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间信仰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与生活方式,一种思想观念以及具体行为实践的过程,它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先民生存活动的智慧结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民间信仰文化进行审视,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其产生的文化及支撑文化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将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向人文科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学术背景下的产物。民间信仰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一直是处于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复杂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及民族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它虽然不是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却在很大程度上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在民族、民俗文化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形成了不同的民间信仰文化。这种在适应和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民间信仰必然带有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深深印记。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在众多的民间信仰中,必然涉及到民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虽然这只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生态意识,却以或隐藏或显露的方式传承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他们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标准,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民间信仰文化中传承的各种生态意识,不仅有利于人们不断适应生存环境,改善自身生存状况,而且能使人类自身与自然和谐相处,使自然生态归于平衡,利于生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