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探究带教方式的合理选择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有效性。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来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例,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学生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30例)的带教方式为跟班法,跟班轮转,主要由当班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工作,而乙组(30例)的带教方式为跟人法,主要由带教教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现场示范指导基本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评分情况。结果:经过评定可知,甲组学生的考核评价结果皆明显高于乙组学生,,两组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人法的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方式;探讨
Nursingstudentsinclinicalpracticeteachingmode
For(shangqiufirstpeople'shospitalnursesHenanshangqiu,476100)
Picktoobjective:toexploretheselectionofproperteachingmethodsto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nursingstudents'clinicalpracticeeffect.Method:inthispaper,theselectionoftheobjectofstudyfor201402,2014tothepresenttonursingstudentsinclinicalpracticeinour60cases,inordertofacilitatecomparison,research,randomlypidedthestudentsintothefirstpisionandgroupb,thefirstpision(30cases)wayofteachingmethodforclasses,andinrotation,mainlybynursingstaffondutytoguidethework,andgroupb(30cases)teachingmethodwiththeman,thisismainlycomposedofteachingteachers,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ofpatientslivedemonstrationguidebasicnursingmode.Comparativeanalysisoftwogroupsofstudentsexaminationscore.Results:afterevaluation,theevaluationresult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students'studentsinstudentb,andcomparedthetwogroupssignificantly(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withthemethodofwayofteachingishelpfultoimprovetheeffectofnursingstudentsinclinicalpractice,throughthewayoftheiraptitudecannotonlyimprovethestudents'professionalknowledge,andtoimproveth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toimprovethenursingquality,is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nursing;Students;Clinicalpractice;Teachingmode;Todiscuss
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在刚开始进行临床实践时,往往会因为难以适应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使得护理质量不高,在这情况下,带教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合理的带教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临床护理相结合,是护理专业学生获得合格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护理技能、行为以及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合理带教方式选择,以期为学生今后的护理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来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例,学生皆为女性,年龄在18~2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1岁,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学生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30例)的带教方式为跟班法,跟班轮转,主要由当班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工作,而乙组(30例)的带教方式为跟人法,主要由带教教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现场示范指导基本护理方式,实习时间是4个月,因为两组学生相关的基本资料较为相近,P>0.05,故没有统计学意义。
1.2带教方法
甲组的带教方式为跟班法,跟班轮转,主要由当班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工作。具体为:实习生在进入到科室的当天,由带教教师对其进行排班,依据科室的工作量和当班的人力情况来安排实习生的跟班轮转情况,然后由当班的护理人员来对实习生进行指导[2]。
乙组的带教方式为跟人法,主要由带教教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现场示范指导基本护理方式。具体为:①实习生在进入到科室的当天,由带教教师将其分派给科室具有临床带教资质的教师来负责带教,实习生的班次主要和带教教师相一致,由带教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科室临床护理的教学目标,并介绍科室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基础护理知识[3]。②在实习生进入临床护理前,带教教师应该为实习生进行岗前的培训,将基础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讲解在临床护理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护理的注意问题、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护理管理相关制度以及防范护理差错方式等,提高实习生的护理责任感[4]。③许多护理专业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的时候,往往由于刚来到陌生环境、接触陌生群体,使得其会处于不安、紧张和焦虑状态,这时候带教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情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作出开导,缓解学生的压力,同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护理宣传影片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提高其工作热情和自信心,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和态度来面对患者[5]。④带教教师在日常教学指导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向实习生展示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讲解对应疾病的护理难点和重点,然后在实习生进行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操作的时候,带教教师应该从旁指导,指出实习生操作的不足,每周让实习生总结护理经验,每个月指导实习生进行护理知识的系统回顾,学会分析自身不足以作整改,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质量[6]。
1.3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评分情况。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独立操作水平、个人意识以及适应性等,然后由教师对问卷情况进行考核及评分,统计最终认可率[7]。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数据[8]。
2.结果
经过评定可知,甲组学生的的学习效果、独立操作水平、个人意识以及适应性等皆明显高于乙组学生,两组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考核评价结果对比n(%)
组别例数学习效果独立操作水平个人意识适应性
甲组3030(100)29(96.7)26(86.7)29(96.7)
乙组3019(63.3)25(83.3)18(60)21(70)
3.讨论
护理专业学生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由于对专科护理技能的不熟练,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偶尔的护理失误压力等,使得许多学生对自身产生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其护理质量成为了临床教师关注的重点,合理的带教方式也显得十分重要。跟班法的带教方式让学生与带教教师之间不断更换,相互缺乏了解和信任,再者,由于当班护理人员并不固定,无法掌握实习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实习生难以全面掌握护理知识,而跟人法的带教方式则能很好的弥补跟班法的不足,主要由专门的带教教师指导,能提高带教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了解程度,掌握学生的护理学习进程。根据调查结果得知,甲组学生的的学习效果、独立操作水平、个人意识以及适应性等皆明显高于乙组学生,两组对比显著,由此看出,跟人法的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晓红,陈红梅,李晓霞,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07(08);124-125
[2]贝志红,江乙,临床护理带教中教学最优化策略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04(03);67-68
[3]张芹,岳明美,武桂玲,浅谈以人为本的带教方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9(02);134-135
[4]周琼珍,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学老师带教方式评价调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01);145-146
[5]古娜依,张淑红,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2(11);35-36
[6]朱大茹,任定玉,韩智云,管床护士到位护理方式下的临床实习带教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3,07(01);58-59
[7]裴丹,温大翠,整体护理带教方式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4(11);134-135
[8]李广艳,急诊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07(0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