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烷氧基环叁磷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阻燃粘胶纤维,烷氧基环叁磷腈,燃烧性能,热性能
烷氧基环叁磷腈论文文献综述
陈胜,郑庆康,叶光斗,郑光洪[1](2006)在《烷氧基环叁磷腈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阻燃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5°倾斜燃烧法、极限氧指数(LOI)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等方法测试并研究了烷氧基环叁磷腈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燃烧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混改性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28,按日本工业标准JIS 1091-77的阻燃标准,接火次数≥3次,为耐久性阻燃粘胶纤维。对阻燃粘胶纤维的热分解机理研究表明,所加入的阻燃剂具有催化脱水的作用,于290℃左右开始发生化学反应,能促使纤维素提前30℃~40℃开始分解并脱水炭化,使纤维热失重率减少12%左右,阻燃粘胶纤维残留质量增加16%,具有凝聚相阻燃机理,同时具有吸热阻燃和气相阻燃等多重的阻燃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方佑龄,王自福[2](1988)在《六正十八烷氧基环叁磷腈及聚(正十八烷氧基磷腈)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磷腈化合物有很多重要的用途,环有机磷腈及聚有机磷腈化合物的合成,国外巳做了很多工作,近年来国内也有工作报导。为了探索制备具有功能性的新化合物,本文报导了六正十八烷氧基环叁磷腈及聚(正十八烷氧基磷腈)的合成。六氯环叁磷腈及聚氯化磷腈上的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化学反应被多种基团取代。在有叁乙基胺存在时,六氯环叁磷腈与正十八醇反应,生成六正十八烷氧基环叁磷腈。 (NPCl_2)_3+6CH_3(CH_2)_(17)OH+6Et_3N—→{NP[O(CH_2)_(17)CH_3]_2}_3+6Et_3N·HCl在有四正丁基溴化铵存在时,聚氯化磷腈与正十八醇钠反应,生成聚(正十八烷氧基磷腈)。(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8年04期)
烷氧基环叁磷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腈化合物有很多重要的用途,环有机磷腈及聚有机磷腈化合物的合成,国外巳做了很多工作,近年来国内也有工作报导。为了探索制备具有功能性的新化合物,本文报导了六正十八烷氧基环叁磷腈及聚(正十八烷氧基磷腈)的合成。六氯环叁磷腈及聚氯化磷腈上的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化学反应被多种基团取代。在有叁乙基胺存在时,六氯环叁磷腈与正十八醇反应,生成六正十八烷氧基环叁磷腈。 (NPCl_2)_3+6CH_3(CH_2)_(17)OH+6Et_3N—→{NP[O(CH_2)_(17)CH_3]_2}_3+6Et_3N·HCl在有四正丁基溴化铵存在时,聚氯化磷腈与正十八醇钠反应,生成聚(正十八烷氧基磷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烷氧基环叁磷腈论文参考文献
[1].陈胜,郑庆康,叶光斗,郑光洪.烷氧基环叁磷腈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阻燃机理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
[2].方佑龄,王自福.六正十八烷氧基环叁磷腈及聚(正十八烷氧基磷腈)的合成[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