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朱斌勇[1](2021)在《南安市居民收支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乔克[2](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张艳丽[3](2017)在《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途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统计数据广受诟病,数据失真、数据之间打架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局面持续多年未能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末,东北地区多地经济统计数据造假事件爆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直指,数据造假导致的浮夸之风盛行,已误导中央和地方的科学规划和决策,严重破坏了党风政风。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到了必须要提升,不得不提升,必须强力推进的关键时期。2016年中央将防范统计数据造假,加强统计工作提到了重要议程,提出全面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化统计管理、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统计数据质量体系建设模式,通过专家函询、访谈、基层实地调研等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对政府统计公信力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思考和研究。从社会、统计部门、政府三个层面总结了我国统计公信力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困境和成因,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思维模式下的统计一体化;推进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化、单一化;建立专业统计执法队伍,实现统、查分离且并行的统计执法机制;构建标准化的政府统计对外服务体系;推进政府统计智库建设等建议。本研究力求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建议,为我国统计公信力的全面提升献计献策,为中央全面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数据真实性提供建议和参考。
曾嵩[4](2013)在《加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数据能否客观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能否成为政府决策的合格的参谋,能否满足社会各界用户的需要,能否引导和促进科学发展,都取决于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是否准确客观、真实可信。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以此为依据的决策正确性与科学性,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统计部门的形象声誉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中国统计是从前苏联引进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和西方政府统计相比,目前仍有许多统计观念、统计行为和统计规则与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规则不吻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前我国政府统计工作仍然以“准确性”作为第一目标,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缺乏全面的评价标准;二是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同样是围绕统计数据“准确性”来开展的,缺少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全面全过程的控制和保障。2012年2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发布《通用国家质量保证框架(NQAF)模板》,倡导世界各国开发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这对于我国政府统计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推进统计深层次改革,转变政府统计观念和行为方式,与国际通行的统计规则相接轨的历史性机遇。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统计工作实践,认为应该借鉴西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控制和保障。论文首先介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介绍我国在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所做的研究及采取的措施,尤其是目前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存在的不足。随后,论文介绍西方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构建数据质量保证框架的做法,重点介绍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最后,论文提出全面全过程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的观点,具体而言就是从三个方面加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一是全面评价统计数据质量,二是加强政府统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自身业务流程的数据质量管理,三是在现有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基础上,从多方面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李詹[5](2013)在《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中国政局动荡,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导致各种矛盾异常尖锐与复杂,普通百姓受到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但是,民国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以市场化为导向,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目标。这样的时代背景为经济思想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并且,在经济专业留学生归国的带动下,经济学教育在国内逐渐兴盛,经济学着作大量发行,经济研究团体陆续涌现,经济研究在民国时期获得极大发展。经济期刊是广大知识份子和思想界人士、尤其是经济学者展示和传播其经济理论与见解的重要载体。当时的知识份子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探求问题的形成之因、解决之方,民国时期的知识份子分别在经济期刊上发表文章,提出见解,阐述理论,寻找措施,建言献策。本文以民国时期经济期刊刊载的论文为考察对象,将史料分析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探寻其中展现的脉络和特点,系统梳理其中蕴涵的经济思想,总结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历史影响、现实启示及理论局限,以对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的第一章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本章首先从政治、经济和经济科学的发展三个方面阐述民国时期经济期刊发展的历史背景。然后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发行的数量趋势和种类进行归纳,并简要介绍代表性经济期刊的基本情况。最后从代表性期刊中选取样本期刊,并通过对样本期刊刊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经济思想的总体特征。文章的第二章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有关理论经济学及方法论研究的内容进行梳理。由于现代的理论经济学起源于西方,因此当时的经济学者对于国外经济学说做了大量的传播和研究工作。古典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其他外国经济学说的内容均有所涉及。并且,民国时期的经济学者开展了具备本土原创特色的理论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和民生主义经济学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最后,方法论是构成各种经济学流派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而且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会因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得到不同的结论。民国时期经济期刊刊载的论文不但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而且对统计分析方法也进行了有一些有益的研究。文章的第三章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有关工业化问题研究的内容进行剖析。通过1920年代的“立国之争”,知识界达成了工业化才能振兴中国的共识。但是在工业化路径下,产业重心应该如何选择,成为知识界讨论的热点,主要形成了以农业为发展重心、以工业为发展重心和农工并重三种思想。在工业的发展问题上,当时的经济学者对工业发展与农业的协调问题、工业发展的次序、工业区位问题和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应该选择怎样的经济模式也是知识界讨论的热点。从整体上看,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应该实行统制经济的思潮在1930和1940年代占据压倒性优势,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并且对统制经济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但是,学者们也看到了统制经济模式中的弊端,而且强调经济模式的选择必须适合中国客观的历史条件。文章的第四章研究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的农村经济思想。民国时期,在工业化的背景下,农村的发展明显落后于都市的发展。当时国内的资金也向都市集中,造成农村资金的匮乏。当时的学者对农村经济衰败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解析。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复兴的基础,学者们分析了中国农业落后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些建议。此外,学者们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农业机械化是否合适于当时的中国农业生产进行了深入探讨。面对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业生产落后的现实,学者们还提出了各自复兴农村的建议。最后,由于土地不仅是农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关键资源,因此农村土地问题一直受到民国时期学者的重视,他们分别对农村土地性质、土地租佃问题、农村土地所有权进行了探究。文章的第五章探讨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的财政金融思想。在财政思想方面,当时的学者主要研究了税制改革、财政管理和战时战费的筹集。在金融思想方面,知识界以金融建设和货币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与当时的金融改革相配合。金融建设思想以近代银行制度建设、农村金融建设和外汇管理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货币问题的研究以币制改革、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和稳定物价的财政金融措施为重点。文章的第六章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中有关涉外经济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随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逐渐瓦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1929年,世界经济恐慌波及中国,国内学者对世界经济恐慌爆发的缘由和周期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世界经济恐慌进行了反思。另外,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存在资金不足和技术缺失的问题,因此利用外资成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当时的学者探究了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原则、方式及管理。此外,在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对外贸易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回避的经济问题。民国时期的学者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并提出了保护贸易的思想,还探讨了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希望能够扭转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入超的局面,推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文章的结语则根据上述六章的内容,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历史影响、现实启示及理论局限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冀望可以给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借鉴,并为当代学者提供经济研究上的启发。
李国荣[6](2012)在《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统计事业发展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是中国统计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匹配不足。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是发展统计事业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统计制度创新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统计制度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何为统计制度,并对统计制度的功能、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认为,统计制度是界定统计活动各相关主体的权益、约束统计活动各相关主体行为,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并保障统计活动各主体权益的一套行为规则和实施保障。统计制度具有激励与约束的核心功能,统计制度产生与发展及其功能的实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在对中国统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统计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各项统计制度之间的变迁关系、统计制度变迁与其他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寻找中国统计制度变迁的规律。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济增长与统计制度的变迁有共同发展变化的关系,统计制度的变迁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反过来统计制度的变迁也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作用;第二,各项统计制度变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共变关系,因而统计制度的变迁符合理论上的系统协调变迁要求;第三,统计制度变迁与其他法律制度是相互关联的,每一项统计制度的变迁都可能涉及部门法,所以在考察统计制度变迁时绝对不能将其看成一个孤立的领域。统计制度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综合分析统计制度变迁的趋势,未来中国统计制度变迁应以提高经济社会生产能力为基础,以提高统计能力为目标,由单一制度变迁向多元制度系统变迁转变,更多的考虑变迁成本。对中国统计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统计制度与市场制度不适应。统计制度没有与市场经济体制很好的契合,造成许多不适应;第二,统计制度供需不平衡。统计制度的变迁没有跟上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度并存;第三,统计制度的法律地位不高。在法律规定上及现实统计工作开展时,统计制度的法律地位明显不高,发挥作用受限;第四,各项统计制度协调性差。各层次、各类别的统计制度制定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造成各项统计制度常包含着局部利益的安排,在实施时存在相互矛盾与冲突。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应采取中央一级统计管理体制,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目前统计管理是多级化的;第二,社会生产力发展局限。目前技术方法手段无法对统计行政管理的责权利关系给出合理的核算;第三,受社会意识的影响,社会公众和行政领导对统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第四,制度供给时滞和政府垄断制度供给,统计制度变迁为政府主导型;第五,调查制度制定权、统计法律制度立法权过于分散。统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中国统计制度的运行效率分析表明,中国统计制度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对发达国家统计制度安排进行分析,从中得到启示。第一,在统计组织管理体制方面,各国应根据本国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统计组织管理体制,选择的关键在于适合本国国情;第二,统计调查制度体系取决于市场经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完善依赖于调查资料的完善;第三,统计法律制度完善应注意实施机制的健全,实施效果与国家法制体系状况直接相关,统计法律制度有效宣传有利于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在统计制度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创新和统计法律制度创新建议。第一,建立“三元”统计管理体制。综合考虑我国国情,我认为,国民经济社会基础统计工作及重点统计工作应采取由中央政府统计机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管理方式,其他统计工作由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及部门统计机构根据政府和部门各自的市场需求来设置安排,形成中央、部门、地方的“三元”统计管理体制;第二,建立统计机构协调机制。建立统计咨询协调常设机构,协调国家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机构和地方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避免政府统计工作重复和遗漏,减少制度运行成本;第三,建立独立、中立、超然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中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状况予以监督,对统计管理成本进行核算;第四,加强统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完善统计干部选拔机制、加强对现有统计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及引进新生力量三个方面推进;第五,构建统计调查制度基本框架。统计调查制度框架应包含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及其他调查制度所涉及的质的规定、量的规定和调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专门机构;第六,推动统计调查方法技术创新。通过统计技术复制、统计技术创造性模仿和统计技术自主创新三个层次安排,实现统计调查从业人员统计技术能力的升级;第七,建立行政记录报告制度,充分利用行政记录,节约调查成本,减少重复工作;第八,创新GDP核算制度。建立完善、可行的服务业调查核算制度体系,对各地区GDP核算中涉及重复计算的内容做出制度性规定;第九,调整投入产出核算制度,解决资料搜集问题,解决统计核算技术问题,参照多国的成功经验适时调整投入产出核算制度;第十,建立环境资源核算制度,对环境资源投入产出进行核算;第十一,建立统计核算制度的一致性保障,改善统计核算基础条件,形成支出法GDP核算制度与其他核算制度的衔接一致关系;第十二,健全统计法律制度。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法权归一化管理,在统计法中增加统计活动各方参与者权利和义务条款,明确规定统计活动各方参与者的法定地位,增加政府统计经费保障条款;第十三,健全统计法律制度执行体系,制定新的统计法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的统计违法处罚制度,建立中立和独立的统计执法部门;第十四,建立统计制度间协调机制,以统计法律制度为基础,保障统计法律制度、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调查核算制度三者协调。
鲁婷婷[7](2012)在《全员分享统计数据提高海关管理效益研究 ——以深圳海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管理的根本在于追求满足需要的效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重新整合,发挥其最大潜能,获取最大的效用。海关作为政府部门,其管理必须追求效益。海关统计是海关四大任务之一,海关统计是对海关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的结果的数字记载和描述,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和海关依法行政的过程和结果,反映海关管理。我国海关掌握了全面、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是海关统计区别与其他部门统计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深圳海关是全国海关业务最为齐全、业务量最大、人员最多的直属海关。长期以来,深圳海关在统计数据的实践应用中进行了多项尝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笔者在深圳海关统计部门工作近十三年,亲身经历了深圳海关统计业务的改革和变迁,在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统计资料和业务经验,并试图通过统计数据的分享应用来分析、评估并提高海关管理效益。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对海关统计、管理效益等有关概念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深圳海关多年的统计数据应用实践为实例,通过对海关统计数据的应用情况层层分析,指出了统计数据目前在海关管理中应用的三个主要薄弱环节,一是统计数据主要为领导服务,员工共享数据较弱;二是统计数据多用于事后工作总结,事先控制功能较弱;三是统计数据多呈静态表格,介入动态管理较弱。并以解决这三个主要薄弱环节为主线,集中阐述了有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试图借此提高海关管理效益。本文的结论是:海关统计数据作为权威性的官方统计数据,其在全体海关员工中的合理分享有助于分析、评估海关管理效益,并最终再次借助海关统计数据,提出有针对性地的多项措施来逐步提高海关管理效益。
曹锦文[8](2011)在《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随着公路交通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越发重要,各行业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日益显着,“跳出交通看交通”分析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中存在诸多问题,现行行业管理法规、规章,在保证行业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规范开展方面,存在条款含糊、力度不够、可操作性差的问题;经济分析的动态性指标、综合性指标少,指标的时效性差,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分析、决策的需要。导致了道路运输经济分析反映的信息单一,深度不够,时效性差,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监测和预测效果不佳等问题。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隶属于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公路货运行业分析是道路运输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货运业的景气状况与宏观经济、重要产业密切联系。编制公路货运景气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公路货运的生产量、成本、运输企业景气等信息,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公路货运市场的景气状况。货运景气指数具有及时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所需信息。利用货运景气指数开展经济分析,能够很好的发现货运市场的波动规律,货运市场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编制和分析,实质上是对道路运输经济分析系统的完善和深化。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首先定义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的概念,论述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和景气指标体系。然后阐述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标的经济理论;提出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论;论述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信息价值。本文基础理论部分是论文的理论核心,后文各章将对这些理论进行论证。在景气指数的编制内容中,以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为基准指标,利用K-L信息量模型和图形对比法确定景气指标组,建立公路货运景气指标体系。依照景气指标组评分系统,给予每个景气指标评分并赋予权重。作为本文的创新点,采用美国商务部的扩散指数、合成指数编制理论,编制公路货运景气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建立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在公路货运景气指数波动的经济分析中,以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为分析对象,以宏观经济波动为动因,对景气指数的波动性进行经济分析,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的波动性具有总体特征表现为波动平稳,扩张幅度大于收缩幅度,总的波动趋势与宏观经济波动是一致的。作为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建立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与GDP增长率的ARIMA模型,定量验证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的波动先行于宏观经济波动,利用公路货运景气指数能够预测短期和长期的GDP增长率。分析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数具有先行性的内在机理,论证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论。在公路货运景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利用西方经济学成本函数理论研究一致指标(公路运价和燃油成本)对公路货运业利润的影响,发现公路货运业近几年利润水平逐年下降。作为本文的创新点,建立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与先行指标(国房景气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装备制造业景气指数)的VA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四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房地产业对公路货运影响最为显着;长期看装备制造业对公路货运业影响最为深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短期能够刺激公路货运景气的提升,但是长期看引起的通货膨胀对公路货运景气产生不利影响,房地产对公路货运业也存在类似的影响;而作为实体经济的制造业总是对公路货运业产生正面影响,而且其强大的产业关联性,使得制造业对公路货运景气影响最为显着。该部分内容论证了公路货运景气指标经济理论中,一致指标和先行指标与公路货运景气的关系理论。为了保证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编制和不断更新,建立针对公路运输统计制度的机构保障、指标体系保障、数据采集保障机制。论文研究对于建立完整的公路运输景气指数系统,推动道路运输经济分析工作的发展深化,促进行业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叶少波[9](2011)在《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既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也关系到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统计部门乃至整个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但与此并存的是,一方面,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在总体上并不高,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更是大幅落后;而另一方面,我国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其中有关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实际状况及评估方法的研究更是不够。因而,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展开相应的应用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对与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有关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数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特征总和,具体包括准确性、相关性、及时性、一致性、可获得性以及可解释性等基本特征。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则可归纳为统计制度方法设计与统计实践操作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据此,论文通过分析提出,现阶段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应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即统计制度方法设计质量评估、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以及统计数据质量综合评估。其次,按一维评估方法和多维评估方法两个大的类别分别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详细分析了各类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给出了实际应用时选取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的一般原则,从而组建了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库。一维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逻辑关系检验法、计量模型分析法、核算数据重估法、统计分布检验法以及调查误差评估法五个基本类别;多维评估方法主要包括ROSC-DM法、指标集测评法以及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法三个基本类别。第三,从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库中选取或重新设计了恰当的评估方法分三个方面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展开了系统评估。一是借鉴ROSC-DM法与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思想,设计了评估GDP统计制度设计方法质量的方法,据此以GDP为例对我国政府统计制度设计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为:目前中国GDP统计制度方法设计在整体上只是基本遵守了相关国际统计准则的表述,也即质量一般。二是选取计量模型分析法作为基本评估工具,以GDP为例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现价GDP水平数据,在认定1978—2008年经过经济普查资料调整后的现价GDP数据足够准确的情况下,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现价GDP数据均基本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是基本准确与可信的;对于不变价GDP增长数据,在1985—2009年间,中国GDP增长数据在总体上是基本可信的,但在个别年份也存在准确性问题。以1978年为基期的1990年实际GDP指数存在准确性问题,论文估算其可信取值大致为288.7%,高于官方公布数据7.0个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1990年和1991年的实际GDP环比增长率均存在准确性问题,它们的可信取值大致分别为6.4%和6.6%,前者高于官方公布数据2.6个百分点,后者低于官方公布数据2.5个百分点。三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作为评估方法,从数据用户角度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构建四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用户满意度调查搜集基础评估数据,通过向专家咨询获取指标权重数据,据此以两种方法评估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即数据用户感知的中国政府统计数据整体质量属于一般水平;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统计数据公布质量和统计制度环境质量也均处于一般水平,但统计数据产品质量要高于统计制度环境质量以及统计数据公布质量。评估结论的一致性表明两种评估方法之间存在相互验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该两种评估方法均是比较适宜的统计数据质量综合评估方法。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政府统计的其它实际情况,从推进中国政府统计国际接轨、推进中国政府统计改革以及建立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建议。
葛英晨[10](2011)在《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成分日趋复杂,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的层面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需要,充分发挥好统计的服务、咨询和监督等重大职能,我国的管理统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笔者试图通过对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的研究,以此作为突破口找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历史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本课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着依法行政和统计监督乏力、协调统计资源能力不强、机构设置不合理、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和数据源头质量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统计的职能和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进一步完善统计管理体制的措施:必须依法开展和管理各项统计工作,考虑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问题,考虑重新配置统计资源的问题和考虑基础统计队伍的建设问题;应该采取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和统计监督职能,加大对部门统计管理与协调的力度,建立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统计调查机构和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和数据质量这些措施来考虑进一步完善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
二、做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
四、邓小平的复出 |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
一、肯定洋为中用 |
二、改善对外关系 |
三、从引进到开放 |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
二、突破两个禁区 |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论文选题目的 |
(三) 论文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文献简要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一) 提出整合部门资源,构建电子政务思维模式下的统计一体化 |
(二) 提出推进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化、单一化 |
(三) 提出数据统计过程的中统、查分离且并行的工作模式 |
第二章 政府统计公信力概念、影响因素及国际经验 |
一、统计和政府统计 |
(一) 统计的概念及分类 |
(二) 政府统计的概念、分类及主要职能 |
二、公信力和政府统计公信力 |
(一) 公信力及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
(二) 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
三、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主要因素 |
(一) 统计自身因素 |
(二) 社会公众因素 |
(三) 政府声誉因素 |
(四) 媒体影响因素 |
四、国际上先进的政府统计公信力建设经验 |
(一) 高度集中独立运行的统计机制 |
(二) 统一的强有力的统计管理协调制度 |
(三) 完备的统计法律体系 |
(四) 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
(五) 高度诚信的社会公众氛围 |
(六) 注重统计工作的计划管理与改进发展 |
第三章 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现状、困境及成因 |
一、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现状 |
(一) 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差,不支持不信任 |
(二) 多门出数,公众不知信谁 |
(三) 统计数据误读,由不懂导致不信 |
(四) 弄虚作假事件频发,影响恶劣 |
(五) 缺乏有效监管,出问题无人解决 |
二、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建设困境 |
(一) 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效果一般 |
(二) 统计部门加紧改革成效不显 |
(三) 社会层面广受质疑难转变 |
三、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困境成因 |
(一) 统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基层受到干预多 |
(二) 政府统计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合力 |
(三) 不良的政绩观和不完善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 |
(四) 统计法不够严明完备,执法困难 |
(五) 统计方法制度落后,供给跟不上需求 |
(六) 统计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公共服务不到位 |
(七) 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人员缺少职业认同 |
(八) 媒体造就的“拟态环境”,不可忽视 |
第四章 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对策 |
一、社会层面着重提高公众诚信意识 |
二、政府层面着重加强制度保障 |
(一) 改革管理体制,确保统计工作的独立性 |
(二) 建立协调机制,构建电子政务思维模式下的统计一体化格局 |
(三) 完善统计法,保障政府统计各项职能发挥 |
(四)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严惩官员数据腐败 |
(五) 加强对非政府统计的扶持与管理,启用第三方评价体系 |
三、政府统计系统内要全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
(一) 加快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提高统计工作效能 |
(二) 构建高水准、标准化的政府统计对外服务体系 |
(三) 建立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 |
(四) 建立专业执法队伍和统查分离且并行的执法机制 |
(五) 推进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化、单一化 |
(六) 推进政府统计智库建设,提升统计改革速度 |
第五章 结论 |
一、提升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已到时不待我的历史节点 |
二、现阶段不良政绩观是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的最大掣肘 |
三、单依国家统计局的力量难以改变我国统计公信力现状 |
四、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要从顶层设计开始 |
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进政府统计改革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加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 |
第2章 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我国政府统计工作发展历程回顾 |
2.2 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 |
2.3 以2012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为个案分析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 |
2.3.1 基本概念 |
2.3.2 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工作原则 |
2.3.3 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数据质量管理现状 |
2.3.4 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
2.4 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章 我国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及措施 |
3.1 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在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
3.2 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在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实际采取的措施 |
3.3 当前研究和措施的不足 |
第4章 西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及经验借鉴 |
4.1 西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 |
4.2 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统计机构的数据质量保证框架 |
4.3 国际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数据质量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5章 全面全过程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
5.1 全面评价统计数据质量 |
5.1.1 “准确性”不是统计数据的唯一标准 |
5.1.2 从统计数据生产者角度评价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
5.1.3 从统计数据用户角度评价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
5.2 加强政府统计部门自身业务流程的数据质量管理 |
5.2.1 加强统计调查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的数据质量管理 |
5.2.2 加强统计数据采集和处理阶段的数据质量管理 |
5.2.3 加强政府统计内部评估阶段的数据质量管理 |
5.2.4 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发布和存储归档阶段的质量控制 |
5.3 多方面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
5.3.1 改革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 |
5.3.2 改革和完善统计制度方法 |
5.3.3 坚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 |
5.3.4 加强统计数据审计和评估 |
5.3.5 加强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
5.3.6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
5.3.7 改革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 |
5.3.8 构建政府统计部门与数据用户相互交流沟通的机制 |
5.3.9 鼓励媒体对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监督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代表性样本期刊的选取 |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综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历史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环境 |
二、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
三、民国时期经济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概貌 |
一、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发行概况 |
二、民国时期代表性经济期刊简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刊载论文的总体特征 |
一、样本期刊的选取 |
二、样本期刊论文的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分布 |
三、样本期刊论文的总体特征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对理论经济学及方法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对国外经济学说的研究 |
一、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
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
五、其他外国经济学说的研究 |
第二节 对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 |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展 |
三、民生主义经济学的建立 |
第三节 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 |
一、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二、对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视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对工业化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工业化路径下的产业重心选择 |
一、以农业为发展重心的思想 |
二、以工业为发展重心的思想 |
三、农工并重的思想 |
第二节 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
一、工业发展与农业协调问题研究 |
二、对工业发展次序的探讨 |
三、工业区位问题研究 |
四、工业企业科学管理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统制经济思潮研究 |
一、统制经济思潮的概述 |
二、对统制经济实行措施的探讨 |
三、对统制经济思潮的反思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的农村经济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农村经济状况的解析 |
一、对农村经济衰败原因的探究 |
二、对农村经济与都市经济关系的探讨 |
三、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
一、农业落后原因的解析 |
二、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 |
三、促进农业生产的对策研究 |
第三节 复兴农村途径的探讨 |
一、农村文化教育建设思想 |
二、农村合作思想 |
三、其他复兴农村的思想 |
第四节 农村土地问题的研究 |
一、对农村土地性质的探究 |
二、对土地租佃问题的研究 |
三、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研究 |
第五章 民国经济期刊论文中的财政金融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财政思想 |
一、税制改革思想 |
二、财政管理思想 |
三、对战时战费筹集的探讨 |
第二节 金融建设思想 |
一、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 |
二、农村金融建设思想 |
三、外汇管理制度建设思想 |
第三节 货币问题研究 |
一、币制改革问题 |
二、货币与物价之间关系的研究 |
三、稳定物价的财政金融措施建议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中的涉外经济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世界经济恐慌的研究 |
一、对世界经济恐慌爆发缘由的解析 |
二、对经济恐慌的周期性研究 |
三、对世界经济恐慌的反思 |
第二节 利用外资问题的探讨 |
一、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
二、利用外资的原则及方式 |
三、利用外资的管理 |
第三节 对外贸易问题研究 |
一、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分析 |
二、保护贸易思想 |
三、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探讨 |
结语 |
一、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的理论贡献 |
二、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的历史影响 |
三、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的现实启示 |
四、民国时期经济期刊论文的理论局限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0.2.1 研究思路 |
0.2.2 研究方法 |
0.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可能创新 |
0.4.2 不足之处 |
0.5 本章小节 |
第1章 统计制度研究综述及评析 |
1.1 国外统计制度研究综述 |
1.1.1 关于统计调查制度研究 |
1.1.2 关于统计核算制度研究 |
1.1.3 关于统计管理体制研究 |
1.2 国内统计制度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统计调查制度研究 |
1.2.2 关于统计核算制度研究 |
1.2.3 关于统计管理体制研究 |
1.2.4 关于统计法律制度研究 |
1.3 国内外统计制度研究评析 |
1.3.1 国外统计制度研究评析 |
1.3.2 国内统计制度研究评析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统计制度理论分析 |
2.1 统计制度的界定 |
2.1.1 统计制度的内涵 |
2.1.2 统计制度的外延 |
2.1.3 统计制度的界定 |
2.2 统计制度产生的基础 |
2.2.1 统计制度产生的思想基础 |
2.2.2 统计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
2.2.3 统计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 |
2.3 统计制度的功能 |
2.3.1 统计制度的经济功能 |
2.3.2 统计制度的社会功能 |
2.3.3 统计制度的政治功能 |
2.3.4 统计制度的其他功能 |
2.4 统计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
2.4.1 政治因素 |
2.4.2 经济因素 |
2.4.3 社会因素 |
2.5 统计制度成本与收益 |
2.5.1 统计制度的成本 |
2.5.2 统计制度的收益 |
2.5.3 统计制度成本与收益协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 |
3.1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的历程 |
3.1.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变迁历程 |
3.1.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变迁历程 |
3.1.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变迁历程 |
3.2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3.2.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 |
3.2.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3.2.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3.3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的趋势 |
3.3.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变迁的趋势 |
3.3.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变迁的趋势 |
3.3.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变迁的趋势 |
3.4 中国各项统计制度之间变迁关系研究 |
3.4.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变迁与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变迁 |
3.4.2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变迁与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变迁 |
3.4.3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变迁与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变迁 |
3.5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与其他法律制度关系研究 |
3.5.1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与宪法 |
3.5.2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与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 |
3.5.3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与行政法 |
3.5.4 中国统计制度变迁与社会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统计制度状况分析 |
4.1 中国统计制度现状分析 |
4.1.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4.1.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现状分析 |
4.1.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
4.2 中国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4.2.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 中国统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 中国统计制度运行的效率分析 |
4.4.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的效率 |
4.4.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运行的效率 |
4.4.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运行的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达国家统计制度安排及启示 |
5.1 发达国家统计制度安排 |
5.1.1 美国统计制度安排 |
5.1.2 英国统计制度安排 |
5.1.3 日本统计制度安排 |
5.1.4 德国统计制度安排 |
5.1.5 加拿大统计制度安排 |
5.1.6 法国国家统计制度安排 |
5.1.7 其他国家统计制度安排 |
5.2 发达国家统计制度的启示 |
5.2.1 统计管理体制的启示 |
5.2.2 统计调查核算制度的启示 |
5.2.3 统计法律制度的启示 |
5.2.4 其他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统计制度创新建议 |
6.1 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创新建议 |
6.1.1 建立三元统计管理体制 |
6.1.2 建立统计协调机制 |
6.1.3 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 |
6.1.4 加强统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6.2 中国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创新建议 |
6.2.1 中国统计调查制度创新建议 |
6.2.2 中国统计核算制度创新建议 |
6.3 中国统计法律制度创新建议 |
6.3.1 健全统计法律制度内容体系 |
6.3.2 健全统计法律制度执行体系 |
6.3.3 健全统计法律制度普法体系 |
6.4 建立各项统计制度协调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全员分享统计数据提高海关管理效益研究 ——以深圳海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统计学研究 |
二、管理效益研究 |
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第五节 问题意识、分析框架和创新观点 |
一、问题意识 |
二、分析框架 |
三、创新观点 |
第二章 深圳海关应用统计数据的实践 |
第一节 深圳海关统计数据运用现状 |
一、深圳海关统计机构设立情况 |
二、深圳海关统计工作主要情况 |
三、深圳海关统计工作主要成效 |
第二节 运用海关统计数据加强海关管理的问题、原因和可行性分析 |
一、运用海关统计数据加强海关管理的问题 |
二、运用海关统计数据加强海关管理的原因分析 |
三、运用海关统计数据加强海关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科学运用海关统计数据评估海关管理效益 |
第一节 科学运用海关统计数据评估员工管理效益 |
一、什么是员工管理效益 |
二、评估员工管理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如何分享统计数据评估员工个人管理效益 |
第二节 科学运用海关统计数据评估部门管理效益 |
一、什么是部门管理效益 |
二、评估部门管理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如何分享统计数据评估部门管理效益 |
第三节 科学运用海关统计数据评估单位管理效益 |
一、什么是单位管理效益 |
二、评估单位管理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如何分享统计数据评估单位部门管理效益 |
第四章 统计部门协助海关各级机构分析管理效益 |
第一节 海关三级机构使用统计数据的差距 |
一、海关三级机构使用统计数据概况 |
二、海关三级机构使用统计数据分析管理效益现状 |
三、海关三级机构使用统计数据分析管理效益的差距 |
第二节 海关三级机构使用统计数据差距的原因 |
一、机构和人员设置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技术因素 |
第三节 减少海关三级机构使用统计数据差距的措施 |
一、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 |
二、完善制度 |
三、提高技术 |
第五章 把员工运用统计数据改进管理效益纳入岗位责任制 |
第一节 提高员工运用海关统计数据改进管理的能力 |
一、员工运用海关统计数据的情况 |
二、提高员工运用海关统计数据改进管理的能力 |
第二节 员工岗位责任制对运用统计数据的要求 |
一、什么是岗位责任制 |
二、目前海关员工岗位责任制的内容 |
三、员工岗位责任制对运用统计数据的要求 |
第三节 健全奖惩制度予以保障 |
一、为什么要健全奖惩制度 |
二、如何健全奖惩制度 |
第六章 发展统计数据为管理效益服务的技术手段 |
第一节 内网及时动态反映各级管理统计数据 |
一、内网反映各级管理现状 |
二、内网反映各级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 |
三、如何健全内网 |
第二节 从统计技术角度促进执法评估系统的完善 |
一、执法评估系统简介 |
二、执法评估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三、如何从统计技术的角度促进执法评估系统的完善 |
第三节 从技术的角度健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 |
一、监测预警系统简介 |
二、监测预警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三、如何从统计技术的角度促进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 |
第七章 统计部门促进统计数据为海关管理服务的职能创新 |
第一节 及时向员工和各级领导发送统计信息表 |
一、各级统计部门发送统计信息报表情况 |
二、建议统计部门今后发布统计信息表情况 |
第二节 提交岗位和部门统计分析报告 |
一、统计部门目前统计分析工作开展情况 |
二、建议统计部门今后统计分析报告 |
第三节 向单位领导发布预测管理效益报告 |
一、单位领导对海关管理效益评估需要海关统计发布预测管理效益报告的支持 |
二、海关统计部门应发布预测管理效益报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路货运业的快速发展 |
1.1.2 道路运输经济分析机制建设 |
1.2 研究命题 |
1.2.1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内涵 |
1.2.2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涉及的内容与联系 |
1.2.4 研究的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经济景气周期波动理论的发展 |
1.3.2 中国经济景气分析的现状 |
1.3.3 重要产业景气指数 |
1.3.4 运输产业的景气指数 |
1.3.5 运输价格指数 |
1.3.6 运输指数的经济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际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理论 |
2.1 公路货运业的产业组织状况 |
2.1.1 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状况概述 |
2.1.2 市场结构及竞争状况 |
2.1.3 产业利润 |
2.2 公路货运景气指标体系的理论 |
2.2.1 公路货物运输景气指标的选取原则 |
2.2.2 景气指标分类定义 |
2.2.3 一致景气指标的内在机理 |
2.2.4 先行景气指标的内在机理 |
2.3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景气度的标定 |
2.3.1 公路货运景气指标的增长率周期波动 |
2.3.2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景气度数值标定 |
2.4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
2.4.1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密切性 |
2.4.2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的预测性 |
2.5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信息价值 |
2.5.1 政府管理部门 |
2.5.2 公路运输市场参与者 |
2.5.3 公路运输行业优化主体 |
2.6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公路货运景气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 时间序列的季节调整方法 |
3.1.1 各种变动要素的构成 |
3.1.2 X-11 方法的步骤 |
3.1.3 X-11 方法中的简明统计 |
3.1.4 Eviews 软件季节调整实例 |
3.2 公路货运一致景气指标组的确定 |
3.2.1 公路货运一致景气指标的数据来源 |
3.2.2 公路货运一致景气指标的时滞关系 |
3.2.3 峰、谷图形对应法确定一致景气指标 |
3.3 公路货运景气系统先行指标的确定 |
3.3.1 先行指标所属产业的确定 |
3.3.2 先行指标数据来源 |
3.3.3 K-L 信息量测度先行指标的时滞关系 |
3.3.4 峰、谷图形对应法确定先行指标 |
3.4 公路货运景气系统滞后指标的确定 |
3.4.1 K-L 信息量测度滞后指标的时滞关系 |
3.4.2 峰谷图形对应法确定滞后指标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编制 |
4.1 测定公路货运景气指标体系的基准日期 |
4.1.1 测定经济时间序列转折点的方法 |
4.1.2 HDI 与基准日期的确定 |
4.2 公路货运景气指标体系评分系统及加权 |
4.2.1 评分系统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 |
4.2.2 公路货运景气指标体系评分 |
4.2.3 景气指标的最终得分和合成指数 CI 的权数 |
4.3 公路货运景气扩散指数 |
4.3.1 扩散指数的计算方法 |
4.3.2 公路货运景气扩散指数的计算结果 |
4.3.3 扩散指数的分析与预测 |
4.4 公路货运景气合成指数 |
4.4.1 美国商务部合成指数计算方法 |
4.4.2 公路货运景气合成指数的计算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波动的经济分析 |
5.1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 |
5.1.1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波动态势分析 |
5.2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波动的经济分析 |
5.2.1 第一轮景气周期 |
5.2.2 第二轮景气周期 |
5.2.3 第三轮景气周期 |
5.3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波动的先行性 |
5.3.1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与 GDP 增长率转折点对比 |
5.3.2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先行性的实证检验 |
5.3.3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先行性的经济机理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公路货运业景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公路货运业景气内部影响的因素实证分析 |
6.1.1 货运价格与公路货运业关系的研究综述 |
6.1.2 公路货运价格与公路运输量的短期趋势分析 |
6.1.3 公路货运价格与公路运输量的长期趋势分析 |
6.1.4 燃料成本对公路货运业利润水平的影响分析 |
6.1.5 公路货运业景气的内部影响因素之启示 |
6.2 公路货运业景气外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背景 |
6.2.2 研究内容 |
6.2.3 经济计量模型 |
6.2.4 指标的选取 |
6.2.5 公路货运景气外部影响因素 VAR 模型的构建 |
6.2.6 公路货运景气外部因素 VEC 模型的构建 |
6.2.7 基于实证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6.2.8 完善公路货运景气的预警分析机制 |
6.3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保障机制 |
7.1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机构保障 |
7.1.1 国外运输统计机构的职责 |
7.1.2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分析的现状 |
7.1.3 交通运输景气经济分析制度的完善 |
7.2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指标体系保障 |
7.2.1 发达国家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
7.2.2 我国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
7.3 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的数据采集保障 |
7.3.1 美国的运输统计信息联系 |
7.3.2 加拿大运输数据库 |
7.3.3 完善我国运输统计信息联系制度 |
7.4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于调查方法与调查误差的研究 |
1.2.2 对于广义统计数据质量的系统研究 |
1.2.3 现有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贡献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政府统计的概念界定 |
2.1.2 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界定 |
2.2 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制度方法设计 |
2.2.2 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实践操作 |
2.3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框架 |
2.3.1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内容框架 |
2.3.2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法框架 |
第3章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一维评估方法研究 |
3.1 逻辑关系检验法 |
3.1.1 比较逻辑检验法 |
3.1.2 相关逻辑检验法 |
3.1.3 对两小类评估方法的比较 |
3.2 计量模型分析法 |
3.2.1 模型参数可靠性分析法 |
3.2.2 模型异常点诊断法 |
3.2.3 模型预测误差分析法 |
3.2.4 对三小类评估方法的比较 |
3.3 核算数据重估法 |
3.3.1 偏差修正重估法 |
3.3.2 价格指数重估法 |
3.3.3 物量指数重估法 |
3.3.4 对三小类评估方法的比较 |
3.4 统计分布检验法 |
3.4.1 常规统计分布检验方法 |
3.4.2 其它统计分布检验方法 |
3.5 调查误差评估法 |
3.5.1 基于事后重复调查的偏差估计 |
3.5.2 误差效应的识别估计 |
3.5.3 调查误差的间接评估 |
3.5.4 对三小类评估方法的比较 |
3.6 一维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比较与选取 |
3.6.1 准确性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比较 |
3.6.2 本文准确性评估方法的选取 |
第4章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多维评估方法研究 |
4.1 ROSC-DM法 |
4.1.1 ROSC-DM法的评估框架 |
4.1.2 ROSC-DM法的评估程序 |
4.1.3 对ROSC-DM法的评析 |
4.2 指标集测评方法 |
4.2.1 质量指标集 |
4.2.2 调查负责人自我评估清单 |
4.2.3 对指标集测评法的评析 |
4.3 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
4.3.1 因子分析方法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3 对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法的评析 |
4.4 本文采用的多维评估方法设计 |
4.4.1 中国GDP统计制度方法设计质量的评估方法 |
4.4.2 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估方法 |
第5章 中国政府统计制度方法设计质量研究:以GDP为例 |
5.1 以GDP为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5.1.1 GDP具有重要的作用 |
5.1.2 中国GDP统计的现状 |
5.2 中国GDP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分析 |
5.2.1 中国GDP统计的基本概念分析 |
5.2.2 中国GDP统计的基本核算原则分析 |
5.3 中国GDP统计的核算范围分析 |
5.3.1 核算的主体范围分析 |
5.3.2 核算的客体范围分析 |
5.4 中国GDP统计的基本分类分析 |
5.4.1 中国GDP统计的产业部门分类分析 |
5.4.2 中国GDP统计的支出项目分类分析 |
5.5 中国GDP统计的计算方法分析 |
5.5.1 中国GDP现价生产核算的基本计算方法分析 |
5.5.2 中国GDP不变价生产核算的基本计算方法分析 |
5.5.3 中国GDP现价使用核算的基本计算方法分析 |
5.5.4 中国GDP不变价使用核算的基本计算方法分析 |
5.6 中国GDP统计的公布制度分析 |
5.7 中国GDP统计制度方法设计质量的综合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政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研究:以GDP为例 |
6.1 基于组合模型的中国现价GDP数据准确性研究 |
6.1.1 现价GDP数据组合模型的构建 |
6.1.2 现价GDP样本的选取 |
6.1.3 组合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1.4 2009—2010年中国现价GDP数据准确性的实证评估 |
6.2 基于模型异常点诊断的中国GDP增长数据准确性研究 |
6.2.1 理论评估模型的构建 |
6.2.2 样本选取与指标计算 |
6.2.3 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2.4 异常值的诊断与分析 |
6.3 评估结果的比较与说明 |
6.3.1 与已有相关研究评估结果的比较 |
6.3.2 本章评估结果之间的比较与说明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估 |
7.1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1.2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7.2 数据说明与检验 |
7.2.1 用户满意度调查数据说明与检验 |
7.2.2 权重咨询数据说明与检验 |
7.3 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实证评估 |
7.3.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 |
7.3.2 基于加权几何平均法的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高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研究 |
8.1 进一步推进中国政府统计国际接轨 |
8.1.1 加强对统计国际接轨的宣传 |
8.1.2 培养适应国际接轨要求的统计人才 |
8.1.3 加强对国际准则制定、修订和应用的研究 |
8.2 进一步推进中国政府统计改革 |
8.2.1 增强政府统计内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
8.2.2 完善统计数据公布制度 |
8.2.3 充分发挥统计法律法规的作用 |
8.3 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中国GDP统计的产业部门分类表 |
附录C 模型(6.3 )和(6.4)的拟合及平稳性检验结果 |
附录D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图 |
附录E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F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权重咨询表 |
(10)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统计管理体制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
1.2.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府统计 |
2.1.2 统计管理体制 |
2.2 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研究的基本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3 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演化过程 |
2.3.1 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演变过程 |
2.3.2 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的演化过程 |
第3章 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1.1 统计依法行政和统计监督依然乏力 |
3.1.2 综合统计协调统计资源的能力不强 |
3.1.3 调查队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不合理 |
3.1.4 地方政府干预过多统计独立性受制约 |
3.1.5 基层统计不堪重负数据源头质量不高 |
3.2 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2.1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缺乏超脱性造成统计执法和监督乏力 |
3.2.2 政府统计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则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
3.2.3 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与职能转变脱钩 |
3.2.4 统计部门的隶属性决定统计缺乏独立性 |
3.2.5 基层工作难度大导致数据源头质量不保的风险增高 |
第4章 完善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的思路和对策 |
4.1 完善统计管理体制的思路 |
4.1.1 必须依法开展和管理各项统计工作 |
4.1.2 要考虑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问题 |
4.1.3 要考虑重新效配置统计资源的问题 |
4.1.4 要考虑基础统计队伍的建设问题 |
4.2 完善统计管理体制的措施 |
4.2.1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和统计监督职能 |
4.2.2 加大对部门统计管理与协调的力度 |
4.2.3 建立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统计调查机构 |
4.2.4 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和数据质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做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安市居民收支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管理研究[D]. 朱斌勇. 华侨大学, 2021
- [2]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途径研究[D]. 张艳丽. 东北大学, 2017(06)
- [4]加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D]. 曾嵩. 云南大学, 2013(05)
- [5]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经济思想研究[D]. 李詹. 武汉大学, 2013(07)
- [6]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D]. 李国荣. 吉林大学, 2012(08)
- [7]全员分享统计数据提高海关管理效益研究 ——以深圳海关为例[D]. 鲁婷婷. 复旦大学, 2012(03)
- [8]公路货运景气指数系统研究[D]. 曹锦文. 长安大学, 2011(05)
- [9]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叶少波. 湖南大学, 2011(05)
- [10]辽宁省统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葛英晨. 东北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