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结构映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AI,功能-结构,知识库,映射机制
功能结构映射论文文献综述
雷春光[1](2016)在《CAI驱动产品功能-结构映射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设计是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竞争的主要重要手段,而功能-结构是概念设计的核心,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并进行大量的研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应用在概念设计中,但是在功能-结构映射阶段没有很好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将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求解模块,建立功能-结构映射的模型,并以捆香机作为实例进行结构的创新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功能知识表达模型。研究功能与TRIZ中标准解和发明原理的联系,通过建立一种黑箱模型和物质-场相结合的功能知识表达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整的描述功能要求的信息,使产品功能-结构映射求解过程中检索的实例更加精确。2.构建功能-结构映射的知识库。研究功能与TRIZ中标准解和发明原理的联系,通过建立一种黑箱模型和物质-场相结合的功能知识表达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整的描述功能要求的信息,使产品功能-结构映射求解过程中检索的实例更加精确。3建立功能-结构混合推理机制。在CAI驱动产品功能-结构映射过程中,单单依靠实例推理不能满足所有的功能需求,需要与基于CAI技术建立的规则推理结合,获得功能-结构映射,对于仍然不能得到结构的困难功能元,使用效应综合算法,获得其结构解。通过叁种映射方法,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构方案,进而根据该推理机制提出适合驱动产品功能-结构映射的推理流程。4.对工程中的捆香机进行结构设计。从工程实际出发,分析其用户需求及其约束条件,并把信息输入CAI软件,基于CAI软件驱动包装线香功能-结构的映射求解,构建捆香机的原理结构模型,然后通过结构组合、变换得到满足功能要求的结构方案。(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李梦林[2](2016)在《物理定律辅助功能—结构映射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是产品设计最为关键的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需求功能向具体结构的转化。在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考虑和解决如何去实现功能向结构的转化,这个过程直接决定了产品后续的研发工作和制造成本,只有对产品的功能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充分的利用进而形成产品的原理结构,才能对以后的详细设计和制造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对于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关功能与结构的映射过程至今还没有相对统一的结论,需要继续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功能的表达、分类及其分析方法和对现有功能到结构映射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内容:1、主要通过研究了物理量与功能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物理量的功能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功能与物理定律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链的推理方法,实现了预期规定的输入、输出之间的转换过程。2、基于物理定律功能链的推理过程,结合功能、行为、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行为—结构模型,并形成了功能、行为、结构之间的多种基本映射单元,从而构建了产品功能结构,最后给出了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设计过程。3、设计研发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依据基于物理定律推理的功能设计过程模型对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进行功能结构的建立,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设计出扣圈机的原理结构方案。最后进行了扣圈机的详细结构设计和样机的试制,验证了原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张晓丽[3](2014)在《基于FMBS模型的复杂机电产品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MBS模型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设计思路,自动化地实现了概念设计中功能层到结构层的匹配映射过程。首先建立功能、工作机理、行为和组件各自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并建立已有产品的设计库。随后进行具体的功能-结构匹配映射过程。此过程首先进行直接功能匹配过程,找到可直接实现特定功能的组件。对于未能找到匹配组件的或需要创新设计部分的功能元,随后进行基于规则的匹配过程,使用流特征变量作为匹配过程的标记,实现功能-工作机理-行为-组件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匹配,并将匹配结果作为规则存入经验知识库中。最后以吹风机为例,实现了整个设计流程。(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4年24期)
张晓丽[4](2012)在《面向复杂机电产品系统层设计功能到结构的映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域机电系统复杂性的日益增加,系统层设计已成为机电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初步设计方案的生成是其核心问题,即将已知的系统功能元映射到相应的组件层,以实现功能元到组件的自动化匹配映射。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对其理论、方法的相关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无切实有效的设计工具来支持实现概念设计过程的自动化实现。本文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设计思路,自动化地实现了概念设计中功能层到结构层的匹配映射过程。为了实现知识的捕捉和概念设计的自动化求解,本文首先定义了统一规范的设计知识的表示,主要包括功能知识、工作机理知识、行为知识及组件知识的表示等,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双向关联。工作机理表述了功能的主要实现机理,其核心属性是物理效应,对于物理效应的选择,将极大程度地影响设计的涉及领域和创新程度。文中还提出了流特征变量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整个设计过程的标志性属性,以实现功能层到结构层自动化匹配映射过程。在知识库的构建方面,本文分别对功能、工作机理、行为、组件、物理效应库和匹配规则构建了相应的知识库,以进一步支持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过程。其中,组件的知识库构建采用了组件功能—类型的复合分类方法,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构件库的检索效率。基于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和知识库的信息,本文提出了功能层到结构层的匹配映射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直接功能匹配过程、基于规则的匹配过程和设计方案的生成叁部分。对于匹配规则库中可直接查询到的功能,将其直接匹配到相应的实现构件;然后针对未能直接实现的元功能,进行基于规则的匹配过程,并将此设计结果存入匹配规则库中;最后利用组件相容性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筛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应用SysML语言对概念设计的知识进行表示,并使用JAVA语言开发了支持功能到构件匹配的插件系统。最后以牛奶灌装机为例实现了整个设计流程,验证了设计系统的功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11-01)
徐荣华[5](2010)在《基于功能本体的产品结构功能映射分析与再创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状况,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功能本体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设计策略。首先提出功能本体理论及其体系结构,创建了功能本体知识库;其次利用功能本体知识库,通过功能体辨识与匹配、宏功能分析、功能实现方法查找等获取产品功能组织结构模型,实现从已有产品结构到其功能的映射;在全面理解和消化吸收其原始功能模型基础上,通过对核心功能的泛化与具体化来分析同义或反义功能语义表述,从而得到合适的替代功能来实现功能变更,并通过对原始功能进行改进与替换来产生新的功能模型。最后通过在功能实现方法库中寻求新的功能实现方法,从而实现对产品的再创新设计。详细阐述了该设计理论的具体应用步骤,介绍如何利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在Visual C#.NET的开发环境下,依据基于功能本体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设计思想,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辅助再创新设计软件系统,并描述了该软件系统的设计过程、系统模块及操作方法。最后以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的设计与改进作为实例解释了上述的再创新设计方法,并论证了软件系统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01-01)
王霜梅[6](2009)在《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隐喻映射及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方法,当代认知观将隐喻看作是"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隐喻映射包括映射层次和映射方式两方面,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中来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层次分为单层和多层(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两种,映射方式有一对多和多对一两种,一对多映射体现了语义泛化的过程。语义泛化是构成新词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定中结构中隐喻的功能主要是认知和修辞两个方面。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表达新概念和复杂概念的手段。修辞功能体现在通过超常的搭配,以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二者相比认知是第一位的,修辞是第二位的。(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9年05期)
刘长安,杨志宏,郜勇,黄克正,吴寿喜[7](2006)在《基于功能特征结构映射的夹具设计模型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夹具设计的智能化,基于功能论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夹具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研究了夹具功能的表达和夹具的设计过程,建立了基于功能特征映射模型的夹具设计过程和方法。构建了夹具的功能模型,提出用特征作为夹具功能和结构的中介,建立了功能—特征—结构的映射模式。在对夹具设计中的约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夹具各子功能的备选特征集,运用模糊映射的理论实现夹具功能到特征和特征到结构的映射,得到夹具的结构方案。最后,用钻模设计进行了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06年08期)
功能结构映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是产品设计最为关键的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需求功能向具体结构的转化。在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考虑和解决如何去实现功能向结构的转化,这个过程直接决定了产品后续的研发工作和制造成本,只有对产品的功能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充分的利用进而形成产品的原理结构,才能对以后的详细设计和制造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对于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关功能与结构的映射过程至今还没有相对统一的结论,需要继续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功能的表达、分类及其分析方法和对现有功能到结构映射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内容:1、主要通过研究了物理量与功能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物理量的功能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功能与物理定律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链的推理方法,实现了预期规定的输入、输出之间的转换过程。2、基于物理定律功能链的推理过程,结合功能、行为、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行为—结构模型,并形成了功能、行为、结构之间的多种基本映射单元,从而构建了产品功能结构,最后给出了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设计过程。3、设计研发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依据基于物理定律推理的功能设计过程模型对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进行功能结构的建立,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设计出扣圈机的原理结构方案。最后进行了扣圈机的详细结构设计和样机的试制,验证了原理方案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结构映射论文参考文献
[1].雷春光.CAI驱动产品功能-结构映射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16
[2].李梦林.物理定律辅助功能—结构映射过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3].张晓丽.基于FMBS模型的复杂机电产品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方法[J].电气应用.2014
[4].张晓丽.面向复杂机电产品系统层设计功能到结构的映射[D].浙江大学.2012
[5].徐荣华.基于功能本体的产品结构功能映射分析与再创新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6].王霜梅.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隐喻映射及功能[J].学术交流.2009
[7].刘长安,杨志宏,郜勇,黄克正,吴寿喜.基于功能特征结构映射的夹具设计模型与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