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

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中,我们利用激光光散射(LLS)、微量差示扫描量热仪(US-DSC)和具有耗散测量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等技术研究了温度和pH响应性聚合物的刺激-响应行为,包括:分子量和变温速率对聚(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PNIPMAM)相转变行为的影响,PNIPMAM的单链折叠动力学过程和化学振荡诱导高分子多层膜的周期性溶胀-塌缩。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LLS和US-DSC研究了分子量和变温速率对PNIPMAM聚集-解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随PNIPMAM分子量(MW)的减小,形成的聚集体尺寸增大。(b)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相比,PNIPMAM形成更加松散的聚集体。(c)在加热过程中,相转变温度随MW的降低或加热速率的提高而升高,而在降温过程中,相转变温度却降低。(d)无论在加热或降温过程中,降低分子量或提高变温速率均使焓变(△H)减小。PNIPMAM在降温过程中的△H大于其在升温过程的△H,这是由于在高温下,聚合物链的脱水作用和链间缠结增强,导致降温过程要牺牲更多的构象熵。(e)与PNIPAM相比,相转变过程中PNIPMAM的焓变和熵变较小,即PNIPMAM链的构象的变化较小。综合上面的实验结果可知:PNIPMAM中的甲基抑制了链内塌缩和链间聚集,因此,PNIPMAM具有较高的相转变温度。2.利用红外脉冲激光瞬间加热技术,结合荧光和散射光测量,研究了PNIPMAM的单链折叠动力学过程。加热过程中,PNIPMAM溶液的散射光强保持不变,说明没有链间聚集发生。通过双指数拟合荧光强度曲线得到两个特征弛豫时间(τfast,τ(slow)),结果与理论预测相近,表明PNIPMAM的单链折叠包括快、慢两个动力学过程。快过程对应的为聚合物主链上的局部单元的塌缩过程,也就是“pearls”的形成和增长过程;慢过程为“pearls”间的融合和粗化过程。与相近分子量的PNIPAM相比,这两种聚合物对应的特征弛豫时间相近,所以PNIPMAM与PNIPAM的单链折叠的动力学过程相似。3.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酸-3-叠氮基丙酯共聚物(poly(AA-co-AZ))和丙烯酸/丙烯酸炔丙酯共聚物(poly(AA-co-PA))。利用QCM-D实时检测了poly(AA-co-AZ)/poly(AA-co-PA)多层膜的组装过程及在化学振荡诱导下多层膜的溶胀-塌缩行为。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频率变化单调地减小和耗散因子变化单调地上升,表明poly(AA-co-AZ)和poly(AA-co-PA)通过click反应实现了单一弱电解质的“层叠层”的组装。在溴酸盐/亚硫酸盐/氰亚铁酸盐振荡反应驱动下,pH响应的聚丙烯酸共聚物多层膜能够周期性地溶胀和塌缩,且振荡的周期和振幅基本不变。另外,多层膜的厚度变化、弹性剪切模量和剪切粘度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稳定的、周期性溶胀和塌缩的智能薄膜有可能应用于驱动器、生物传感器和药物载体等领域。

论文目录

  • 注释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
  • 1.2.1 温敏性聚合物结构对其LCST的影响
  • 1.2.2 溶剂对温敏性聚合物LCST的影响
  • 1.2.3 表面活性剂对温敏性聚合物LCST的影响
  • 1.2.4 盐对温敏性聚合物LCST的影响
  • 1.3 pH响应性聚合物
  • 1.3.1 pH响应性胶束和囊泡
  • 1.3.2 pH响应性凝胶
  • 1.3.3 pH响应性膜
  • 1.4 化学振荡诱导聚合物的周期性响应
  • 1.4.1 BZ振荡反应诱导温度响应性聚合物的周期性变化
  • 1.4.2 Landolt振荡反应诱导pH响应性聚合物的周期性变化
  •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仪器原理
  • 2.1 激光光散射基本原理
  • 2.1.1 发展简史
  • 2.1.2 基本原理
  • 2.1.2.1 涨落及其时间相关函数
  • 2.1.2.2 动态光散射
  • 2.1.2.3 静态光散射
  • 2.1.3 基本仪器
  • 2.1.3.1 光散射仪
  • 2.1.3.2 差分折射仪
  • 2.2 石英晶体微天平
  • 2.2.1 发展简史
  • 2.2.2 QCM的基本原理
  • 2.2.2.1 石英晶体的直角坐标系
  • 2.2.2.2 石英晶体的AT切和振动模态
  • 2.2.2.3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等效电路分析
  • 2.2.2.4 Sauerbrey方程
  • 2.2.2.5 QCM在液相中的应用
  • 2.2.3 QCM-D简介
  • 2.3 微量差示扫描量热仪
  • 2.3.1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
  • 2.3.2 US-DSC实验原理
  • 2.3.3 US-DSC检测得到的主要参数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度诱导聚(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相转变行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纯化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样品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单链折叠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温度跃变荧光仪
  • 4.2.1.1 红外脉冲激光
  • 4.2.1.2 波长为1.9 μm的脉冲红外光的产生
  • 4.2.1.3 荧光的激发和收集
  • 4.2.2 其它仪器及试剂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化学振荡诱导聚合物多层膜的周期性溶胀和塌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及其纯化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合成与表征
  • 5.2.4 LBL组装
  • 5.2.5 多层膜的振荡行为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