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辉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0
在听评课大潮中,笔者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限风光,收获着传统与现代教学相得益彰的喜悦。但是,听多看多了现场课堂教学,却又发现诸多值得关注与反思的教学方法、技巧问题。
模式化
如《再别康桥》案例:
师:“五·四”新文化……中国文学……新月派代表闻一多,以诗歌奉献于个人理想的个性主义诗人徐志摩……
导入课堂教学——
生:上台完成《再别康桥》鉴赏要点:(图解式)
《再别康桥》:人物——依依惜别
“康桥”之美——完美主义的体现
师:投影显示作家、作品、创作风格简介
师:范读诗文
生:齐诵诗文
认知阶段:内容,逐节分析……
正音:给“荇、篙、藻、溯”等字注音
师:讲解诗文
结构分析:离别之情——线索
赏析:意象
写法
质疑:你喜欢哪一种意象?能把这一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画吗?(从色彩和动感上)
生,析疑:夕阳下的金柳——美丽的新娘
彩虹似的梦,“满载一船”的“星辉”……
师:投影显示话题:开始探究式学习——《再别康桥》中的社会投影是否含糊?
师:分析归纳
布置作业
实事求事是地说:整堂课中规中矩。教学过程流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到好处,不失为一堂融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如出一辙。原来,授课者不约而同地照搬了网上同一教学案例。诚然,现成的教案、课件中不乏优秀之作,可以借鉴。但如果一味地采取“拿来主义”,就不仅泯灭了教师自身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助长了马虎应付教学之风。如此一来,只能使本是激情飞扬、异彩纷呈的语文,变成灵性缺失,个性全无的模式化教学。
片断化
有这样一个课堂教学片断:
师:《死水》——闻一多
投影显示:背景资料、作家、作品、创作风格。
师:提问,《死水》运用的修辞方法?
生:象征、比喻(例举说明)
师:范读课文,同时进行朗读指导,而后再播放朗读带。
鉴赏课文:
师:分析、归纳……
授课者就像庖丁解牛似的把《死水》分割得面目全非,变成条条块块。整堂课如同在举办书画展一样,把一幅幅作品高挂过去……还有授课者“范”而不“范”的朗读,更是一大败笔。笔者看着授课者一手插在裤兜里,两眼紧盯书本,毫无感情地顾自念书的情景,实在忍俊不禁。更叫人无法理解的是:授课者竟会拿犹如“死水”一般的范读与声情并茂的录音带比拼,如此自我丑化的情景教学,实为不可原谅的低级错误,实在叫人大跌眼镜。难怪有人要惊呼:别听语文老师那一套了。
滥用探究式学习
有位教师在《荷塘月色》一文教学中提出问题:
“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教师投影展示:“荷塘月色”优美画面……而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也许学生不踊跃,教师就指名学生回答,但这学生又一时语塞。情急之下,教师就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零距离面授机宜。从荷叶、荷香、荷波、荷韵、月色,动静相衬等一一点化,步步紧逼,似问似答,颇有“套供”、“逼供”之虞。不料,教师越逼,学生越是紧张,不知所措。于是,教师开始暗示:月下什么美景,动与静、虚与实搭配……“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你说是不是”……可谓循循善诱。
笔者真不明白,授课者何苦追求如此令人尴尬却又得不偿失的课堂讨论呢?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在于创新情景话题,启发学生领悟知识和发展能力,离开知识作为基础的活动,为追求时髦形式而展开课堂活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当然,探究式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而教师的主导,关键是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探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改革的着重点是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因此,注重技能、技巧的传授,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能力,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既需教师厚实的知识积累,娴熟的教学技能,也需教师具备调整、处理、应对教学环节的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