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音神经性耳鸣听力学评价的临床研究

感音神经性耳鸣听力学评价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耳鸣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对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纯音测听、扩展高频测听、耳鸣匹配、耳声发射等听力学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明确感音神经性耳鸣听力学基本特征,从而为进一步了解耳鸣的产生机制以及临床上早期客观、定性、定量与定位诊断感音神经性耳鸣提供听力学重要依据。方法将25例(42耳)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28例(43耳)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纯音测听(PTT)、耳鸣匹配、扩展高频测听(HFA)、鼓室压图、镫骨肌声反射、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等测试,并以20例(40耳)无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健康人群组进行对照,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临床听力学检查,结果显示:在PTT检查中,各频率听阈在听力正常对照组(A组)和听力正常耳鸣组(B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和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组(C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HFA检查中,A组、B组、C组之间在三个检测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着听力受损的逐渐加重,各频率听阈逐渐升高,各频率检出率逐渐降低,对三组受试耳进行TEOAE检测结果显示,各组TEOAE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94%,71.4%和53.1%,随着听力受损加重,检出率显著下降(P<0.01)。在DPOAE检测中,正常对照组与听力正常耳鸣组在1000-4000Hz处的DPOAE幅值并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在6000Hz、8000Hz的幅值比较中显示,两者则存在差别(P<0.05),随着听力进一步受损,这种差异更加明显。结论纯音听阈正常并不代表耳鸣患者的听功能良好。通过对听力正常耳鸣患者行HFA、TEOAE与DPOAE的综合测试后发现,听力正常耳鸣患者虽然语频听力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可能已经有耳蜗基底外毛细胞早期的散在性损伤表现,随着外毛细胞受损严重,语频听力开始出现异常,各种检测结果异常更加明显。通过HFA、TEOAE、DPOAE等主客观听力学的检测,对感音神经性耳鸣进行综合的临床评价,能够指导临床及时地进行相应诊治,同时对耳鸣疗效评估等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正文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感音神经性耳鸣听力学评价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