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可能 ——论藏族当代文学叙事艺术的困境与探索

讲故事的可能 ——论藏族当代文学叙事艺术的困境与探索

论文摘要

本文以叙事美学来关注当下藏族文学叙事的发展与面临现代性的遭遇。藏族传统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有其自身的叙事传统,藏族社会在传统的“故事”言说中完成着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与传承,并且彰显着民族叙事特有的魅力。而解放后的藏族社会制度和生活模式脱离了自身既有发展运行的模式和速度,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全面革新。一方面大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涌现,体现了新文化政策下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单一文化版图的不复存在,导致古老的叙事传统也面临着被遮蔽和消解的境遇。新时期从80年代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叙事”探索开创了文学叙事的新形式,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被主流文学潮流湮没。阿来的《尘埃落定》是在当今叙事经验丧失,小说叙事面深刻的危机——我们身处其中的复杂的历史境况已经不再能够使用经典小说叙事模式来加以描述的时候,以一种汉藏结合的双重叙事体验,为我们展现了民族叙事重新建构的可能,更为当代文坛走出叙事的漩涡揭示了新的可能。对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叙事模式的研究,为对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在全球语境下的生存都有示范的意义。本文分如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部分论述选题的目的和价值,及其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藏族传统民间文学的叙事特征,指出藏族传统文学有其自身的叙事语境与叙事传统,“故事”的讲述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一种生存与思维方式。第二章论述当代藏族文学叙事的探索与困境。解放后的藏族文学一度以追随和模仿汉民族文学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为主,进行乌托邦想象性的宏大叙事,其作品过于注重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达,忽视了叙事传统和叙事技巧,因此造成民族性和文学性都有所欠缺。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兴起的“西藏新小说”开始了一场“叙事革命”,重新昭示了“故事”的魅力,其中以扎西达娃的创作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分析探讨了扎西达娃作品的叙事特征。但是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新小说”由于过于关注形而上的追求,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描摹较为抽象,发展到80年代末走向了单纯追求形式、淡化现实、背离生活的道路,视野越来越窄,同时对藏族文学的民族性出现了一定的误释和误读。随着先锋小说逐渐走向没落,“西藏新小说”也逐渐被汉族各种文学潮流所遮蔽。阿来以《尘埃落定》、《空山》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在当代文坛为中国文学的失语状态而焦灼的时刻,贡献出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以汉藏结合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建立在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基础上的独特艺术思维,参与了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对话,本文的第三章即主要分析阿来创作对藏族叙事的重建意义。对其进行叙述背景的重新语境化,再现文本内部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情境,进而分析在全新的叙事语境下阿来所作的叙事探索,彰显其创作对当下叙事传统的恢复、重建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面临多种传统,不仅需要对主流话语进行或颠覆或接受的反应,而且需要对自身文学传统中的叙述模式加以调整,以达到双重的超越,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在当今文学潮流中彰显自身的文学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故事中生存:藏族传统文学叙事
  •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叙事特征
  • 一 主人公的行动功能
  • 二 讲述者的全知全能与封闭的完整的故事情节
  • 三 口传特征
  • 第二节 作家文学的叙事特征
  • 第二章 故事的失落:当代藏族文学叙事的探索与困境
  • 第一节 宏大叙事:解放后至80年代中期以前的藏族文学叙事
  • 一 叙事背景的突变
  • 二 宏大叙事的影响
  • 第二节 民族历史的承担与抽象言说: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叙事"的兴起
  • 一 叙述结构方面的突破
  • 二 叙述时间上的转变
  • 第三节 历史虚构的抽象性:"西藏叙事"的困境
  • 第三章 讲故事的可能:阿来重建叙事的探索
  • 第一节 叙事经验的衰落:当今叙事语境分析
  •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叙事范式分析
  • 一 颠覆"全知全能":关于视角
  • 二 解构"乌托邦"、复活神性:关于时间
  • 第三节 身份的寻求与超越:诗化叙事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扎西达娃小说接受研究的几个关键词[J]. 品位经典 2018(02)
    • [2].扎西达娃小说中的文化杂糅[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2)
    • [3].扎西达娃及其作品研究综述(1983~2016)[J]. 青年文学家 2019(05)
    • [4].《人生歌谣》的民俗关怀[J]. 青海湖 2016(12)
    • [5].《皮绳上的魂》:东方影像中的“西部世界”[J]. 电影世界 2016(12)
    • [6].浅析藏族民间文学母题在扎西达娃小说中的运用[J]. 中国文艺家 2017(05)
    • [7].一个文化的“混血儿”——论扎西达娃的文化身份认定及其意义[J]. 阿来研究 2017(01)
    • [8].现代神话的讲述者:扎西达娃及其雪域世界[J].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2012(00)
    • [9].论扎西达娃小说中的两个世界——以《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西藏,隐秘岁月》为例[J]. 教师 2012(18)
    • [10].文学现代性和西藏魔幻寓意的探求——扎西达娃的文学求索[J]. 西藏文学 2009(05)
    • [11].寻找“文学西藏”历史表述的新可能——从扎西达娃到次仁罗布[J]. 民族文学研究 2018(01)
    • [12].圈囿与挣脱——20世纪80至90年代扎西达娃小说批评的反顾[J]. 民族文学研究 2018(01)
    • [13].扎西达娃小说中的魔幻西藏[J]. 写作(上旬刊) 2014(04)
    • [14].与魔幻、荒诞无关:扎西达娃研究的一种路径[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06)
    • [15].扎西达娃的时间叙事[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6].寻找“文学西藏”历史表述的新可能——从扎西达娃到次仁罗布[J]. 西藏文学 2018(05)
    • [17].从民族作家个体意识辨析其文化身份——析扎西达娃的作品[J].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2008(00)
    • [18].寻找“香巴拉”,迷惘生存中的审美——浅析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5)
    • [19].写在西藏文联成立三十周年之际[J]. 西藏文学 2011(06)
    • [20].论扎西达娃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J]. 西藏文学 2008(06)
    • [21].荒诞下的生存之痛——论扎西达娃《古宅》中人的生存困境[J]. 民族文学研究 2011(05)
    • [22].下午的阳光[J]. 西藏文学 2015(01)
    • [23].珠峰斗士[J]. 中国边防警察 2011(07)
    • [24].阿来与扎西达娃小说创作主题之比较[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10)
    • [25].从《西藏,隐秘岁月》看扎西达娃的生存哲学[J]. 淄博师专论丛 2019(02)
    • [26].记忆、反思、回归——扎西达娃作品中的宗教精神研究[J]. 名作欣赏 2017(36)
    • [27].新时期藏族新小说作家论[J]. 小说评论 2016(03)
    • [28].宗教时空观与扎西达娃新时期小说叙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9].试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藏书写与当代文坛的对话——以马原、扎西达娃、阿来为考察对象[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5(01)
    • [30].怎样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浅析扎西达娃的小说创作[J]. 当代文坛 2014(06)

    标签:;  ;  ;  ;  

    讲故事的可能 ——论藏族当代文学叙事艺术的困境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