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启动论文-康廷虎,吴晨静

语义启动论文-康廷虎,吴晨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义启动,SOA,主题关系,类别关系

语义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康廷虎,吴晨静[1](2018)在《语义启动对场景识别的影响:基于不同SOA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场景是真实世界中各个分散的刺激物及其背景构成的、具有语义一致性的视觉图景。语义信息是影响场景识别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语义信息的归类可以分为主题语义关系和类别类别关系。本研究根据场景的语义信息,以及语义关系的基本分类,设计两个实验探讨了语义关系对场景识别的影响。实验一探讨了语义关系对场景识别的影响,而实验二比较了不同SOA条件下,主题语义关系和类别语义关系对场景识别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与无语义关联场景相比,被试对语义关联场景的识别正确率更高;(2)不同SOA条件下,主题语义关系和类别语义关系对场景识别的启动效应不同。这表明场景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场景识别具有显着影响,而且不同SOA条件下语义关系的影响也存在着不同。(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谢晓明,贺伟婕,肖前国[2](2018)在《弱势群体判断对不同价值语义启动下道德判断的调节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行为实验探讨了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这两种基本道德价值的语义启动对涉及弱势群体的道德两难问题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道德价值语义启动对道德判断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公平正义启动状态下,人们的道德判断不会对弱势者有明显的道德宽容偏向。当个体处于恻隐关怀启动状态时则会出现明显的道德判断弱势者效应,即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判断存在显着的宽容偏向。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弱势群体判断在道德价值语义启动与道德判断中起着显着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道德价值语境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指出在面对重大社会负性事件时,政府、社会媒体、学术界应该呈现怎样的道德价值语境是一个既具有突出现实性和重要理论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杨慧,郭熙煌[3](2018)在《句法-语义启动的认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句子的理解与产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既包括句法加工,也包括语义加工。句法-语义启动现象的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内在加工机制和句法与语义表征的特点。程序启动模型、结构启动模型、词汇层-句法激活模型是对句法启动的认知解释;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理论、分布记忆模型是对语义启动的认知解释。构式结构将句法与语义看作是语言的两个层面,不同的实验范式被运用于实证研究中,分别对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的认知过程进行探究。但二者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很难将二者割舍开来,跨语言、跨通道的真实语言情境研究将能更好地揭示双语使用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朱陶燕[4](2018)在《语义关系对英—汉二语习得者的语义启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语义启动出发,以两个语义模型为立足点:激活扩散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通过语义判断任务,探究二语习得者在汉语中的语义启动效应。本研究选取一语为英语、二语为汉语的二语习得者,探究他们对于汉语语义相关名词以及汉语语义无关名词的语义启动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二语习得者与一语者相同,对于语义相关词呈现语义启动效应,刺激词促进目标词的加工;此外,二语习得者对于有联想关系的语义关系词对较仅有语义关系的词对而言,前者的语义启动效应更强。(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1期)

张婕[5](2018)在《基于语义启动的英语词汇机械记忆和语境学习策略效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发现,在高限制性句子中学习新颖词后,新颖词能够产生类似真词的ERP效应。这说明存在着一种针对新词用法的快速心理处理过程。换句话说,L2学习者可以通过高约束语境的句子中快速获得词语意义。然而,外语学习中是否也存在这种即时发生的学习机制?是否可以通过行为实验来检验?为了证实是否存在快速处理词汇习得的心理机制,作者通过语义启动范式,使用语境学习和机械记忆来训练受试学习同样的假词,比较它们对词汇意义的处理效应,并以此来讨论在第二外语的词汇学习中是否存在快速学习。作者针对机械记忆和语境词汇学习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材料,比较两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哪个策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哪种策略会对学习者的心理词库更有影响?哪种策略对词汇学习更有助力?语义启动有利于发现词汇的储存和加工过程,这篇论文采用语义启动实验范式对两者的学习效率进行了比较,除此之外,还探究了语义相关性对语义启动的影响。受试被随机分成两组,使用机械记忆的受试主要是学习假词及其设定的英文解释;而使用语境词汇学习的受试则是通过学习镶嵌的有假词叁个语义约束性强的句子来理解词汇的语义。学习者的词汇单位学习时间是相同的。学习任务结束以后,受试要完成词汇判断任务,两个词会依次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要求受试判断第二个出现的词(即目标词)是否为真假。结果显示:(1)语境学习的平均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都比机械记忆高;(2)启动词与目标词中,语义相关的词之间启动的平均反应时比不相关的词之间的平均反应时高;并且在这些不同的语义关系种类中,上义词去启动下义词的平均时间少于下义词启动上义词的平均时间。通过这些快速学习效率的指征,作者得出结论:与机械记忆相比较,语境学习对习得词汇的提取速度更快,这意味着它更能影响内隐记忆中的心理词库。(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瑜,隋铭才[6](2018)在《多重语义启动实验范式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歧义词语义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语言学家关于不同类型歧义词语义加工差异性问题存在分歧。本文采用遮蔽、短时SOA多重语义启动实验范式,研究高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类型歧义词的语义加工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多重语义启动实验范式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同形异义词语义加工具有优势效应,多义词的语义加工不总具有优势效应,而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意义使用频率相关。另外,多义词的语义加工效应大于同形异义词。(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张萍[7](2017)在《中国学生英语搭配加工中母语语义启动与词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在线词判断任务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动-名、名-名、形-名叁类英语高频搭配模块的加工特征。实验材料选自BNC、COCA和CLEC语料库,分双语一致、英语独有和汉语独有叁种类型。实验结果显示:1)两组受试对叁类搭配的加工速度各有不同:英语本族语者为名-名>动-名>形-名;中国英语学生为动-名>名-名>形-名的加工特征;2)叁类搭配在语义相关程度不同的搭配类型中的加工效应也不同:本族语者的动-名-形类搭配均表现出双语一致>英语独有>汉语独有的趋势;而中国英语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词性差异和母语语义介入痕迹:名-名搭配(汉语独有>双语一致>英语独有);动-名搭配(双语一致>英语独有>汉语独有);形-名搭配(双语一致>汉语独有>英语独有)。文章从词类习得顺序和母语加速启动优势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概念表征理论勾画出双语心理词库中动-名-形词类搭配的语义/概念共享与激活的路径图谱。(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唐艺琳[8](2017)在《认知负荷和预期性对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方面,已有的研究多是对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进行的独立研究,把两者结合到同一实验环境中直接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研究者通常使用不同的实验任务,所以出现启动效应的效果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有关预期的行为研究大多采用自我报告法对情绪进行测量。情绪的主观评定不能完全反映某些无意识的情绪变化。因此,本文采用相同的实验材料、相同的实验任务,在不同的认知负荷任务和不同的预期条件下,考察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异同。共有两个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均需要完成评价判断任务和性别分类任务。实验一在不同的认知负荷任务中,采用图-图实验形式,设置SOA=250ms,探索在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中,被试的反应是否具有差异性以及出现哪些差异。实验二在不同的预期条件下,采用图-图实验形式,设置SOA=250ms,探索在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中,被试的反应是否具有差异性以及出现哪些差异。结果表明:(1)语义启动更加容易受到情绪信息的影响,而语义信息对情绪启动的影响作用较小。(2)在高认知负荷任务组,情绪启动受到情绪/语义匹配性组合的影响作用弱于语义启动受到的影响作用。(3)预期作用主要影响情绪启动,而对语义启动的影响相对较少。(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2)

邓笔芸[9](2017)在《语义关系对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启动效应(semantic priming effects)是指在语言理解和产出活动中,对于意义相关的词对,前者能够促进后者的理解和产出。针对语义启动效应的处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包括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复合线索理论(Compound-cued Theories)和分布记忆模型(DistributedMemory Model)。关于影响语义启动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了语义关系(Meyer&Schvaneveldt,1971)、词频(Grainger&Segui,1990)、年龄(Friedrich&Friederici,2005)等等。前人对于语义启动效应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语义关系作为一个影响语义效应的重要因素,虽然存在相关的研究,但是对于语义关系的划分没有统一。此外,各类语义关系对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关于各种语义关系影响之间的差异没有独立的研究。本文试图探究叁类词汇语义关系,即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和上下义关系在受试的母语汉语和二语英语中的语义启动效应。研究问题主要有叁个:1)语义启动效应在汉语母语和二语英语中表现如何?2)汉语母语中的语义启动效应与英语中的语义启动效应存在怎样的差异?3)语义类型是如何影响语义启动效应的?针对研究问题,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材料分别以英语二语和母语汉语来呈现,材料中语义类型包括了近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义词这叁种类型。研究结果显示:1)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显着的语义启动效应。2)对比各种语义关系类型的影响时发现,在两种语言中,近义词和反义词都存在显着的语义启动效应。然而,两者之间的启动效应并没有显着差异。上下义词汇类型的语义启动效应则依据语言的不同而产生不同作用。在母语汉语中,上下义词对语义启动效应有显着影响,并且语义启动的强度是叁类词语中最大的,和反义词的启动效应存在显着差异。在二语英语中,上下义词则没有如期出现语义启动效应,其错误率甚至略高于无关词对,可以说是产生了抑制作用。上下义词语的反应时间也与意义无关词对的反应时类似,没有产生任何语义启动效应。实验数据从汉语上支持了传统的激活扩散模型和分布记忆模型,同时对复合线索模型的部分理论提出疑问。实验结果显示,单个的语义启动模型不是以用来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结果需要用多个理论模型来解答。(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4-21)

商大卫[10](2017)在《不同范畴层次间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语加工及表征方式是心理语言学家热议的话题,其中包括了许多对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的研究。本文从不同语义范畴层次的角度对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进行实验分析,并选取形态迥异的汉英双语作为研究对象,而目前几乎没有相关的实验研究及结果。本实验选取英语专业大一和大叁学生共60名,采用汉英与英汉两种启动范式,探讨被试在不同范畴层次下的真假词汇判断,观察是否会产生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从而进一步探讨汉英双语者的概念性词汇加工机制及表征方式。本研究共涉及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英语水平(高、低)与范式(英语、汉语)两因素混合设计,作为此研究的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数据起到对照作用;实验二采用英语水平(高、低)、启动范式(汉-英、英-汉)与语义范畴层次(相同、不同)叁因素混合设计,作为此研究的实验组,考察在相同或不同语义范畴层次下是否会产生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并对被试的双语词汇加工机制及表征方式作出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低英语水平者在存在启动词下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都显着低于没有启动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此结果证明了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的存在。(2)高、低英语水平者在同范式同语义范畴层次下的反应时及错误率都显着低于不同范畴层次的反应时及错误率。此结果证明了相同的语义范畴层次会对概念性词汇的识别起到促进作用。(3)高英语水平组被试的反应时及错误率都显着低于低水平组的反应时及错误率。此结果说明了英语水平不同会对概念性词汇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4)不同英语水平的被试,在英汉启动范式下的反应时及错误率并没有低于汉英启动范式下的反应时及错误率,甚至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情况。此结果表明作为母语的汉语并没有促进概念性词汇的通达;语义启动的非对称现象对此实验的被试影响甚微,表明该阶段的双语者词汇通达水平已处于概念中介模型阶段。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汉英双语者对于概念性词汇判断任务存在显着的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并且相同语义范畴层次的启动效果好于不同语义范畴层次的启动效果。由此说明双语者存在共享的词汇表征。(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7-04-01)

语义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行为实验探讨了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这两种基本道德价值的语义启动对涉及弱势群体的道德两难问题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道德价值语义启动对道德判断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公平正义启动状态下,人们的道德判断不会对弱势者有明显的道德宽容偏向。当个体处于恻隐关怀启动状态时则会出现明显的道德判断弱势者效应,即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判断存在显着的宽容偏向。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弱势群体判断在道德价值语义启动与道德判断中起着显着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道德价值语境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指出在面对重大社会负性事件时,政府、社会媒体、学术界应该呈现怎样的道德价值语境是一个既具有突出现实性和重要理论性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1].康廷虎,吴晨静.语义启动对场景识别的影响:基于不同SOA的比较[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2].谢晓明,贺伟婕,肖前国.弱势群体判断对不同价值语义启动下道德判断的调节效应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3].杨慧,郭熙煌.句法-语义启动的认知机制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朱陶燕.语义关系对英—汉二语习得者的语义启动效应[J].海外英语.2018

[5].张婕.基于语义启动的英语词汇机械记忆和语境学习策略效果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王瑜,隋铭才.多重语义启动实验范式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歧义词语义加工研究[J].外语学刊.2018

[7].张萍.中国学生英语搭配加工中母语语义启动与词类效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

[8].唐艺琳.认知负荷和预期性对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7

[9].邓笔芸.语义关系对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

[10].商大卫.不同范畴层次间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实验研究[D].西华大学.2017

标签:;  ;  ;  ;  

语义启动论文-康廷虎,吴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