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几组常用代词研究

《全唐诗》几组常用代词研究

论文摘要

《全唐詩》是清朝康熙時,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潘從律、徐樹本、車鼎晉、汪繹、查嗣栗、俞梅等人奉敕編纂,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編,次年十月成書,不足兩年而成此書,由曹寅負責刊刻事宜。 《全唐詩》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寶藏,反映和记录着唐代兩百余年異彩紛呈的歷史、經濟、文化、宗教等,吸引着古今中外無數讀者吟誦,鑽研探討。本文主要從語言的角度进行考察,選取唐詩中的代詞作為研究对象,這有助於推動對唐詩的語法研究。 論文選取了唐詩中的四組代詞進行研究,參照現有的研究成果,先對每個代詞溯源,然後對其在唐詩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做出详细的描述,並簡單分析其在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並在此基礎上,对唐詩中的每一組代詞做了比較分析,由此得出了一些比較可靠的結論。 通過考察可知:代詞同其它語言現象一樣,有着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比起甲骨文、金文来有很大差别,同现代汉语又有一定的區別和联系,可以了解語言隨着時間上的推移而不斷發生變化。

论文目录

  • 一、前言
  • 1.1 《全唐詩》的語料價值
  • 1.2 研究概况
  • 1.3 本選題的研究内容
  • 1.4 本選題的研究方法
  • 1.5 本選題所使用語料的版本情况
  • 二、《全唐詩》中的代詞
  • 2.1 我
  • 2.1.1 人稱代詞“我”的發展過程
  • 2.1.2 唐詩中“我”的用法
  • 2.1.2.1 “我”的語法分佈
  • 2.1.2.1 “我”的複數形式
  • 2.1.2.3 “我”的固定形式
  • 2.1.3 “我”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
  • 2.1.4 小结
  • 2.2 吾
  • 2.2.1 人稱代詞“吾”的發展過程
  • 2.2.2 唐詩中“吾”的用法
  • 2.2.2.1 “吾”的語法分佈
  • 2.2.2.2 “吾”的複數形式
  • 2.2.2.3 “吾”的固定形式
  • 2.2.3 小结
  • 2.3 人稱代詞我、吾小结
  • 2.4 爾
  • 2.4.1 代詞“爾”的發展過程
  • 2.4.2 唐詩中“爾”的用法
  • 2.4.2.1 “爾”的語法分佈
  • 2.4.2.2 “爾”的複數形式
  • 2.4.2.3 “爾”用作指示代词
  • 2.4.3 小结
  • 2.5 汝
  • 2.5.1 代詞“妆”的發展過程
  • 2.5.2 唐詩中“汝”的用法
  • 2.5.2.1 “汝”的語法分佈
  • 2.5.2.2 “汝”的複数形式
  • 2.5.3 小结
  • 2.6 你
  • 2.6.1 代詞“你”的發展過程
  • 2.6.2 唐詩中“你”的用法
  • 2.6.2.1 “你”的語法分佈
  • 2.6.2.2 “你”的複數形式
  • 2.6.2.3 “你”的活用
  • 2.6.3 “你”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
  • 2.6.4 小结
  • 2.7 代词爾、汝、你小结
  • 2.8 誰
  • 2.8.1 疑問代詞“誰”的發展過程
  • 2.8.2 唐詩中“誰”的用法
  • 2.8.2.1 “誰”的語法分佈
  • 2.8.2.2 “誰”的固定形式
  • 2.8.2.3 “誰”的用法
  • 2.8.3 “誰”在現代汉语中的使用情況
  • 2.8.4 小结
  • 2.9 孰
  • 2.9.1 疑問代詞“孰”的發展過程
  • 2.9.2 唐詩中“孰”的用法
  • 2.9.2.1 “孰”的語法分佈
  • 2.9.2.2 “孰”的固定形式
  • 2.9.2.3 “孰”的用法
  • 2.9.3 小结
  • 2.10 疑問代詞誰、孰小结
  • 2.11 這
  • 2.11.1 近指代詞“這”的發展過程
  • 2.11.2 唐詩中近指代詞“這”的用法
  • 2.11.3 “這”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
  • 2.11.4 小结
  • 2.12 那
  • 2.12.1 遠指代詞“那”的發展過程
  • 2.12.2 唐詩中遠指代詞“那”的用法
  • 2.12.3 “那”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
  • 2.12.4 小结
  • 2.13 指示代詞這、那小结
  • 三、结论
  • 參考文獻
  • 後記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神似说”在唐诗比喻修辞格英译方面的启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唐诗斗方两件[J]. 艺术品 2019(12)
    • [3].走向世界文学的宇文所安唐诗译本研究[J]. 外国语文研究 2019(06)
    • [4].《唐诗语言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04)
    • [5].浙江“唐诗之路”品牌建设刍议[J]. 台州学院学报 2020(01)
    •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J]. 东疆学刊 2020(01)
    • [7].唐诗之路[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8].基于语言资源视角的浙东唐诗之路旅游开发研究[J]. 今传媒 2020(03)
    • [9].唐诗中的食品语言与饮食文化探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6)
    • [10].唐诗中的语言与文化解读[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7)
    • [11].语文研学融发展 五育并举共提升——以课程《唐诗之路》为例[J]. 浙江教育科学 2020(01)
    • [12].唐代读者对唐诗文献的编集与保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他们从大唐盛世中走来——评《唐诗人简史》[J]. 传媒论坛 2020(09)
    • [14].民乐中的唐诗[J]. 钟山风雨 2020(02)
    • [15].流过唐诗的涪江[J]. 中国三峡 2020(03)
    • [16].“浙东唐诗之路”:历史渊源下的本土文化景观分析——以台州市天台县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06)
    • [17].在诗意中复兴宁波千年文化 关于“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的调研和思考[J]. 宁波通讯 2020(11)
    • [18].草书唐诗[J]. 大学书法 2020(03)
    • [19].大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读《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6)
    • [20].东亚唐诗学资源的开发空间及其现代意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楷书《唐诗一首》[J]. 大众文艺 2019(03)
    • [22].春逝如唐诗[J]. 中国三峡 2019(02)
    • [23].楷书初唐诗卷(部分)[J]. 中国书法 2019(08)
    • [24].基于唐诗中的女性心理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 [25].当刻铜遇上唐诗——浅谈唐诗题材刻铜文房收藏[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10)
    • [26].《唐诗》[J]. 殷都学刊 2017(04)
    • [27].楷书《唐诗一首》[J]. 大众文艺 2018(04)
    • [28].唐诗两首[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02)
    • [29].今人如何“读”唐诗?——读《唐诗的读法》[J]. 杭州(周刊) 2018(15)
    • [30].葛西因是解唐诗的思维个性与文学想象[J]. 人文杂志 2018(07)

    标签:;  ;  

    《全唐诗》几组常用代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