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液质联用法监测阿霉素在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及代谢

应用液质联用法监测阿霉素在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及代谢

论文摘要

近年来,阿霉素(Doxorubicin, DOX)被广泛应用于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各种实体瘤的治疗过程中,然而它的临床使用因其心脏毒性的出现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DOX心脏毒性的产生机制,目前存在很多假说,其中的一种主要观点认为是DOX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导致了其心脏毒性的产生。然而至今为止,DOX细胞内代谢途径的机制还没有得到清楚的阐明。为了更加详细的阐明DOX的代谢途径,我们发展了一种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亚细胞组分内的DOX及其主要代谢物阿霉素醇(Doxorubicinol, DOXo1)的水平。通过固相萃取,将细胞样品纯化和富集,进行方法学的验证,DOX及DOXol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000 ng/mL和0.50-50.0 ng/mL。应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比较了两种T淋巴细胞(Jurkat和CCRF-CEM)里全细胞内、细胞核部分及亚细胞部分的DOX及DOXol的分布情况。同时,采集DOX及代谢产物在初步分离的亚细胞组分中的“量—时”变化数据,监测DOX亚细胞代谢水平变化。DOX及DOXol在亚细胞组分内的分布不同及量-时曲线的差异可能归因于不同细胞里代谢酶的表达水平,代谢活性的不尽相同。利用免疫磁性的分离方法,进一步分离了线粒体、酸性细胞器等亚细胞组分,并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对分离组分进行了纯度、回收率和完整性验证。我们将一抗(Anti-voltage-dependent anion-selective channel 1,anti-VDAC1)与初步分离的亚细胞组分混合,它能够特异性识别吸附靶细胞器线粒体表面的特征抗原,再与包被有二抗的磁珠结合,形成磁珠-线粒体的复合物,最后在磁力作用下,即可将线粒体和酸性细胞器等其他亚细胞组分分离开来。各亚细胞组分产量和纯度都较高,组分间不交叉污染,回收率在65%左右。而且,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处理温和,分离得到的各组分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应用免疫磁性技术,监测DOX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WT和MCF-7/ADR)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变化,并研究了P糖蛋白抑制剂(如维拉帕米)和趋溶酶体试剂(如氯化铵)等对其在亚细胞组分中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DOX代谢途径的机制,我们构建了稳定过表达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 1C3, AKR1C3)的MCF-7细胞株。应用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本研究比较了MCF-7/AKR1C3细胞和MCF-7/WT细胞的DOX代谢产物的水平变化。与对照组MCF-7/WT细胞相比,实验组MCF-7/AKR1C3细胞DOX的转化水平(DOXol/DOX)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373)。这一结果表明,AKR1C3可能是催化DOX代谢反应的主要参与酶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LC/MS/MS和HPLC条件
  • 1.3.1 LC/MS/MS条件
  • 1.3.2 HPLC条件
  • 1.4 细胞的培养
  • 1.5 样品的处理
  • 1.5.1 细胞破裂物的制备
  • 1.5.2 DOX,DOXol和DAU贮备液配制
  • 1.5.3 标曲和质控样品的制备
  • 1.5.4 提取方法的优化
  • 1.5.5 细胞样品的预处理
  • 1.6 方法学的验证
  • 1.7 采集DOX细胞药代动力学“量—时”变化曲线
  • 1.8 LC/MS/MS和传统的HPLC法的比较
  • 1.9 免疫磁性法分离线粒体和酸性亚细胞
  • 1.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1.11 纯化的亚细胞组分样品的前处理和LC/MS/MS测定分析
  • 1.12 构建稳定过表达AKR1C3的MCF-7细胞株
  • 1.12.1 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1.12.2 293T细胞转染
  • 1.12.3 筛选稳定过表达AKR1C3的MCF-7细胞株
  • 1.13 MCF-7/WT和MCF-7/AKR1C3细胞DOX代谢水平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色质联用条件的优化
  • 2.2 提取方法的建立
  • 2.3 方法学验证
  • 2.4 亚细胞区域内的DOX和DOXol水平
  • 2.5 DOX量-时变化曲线
  • 2.6 方法比较
  • 2.7 免疫磁性分离条件的优化
  • 2.8 纯化的亚细胞组分内DOX和DOXol的测定
  • 2.9 构建稳定过表达AKR1C3的MCF-7细胞株
  • 2.9.1 重组质粒的PCR及测序鉴定
  • 2.9.2 慢病毒的包装及滴度测定
  • 2.9.3 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AKR1C3的MCF-7细胞株
  • 2.9.4 稳定株AKR1C3表达水平检测
  • 2.10 MCF-7/AKR1C3细胞DOX代谢水平的测定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施氏假单胞菌中不同细胞组分的脂肪酶合成活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7)
    • [2].人大肠癌癌旁不同部位组织生长活性与组织微环境相关细胞组分差异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16(07)
    • [3].营养盐对微囊藻细胞组分及多糖组成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13(02)
    • [4].利用亚细胞组分蛋白分离技术有效提取细胞骨架及其相关蛋白[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5)
    • [5].中华绒螯蟹免疫蛋白互作网络提取及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6].新型全肝脏去细胞化流程对细胞外基质及细胞组分残留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3(01)
    • [7].阿德福韦在HK-2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测定及线粒体损伤机制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06)
    • [8].镉对苯并(a)芘在蚯蚓亚细胞组分中分配积累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7(19)
    • [9].砷胁迫下磷对三七砷的微区及亚细胞组织分布特征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4)
    • [10].复合胁迫下茭白体内镉、铅的亚细胞分布和植物络合素的合成[J]. 植物科学学报 2011(04)
    • [11].BaP和Cd单一复合对BaP蚯蚓亚细胞分配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4)
    • [12].蚕豆对铯的吸收蓄积及亚细胞分布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06)
    • [13].奶牛乳腺组织亚细胞组分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0(12)
    • [14].镉在旱柳中亚细胞分布及存在的化学形态[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07)
    • [15].毛葱的镉吸收积累及亚细胞分布特征[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6].三个阶段牦牛睾丸发育过程中piRNA的鉴定及分析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9(11)
    • [17].铜、铅在车前草中的亚细胞分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9)
    • [18].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J].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3)
    • [19].牦牛肺转录组图谱绘制及特有正选择遗传进化基因探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7(07)
    • [20].莫以是非论蛋白[J].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2(06)
    • [21].栉孔扇贝不同组织中镉的微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 水产学报 2016(08)
    • [22].肝细胞癌的微环境研究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2(05)
    • [23].铅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 [24].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进展[J]. 海峡药学 2016(05)
    • [25].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中与转移相关靶标蛋白的筛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02)
    • [26].不同铅水平下紫茎泽兰细胞内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分析[J]. 广西植物 2016(03)
    • [27].果蝇不同细胞组分转录本多样性[J]. 生物加工过程 2019(02)
    • [28].支气管哮喘3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08(07)
    • [29].锌对海湾扇贝中镉累积和亚细胞分布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1)
    • [30].番茄APX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  ;  ;  

    应用液质联用法监测阿霉素在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及代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