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内容交换的Linux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研究

基于面向内容交换的Linux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互连网的用户数、应用类型、网络流量都以几何级数在增长,并且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流量和计算需求。靠提升单台服务器计算能力的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升级过程烦琐、代价昂贵、导致服务中断等方面。LVS(Linux Virtual Server)集群技术能有效解决网络服务的可伸缩性、高可用性、可维护性和价格有效性等需求。LVS实现可伸缩网络服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对多的映射机制,将服务请求分发到多个结点中进行处理,这种映射可以在多个层中实现。在LVS的框架下,实现了第四层的交换技术——IPVS(IP Virtual Server)和第七层的交换技术KTCPVS(Kernel TCP Virtual Server),第七层交换也称为面向内容的交换技术,能根据用户请求内容的不同而将它们发送到各自的服务器。在常见的Web应用中,任务都有优先等级划分。在基于第四层的交换无法进行任务区分,这就要求后端的服务器提供相同的服务,不管请求被送到哪一台服务器,返回结果都应该一样。而第七层交换技术基于内容进行负载均衡,它提供了一种对访问流量的高层控制方式,通过检查应用层数据报,根据报内的信息来执行负载均衡决策。它还可以充分利用访问的局部性,将相同类型的请求发送到同一台服务器,使得每个后端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相似性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单台服务器的主存Cache效率,从而在有限的硬件配置下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因而它在WEB集群负载领域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本文以Linux虚拟服务器KTCPVS为研究对象,对面向内容交换策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面向内容交换的基本原理、实现机制,并提出了按优先级区分任务进行调度的思想,给出了在集群系统负载较大时按照任务价值率最大化进行调度的算法。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负载均衡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相关问题和实现原理进行了介绍,并以Linux虚拟服务器LVS为例,对集群关键技术——负载均衡的实现进行了重点论述。着重介绍了LVS第七层交换机KTCPVS的体系结构和基于内容的调度算法。②对面向内容交换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面向内容交换的优点,并对应用层代理、TCP网关(TCP Gateway)、TCP粘合(TCP Splicing)、TCP迁移(TCP Handoff)等面向内容交换技术的实现做了分析、比较和总结。③提出了在Linux内核实现动态负载的调整机制和集群过载时按照任务价值率进行调度的策略。通过量化调度器对真实服务器的实时反馈负载信息指标来计算服务器综合负载,从而准确判断整个集群的综合负载状态,具体给出了在集群过载时采用任务价值率最大化的算法进行负载调度。最后,通过测试和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面向内容交换,以任务价值率最大化调度算法,能够充分利用Linux集群系统的计算资源,并取得满意的任务执行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负载均衡集群系统简介
  • 1.2.1 集群与负载均衡集群介绍
  • 1.2.2 负载均衡技术的相关问题
  • 1.2.3 负载均衡集群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Linux Virtual Server 集群
  • 2.1 LVS 的体系结构
  • 2.2 LVS 下IP 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
  • 2.3 LVS 下七层交换的负载均衡技术实现
  • 2.3.1 KTCPVS 的体系结构
  • 2.3.2 KTCPVS 的调度算法
  • 2.4 小结
  • 3 基于内容交换的负载均衡原理
  • 3.1 基于内容交换的提出
  • 3.1.1 第四层交换技术的缺点
  • 3.1.2 基于内容交换的优点
  • 3.2 基于内容交换的主要实现机制
  • 3.2.1 应用层代理
  • 3.2.2 TCP 网关(TCP Gateway)
  • 3.2.3 TCP 粘合(TCP Splicing)
  • 3.2.4 TCP 迁移(TCP Handoff)
  • 3.3 小结
  • 4 动态负载均衡系统总体设计
  • 4.1 动态负载均衡系统模型
  • 4.1.1 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的提出
  • 4.1.2 设计目标
  • 4.2 负载信息度量
  • 4.2.1 度量指标
  • 4.2.2 集群综合负载
  • 4.3 任务模型
  • 4.3.1 任务价值率
  • 4.3.2 WEB 内容划分
  • 4.4 动态负载均衡系统总体架构
  • 4.4.1 总体架构
  • 4.4.2 调度策略
  • 4.5 小结
  • 5 动态负载均衡系统实现过程
  • 5.1 动态均衡实现
  • 5.1.1 开发环境
  • 5.1.2 内核协议栈实现分析
  • 5.1.3 负载信息获取
  • 5.1.4 动态负载的KTCPVS 功能描述
  • 5.2 KTCPVS 算法改进
  • 5.2.1 KTCPVS 软件流程
  • 5.2.2 软件实现的关键点
  • 5.3 小结
  • 6 性能测试和分析
  • 6.1 系统部署
  • 6.2 性能分析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NISO发布串行内容交换推荐实践草案[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5(01)
    • [2].内容交换技术在服务器负载平衡中的应用[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3].DRM标准在内容交换中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电视技术 2011(09)
    • [4].3D打印:发挥比较优势 破解“小而散”格局[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4(11)
    • [5].基于P2P内容交换技术的IMS网络架构探讨[J]. 电信科学 2013(09)
    • [6].台湾《经济日报》与大陆《经济日报》签全面合作框架协定[J]. 国际新闻界 2010(08)
    • [7].NISO就索引搜索服务发布推荐做法草案[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4(01)
    • [8].爱立信在CCBN2013展示前沿电视解决方案[J]. 现代电视技术 2013(04)
    • [9].广电网络内容交换接入平台业务分析[J]. 广播电视信息 2012(10)
    • [10].运营:广电[J]. 电视技术 2015(02)
    • [11].全媒体内容共享平台的建设[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5(10)
    • [12].基于混合云架构的全球内容交换平台设计[J]. 广播电视信息 2018(08)
    • [13].视音频与字幕分离技术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11)
    • [14].基于P2P模式的DRM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中国科技财富 2009(06)
    • [15].图片新闻[J]. 福建林业 2015(06)
    • [16].数字内容交换体系研究[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03)
    • [17].巴西和中国媒体合作前景广阔[J]. 国际传播 2017(03)
    • [18].基于内容交换的分布调度集群系统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9].数字媒体内容集成交换平台承载网的方案探讨及实现[J]. 广播电视信息 2012(02)
    • [20].卫生部部长陈竺会见英国健康与生命科学大使[J]. 中国药房 2010(30)
    • [21].电力信息系统WEB负载均衡设计与实现[J]. 价值工程 2010(25)

    标签:;  ;  ;  ;  

    基于面向内容交换的Linux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