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建国以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是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其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始终得以维系,而且在组织形态和行为模式上,在结构和程序上还得以发展。本文提出的问题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何以又是发扬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维系人民政协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了历史情景的变迁为人民政协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刺激与压力之外,推动其发展变迁的具体动力机制又是什么?本文以政权建设形态变迁为主要线索,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政协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过渡性政权形态的人民政协、非权力形态的人民政协、改革开放中的人民政协)的论述,阐释人民政协与国家政权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演变,勾勒政协形态转型的完整图景。在绪论中,本文首先展开了问题的提出、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其次阐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中国形态协商民主,以及国家建设研究路径。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在第一章,人民政协的创建部分,概述了人民政协成立的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和党际关系背景。由于世界民主潮流与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交汇的推动,新中国开展的国家建设不仅要体现本土社会政治的变迁历程,而且也属于全球性的国家建设总进程的一部分。人民政协的建立既是中国共产党在“三三制”等民主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民主党派等民主势力对于中国国家建设道路重新选择的结果。在第二章,过渡性政权形态的人民政协的考察部分,本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和建国程序调整的分析,考察了人民政协在“民主建政”的过程中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代行国家政权机关职权的依据与基础。本章除了分析这段时期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以外,还从人民政协的功能建构过程出发,分析其在革命后权力集中和扩张得以稳定和制度化的国家构建中的具体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统一战线特点的国家政权特征。认为通过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将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紧密的结合起来,构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家建设的开端。但是作为中国革命在特定逻辑关系下演进的产物,建立在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化分析基础上的政权形态的人民政协是过渡性质的,内涵着阶级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的紧张关系。即面临着通过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而带来的阶级关系调整与保障各民主阶级的民主权利,以维持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等民主势力的政治联盟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第三章,非权力形态的人民政协这个部分,具体阐述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统一集中的权力结构,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权力结构调整以及对自身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进行调整的过程。1954年人大召开与宪法颁布,此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国家政权机关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即人民政协主要通过政治协商与党派监督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与沟通功能,维系着国家权力推动下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维持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扩大民主,保护少数人民民主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这种张力结构的平衡所持续的时间并不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集中统一的权力结构在所有制的保障下刚刚得到巩固,就受到了1957年以后苏联以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政治结构危机(即党的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危机)的影响。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被削弱,民主生活受到挫折。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也逐步陷入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文革就是其集中表现。在第四章,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中人民政协章程的历次修改和人民政协的政治定位的考察,提出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协调机制和巩固、扩大国家一体化的手段,体现了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独特价值。由于现代社会成长与民主政治发展序列先后不同,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必然与西欧发达国家实现方式不同。作为后发国家必须首先集中权力进行制度建设和培育市场才能为国家的民主化发展创造条件,而民主同时又是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为实现二者张力结构之间的平衡,改革以来人民政协的政治运作程序选择了从恢复性发展逐步过渡到开创性发展的路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在现代国家建设的张力结构中人民政协作为与西方的协商民主存在本质差别的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逐步得到了重视与强调。人民政协的建设与发展本身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社会政治生活认识的重大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协商民主的空间。本文的结论之一:人民政协形态的转型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这两个政权建设逻辑交叉推动作用的结果。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的形态很大程度上是由在中国建立现代国家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历史环境塑造的。中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决定了人民政协的发展道路。结论之二:人民政协这一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重要政治协调机制,起着维持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的重要作用。同时,这种张力结构也是维持人民政协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发展和启示[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6)
- [2].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6)
- [3].开好“同心圆桌会” 议出民主最强音——开福区统一战线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模式探索[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6)
- [4].开创地方统战史研究之先河——《广东统一战线史(1921.7-2011.7)》评述[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5].《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征稿重点[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1)
- [6].新时代统一战线学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 [7].“同心奋进70年:云南统一战线创新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 [8].《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重点征稿方向[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 [9].论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法治思维[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6)
- [10].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中国药科大学统一战线“名师论坛”实践工作为例[J]. 管理观察 2020(01)
- [11].学科意识视域下的统一战线学建构意义研究[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12].《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征稿重点[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2)
- [13].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14].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创新拓展[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15].新时代统一战线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问题研究[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16].高校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的途径——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8)
- [17].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网络教育培训协同模式研究[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18].“大文化”视阈下统一战线文化认同研究[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19].《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征稿重点[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3)
- [20].“五一”口号意义解读:统一战线史上的里程碑[J].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20(02)
- [21].抗疫战场凸显统战力量——湖北统一战线积极投入抗疫斗争纪实[J]. 民族大家庭 2020(02)
- [2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23].国家统一、人民团结、民族复兴:国家治理中的统一战线能力论说[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2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探究[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2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与实践价值[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4)
- [26].国家视野中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述评[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4)
- [27].《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征稿重点[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4)
- [28].高校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作用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 2020(02)
- [29].试析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3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外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研究[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