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北大方正看技术、市场与管理──访北大方正王选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汤帜[1](2017)在《“顶天立地”的民族自主意识 锲而不舍的科学创新精神》文中提出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和光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西方率先结束了活字印刷,采用了"电子照排技术"。而中国印刷业仍停留在"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铅字排版,以版印刷"的铅印阶段。印刷工人要托着沉甸甸的铅字盘,拣字、排版,每天在排字车间里来回走几十里路,工作又脏又累,而且效率低下。1974年8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748工程",其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子项目的宏伟远景深深地吸引了王选老师,激发了他勇攀科教高峰豪情壮志。
白婷[2](2013)在《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 ——基于方正集团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多元化一直是饱受争议的话题,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思想,使得多元化的旋风开始席卷全球,许多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企业集团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产物,反映着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实力。我国企业的多元化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至今,但凡优秀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会向多元化进军,以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壮大。然而,回顾我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多元化背后危机重重,许多企业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实,多元化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是企业在发展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多元化经营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竞争力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基础和保障,它支持和决定了多元化的发展,是多元化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也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多元化经营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应用、巩固和提升,对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多元化决策的失误也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发展停滞甚至失败。因此,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只有以核心竞争力为发展和调整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并在多元化扩张中不断地培养、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充分发挥多元化战略的优势,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本文选取的案例——方正集团,是在我国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和多元化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是校办产业的一面旗帜,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方正集团从1999年逐步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将一家单一的科技公司,打造成为五大产业并行的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但是,在一系列跨行业并购的不相关多元化之后,方正集团企业形象越来越模糊,以“产业输血”来化解方正集团亏损危机的方式,并不没有解决企业“造血功能”缺失的问题,而多元化发展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化,让企业危机四伏。本文梳理了方正集团多元化的过程,分析了方正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徐学超[3](2012)在《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亟需创新人才的相关理论研究作为支撑来培育创新型人才以提升我国的创新水平。王选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人才,他不仅作为创新人才获得了极其重大的成功,而且还竭力支持他身边的创新人才。王选在其自主创新实践工作中,对创新人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系统研究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无疑能丰富和深化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理论。本文依托已有的相关人才理论,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从技术经济视角,试图概括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即以创新人才的培养、团队、绩效和激励为具体内容的思想。本文主体部分就从这四个方面予以探索。第一是王选的创新人才培养思想研究。王选关注于创新人才的品性形成和能力提升这两个作为创新人才的必备项。品性形成主要针对于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精神和品德,这既继承了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又富有王选特色,如“做一个好人”的品德标准。同时,能力提升主要针对于创新人才的知识和实践两个方而,相辅相成,应增强知识和实践的联动作用。第二是王选的创新人才团队思想研究。王选致力于为创新人才提供机构支持,以及发展创新人才的团队协作。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往往需依附于机构,并且具有支持创新活动实力并能够成功获得创新产出的机构总是集中于少数几家。因此创新人才与相关机构的双向选择及有效配合,才能使双方均获得最优反馈。而在创新过程中,王选以其团队精神,指导并实践了创新人才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第三是王选的创新人才绩效思想研究。王选就项目选题和产学研一体化提出了其独到的见解。他作为科技产业的创新人才,非常注重国外情报的获取,再结合本国国情进行选题。同时,作为具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王选一直努力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出了“顶天立地”的模式。这就为创新人才的绩效评价提供一个主要方向,即创新产品是否能够市场化。最后是王选的创新人才激励思想研究。王选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向探讨创新人才的激励各有特色。就物质激励而言,王选提出要为创新人才给足钱,保障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创新人才没有“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创新。就精神激励而言,王选在协助创新人才制定挑战性目标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了要放手让创新人才做事并激发其“成就感”,以此保证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获得持续性的创新产出。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对我国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薛媛[4](2010)在《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实践探讨》文中认为本文是汉字激光照排的产业化为研究对象,以它的主要发明者王选作为主线探讨汉字激光照排机的产业化及产业化的实现中折射出的实践经验,最后由此得出一些启示。汉字横平竖直与西方文字大不相同,王选根据汉字固有的特点,开创性地使用参数描述比划特性,设计出专用芯片,并分别获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王选主持研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从此我国也告别了落后的铅字印刷技术,进入了“光与电”的崭新时代。从落后的铅字排版印刷到先进的激光照排,西方前后用了几十年,而我国正是因为王选选择了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使得我们跨越式的直接完成技术改造,实现印刷业的二次革命,王选本人也被公认誉为“当代毕昇”。八十年代王选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工作,带领团队造就了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技术产业企业的成功业绩。他是方正集团和中国印刷出版界、计算机界的灵魂人物。王选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具有挑战技术高峰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他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法,在基础数学、计算机软硬件科学、汉字信息处理等多领域跨越研究,他顺应时代的生产实践需求,较好地整合了科研部门、制造企业、政府、市场等方面资源,使科技成果转移为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各方面的较大进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激光照排机的相关背景,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介绍主要研发人王选,从他的家庭影响和求学经历指出了在他不同人生阶段,家庭、学校和老师对他成功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小节从我国和国外两方面写了激光照排机研发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分为四个小节,前三小节把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分割成三个部分即: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理论转向工程技术、工程技术走向市场来详细介绍产业化的实现,第二章章最后一小节对产业化模式做了小结。第三部分则对第二章的深化,写了王选对激光照排机成功实现产业化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第四部分则通过探讨激光照排机产业化的成功,笔者得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启不。
刘汉川[5](2008)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是通过科技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的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活动几大主要机构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尽快地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国内和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状况以及转化模式,重点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作为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的模式之一,是适应我国高科技发展以及促进高校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项有利举措,同时通过高校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对股份制模式展开研究,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宋阳[6](2008)在《论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加入WTO的巨大挑战,因而研究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就目前沈阳市来看,沈阳市政府从资金、信息、信用、服务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尽管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仍存在众多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管理薄弱。本选题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寻求适合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和加强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措施。本文具体分析了沈阳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采用文献应用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创新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对中外技术创新管理的现实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采用的两种技术创新管理模式,进而揭示出模式的运行成功是基于有效的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几点建议。
王素宝[7](2008)在《王选的自主创新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选(1937-2006)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方正集团创始人之一,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者。1970年代开始采用跨越式方法开创性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其后又相继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成为自主创新的杰出代表。1980年代初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工作,成功闯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市场化道路,成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作为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创业型科学家,王选身体力行倡导自主创新理念。本文尝试将王选的自主创新理念从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体制、自主创新源泉和自主创新基础四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王选主张科研选题要立足国情,注重项目应用价值;确定技术途径要根据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特点,考虑走一条跨越式的技术发展道路;创新过程采用持续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速自主产品更新换代,保持领先。王选有极强的科技产业化意识。1980年代,王选创办方正公司,并逐步建立“顶天立地一条龙”体制。通过科技创新来顶天,市场占领来立地,王选成功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同时拥有数学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学科交叉进行跨领域研究是王选创新思维的源泉。对于科研人员如何能更有机会出成果,王选强调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进行跨领域研究。王选酷爱京戏艺术,并从中得到“一招鲜”、“一棵菜”等启发成功应用于科研。他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自主创新,人才辈出是关键。王选从55岁开始花大力量扶植年轻人,把他们推向风口浪尖,在科研前沿开天辟地。结合实践,王选提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四个条件。他认为,“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当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被人们称为“方正之士”,成为计算机界高瞻远瞩的精神领袖。
张文坤[8](2007)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加入WTO的巨大挑战,因而研究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中外技术创新管理的现实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采用的两种技术创新管理模式,进而揭示出模式的运行成功是基于有效的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在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六点建议。最后,创新团队建设管理、企业家管理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姚昆仑[9](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金向农[10](2006)在《此情可待成追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他与江苏科技报的情缘 2006年2月14日,江苏科技报社编辑部和太阳制版中心的许多老职工得知北大方正的王选老师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无限惋惜,悲痛至极。70岁,在两院院士当中还是英年,可残酷的病魔却过早地夺去了这位科学大师的生命。他如此匆匆
二、从北大方正看技术、市场与管理──访北大方正王选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北大方正看技术、市场与管理──访北大方正王选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2)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 ——基于方正集团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多元化战略 |
1.2.2 核心竞争力 |
1.2.3 多元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第2章 多元化经营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核心竞争力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 |
2.1.1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
2.1.2 核心竞争力支撑和决定多元化的发展 |
2.1.3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充分发挥多元化的优势 |
2.2 多元化经营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
2.2.1 多元化经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
2.2.2 多元化经营的失误会削弱核心竞争力 |
2.2.3 核心竞争力和多元化经营相互制约 |
2.3 基于核心竞争力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 |
2.3.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经营分类 |
2.3.2 基于核心竞争力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优势 |
第3章 方正集团的多元化发展 |
3.1 方正集团简介 |
3.2 方正集团多元化战略实施历程 |
3.2.1 建立初期的辉煌到不断壮大(1986年——1998年) |
3.2.2 大刀阔斧的多元化之路(1999年——2003年) |
3.2.3 并购整合重组之路(2004年至今) |
第4章 方正集团多元化经营评价 |
4.1 从统计数据看方正多元化 |
4.1.1 方正集团多元化程度分析 |
4.1.2 全国大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年度排名 |
4.1.3 全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指数排名 |
4.2 从财务数据看方正多元化 |
4.2.1 方正集团总体财务指标 |
4.2.2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第5章 方正集团多元化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
5.1 核心竞争力是多元化的基础和保障 |
5.1.1 原有核心竞争力为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5.1.2 核心竞争力支持和拓展多元化的发展 |
5.2 多元化经营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
5.2.1 不相关多元化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5.2.2 多元化经营弱化了核心竞争力 |
第6章 方正集团与国内外案例比较 |
6.1 美国通用电气集团 |
6.1.1 通用电气集团概况 |
6.1.2 通用电气的多元化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
6.2 日本佳能集团 |
6.2.1 佳能集团概况 |
6.2.2 佳能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
6.3 青岛澳柯玛集团 |
6.3.1 青岛澳柯玛集团概况 |
6.3.2 澳柯玛集团多元化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7章 方正集团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
7.1 方正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
7.2 方正集团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
7.2.1 注重核心技术和人才培养 |
7.2.2 注重主导产业发展 |
7.2.3 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 |
7.2.4 调整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 |
7.2.5 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整合 |
7.2.6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
1.2.1 创新人才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1 创新人才的界定 |
1.2.1.2 国外人才管理研究现状 |
1.2.1.3 我国创新人才的现状 |
1.2.2 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王选的创新人才培养思想研究 |
2.1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 |
2.2 王选的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形成的背景 |
2.3 创新人才的品性形成 |
2.3.1 创新思维的形成 |
2.3.2 创新精神的培养 |
2.3.3 “做一个好人”的品德 |
2.4 创新人才的能力提升 |
2.4.1 创新人才的知识积累 |
2.4.2 创新人才的第一线实践 |
2.4.3 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
2.5 小结 |
3 王选的创新人才团队思想研究 |
3.1 人才开发理论 |
3.2 王选的创新人才团队思想形成的背景 |
3.3 创新人才的机构支持 |
3.3.1 重视创新人才 |
3.3.2 鼓励人才“顶天立地” |
3.3.3 重点支持“小人物” |
3.4 创新人才的团队协作 |
3.4.1 强调团队精神 |
3.4.2 注重分工合作 |
3.4.3 协作单位的配合 |
3.5 小结 |
4 王选的创新人才绩效思想研究 |
4.1 人才绩效理论 |
4.2 王选的创新人才绩效思想形成的背景 |
4.3 创新人才的项目选题 |
4.3.1 项目前期的国外情报收集 |
4.3.2 结合国内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
4.3.3 利用各方资源强化创新的可能 |
4.4 创新人才的产学研一体化 |
4.4.1 “顶天立地”的产学研一体化 |
4.4.2 紧贴用户的市场需求 |
4.4.3 市场效益的正反馈 |
4.5 小结 |
5 王选的创新人才激励思想研究 |
5.1 人才激励理论 |
5.2 王选的创新人才激励思想形成的背景 |
5.3 创新人才的物质激励 |
5.3.1 创新资金的支持 |
5.3.2 创新环境的提供 |
5.3.3 生活条件的保障 |
5.4 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 |
5.4.1 创新人才的挑战性目标 |
5.4.2 创新人才的自主权 |
5.4.3 创新人才的成就感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示例 |
附录2: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机研发 |
1.1 研发者王选 |
1.2 研发的时代背景 |
第二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产业化过程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2 科学理论向工程技术转移 |
2.3 工程技术向市场转移 |
2.4 建立科学技术产业化新运作制度 |
第三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3.1 产业化报国 |
3.2 产业化服务社会 |
3.3 产业化中的人才与团队建设 |
第四章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产业化带来启示 |
4.1 选择有前景的的项目 |
4.2 创建优越的社会环境 |
4.3 协调好产学研间的交叉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
1.2 定义及相关概念 |
1.2.1 科技成果 |
1.2.2 科技成果转化 |
1.3 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
1.3.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技活动状况 |
1.3.3 高校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状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
2.1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2.1.1 成果产生阶段 |
2.1.2 成果转化阶段 |
2.1.3 成果的产业化阶段 |
2.2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市场与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影响 |
2.2.2 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的影响 |
2.2.3 金融和外贸管理体制与政策的影响 |
3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
3.1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 |
3.1.1 总况 |
3.1.2 国外高校与产业界合作的模式 |
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3.2.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
3.2.2 技术转移模式 |
3.2.3 高校合办、自办企业模式 |
3.2.4 官、产、学、研结合模式 |
3.2.5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
3.2.6 创办大学科技园 |
3.2.7 股份制模式 |
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评价 |
3.3.1 对几种模式的评析 |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产生和意义 |
4.1 高校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原因 |
4.1.1 国家政策因素 |
4.1.2 市场环境因素 |
4.1.3 高校校办企业自身因素 |
4.2 股份制是高校企业组织的目标模式 |
4.3 高校股份制的形式 |
4.3.1 校内股份制 |
4.3.2 高校与企业合办股份制企业 |
4.3.3 上市公司 |
4.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现实意义 |
4.4.1 股份制模式可以重建产权结构 |
4.4.2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成果转化经营机制的调整 |
4.4.3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无形资产的保护 |
4.4.4 股份制模式是筹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重要途径 |
4.4.5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人才 |
4.5 实证分析 |
4.5.1 依托浙大科研与人才优势,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
4.5.2 以股份制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4.5.3 结论 |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分析 |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适用范围 |
5.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特征分析 |
5.2.1 从组织结构而言 |
5.2.2 运行机制 |
5.3 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绩效分析 |
5.3.1 高校校办产业总况 |
5.3.2 高校上市公司分析 |
5.3.3 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
5.4 现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产权不明晰 |
5.4.2 高校科技成果的资产评估欠规范 |
5.4.3 股份制公司主营业务过于宽泛以及不明确对科技成果转化造成影响 |
5.4.4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经营业绩欠佳 |
5.4.5 人力资源量化不够,公司的职员结构不合理 |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工的改进对策和政策性建议 |
6.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改进对策 |
6.2 政策性建议 |
6.2.1 以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转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
6.2.2 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问题的对策 |
6.3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
6.4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引文 |
(6)论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概述 |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
1.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优劣势分析 |
1.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
第2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中国模式 |
2.1 国外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2.1.1 日本的大公司模式 |
2.1.2 美国的小公司模式 |
2.1.3 国外模式给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启示 |
2.2 国内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分析 |
2.2.1 方正的“顶天立地”模式 |
2.2.2 联想的“贸—工—技”模式 |
2.2.3 方正与联想模式比较分析 |
2.3 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模式 |
第3章 企业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作用 |
3.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领导具备素质分析 |
3.2 国内外企业家素质研究以及对沈阳企业领导的借鉴 |
3.2.1 西方企业家素质研究成果 |
3.2.2 中国企业家素质研究成果 |
3.2.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的素质要求 |
3.3 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应做的工作 |
第4章 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
4.1 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 |
4.1.1 战略管理注重核心愿景的导向作用 |
4.1.2 战略管理关注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 |
4.1.3 战略规划能力转变为领导力 |
4.1.4 战略管理柔性化 |
4.2 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
4.2.1 学习型战略管理模式 |
4.2.2 变革型战略管理模式 |
4.2.3 创新型战略管理模式 |
4.3 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4.3.1 建立更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创新型组织 |
4.3.2 重视现有资源的积累与利用 |
4.3.3 发挥共同核心战略愿景的导向作用 |
4.3.4 建立弹性监控体系 |
4.3.5 建立企业绩效评估指导体系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7)王选的自主创新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王选简介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标新立异跨越式的独创精神 |
第一节 立足国情科学选题 |
第二节 敢于冒险后来居上 |
第三节 科学创新持续开放 |
第三章 顶天立地一条龙的市场意识 |
第一节 科技“顶天” |
第二节 市场“立地” |
第三节 “一条龙”体制 |
第四章 软硬结合跨领域的科研思想 |
第一节 扎根数学 |
第二节 “软”“硬”兼施 |
第三节 艺术感悟 |
第五章 竞争合作为人梯的创新文化 |
第一节 老骥新说 |
第二节 扶植新秀 |
第三节 方正之士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目前的水平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相关含义和特征 |
1.5.1 高新技术的含义 |
1.5.2 高新技术的内在特征 |
1.5.3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现状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 |
2.1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2.1.1 美国的小公司模式 |
2.1.2 日本的大公司模式 |
2.1.3 启示 |
2.2 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分析 |
2.2.1 方正的“顶天立地”模式 |
2.2.2 联想的“贸—工—技”模式 |
2.2.3 比较分析 |
2.3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企业技内部技术创新管理 |
3.1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
3.1.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 |
3.1.2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管理薄弱使得其面临困境 |
3.1.3 结论 |
3.2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优劣分析 |
3.2.1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优势分析 |
3.2.2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劣势分析 |
3.2.3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的方法 |
第四章 技术创新队伍的建设 |
4.1 建立技术创新管理队伍 |
4.1.1 技术创新队伍的组建 |
4.1.2 加强技术创新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
4.1.3 恰当地给技术创新队伍授权 |
4.1.4 加强创新队伍成长过程的管理 |
4.1.5 提高创新队伍的工作效率 |
4.1.6 注重人才培养和开发 |
4.1.7 注重科技人才激励 |
4.1.8 结成广泛联盟 |
4.2 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学习型技术创新组织 |
4.2.1 建立学习型组织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
4.2.2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策略 |
第五章 企业家管理 |
5.1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领导人技术创新管理的表现 |
5.2 国内外企业家素质研究以及对我国企业领导的借鉴 |
5.2.1 西方企业家素质研究成果 |
5.2.2 中国企业家素质研究成果 |
5.2.3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的素质要求 |
5.3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应做的工作 |
5.3.1 建立创新型的组织 |
5.2.2 塑造企业精神 |
第六章 中兴通讯技术创新管理的实例 |
6.1 选择模式建设队伍 |
6.1.1 广泛建立技术创新队伍 |
6.1.2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
6.1.3 广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6.1.4 以市场驱动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 |
6.1.5 以产品技术的独特优势确立差异化市场优势地位 |
6.2 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和企业家管理 |
6.2.1 企业领导的管理 |
6.2.2 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 |
6.2.3 在企业内部推行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和思想 |
6.2.4 重视基础技术研究 |
6.2.5 推行公用技术平台化 |
6.2.6 强化内部管理的规范管理与持续变革、改进 |
第七章 结束语(结论) |
参考文献 |
(9)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
一、授官赐爵 |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
六、其它奖励方式 |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
三、几点结论 |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四、从北大方正看技术、市场与管理──访北大方正王选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顶天立地”的民族自主意识 锲而不舍的科学创新精神[J]. 汤帜. 中国印刷, 2017(02)
- [2]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 ——基于方正集团的案例分析[D]. 白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3]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D]. 徐学超.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0)
- [4]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机产业化实践探讨[D]. 薛媛. 山西大学, 2010(03)
-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D]. 刘汉川.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3)
- [6]论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D]. 宋阳.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8)
- [7]王选的自主创新思想研究[D]. 王素宝. 浙江工商大学, 2008(02)
- [8]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D]. 张文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9]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10]此情可待成追忆[N]. 金向农. 江苏科技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