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翻译:符号学视角

意义的翻译:符号学视角

论文摘要

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联系的复杂集合体,事物在这个集合体中被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符号就是这个集合体约定俗成的心理衍生物,用来表达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索绪尔和皮尔斯认为,语言是符号的一个部分,不同符号之间的关系具有广泛的意义。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不是一个事物和名称的集合体,而是一个“音响形象”(sound pattern)和一个更抽象的“概念”(concept)的合成物。借助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本文尝试将非语言符号“心理意象”(mental image)理解为“概念”,并将非语言符号“心理意象”与之相应的语言符号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联系。另外,皮尔斯阐述了指号过程(semiosis)中符号的释义功能,他认为意义产生于符号之间无止境的释义过程中,也就是说单个符号没有意义,只有被其他符号解释以后,意义才会产生。意义通常被划分为指称意义,句法意义和语用意义。指称意义就是语言与它所描述或叙述的客观世界的实体或事件之间的关系;句法意义就是语言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语用意义就是语言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传统的意义分类仅局限于语言本身,忽略了语言使用者在语言和现实之间所起到的衔接作用。本文的“心理意象”就是语言使用者脑海里最形象,也最抽象的衔接点。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将意义重新划分为语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和符际意义(intersemiotic meaning),这种划分方式直接来自于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和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意义是同一语言内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符际意义被理解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特指心理意象)之间的关系。这种意义分类的优势在于促进了语言符号与其关系密切的非语言符号(心理意象)的联系,进而深化了对意义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翻译”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多样的。中文的“翻译”一词就可以被理解为笔译,口译,译本,翻译过程,笔译者和口译者。本文将“翻译”这个概念理解为一种释义过程,符号取向的意义分类将有助于这种释义过程的理解。因为符号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指号过程(semiosis),编码(code)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都与“意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尝试通过“意义”这个连接点将符号与翻译紧密地联系起来。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Meaning, Relation and Sign
  • 1.1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Meaning
  • 1.2 Meaning in Mental Spaces
  • 1.3 Semiotically-Inspired Approaches to Meaning
  • 1.3.1 Language as Sign
  • 1.3.2 The Ever-changing Constitution of Sign
  • 1.4 Summary
  • Chapter 2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s of Meaning
  • 2.1 Nida’s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 2.2 Cruse’s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 2.3 Leech’s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 2.4 Morris’s Quasi-semiotic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 2.5 Summary
  • Chapter 3 Intralingual Meaning and Intersemiotic Meaning
  • 3.1 Intralingual Meaning
  • 3.1.1 Phonological Meaning
  • 3.1.2 Morphological Meaning
  • 3.1.3 Syntactic Meaning
  • 3.1.4 Textual Meaning
  • 3.2 Intersemiotic Meaning
  • 3.2.1 Influence of Mental Image
  • 3.2.2 Formation of Intersemiotic Meaning
  • 3.3 Summary
  • Chapter 4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by Meaning
  • 4.1 Meaning as the Core of Translation
  • 4.2 Semiosis and Translation Process
  • 4.3 Decoding and Encoding in Translation
  • 4.4 Semiotic Intertextuality in Translation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Resume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与广电语言中的研究[J]. 青春岁月 2013(09)
    • [2].浅谈生活中的“非语言符号”[J]. 大众文艺 2013(08)
    • [3].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06)
    • [4].语言符号和副语言符号的文化信息处理[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5].语言符号产生与发展的任意性与理据性[J]. 文教资料 2010(29)
    • [6].浅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非任意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7)
    • [7].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J]. 才智 2014(09)
    • [8].教师的非语言符号的教育意义[J]. 海外英语 2014(10)
    • [9].浅析语言符号象似性[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6)
    • [10].语言符号理据的发展变化[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6)
    • [11].语言符号象似性[J]. 法制与社会 2009(02)
    • [12].试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10)
    • [13].语言符号对性的介入的可能性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4].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5)
    • [15].儿童文学符号所指的模糊性[J]. 昆明学院学报 2010(04)
    • [16].语言符号的原则: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6)
    • [17].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古文化传播——语言符号在仿古建筑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 生产力研究 2012(11)
    • [18].语言符号的所指及其限制[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02)
    • [19].符号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符号的特点探析[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8)
    • [20].试析人类语言的符号化问题[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 [2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浅议[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4)
    • [22].“闯黄灯罚6分”违反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理据性[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4)
    • [23].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看翻译的功能对等[J]. 海外英语 2014(12)
    • [24].语言符号与室内艺术创新的教学思考[J]. 学周刊 2014(35)
    • [25].语言——任意性与象似性间的符号系统[J]. 语文学刊 2013(23)
    • [26].从所指与能指关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 文教资料 2012(08)
    • [27].从汉语同源字浅谈语言符号的理据性[J]. 青春岁月 2013(20)
    • [28].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及在汉语中表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02)
    • [29].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J]. 林区教学 2014(09)
    • [30].浅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7)

    标签:;  ;  ;  ;  ;  

    意义的翻译:符号学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