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倾斜试验结果预测及GNB3 C825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倾斜试验结果预测及GNB3 C825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一、背景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神经介导的血管运动不稳定性晕厥中的一种,是由神经反射诱发的晕厥伴有过度血管扩张和/或心动过缓。发作时以血压下降为其特点,有心动过缓和自主神经兴奋的表现,如苍白、恶心、出汗、过度呼吸等。多见于年轻患者,女性多发,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晕厥患者的44%,占不明原因晕厥的70%。根据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特点将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分为3型,1型:混合型,2型:心脏抑制型,3型:血管抑制。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基于病史,确诊于直立倾斜试验,此病尽管很少威胁生命,但部分患者晕厥发作频繁,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导致严重意外发生,如跌倒、头颅外伤等,可能是不明原因跌倒的主要因素。自直立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以来,成为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其诊断此病敏感性为26-80%,特异性为90%,重复性为67-85%,所以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血管迷走神经型晕厥仅依靠病史作出诊断,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病史详细询问及倾斜试验血流动力学观察,有助于我们了解此病的特有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因此我们观察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特点并总结了10个晕厥发病中的临床症状来预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和实验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生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研究发现G蛋白是自主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系统等血压调控系统特异受体的耦合蛋白,它影响细胞的钠-氢交换,决定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清Na+、K+浓度,参与血压调控。已有报道显示,GNB3基因于本病相关,可能是调节血管、心脏的主要调节基因,但由于血管迷走神经晕厥的GNB3基因还不够全面、深入、细致,目前尚不能根据基因多态性对本病做出患病可能性,基因检测作用只体现在作为临床诊断的支持证据、早期评估在危险性及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关系的了解。因此,我们收集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基础和药物激发倾斜试验来观察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倾斜试验阳性患者收集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保存,基因多态性研究并为将来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打下初步基础。二、目的1、观察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在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进行比较,收集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倾斜试验结果预测。2、血管迷走神经患者晕厥的GNB3 C825T SNP基因多态性检测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收集在心内科124例住院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脑、神经、代谢等疾病引起的晕厥及服用过影响血流动力学和自主神经药物的患者,对其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试验过程中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血特点并进行比较。选择采用VASIS(vasovagal syncope internationgalstudy)建议将倾斜试验阳性分型如下:1型混合型。2A型心脏抑制不伴有心脏停搏。2B型心脏抑制伴有心脏停搏3型血管抑制型例外:1、变时功能不全2、心率增加过多。2、收集124例不明原因晕厥重要的症状(头晕、出汗、虚弱、恶心、呕吐、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苍白、抽搐和外伤)预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以及是否与晕厥分型有关。3、分组抽取筛选人群静脉血,A组、健康汉族人151例为对照组,B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组89人(其中有典型病史74人、不典型病史15人)。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并对GNB3基因SNP酶切位点C825T进行限制性酶切,分别比较三组CC、CT、TT及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特点。4、结果分析及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各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四、结果。1、共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124例完成试验,阳性反应89例(72%),其中混合型54例(60.7%);心脏抑制型14例(15.7%);血管抑制21例(23.4%),阴性反应35例(28.2%)。超过45岁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以血管抑制(占25.4%,P=0.090)和直立不耐受(22.2%,P=0.040)居多。低龄以心脏抑制占比例较高(23.8%,P=0.010),心脏抑制和直立不能耐受在年龄上有统计学差异,混合型在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P=0.336).性别与倾斜试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656).2、总结所有患者晕厥或先兆晕厥病史的10个症状来预测倾斜试验结果,其中头晕、虚弱、恶心和出汗占比例较高,分别为(头晕占65%、恶心占48%、出汗占48%、虚弱占50%)可以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预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的预测因子(头晕P=0.001恶心P=0.012虚脱P=0.035出汗P=0.039)。3、对89例阳性患者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比较:正常对照组CC基因型在占27.8%(42),CT基因型46.4%(70)TT基因型25.8%(39),其中C等位基因51.0%(154),T等位基因49.0%(148)典型病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有74例,不典型患者15例。典型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CC基因型48.6%(36例)、CT基因型24.3%(18例)、TT基因型27.1%(20例),其中C等位基因占63.5%、T等位基因占36.5%。不典型病史晕厥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CC基因型0%(0例)、CT基因型13.3%(2例)、TT基因型86.7%(13例),其中C等位基因占16.7%、T等位基因占83.3%.典型病史血管迷走性晕厥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两组之间C和T等位基因分布比例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不典型病史血管迷走性晕厥组TT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C和T等位基因分布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00),T等位基因在不典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五、结论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混合型较多、其次是心脏和血管抑制型。随着年龄增长患者表现为变时功能不良和血管抑制表现较多。2、详细询问晕厥患者病史,总结10个症状(头晕、虚弱、感觉异常、出汗、恶心、呕吐、苍白、抽搐、外伤、尿失禁),发现头晕、虚弱、恶心、出汗可以预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3、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生相关性:发现基因型CC频繁出现在典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中,典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可能与GNB3 825T不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不典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易患基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倾斜试验结果预测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第二部分 GNB3基因C825T单核甘酸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 一、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例乙肝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特征及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初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08)
    • [2].GNB3 C825T和ACE I/D多态性相互作用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1)
    • [3].蒙古族肥胖人群与ADRB1 G1165C、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的联合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02)
    • [4].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与5-HTTLPR重复序列、TPH A218C、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0(05)
    • [5].GNB3 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IgA肾病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12)
    • [6].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饮食运动的交互作用对产后体格状况影响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20)

    标签:;  ;  ;  ;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倾斜试验结果预测及GNB3 C825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