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系传·通释》的形义说解阐论

《说文系传·通释》的形义说解阐论

论文摘要

《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分析说解《说文》释语,阐发许慎汉字形义理论的不朽著作。它在文字、训诂、音韵等领域均有不凡成就,尤其是徐锴提出的“六书三耦”理论以及他对指事、转注义理的解释,都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选取《说文解字系传·通释》部分徐锴按语里关于字形、字义的说解作为研究对象,出于两点考虑:首先,虽然《说文解字系传》除了“通释”外还包括“部叙”、“通论”、“祛妄”等七个部分,但是“通释”部分不仅占了全书大部分的篇幅,而且是其他各部分论证的基础材料。因此,针对“通释”部分进行研究,重点突出而且能客观地描述徐锴的文字学理论;其次,尽管徐锴按语全面阐释了字形、字音、字义、字用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其主旨还是要发掘汉字形、义结合的规律性。因此,以“形义说解”作为切入点,反映了徐锴文字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对比研究等多种方法来阐释论证。例如,第二章主要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来描述徐锴的六书思想,又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来展现徐锴六书理论不同于大徐本、小徐本的独特之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这一章主要是交代了研究的背景,包括《说文解字系传》的概况以及前人对《说文解字系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勘谬补缺、填补空白。第二章徐锴《系传》的字形分析。这一章分析了徐锴按语中关于“六书与结构分析”和“形体的变迁”的内容。关于“六书与结构分析”,首先,是穷尽地统计了《系传·通释》中徐锴按语里对小篆字体六书结构的判断,并由统计的数据得出了一些认识:徐锴判断的会意字、指事字与许慎不同;徐锴判断为不同六书类型的汉字又可进一步分类;徐锴对不同类型的字运用的不同的笔意推求方式;其次,是把《系传》中徐锴按语里的六书判断与大徐本和小徐本的判断作了对比研究,发现其异同,指出徐锴有偏重会意而略形声的特点。关于“形体的变迁”,首先是统计了徐锴按语里判断的古今字、异体字、同形字、讹字的字例,其次是从统计数据得到的一些认识:字体变形大部分属于形声与会意造字方法的转换;字体变迁的原因包括传抄中的形讹以及词义的引申;字体变迁的途径包括义符的增改、形声字声符的变化。第三章徐锴《系传》的字义说解。这一章分为以形索义和因义系联两个小节。关于以形索义,主要是考察徐锴如何对不同的字形构造探求本义。《说文》中许慎大量地使用形训——即以形索义的方法来探求本义,这一方法被徐锴所继承并发展,这里把二者作了比较,进而推求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关于因义系联探讨的是徐锴如何根据意义关系类聚字的。包括意义的相同系联、互异系联、同源系联。这反映了徐锴对于词汇系统性的认识。第四章徐锴的文字形义观。这一章又分为两小节来论述:“徐锴的文字观”和“徐锴的文字形义说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徐锴的文字观又包括“汉字的形体结构理论”和“汉字的字体演变理论”。汉字的形体结构理论是徐锴文字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徐锴论“六书”的名目及次第、“六书”含义的推阐、六书三耦说、转注论和假借论。汉字的字体演变理论则论述了徐锴论文字起源及论汉字字体的演变。徐锴的文字形义说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这一节评价了徐锴的文字理论在文字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这一节首先讲的是“徐锴对许慎文字形义理论的继承”,然后是“徐锴文字形义理论的影响”。附录这里一共有六个表格,包括:表一《系传》中判断为象形的字;表二《系传》中判断为指事的字;表三《系传》中判断为会意的字;表四《系传》中判断为形声的字;表五《系传》中判断为亦声的字;表六《系传》中的正字与古今字、异体字、同形字、讹字对照表。这些统计数据是本文立论的依据,也为今后《说文解字系传》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系传》的内容和体例
  • 二、《系传》的版本和流传
  • 三、《系传》研究概况
  • 四、本文的研究依据与目标
  • 第二章 徐锴《系传》的字形分析
  • 第一节 六书与结构分析
  • 一、徐锴结构类型判断的统计分析
  • 二、徐锴的六书判断与大徐本、小徐本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形体的变迁
  • 一、徐锴关于汉字形体变迁的统计
  • 二、徐锴关于汉字形体变迁的分析
  • 第三章 徐锴《系传》的字义说解
  • 第一节 以形索义
  • 一、本义
  • 二、引申义
  • 三、假借义
  • 第二节 因义系联
  • 一、同 义
  • 二、区别义
  • 三、同源
  • 第四章 徐锴的文字形义观
  • 第一节 徐锴的文字观
  • 一、汉字的形体结构理论
  • 二、汉字的字体演变理论
  • 第二节 徐锴的文字形义说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
  • 一、徐锴对许慎文字形义理论的继承
  • 二、徐锴文字形义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说文系传·通论》校读三题[J]. 文教资料 2015(36)
    • [2].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J]. 山东外语教学 2013(04)
    • [3].祁刻本《说文系传》反切讹字订补[J]. 天中学刊 2017(03)
    • [4].《说文系传》引文校勘拾遗[J]. 文教资料 2017(32)
    • [5].《说文系传考异》作者补证[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6].《说文诂林》所收小徐类文献的情况[J]. 学习月刊 2013(06)
    • [7].“看”的另类释义——兼释词义相近的一组词[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2(08)
    • [8].说文解玉之十五[J]. 收藏与投资 2017(Z2)
    • [9].《说文解字系传》音训研究[J].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08(02)
    • [10].时代·民众·精神之言——《中国民歌大会》的历时之维[J]. 歌唱艺术 2017(03)
    • [11].浅谈《说文》 《说文系传》 《说文解字注》示部字同源词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2(09)
    • [12].试析“婴”及《说文解字》里的“婴”族字[J]. 巢湖学院学报 2008(01)
    • [13].祁寯藻重刻《说文系传》始末及其意义[J]. 编辑之友 2014(01)
    • [14].“鞋”考[J]. 前沿 2014(Z9)
    • [15].试析“婴”及其字族[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标签:;  ;  ;  

    《说文系传·通释》的形义说解阐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