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异化研究

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异化研究

论文摘要

法律不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表征,而且还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然而随着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到来,法律时常变得不近人情——要么不为人们所理解、要么成为走向人的对立面的帮凶。一些形形色色的法律事故在带给人们困惑与痛苦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法律社会学因为其注重实证和实效的研究方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是完美的法律在其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又应该怎样去避免和克服其可能的异化,以法律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探讨将会给我们一个丰富的收获。本文在对中西方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做了一个总结与评述,并在厘清法律异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法律为维护人们利益与限制公权力为价值指导,实证分析和抽象概括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法律异化现象,并从人为因素和法律本身的客观因素两个角度分析了法律异化的各种原因,进而对克服法律的异化从法律本身、主体人和宏观社会治理三个层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全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前言部分首先通过三个有代表性的法律事故引出法律异化的问题,接着对论文选题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研究中用到的语义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社会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正文第一部分对中西方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在西方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中,代表性的思想有:马克斯·韦伯认为形式理性之法和科层官僚制可能造就束缚人类的“铁笼”,罗斯科·庞德把法律看作是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尤尔根·哈贝马斯指出形式法和福利法都可能损害到人的利益,在卡尔·马克思看来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中国的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中,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目前学界对有关法律异化的相关理论,如法律异化的表现与原因、司法异化、执行异化、法律方法异化等。正文第二部分在对异化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中西方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虽各有千秋但也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如西方学者更多的是从法的本质和功效及限度等方面去研究法律,而很少或几乎没有直接涉及到法律的异化方面;中国学者则运用异化的理论或者说是借用异化这个词来研究法律诸多内容中可能异化的一个部分和法律运行中的一个环节,而较少从整体上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无论是有阶级的社会还是无阶级的社会都可能存在法律的异化问题。法律异化是指法律这种人类创造出来的本用于服务人类的社会规范因为一些原因反而成了走向人类对立面的一种异己力量的转化。正文第三部分指出法律异化的表现形式有依“法”迫害、合法伤害、非法侵害、人们对法律的异己感和积极寻求法律的替代品等数种形式。其异化的原因有人为的因素——人的多样性追求导致的法的价值冲突、人的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分立、间接民主制下主体利用法律对主体的背叛;客观因素——法的规范限制性的僵化、法律本身的悬空与不切实际、司法的“证据中心主义”、法律运行的程序主义等。正文第四部分指出我们面对法律的异化要端正对法律的认识——法律是限制权力和维护权利的工具,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接着对避免和克服法律的异化提出一些对策。首先法律以人为本,确保良法的产生。法律应从人性出发,宽容人的缺点,鼓励人的优点;尊重人的现实需要和利益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防范主体的自我异化。我们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确保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直接参与和自治;鼓励和支持民众自治性的社团组织,逐步实现主体的社会自治;建立、健全间接民主制度。再次要运用宏观、全面的社会治理手段防范法律的异化。这要充分发挥民间法对国家法可能异化的防范作用;也要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结论部分简要的对全文进行了一个小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 语义分析的方法
  • (二) 价值分析的方法
  • (三) 社会实证分析的方法
  • 第1章 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
  • 一、西方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举要
  • (一) 马克斯·韦伯有关法律异化的思想
  • (二) 罗斯科·庞德有关法律异化的思想
  • (三) 尤尔根·哈贝马斯有关法律异化的思想
  • (四)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法律异化理论
  • 二、我国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
  • 第2章 异化和法律异化
  • 一、异化的哲学分析
  • 二、中西方法社会学领域有关法律异化的理论资源的评述
  • 三、法律异化的概念规定性
  • 第3章 法律异化的表现及成因
  • 一、法律异化的表现
  • (一) 依"法"迫害
  • (二) 合法伤害
  • (三) 非法侵害
  • (四) 人们对法律的异己感和积极寻求法律的替代品
  • 二、法律异化的成因
  • (一) 法律异化的人为因素
  • (二) 法律异化的客观因素
  • 第4章 克服法律异化的路径
  • 一、以人为本,确保良法的产生
  • (一) 法律的内基应以人为本
  • (二) 在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情境下确保良法产生
  •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防范主体的自我异化
  • (一)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确保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直接参与和自治
  • (二) 鼓励和支持民众自治性的社团组织,逐步实现主体的社会自治
  • (三) 建立、健全间接民主制度
  • 三、运用宏观、全面的社会治理手段防范法律的异化
  • (一) 充分发挥民间法对国家法可能异化的防范作用
  • (二)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的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9(11)
    • [2].张闻天法律社会学思想研究[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4)
    • [3].论本科层次的《法律社会学》课程设计[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5(03)
    • [4].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0(02)
    • [5].法律社会学的知识脉络与基本问题[J]. 社会中的法理 2010(02)
    • [6].法律社会学分析方法浅析[J]. 才智 2013(35)
    • [7].本科法律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建构与创新[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9(02)
    • [8].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处境——从古典的“认识论三元关系”到当代的“双重竞合关系”[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4(01)
    • [9].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与出路[J]. 文化纵横 2013(05)
    • [10].以法律社会学观点审视法律职业[J]. 政治与法律 2008(06)
    • [11].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世界——解读埃利希的“法律社会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2].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理想类型及其困境[J]. 学术交流 2016(01)
    • [13].家产制与中国家庭法律的社会适应——一种“实践的法律社会学”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04)
    • [14].法律的社会形态:法律社会学的“无权力”范式[J].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03)
    • [15].自由法学及其埃利希的“活法”理论——读《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笔记[J]. 民间法 2010(00)
    • [16].为什么是法律社会学——代序[J]. 法律社会学评论 2014(00)
    • [17].从中西比较视角看儒家的法律传统——以法律社会学和司法能动主义为基点[J]. 北方法学 2014(02)
    • [18].世纪跨越:民主、法制、和谐——江苏省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政治法律社会学专场会议综述[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9].婚外恋的法律社会学探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4)
    • [20].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正当性”问题[J]. 法学论坛 2010(03)
    • [21].法律社会学的“北大学派”——怀念沈宗灵先生[J]. 读书 2019(08)
    • [22].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之重构:观念论的力量与客观性的界限[J]. 中外法学 2014(01)
    • [23].个案,抑或修辞——对法律社会学个案研究的审视[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5(02)
    • [24].法律的理性化之维——马克思·韦伯《法律社会学》书评[J]. 新西部 2010(09)
    • [25].论我国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08(14)
    • [26].法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 2020(07)
    • [27].社科法学三人谈: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J]. 交大法学 2016(01)
    • [28].浅谈法律社会学及其研究方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9].论法律实效及其实现[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3)
    • [30].关于法律社会学与社会法学的认识分歧[J]. 边缘法学论坛 2012(01)

    标签:;  ;  ;  ;  

    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异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