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中心区更新中“失忆”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旧城中心区更新中“失忆”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论文摘要

旧城中心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域之一,对城市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记载了城市自形成之源起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印迹,古今时空的交叠使其成为品味历史传统、感受特色风貌的集中地。同时,它又浓缩了城市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容纳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公共活动等方方面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本已趋于衰败的旧城中心区摇身变为城市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然而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更新却逐渐变得片面与盲目。一方面,片面、过度的保护反使其错失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盲目的更新又严重破坏了传统的物质空间环境和固有的社会生活形态,导致目前旧城中心区或呈现出光怪陆离的观感,或趋向千城一面的悲哀。而这些物质环境和社会生活所承载的旧城中心区记忆,也随之消散。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城市记忆的剖析和理解来重新审视目前的旧城更新。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旧城中心区记忆系统,将反映相关记忆特征的城市空间要素重新整合为结构化(Structural)、符号化(Symbolic)、感观化(Sensory)和涵义化(Signified)等“4S”记忆要素,力求涵盖物质与非物质、宏观与微观等各个层面。其次,基于这一系统的构建,结合目前城市更新的现实背景,阐述旧城中心区更新中产生的“失忆”现象,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归纳“失忆”的四种类型:全局型失忆、干扰型失忆、消退型失忆和断层型失忆。最后,针对不同的“失忆”类型及其原因,尝试提出延续城市记忆视角下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生活应对策略,主要包括结构形态的延续、新旧符号的共生、场所活力的复兴以及社会生活的融入等四个方面。此外,本文还以昆山陆家老镇区的城市更新设计为例,阐述上述研究成果以及相应对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1.1 “重建时代”来临,旧城更新任重道远
  • 1.1.2 “城市记忆”渐失,开发保护孰是孰非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旧城中心区
  • 2.1.1 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 2.1.2 旧城中心区的界定
  • 2.2 城市记忆
  • 2.2.1 记忆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 2.2.2 城市记忆的概念
  • 2.2.3 城市记忆的组成
  • 2.3 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 2.3.1 国外现代城市更新的发展与趋向
  • 2.3.3 国内现代城市更新的现状与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城中心区记忆系统的构建
  • 3.1 旧城中心区记忆系统的概述
  • 3.1.1 旧城中心区记忆与城市形态
  • 3.1.2 旧城中心区记忆与城市文化
  • 3.2 旧城中心区记忆系统的要素
  • 3.2.1 结构化要素(Structural Elements)
  • 3.2.2 符号化要素(Symbolic Elements)
  • 3.2.3 感观化要素(Sensory Elements)
  • 3.2.4 涵义化要素(Signified Elements)
  • 3.3 旧城中心区记忆系统的特征
  • 3.3.1 连续性(Continuity)
  • 3.3.2 关联性(Correlativity)
  • 3.3.3 包容性(Comprehension)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城中心区更新中的“失忆”现象剖析
  • 4.1 当前旧城中心区更新的背景
  • 4.1.1 经济体制的转型
  • 4.1.2 政府角色的转换
  • 4.1.3 开发建设的转移
  • 4.1.4 社会生活的转变
  • 4.2 旧城中心区“失忆”的现象及原因
  • 4.2.1 整体风貌特征的破坏
  • 4.2.2 新旧符号关系的失调
  • 4.2.3 场所感观体验的消退
  • 4.2.4 社会生活内涵的断裂
  • 4.3 旧城中心区“失忆”的类型
  • 4.3.1 全局型失忆
  • 4.3.2 干扰型失忆
  • 4.3.3 消退型失忆
  • 4.3.4 断层型失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延续记忆视角的旧城中心区更新策略
  • 5.1 传承(Inheritance)——整体风貌的延续
  • 5.1.1 自然环境的融合
  • 5.1.2 空间结构的延续
  • 5.1.4 空间形态的控制
  • 5.2 对话(Interaction)——新旧符号的共生
  • 5.2.1 建筑空间的对话
  • 5.2.2 建筑形式的对话
  • 5.3 整合(Integration)——场所活力的复兴
  • 5.3.1 城市空间的转化
  • 5.3.2 空间活动的回归
  • 5.4 演进(Improvement)——社会文化的融入
  • 5.4.1 社会结构的延续与演化
  • 5.4.2 民俗活动的保护与发扬
  • 5.4.3 特色业态的平衡与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延续记忆的昆山陆家老镇区更新
  • 6.1 项目概况
  • 6.2 城市记忆要素的构成
  • 6.3 延续记忆的更新方法
  • 6.3.1 自然环境与结构形态的继承与发展
  • 6.3.2 传统符号的再现与当代符号的融入
  • 6.3.3 节点体系的重构与街巷体验的重塑
  • 6.3.4 社会结构的演化与文化精髓的弘扬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旧城中心区更新中“失忆”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