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厚朴咳喘方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作者: 李卫民
导师: 陈蔚文
关键词: 厚朴,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文献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医药理论认为厚朴味苦辛性温,可行气、燥湿、平喘为君药;蛇床子辛苦性温,可温肾助阳,助肺纳气,又可散寒燥湿,温肺化痰为臣药:两者组成的“厚朴咳喘方”具有燥湿化痰、温肾纳气、下气平喘的作用,拟用于痰湿内蕴,久病及肾,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喘,胸脘满闷,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虚等症。本课题以厚朴咳喘方为研究对象,依据其组方药物各自的毒性及药效研究的结果,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并确定处方,通过对其进行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研究,以阐明和探讨该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有效性(量—效关系);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探讨中药君、臣配伍后的作用机制(是否有增效、减毒作用或减小服用剂量)及药物有效成分的体内作用过程,采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方法定量地测定受试动物的血药浓度、探讨其体内作用机制,求出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科学的评价药物的内在特性及机体对它的应答结果,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 一、厚朴咳喘方处方的确定 对厚朴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及其包合物进行LD50值测定,并经药效学实验确定剂量范围,依据均匀设计原理,进行处方配伍的筛选研究。 1、单味药材提取物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将对数剂量与死亡率的概率单位作直线回归方程时, 蛇床子为:y=8.3171x+2.5146,r=0.9937, 厚朴为y=8.4248x+0.5641,r=0.9977。 表明蛇床子包合物毒性LD50=2.279g/kg与蛇床子提取物LD50=2.05g/kg差别不大,厚朴包合物LD50=5.354g/kg毒性要小于厚朴提取物LD50=3.35g/kg。 2、厚朴、蛇床子的有效部位的药效学研究: 1)、对磷酸组织胺致豚鼠哮喘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厚朴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均可延长组胺引喘的潜伏期,蛇床子经筛选有效的剂量为0.2g/kg,厚朴经筛选有效的剂量为0.3g/kg,但其引喘潜伏期略低于氨茶碱。 2)、对0.1%磷酸组织胺和2%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引起的哮喘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厚朴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两药对豚鼠吸入组胺与乙酰胆碱混合液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明显延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但所用剂量较大。 3)、对卵蛋白喷雾所致过敏性哮喘的拮抗作用验结果表明,两味药材的提取物均
论文目录:
引言
论文 正文
(一) 厚朴咳喘方处方的确定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受试药物剂量范围的确定及处方的优选
(二) 药代动力学研究
1、材料与仪器
2、方法和结果
3、结论
(三) 药效学动力研究
1、试验材料
2、试验剂量设计
3、试验方法及结果
4、试验结论
结语
(一) 厚朴咳喘方的确定及增效减毒作用
(二) 厚朴咳喘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三) 厚朴咳喘方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厚朴咳喘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附件2:厚朴咳喘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川薄油的部分药效学及机理研究[D]. 杨敏.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 [2].龙芩草、通络救脑组方成分的药学、药效学及作用机制[D]. 李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3].中药防龋药效学实验方法的建立—口腔微生物学实验[D]. 赵今.四川大学2006
- [4].中药防龋药效学实验方法的建立[D]. 楚金普.四川大学2006
- [5].余甘根苷B抗柯萨奇病毒B3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亚峰.暨南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D]. 邓翀.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 [2].中药五味子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研究[D]. 王宝莲.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3].黄芩汤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及肠道菌群作用的相关研究[D]. 左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
- [4].大川芎方药代动力学研究[D]. 王兴.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5].肝脂清胶囊的研制及其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 赵晓霞.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6].脂肝宁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暨复方中药药代研究方法初探[D]. 姜少灏.河北医科大学2004
- [7].延胡索乙素手性药代动力学及元胡白芷配伍影响研究[D]. 洪战英.第二军医大学2005
- [8].赤芍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对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D]. 何希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9].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补阳还五汤的研究[D]. 贺福元.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 [10].银黄注射液和银黄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D]. 高荣.四川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