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乡土意识论

高晓声乡土意识论

论文摘要

20世纪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突变”带来社会文化结构的“突转”,对“乡土”的解构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这种“突转”,作为对“乡土”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作家及其创作中的“乡土意识”必然随着这种转变而具有更为复杂的内涵。本文对“乡土意识”这一概念进行梳理并予以新的厘定,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晓声及其小说创作。全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乡土”与“乡土意识”主要内涵,分析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四个方面:即自我意识(是精英意识和底层意识的对立统一)、权力批判意识、哲学意识、囿限的现代意识。第二章从身份认同角度分析高晓声的三种身份,指出这是其乡土意识产生的根源。第三章从小说题材与农民形象角度阐释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小说主题表现。第四章阐述高晓声小说成功原因,以及其乡土意识的时代意义。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在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试图对“乡土意识”这一概念进行了更宽泛合理的厘定,认为对乡土意识从文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可以更好地解读被现代化、城市化逐渐解构的乡土社会,可以对当下小说中日益出现的乡土与城市互相纠结的意象作出更为合理的阐释。本文还尝试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通过乡土意识这一视角重新解读高晓声,指出高晓声对于“乡土”是心理上认同与实质上背叛的统一,由此在新的层面上对高晓声的文学史意义重新阐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乡土"、"乡土意识"与高晓声
  • 第一节 "乡土"与"乡土意识"的概念厘定
  • 第二节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内容分析
  • 第二章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产生根源
  • 第一节 "身份"概念与高晓声的三种身份
  • 第二节 由质朴到尴尬的农民
  • 第三节 否定与认同下的知识分子
  • 第四节 执着的革命者
  • 第三章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小说主题呈现
  • 第一节 "反思"裂隙下的"乡土"主题
  • 第二节 农民"自我"的失落与找寻
  • 第四章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当下思考
  • 第一节 高晓声成功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当下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八论高晓声》[J]. 文艺研究 2020(04)
    • [2].作家词典·高晓声[J].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5)
    • [3].论高晓声散文创作的艺术性[J]. 文学评论 2019(01)
    • [4].高晓声怎样写作家[J]. 扬子江评论 2019(05)
    • [5].王彬彬文学批评的语言艺术浅论——以《八论高晓声》为例[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6].高晓声研究的新突破——王彬彬《八论高晓声》论[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高晓声的鱼水情[J]. 南方文坛 2018(01)
    • [8].细读高晓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02)
    • [9].高晓声受难生涯的五个时期[J]. 扬子江评论 2018(03)
    • [10].高晓声:在世乱家贫中成长[J]. 文艺争鸣 2018(06)
    • [11].家在何处——晚年高晓声[J]. 当代文坛 2018(06)
    • [12].高晓声文学年谱(续完)[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06)
    • [13].高晓声的几种遣词造句法[J].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1)
    • [14].高晓声文学年谱(续1)[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05)
    • [15].高晓声论文学的功能、题材与方法[J]. 文艺争鸣 2015(02)
    • [16].高晓声与高晓声研究[J]. 扬子江评论 2015(02)
    • [17].高晓声文学年谱(续2)[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03)
    • [18].高晓声小说修辞艺术初论[J]. 文艺研究 2015(08)
    • [19].走进高晓声老宅[J]. 翠苑 2017(01)
    • [20].摆渡人[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2017(02)
    • [21].他真的离去了吗?——小记我与高晓声的交往[J]. 太湖 2013(06)
    • [22].高晓声的肺腑之言[J]. 翠苑 2012(03)
    • [23].留在心中远去的背影[J]. 太湖 2012(03)
    • [24].我所知道的高晓声——写于高晓声逝世10周年纪念[J]. 太湖 2009(06)
    • [25].高晓声的“青春”情结[J]. 青春 2009(01)
    • [26].高晓声的文学观[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36)
    • [27].高晓声八题[J]. 翠苑 2011(04)
    • [28].写了农村写“阿炳”的高晓声[J]. 青岛文学 2008(06)
    • [29].农民叙事的主题扩展与批判焦点的位移——读高晓声《尸功记》[J]. 鸭绿江 2020(31)
    • [30].不一样的乡土情怀——兼论高晓声小说的“国民性”问题[J]. 文学评论 2019(01)

    标签:;  ;  ;  ;  ;  

    高晓声乡土意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