准则层看,障碍因子主要集中于土地生态质量状态及响应,土地生态质量响应障碍度变化较大;从指标层看,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主要障碍因子有水土流失治理率、废水处理率、节能环保支出占GDP比、有效灌溉面积比等;从各县区主要障碍因子变化来看,神木县及其周围县区的主要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土流失治理率及节能环保支出占GDP比重等;靖边县及其周围的县区主要障碍因子主要包括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及节能环保支出占GDP比重等;绥德县、米脂县、吴堡县、清涧县及子洲县的主要障碍因子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面积比、人均水资源量等。(4)改善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的对策建议: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及佳县应加强废气、废水治理力度及执法力度,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靖边县、定边县及横山县应加大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及执法力度,推行环保耕作方式;对于绥德县、米脂县、吴堡县、清涧县及子洲县应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
葛夕羽[7](2014)在《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保障土地生态系统稳定与优化的基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消耗不断增多,使得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持续下降,耕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已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中共中央将保护耕地纳入我国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有利于推进和改善保障耕地数量、质量工作,从而确保耕地生态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国内外生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PSR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级差标准化法得出陕西省及各市(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最后,分析评价2003-2012年陕西省及2012年各市(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并提出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障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陕西省耕地数量不断下降、质量总体偏低。各市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差异大,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2003-2012年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改善但波动较大。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不稳定且存在较大隐患。(3)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杨凌示范区最高,榆林市安全综合值最低。
胡中升[8](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王向辉[9](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易新涛[10](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二、陕西省去年治理水土流失7895平方公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去年治理水土流失7895平方公里(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
1.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
1.3.3 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
2.1 研究区域 |
2.2 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
2.2.1 经济规模分析 |
2.2.2 产业结构分析 |
2.2.3 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
2.3 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分析 |
2.3.1 水资源状况分析 |
2.3.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
2.3.3 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分析 |
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分析 |
3.2.1 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子系统分析 |
3.2.2 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分析 |
3.3 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 |
3.3.1 经济活力子系统分析 |
3.3.2 创新驱动子系统分析 |
3.3.3 绿色发展子系统分析 |
3.3.4 人民生活子系统分析 |
3.3.5 社会协调子系统分析 |
3.4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 |
4.1.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 |
4.1.2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标准 |
4.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时空分异分析 |
4.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特征 |
4.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
4.3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预测 |
4.4.1 预测模型 |
4.4.2 模型预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空间自回归模型 |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选择 |
5.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 基于SAR-GWR模型的耦合驱动力分析 |
5.3.1 耦合驱动力全局规律分析 |
5.3.2 耦合驱动力局部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2)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生态治理与制度创新 |
打造绿色矿山 |
引入民间资金 |
水土保持离不开科技支撑 |
水土保持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湖北省2005-2015年水土流失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植被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湖北省水土流失现状 |
2.3.1 全省水土流失总体情况 |
2.3.2 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
3. 湖北省2005-2015年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3.1 湖北省水土流失时空演变分析 |
3.1.1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趋势 |
3.1.2 全省水土流失强度面积演变趋势 |
3.2 各市(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各市(区)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趋势 |
3.2.2 各市(区)水土流失强度面积演变趋势 |
3.3 原因分析 |
4. 湖北省2005-2011年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分析 |
4.1 全省水土流失时空演变分析 |
4.1.1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趋势 |
4.1.2 全省水土流失强度面积演变趋势 |
4.2 各市(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分析 |
4.2.1 各市(区)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趋势 |
4.2.2 各市(区)水土流失强度面积演变趋势 |
4.3 原因分析 |
5. 湖北省2011 -2015年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分析 |
5.1 全省水土流失时空演变分析 |
5.1.1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趋势 |
5.1.2 全省水土流失强度面积演变趋势 |
5.2 各市(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分析 |
5.2.1 各市(区)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趋势 |
5.2.2 各市(区)水土流失强度面积演变趋势 |
5.3 原因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 |
1.1.2 新农村建设迈入关键时期 |
1.1.3 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新农村 |
1.3.2 可持续发展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启示 |
2.1 多维学科视野 |
2.1.1 地理学领域 |
2.1.2 社会学领域 |
2.1.3 经济学领域 |
2.1.4 政治学领域 |
2.1.5 城乡规划学 |
2.1.6 多维度审视 |
2.2 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进展评述 |
2.3 典型经验借鉴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3.3 启示借鉴 |
第三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认知 |
3.1 发展阶段梳理 |
3.1.1 试点示范阶段(2005~2010年) |
3.1.2 推广建设阶段(2011~2014年) |
3.1.3 全面提升阶段(2015年~至今) |
3.2 建设实态分析 |
3.2.1 产业经济维度 |
3.2.2 社会发展维度 |
3.2.3 空间利用维度 |
3.2.4 公共设施维度 |
3.2.5 人居环境维度 |
3.3 主要建设经验 |
3.3.1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
3.3.2 以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
3.3.3 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互促发展 |
3.4 典型问题审视 |
3.4.1 “粗放的生产,薄弱的经济” |
3.4.2 “分散的布局,低效的空间” |
3.4.3 “失衡的配套,滞后的维护” |
3.4.4 “单调的风貌,破碎的生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评估 |
4.1 评估框架构建 |
4.1.1 现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反思 |
4.1.2 综合绩效评估的框架优化 |
4.2 绩效水平测算 |
4.2.1 过程事实一致性评估 |
4.2.2 建设实施绩效的评估 |
4.2.3 农民主体满意度评估 |
4.3 绩效评估结果 |
4.3.1 综合绩效不甚理想 |
4.3.2 投入产出结构失衡 |
4.3.3 空间差异特征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影响机制阐述 |
5.2 外部因素分析 |
5.2.1 财政实力薄弱 |
5.2.2 资源投入偏差 |
5.2.3 管理行为不当 |
5.2.4 政策制度弊端 |
5.3 内部因素检讨 |
5.3.1 村庄自治能力较弱 |
5.3.2 人力资源质量欠佳 |
5.3.3 农民主体意识缺失 |
5.4 规划技术反思 |
5.4.1 发展价值导向偏颇 |
5.4.2 发展模式同质模仿 |
5.4.3 编制内容质量欠佳 |
5.4.4 规划实施有待增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模式建构 |
6.1 理论内涵认知 |
6.1.1 概念阐述 |
6.1.2 要素解构 |
6.2 目标价值体系 |
6.2.1 先进理念借鉴 |
6.2.2 目标价值导向 |
6.3 建构思路及原则 |
6.3.1 核心思路 |
6.3.2 主要原则 |
6.4 适宜模式构建 |
6.4.1 地方模式 |
6.4.2 类型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技术创新 |
7.1 规划体系结构调整 |
7.1.1 纵向层次体系 |
7.1.2 横向类型体系 |
7.1.3 阶段过程体系 |
7.2 编制内容框架优化 |
7.2.1 增加村庄农民行为特征和意愿分析 |
7.2.2 增加对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引导 |
7.2.3 增加风貌营造和文化传承相关内容 |
7.2.4 回归乡土,重塑村庄社会交往空间 |
7.3 核心规划方法创新 |
7.3.1 农村人口外流导向下规模预测方法 |
7.3.2 美丽宜居导向下村庄空间利用方式 |
7.3.3 精明增长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7.3.4 自下而上农民主体参与式规划方法 |
7.4 相关保障策略完善 |
7.4.1 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
7.4.2 全面推进驻村/镇规划师制度 |
7.4.3 实施规划评估动态监测体系 |
7.4.4 设立村庄规划编制专项资金 |
7.4.5 搭建农村规划数据共享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证案例研究 |
8.1 村庄产业经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1.1 村庄基本情况 |
8.1.2 产业现状特征 |
8.1.3 产业体系构建 |
8.1.4 产业空间布局 |
8.1.5 相关支撑体系 |
8.2 村庄土地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2.1 农业现代化驱动下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8.2.2 桃园村居民点空间整合及可持续推进路径 |
8.3 村庄公共设施配套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3.1 新武村公共设施配置模式及其建设内容 |
8.3.2 灵丹庙村公共设施现状特征及配置模式 |
8.4 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4.1 村庄实态认知 |
8.4.2 主要问题剖析 |
8.4.3 人居环境提升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学术论文 |
2.科研项目 |
附件 |
附件1: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 |
附件2: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
附件3: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原始数据 |
附件4:关中地区调研村庄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
(6)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生态质量 |
2.1.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云理论 |
2.2.2 系统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土地生态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
2.3.1 土地资源的自然状态决定了土地生态质量 |
2.3.2 人类的活动影响土地生态质量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榆林市概况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数据的来源及分析 |
3.1.2 遥感影像的处理 |
3.2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3.2.1 自然地理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土地利用现状 |
3.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3.2 土地利用特点分析 |
3.4 土地生态环境现状 |
3.4.1 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问题突出 |
3.4.2 土地污染严重,土地生态面临较大威胁 |
3.4.3 煤炭工业飞速发展,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严重 |
第四章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4.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4.2.1 云模型的基本概念 |
4.2.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4.2.3 云发生器 |
4.2.4 基于正太云模型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 |
第五章 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 |
5.1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
5.1.1 评价标准的制定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3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 |
5.1.4 确定土地生态质量分值 |
5.1.5 评价结果分析 |
5.2 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 |
5.2.1 空间分析方法 |
5.2.2 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分析 |
第六章 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障碍因素诊断 |
6.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
6.2 障碍因子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 |
6.2.2 指标层障碍因子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安全 |
2.1.2 土地资源安全 |
2.1.3 耕地资源安全 |
2.1.4 耕地资源生态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理论 |
2.2.5 生态经济理论 |
第三章 陕西省耕地资源状况 |
3.1 陕西省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1.4 土地利用现状 |
3.2 陕西省耕地资源状况 |
3.2.1 耕地资源数量状况 |
3.2.2 耕地资源质量状况 |
第四章 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4.1 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4.2 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评价指标选取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取 |
4.2.3 评价指标具体说明 |
4.3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综合生态安全值计算 |
4.6 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4.6.1 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变化分析 |
4.6.2 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区域分异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障措施 |
5.1 树立科学耕地保护观念,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
5.2 建立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
5.3 针对不同发展区域,制定耕地保护政策 |
5.4 合理挖掘后备耕地资源,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5.5 加强耕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5.6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5.7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控制耕地农业污染,提高农民经济收益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
二、黄委会的成立 |
第二章 组织管理 |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
一、组织沿革 |
二、机构设置 |
三、组织结构特点 |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
第三节 内部管理 |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
二、人事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
三、严密黄河防汛 |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
一、筑堤坝阻敌 |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
三、花园口合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现实依据 |
1.2.2 政策依据 |
1.2.3 理论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
1.6 可能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1.6.3 研究概念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
2.1 环境变迁概念 |
2.1.1 环境定义 |
2.1.2 农业环境定义 |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
2.2 环境胁迫理论 |
2.2.1 气候变化胁迫 |
2.2.2 灾害环境胁迫 |
2.2.3 土地污染胁迫 |
2.2.4 生态环境胁迫 |
2.3 区域减灾理论 |
2.3.1 区域灾害分析 |
2.3.2 自然灾害系统 |
2.3.3 农业减灾理论 |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
2.4.3 生态治理机制 |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
4.1.1 灾荒概念界定 |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
7.3.1 抗旱防灾为主 |
7.3.2 要因地制宜 |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陕西省去年治理水土流失7895平方公里(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D]. 辛韵.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J]. 陈小玮,张国华. 新西部, 2020(13)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湖北省2005-2015年水土流失时空变化分析[D]. 芦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杨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6]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D]. 麻小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7]陕西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葛夕羽. 长安大学, 2014(02)
- [8]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9]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10]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