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士人犯罪研究

秦汉士人犯罪研究

论文摘要

士人阶层是秦汉时代的一个主要社会阶层,他们是文化和各种思想的载体,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为统治阶级服务。士人或入仕为官直接参与政事,或以言论、著述等方式间接参政议政,自觉的与政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王朝的兴衰存亡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士人对政治的关心一方面会给自己带来仕途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的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冲突,导致犯罪。在“君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的情况下,除了真正的触犯法律被治罪之外,士人的犯罪还包括了得罪皇帝或权贵而被治罪的情况。士人犯罪的定罪标准并不是单纯依据法律的。 秦汉时期士人犯罪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根据罪名分为四大类来论述:一是不道罪,其中包括谋反、祝诅、妖言、诽谤、诬罔、怨望等,其中诽谤罪是最常见的;二是大不敬罪,包括非所宜言、废诏命等;三是阿党和交通罪;四是其他类型的犯罪,如首匿,它在东汉党锢之祸时出现的最为频繁,此外还有擅出界、挟书罪、造意罪、杀人以及被牵连或被诬陷治罪等。尤其到了王朝末期,政治腐败,统治者已经不再按照法律定罪的时候,进献忠言的士人更容易被按上各种罪名。士人犯罪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大部分士人的理想就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在政治生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秦朝的坑儒和东汉的党锢之祸可以说是士人的两次集体罹难。士人的言论触怒了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是这两次事件的共同起因之一。王朝对士人的杀戮直接导致了政权的衰落。党锢之祸的规模更大,牵连的士人更多。 秦汉士人犯罪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使政治环境呈现出了与先秦时期完全不同的风貌,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士人天生的使命感有不可避免的冲突;二是两汉选官制度使得很多士人没有入仕的机会,通过非正常途径做官的士人难免会触犯法律或触怒皇帝;三是秦朝、西汉、东汉三朝本身的士节、士风就不相同,如此使三朝士人的犯罪特点各异。 秦汉政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士人犯罪进行预防。一是宣扬皇权的至高无上,对臣民灌输忠君观念;二是兴办学校,用儒家思想教化士人,用高官厚禄吸引士人;用刑罚震慑士人。有些士人本身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如以隐居或不仕的方式来切断与政治的联系,从而避免了被按上莫须有的罪名。 士人犯罪及政府的处罚措施对士人本身的影响是最大的。遭到打击的一部分士人丧失了同腐败势力抗争的勇气,以隐居不仕来对抗时局,朝廷失去了一大批尽忠的士人,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和学术回顾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 本文的定罪标准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先秦时期士人犯罪的回溯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士人犯罪的情况
  • 一、文士犯罪
  • 二、武士犯罪
  • 三、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逃亡罪
  • 第二节 先秦时期士人犯罪的原因和影响
  • 一、先秦时期士人犯罪的原因
  • (一) 春秋战国时期复仇、侠义之风盛行
  • (二) 诸侯并立的局面为士人提供了客观条件
  • 二、先秦时期士人犯罪的影响
  • 第二章 秦汉时期士人犯罪类型
  • 一、不道罪
  • 二、大不敬罪
  • 三、阿党与交通
  • 四、其他类型的犯罪
  • 五、秦汉士人犯罪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三章 从焚书坑儒到党锢之祸
  • 第一节 秦朝的坑儒
  • 一、士人与秦朝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 二、方士诽谤引发了坑儒事件
  • 三、秦末士人的谋反行动
  • 第二节 东汉的党锢之祸
  • 一、党锢之祸的原因
  • 二、东汉党人集团的形成
  • (一) “党”形成和发展的追溯
  • (二) 东汉党人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 三、党锢之祸的爆发
  • 第三节 两者的比较
  • 一、言论引发祸端,对士人的打击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 二、党锢之祸的规模更大,牵连的范围更广
  • (一) 汉代言论自由的放宽
  • (二) 两汉以言论得官者增多
  • 第四章 秦汉士人犯罪的原因
  • 一、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建立
  • (一)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择主的多重选择
  • (二) 汉代诸侯王对士人吸引力的由强到弱
  • (三) 入仕成为士人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最主要途径
  • 二、两汉选官制度的影响
  • (一) 选官制度的逐渐完善
  • (二) 选官制度下的举士和门生故吏集团
  • (三) 选官制度下的师生集团
  • 三、两汉士人对士节的认识和追求有所不同
  • 第五章 秦汉士人犯罪的预防措施
  • 第一节 秦汉政府对士人犯罪的预防措施
  • 一、宣扬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忠君观念的灌输
  • (一) 从制度、礼仪上进一步完善皇帝制度
  • (二) 皇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加强了皇帝的神秘性
  • 二、兴办学校,宣扬儒家思想,利禄与刑罚并用
  • (一) 兴办学校,宣扬儒家思想
  • (二) 用利禄吸引士人,用刑罚震慑士人
  • 第二节 士人自身的预防措施
  • 第六章 士人犯罪及政府处罚的影响
  • 第一节 赏罚对民风的影响
  • 第二节 政府处罚对士人本身的影响
  • 一、不公正的处罚引发了士人的归隐不仕行为
  • (一) 西汉及东汉前期士人的归隐
  • (二) 东汉党锢之祸之后大量的士人选择归隐
  • 二、士人的忠君观念趋向衰微,忧患意识的主题由社稷转向个人
  • (一) 东汉末年天人感应学说和忠君观念的衰微
  • (二) 士人忧患意识的主题由社稷转向个人
  • 三、王朝末年士人选择的多元化
  • (一) 士人积极为新政权服务,“识时务者为俊杰”
  • (二) 坚持为旧政权守节
  • 第三节 士人犯罪及政府的处罚对政权的影响
  • 本文小结
  • 主要参考书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打开可以“望见生动情景的视窗”——读王子今教授《秦汉儿童的世界》[J]. 中国史研究 2020(01)
    • [2].怎样真正亲近秦汉儿童生活[J]. 中国史研究 2020(01)
    • [3].边郡在秦汉国家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J]. 南都学坛 2020(02)
    • [4].秦汉经济制度与大一统国家治理[J]. 历史研究 2020(03)
    • [5].稚女童儿,冠笄未备——读王子今教授《插图秦汉儿童史》[J]. 博物院 2020(04)
    • [6].秦汉政治思想研究[J]. 世纪桥 2019(02)
    • [7].秦汉商业文书研究[J]. 档案 2019(06)
    • [8].先秦秦汉时期的“火”宿考析[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06)
    • [9].先秦秦汉时期渔猎工具考述——兼及其生态资源保护价值[J]. 社会科学动态 2019(11)
    • [10].关系、人情与秦汉之际的政治和社会[J]. 理论学刊 2018(04)
    • [11].秦汉殿式建筑的布局[J]. 中国史研究 2016(03)
    • [12].梦想秦汉[J]. 中国书法 2013(09)
    • [13].《秦汉印玩》印谱[J]. 中国书法 2016(16)
    • [14].秦汉陶俑风格演变浅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10)
    • [15].《秦汉研究》征稿启事[J]. 秦汉研究 2019(00)
    • [16].《秦汉研究》征稿启事[J]. 秦汉研究 2020(00)
    • [17].秦汉酒文化的发展[J]. 参花(下) 2017(11)
    • [18].《秦汉赋役与社会控制》简评[J]. 秦汉研究 2013(00)
    • [19].和而不同,秦汉与罗马的文明对话[J]. 文明 2009(09)
    • [20].秦汉官吏的婚姻约束[J]. 河西学院学报 2020(01)
    • [21].菑疠与历史:秦汉大瘟疫与人的博弈[J]. 文史月刊 2020(03)
    • [22].阐释学视角下秦汉史的中西解读对比研究——以大都会与国博“秦汉文明”展为例[J]. 东南文化 2020(05)
    • [23].近三十年来秦汉丝织品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6(01)
    • [24].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汉丝织研究综述[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6(01)
    • [25].秦汉妇女与娘家的关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1)
    • [26].秦汉朝政文章的程式化[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7)
    • [27].秦汉雕塑与古罗马雕塑的异同分析[J]. 大观(论坛) 2018(09)
    • [28].秦汉法律研究百年(三)——1970年代中期至今:研究的繁荣期[J].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3(00)
    • [29].经学的发展阶段与秦汉学术转型[J]. 青年文学家 2012(18)
    • [30].简牍所见秦汉时期的官员廉政建设[J]. 前沿 2013(08)

    标签:;  ;  ;  ;  

    秦汉士人犯罪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