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

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昆[1](2020)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归功于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实践证明改革要想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在改革方法上进行不断更新。伴随着中国进入新的时代,改革也逐步走向了更高级阶段,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更加复杂多变,牵扯的深层次利益越来越多,改革任务更加的艰巨繁重。因此,总结和掌握一套适应发展需要的改革方法论显得格外重要。围绕着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命题,习近平出台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最终形成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体系。这是新时代指导我国改革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解决改革中的矛盾问题,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科学方法。任何理论的出现无不是闪耀着前人的智慧,体现着时代的诉求,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出现也是一样。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社会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方法,以及对中国古代改革方法经验进行借鉴而形成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协调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是在当今国际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在吸收前人改革方法论的基础上,又结合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需要所提出的改革方法既兼顾底层与顶层的,也有实现点与面相配合的,更有改革管与放之间互补的和改革知行合一的,这些共同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内容。同时作为新时代下的改革方法,它还具有整体性、协同性、辩证性和系统性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不仅具有完整丰富的内容,同时还拥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掌握这一方法论,不仅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方法论体系发展以及指导全面深化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实践上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提供动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础和为其他国家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总之,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是有深厚理论支撑和特定时代需求的共同产物,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答了“用什么改革方法”和“怎样用改革方法”的重要问题,为我国改革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

延慧[2](2020)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这一真理,自觉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带领中国人民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推动中国社会伟大变革中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断奉献和牺牲,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为了人民,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在建设时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敢闯敢试、奋力拼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中国人民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中看到了我们党的人民情怀,看清了我们党所代表的光明前途。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是具体目标之一。难题解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政治立场站得稳不稳,发展理念立得对不对。“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是人民立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达、时代表达。在以往的经验上进行了深度总结,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些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并在新的背景下,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陈晓丹[3](2020)在《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千难万险,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新时代,提出道路自信,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有理有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指导思想为理论依据,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成就和以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地位作为实践依据,这些依据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如今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迎来前所未有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又将面临来自国内外新的挑战和困难。如何才能走好实现民族复兴的长征路,如何不断克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历史和实践已经给出答案,那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以看出坚定道路自信是决定我们能否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在新时代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坚定道路自信,首先我们要对道路自信的来源、依据,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新时代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对这些理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道路自信,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前进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国家命运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坚定道路自信至关重要。本论文的选题是“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习近平提出有关道路自信的思想,从而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的决心。本选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分析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正确性,得出这条道路是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在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必将带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我们应该拥有这样的道路自信,因为它有强大的科学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本文研究的结构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是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为研究背景,阐述道路自信的内涵与形成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原因。第三章是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通过对习近平同志人格魅力的养成、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继承前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中国道路探索思想的研究,分析了道路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论述了道路自信的重要性,道路自信与道理自信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用“鞋子论”诠释道路自信,总结出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第四章是新时代习近平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着力点,通过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中国道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的利益问题、加大对中国道路的宣传教育,这四个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诠释其科学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全党和全体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充分认识和肯定,从而为坚定道路自信提供根本的动力。

张新宁[4](2019)在《论新时代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的根本性问题——兼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其中涉及三个根本性问题。一是要明确改革开放初心和使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既不能封闭僵化又不能改旗易帜。二是要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是要在两种改革开放观的伟大斗争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杨艳[5](2019)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复杂的国际背景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不仅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而且关系着党和人民群众的前途与命运。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从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两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分析。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中国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部分主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持久性和关键地位、历史方位和正确方向、总目标和价值取向、方法论和思维方法、根本保障和关键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第三部分主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整体性、主体的人民性、方法的创新性、标准的针对性等四个维度,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第四部分主要从世界和中国这两个角度,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路径。

李亚莉[6](2019)在《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旨在梳理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进程,进而总结经验,为新时代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主要分析了我国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即马恩经典作家的改革观点,同时重点阐明了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几代领导人围绕改革提出的重要论述。第二部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全面深化改革理念应运而出。它扩展了我国改革的理论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内涵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已经走过40年的时间,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改革思想,为新时代的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

丁俊萍,许洪位[7](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观》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决定未来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入,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开放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做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停滞不前的死路,不走利益固化的绝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努力做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独立自主同学习外来相结合;牢牢把握和熟稔运用"改与不改""开与不开""改多改少""开多开少""改快改慢""开快开慢"的辩证法,从而增强驾驭复杂改革和深化开放的执政本领。

侯国亮[8](2018)在《论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观的时代意蕴和理论特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主动遵循时代要求的明智之举。中国的改革开放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而获得强大的理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健康推进和不断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必须与时代脉搏保持一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而苏东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和西方资本主义改革的式微也从反面印证了游离时代大潮、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改革都不会有长远发展前景。

吕亚楠[9](2018)在《论习近平的改革开放观》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新时代新形势,运用战略思维,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想理论,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目标、规律、系统、落实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改革开放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开放为法宝促进改革的方法论特征,对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雨辰[10](2018)在《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习近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作出的科学决策,其根本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个面临复杂矛盾利益关系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坚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化改革开放观,把能否实现人民的福祉作为评价深化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发展现实的结果,既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又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彰显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独特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形成条件
    2.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2.1.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社会改革思想的继承
        2.1.2 对中国共产党人改革方法的传承
        2.1.3 对中国古代改革方法的吸取借鉴
    2.2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时代背景
        2.2.1 立足于解决改革新问题的迫切需要
        2.2.2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2.2.3 面临当今国际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3.1.1 改革“底”与“顶”联动: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
        3.1.2 改革“放”与“管”互补: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统一
        3.1.3 改革“知”与“行”合一:解放思想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3.1.4 改革“点”与“面”配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3.2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3.2.1 整体性
        3.2.2 协同性
        3.2.3 辩证性
        3.2.4 系统性
第四章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意义
    4.1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4.1.1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中国化进程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方法论体系
        4.1.3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
    4.2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4.2.1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动力支撑
        4.2.2 有利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4.2.3 为其他国家的改革提供了方法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情况
        2. 国外研究情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的人民群众观
        1.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2. 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革命作用
    (二)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的人民群众思想
        1.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2. 工农联盟和人民享有民主
    (三) 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实践中的人民群众理论
        1. 为人民服务
        2. 群众路线是中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 人民民主专政
    (四)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
        1.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党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3.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
二、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过程、内涵和意义
    (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过程
        1. 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是萌芽期
        2. 长期的地方执政时期是发展期
        3. 十八大以来的政治实践是形成期
    (二)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内涵
        1. 目标宗旨观
        2. 历史动力思想
        3. 人民利益至上观
    (三)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大意义
        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执政和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指南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方略,标志执政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发展
        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的理论路线、价值目标、战略规划的确定与调整的根本指导依据
三、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考量和现实意义
    (一)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考量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归功于人民群众
        1. 人民群众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者
        2. 人民群众经过长期奋斗终于使中国繁荣富强了起来
        3.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二)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坚持共享发展
        1. 坚持共享发展,落实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
        2. 坚持共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
        3.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缩小收入差距
        4. 坚持共享发展,发挥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确立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战略指导
        1.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明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2.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统领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
四、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 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 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贵民思想
        2. 超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确立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
    (二) 赋予唯物史观人民主体概念的崭新内涵:依靠人民与造福人民的统一
        1. 丰富人民主体概念
        2. 实现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高度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道路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
        (一)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三)江泽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
        (四)胡锦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原因
        (一)理论层面的原因
        (二)实践层面的原因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重要论述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基础地位
        (三)继承前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中国道路探索的思想
    二、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道路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的逻辑关系
        (二)道路自信的重要性
        (三)坚持道路自信与道理自信的统一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力
        (五)用“鞋子论”诠释道路自信
    三、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二)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新时代习近平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着力点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道路自信的可靠性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比较中国道路与世界其它国家发展道路,增强道路自信的科学性
        (一)实现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辩证否定
        (二)克服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
        (三)否定了民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思潮
    三、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的利益问题,增强道路自信的凝聚力
        (一)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
        (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加大对中国道路的宣传教育,增强道路自信的渲染力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4)论新时代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的根本性问题——兼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要明确改革开放的方向、立场、原则
三、在两种改革开放观的伟大斗争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2.1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2.1.1 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2.1.2 解决中国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
    2.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改革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改革思想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3.1 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持久性和关键地位
        3.1.1 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持久性
        3.1.2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地位
    3.2 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正确方向
        3.2.1 紧紧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
        3.2.2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3.3 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价值取向
        3.3.1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3.3.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
    3.4 丰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和思维方法
        3.4.1 坚持正确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
        3.4.2 坚持科学的全面深化改革思维方法
    3.5 厘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措施
        3.5.1 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3.5.2 关键措施是狠抓改革的落实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4.1 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整体性
        4.1.1 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4.1.2 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全面性
    4.2 全面深化改革主体的人民性
        4.2.1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
        4.2.2 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群众
    4.3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创新性
        4.3.1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
        4.3.2 坚持精准思维推进改革
    4.4 全面深化改革标准的针对性
        4.4.1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4.2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第5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5.1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
        5.1.2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5.2.1 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行动指南
        5.2.2 为世界各国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重难点
一、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意蕴
    (一)根本在“改革”
    (二)重点在“全面”
    (三)关键在“深化”
    (四)难点在“斗硬”
三、改革思想40年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改革需要理论创新
    (二)改革必须进行到底
    (三)改革要有目标
    (四)改革要有标准
    (五)改革要讲方法性
    (六)改革需具全面性
    (七)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
    (八)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
    (九)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需要树立科学的改革开放观
三、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坚持科学方法论

(8)论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观的时代意蕴和理论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准时代脉搏为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观奠定了深厚现实基础
    (一)顺应时代潮流为我国改革奠定深厚现实基础
        1、明确时代性质,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总方向
        2、紧扣时代主题,确保改革开放的成功推进
        3、抓住时代特征,提升改革开放决策针对性
    (二)游离时代大潮让苏东国家改革丧失时代支撑
    (三)落后社会现实使资本主义国家改革遭遇历史局限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为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观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使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强大思想武器
        1、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2、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
        3、遵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背离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使苏东社会主义改革陷入盲目
    (三)反马克思主义立场使西方改良主义实践难以持续

(9)论习近平的改革开放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改革开放观的形成依据
    (一) 习近平改革开放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二) 习近平改革开放观形成的历史依据
    (三) 习近平改革开放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四) 习近平改革开放观形成的思想文化依据
二、习近平改革开放观的理论贡献
    (一) 改革方向论
    (二) 改革目标论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三) 改革规律论
    (四) 改革系统论
    (五) 改革落实论
三、习近平改革开放观的方法论特征
    (一)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三) 坚持以开放为法宝促进改革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研究[D]. 王昆. 河北大学, 2020(08)
  •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解读[D]. 延慧. 延安大学, 2020(12)
  • [3]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晓丹.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论新时代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的根本性问题——兼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J]. 张新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1)
  • [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D]. 杨艳.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6]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1978-2018)[D]. 李亚莉.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观[J]. 丁俊萍,许洪位. 湖北社会科学, 2019(02)
  • [8]论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观的时代意蕴和理论特色[A]. 侯国亮.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集, 2018
  • [9]论习近平的改革开放观[J]. 吕亚楠.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5)
  • [10]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J]. 王雨辰. 南海学刊, 2018(03)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