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在转P35基因昆虫细胞系中连续传代的研究

杆状病毒在转P35基因昆虫细胞系中连续传代的研究

论文摘要

昆虫细胞作为重组病毒的受体能成功高效地表达外源基因,生产具有重要医用价值、具备天然活性的生物工程制品,从而使昆虫细胞培养倍受青睐。目前,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改良现有细胞,从而获得高产昆虫杆状病毒和外源蛋白的昆虫细胞系。 本研究是将粘虫的胚胎细胞系NEAU-Ms-7311和转P35基因细胞系TMsF分别接种昆虫病毒MsNPV和AcNPV,发现AcNPV对两种细胞的感染速度较快,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对TMsF,最高感染率可达74%。 用96孔板对转基因细胞进行克隆,共得到转基因细胞克隆株15株。通过细胞传代,选出生长且状况良好的克隆株共有11株,命名为CT-1、CT-2…CT-11.11株细胞系分别经PBS处理和多角体产量比较筛选出2个细胞克隆株:CT-7和CT-8.接种毒原AcNPV进行离体传代10代,发现AcNPV对对照细胞TMsF和克隆细胞株CT-8的感染率和OB产量都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克隆细胞株CT-7的变化趋势稳定。 CT-7细胞形态主要为纺锤形和圆形,贴壁生长。增殖很快,群体倍增时间为37.1小时,最大生长密度可达9×105cells/ml.对AcNPV病毒感染率达80.5%,多角体产量最高为66.4 OBs/cell,是一株高产杆状病毒的细胞系。 对离体传代毒原AcNPV的TCID50/ml测定发现,两种细胞中,AcNPV同时在第三代时滴度达到最大,CT-7细胞第三代时的病毒滴毒值为3×108TCID50/ml远远高于对照TMsF细胞,并且滴度曲线比较平直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然而TMsF细胞的滴度曲线下降趋势变化明显,由2.7×107TCID50/ml下降到1.4×106TCID50/ml。 CT-7细胞株有较强的营养抗逆性,细胞在无营养的PBS盐缓冲液中1天以后,CT-7细胞有86%存活,比野生型Tn581-4细胞高出36%,第3天时,TMsF细胞全部死亡,CT-7细胞到第5天仍然有6%存活细胞。 在CT-7细胞中离体复制的不同代数的AcNPV病毒,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相差不大,甜菜夜蛾的校正死亡率为47%~63%,即多次传代对离体传代产生的病毒多角体毒力影响不大。但在对照组TMsF细胞中复制的多角体随传代次数的增加杀虫活性出现明显下降现象。 昆虫病毒AcNPV在CT-7细胞中离体传代10次,病毒未出现传代效应,其病毒滴度、多角体形态及产量、杀虫毒力均无明显变化。CT-7细胞是昆虫杆状病毒离体复制的优良细胞系。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1.1 杆状病毒侵染机制
  • 1.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 1.2.1 线性化
  • 1.2.2 大肠杆菌-昆虫细胞穿梭载体(Bac to Bac系统)
  • 1.2.3 酵母-昆虫细胞穿梭载体
  • 1.2.4 tk基因
  • 1.2.5 体外Cre酶促定位
  • 1.2.6 Neo基因
  • 1.3 昆虫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 1.3.1 昆虫细胞系
  • 1.3.2 细胞株
  • 1.3.3 培养基
  • 1.3.4 昆虫细胞培养的应用
  • 1.4 抗细胞调亡基因P35的研究
  • 1.5 立题的依据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昆虫细胞系
  • 2.1.2 昆虫细胞培养基
  • 2.1.3 供试昆虫与病毒
  • 2.1.4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配制
  • 2.2.2 细胞传代培养的方法
  • 2.2.3 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方法
  • 2.2.4 MsNPV毒原的制备
  • 2.2.5 AcNPV毒原的活化
  • 2.2.6 病毒敏感性测定
  • 50/ml)的测定'>2.2.7 活化AcNPV毒原的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ml)的测定
  • 2.2.8 细胞的克隆及敏感性细胞株的筛选
  • 2.2.9 毒原的离体传代
  • 2.2.10 营养抗性(抗PBS)测定
  • 2.2.11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胞冻存方法的选择
  • 3.2 毒原的制备
  • 3.3 病毒敏感性的测定
  • 3.4 转基因细胞克隆株的获得
  • 3.5 转基因细胞克隆株的筛选
  • 3.5.1 转基因细胞的传代
  • 3.5.2 转基因细胞的感染率、OB产量和抗PBS筛选
  • 3.6 活化的AcNPV毒原的TCID50测定
  • 3.7 病毒离体传代过程中敏感性及OB产量比较
  • 3.8 细胞株CT-7生物学测定
  • 3.8.1 细胞形态观察
  • 3.8.2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3.8.3 毒原的离体传代
  • 4 讨论
  • 4.1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4.2 转基因原始细胞的选取
  • 4.3 转基因细胞的构建和克隆
  • 4.4 病毒在细胞克隆株CT-7中传代培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p35在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J]. 宁夏医学杂志 2012(09)
    • [2].基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35反应原性的验证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07)
    • [3].穿透支原体P35蛋白细胞粘附活性研究[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3(03)
    • [4].猪痘病毒P35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10)
    • [5].丁苯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的生存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和P35表达的影响[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4(07)
    • [6].江西部分地区猪痘病毒PCR检测及P35基因的分析[J]. 动物医学进展 2013(02)
    • [7].出口苏丹P35—SDN型棚车[J]. 铁道车辆 2008(03)
    • [8].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神经肽Y基因转染对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P35表达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6)
    • [9].放线菌酮D与缺失p35基因的苜蓿银纹夜蛾病毒诱导Bm细胞凋亡的分析[J]. 科技风 2011(14)
    • [10].沉默p35表达引起肾小球足细胞凋亡的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4(03)
    • [11].转细胞凋亡抑制基因OpIAP和p35增强小麦对纹枯病的抗性[J]. 作物学报 2015(10)
    • [12].Cdk5及p35在星形胶质细胞正常及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04)
    • [13].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p35及p25的表达变化[J]. 法医学杂志 2015(02)
    • [14].寻找酷睿2的最佳搭档 主流P35主板横向测试[J]. 现代计算机(普及版) 2008(04)
    • [15].人白细胞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p35、p40拼接的新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2)
    • [16].B7T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CDK5及p35表达及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6(17)
    • [17].p35和EBI3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3)
    • [18].弓形虫表面抗原P35基因片段的表达纯化和抗原性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02)
    • [19].杆状病毒p35基因诱导烟草产生广谱抗病机理分析(英文)[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10)
    • [20].雷公藤红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内Cdk5、p25和p35表达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07)
    • [21].人白介素12亚基p40和p35基因串联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活性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03)
    • [22].X线照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后p35、p25的表达及Cdk5激酶活性变化[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03)
    • [23].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P35及P25的表达[J]. 山东医药 2008(45)
    • [24].探究P35主板的断电重启问题[J]. 电脑迷 2008(15)
    • [25].主板要低价P35还是高质P965[J]. 电脑爱好者 2008(02)
    • [26].Cdk5及p35在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2(04)
    • [27].神经干细胞通过P25和P35蛋白质促进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7(11)
    • [28].猪白细胞介素12 p35、p4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06)
    • [29].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大鼠海马中CDK5、p35及p25的表达[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04)
    • [30].CDK5在细胞中的调控机理[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12)

    标签:;  ;  ;  ;  ;  ;  

    杆状病毒在转P35基因昆虫细胞系中连续传代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