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用药规律探微

中医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用药规律探微

论文摘要

消渴病并发痹证,西医又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中、西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更着重于中医药对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临床用药规律的研究。现代医学主要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高血糖所致的神经组织的代谢紊乱、神经因子的减少、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目前尚缺乏本病的特效防治办法,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这种疾病显得无能为力。以往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挖掘和提高,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多散在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挖掘整理中医学认识的基本规律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数据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整理,是中医药研究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领域。大量古代文献提示,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病基本机理是由于消渴病发病日久阴损耗气损阳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气血痹阻脉络,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诸多脏器发生慢性并发症,其中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则是消渴病早期神经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理。消渴病并发痹证其发病规律为:病位在血络,病性是虚实夹杂,即气阴两虚兼瘀血、痰浊。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主要与脾胃、肝、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消渴病日久导致的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理,治疗与用药的整体规律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有: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温阳化痰、活血通络、通络祛风、益气健脾、滋养肝肾、益气温督、舒肝活血等多种治疗方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方法,而活血化瘀法基本贯穿于本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之中,亦有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效者,但中医理论认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机理。此外,尚有祛风法、温督法、舒肝法等,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纵观上述治疗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扶正与祛邪同用,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有正虚的机理存在,亦有邪实因素的存在,故在治法上要标本兼顾。根据正虚、邪实的不同程度,而在治法上有所侧重。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等。论文在回顾与总结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对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相关疾病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对1979年—2008年近29年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所载的关于中医药防治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文献进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339篇相关文献中筛定研究文献145篇,建立数据库,共收入基本处方145首,涉及中药140种。使用Access数据处理软件作为统计工具,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药物使用频次、频率,药物归经,功效归类等规律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用药规律,进一步从用药规律探讨证治特点,从证治特点辨析病机规律。研究表明:文献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和频率占前三位者分别是黄芪、当归和生地黄,使用频率分别为64.14%、55.17%和35.86%,这三种药物恰好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和滋阴清热药的典型代表药物;其它药物的使用也呈现向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高度集中的趋势,这些药物在145首处方内的使用率分别为23.57%、15%和12.14%;所统计的药物归经占前三位的分别为肝、肾和脾三经,方内使用药物率分别为60.71%,38.57%和31.43%。从而提示,中医学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时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三类药物为用药主体,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治法,这一特点已成为29年来中医学在继承传统证治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基本规律。用药规律的研究结果基本揭示了消渴病并发痹证的治则治法,进一步证实了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从而说明中医学论治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理论是有其坚实的临床实践基础的。传统理论认为,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发展,多与肾、脾胃等关系密切,从肝立论者并不多见。而通过对140种中药归经研究发现,归肝经的药物最多,使用率最高。这一现象是否与肝、肾两者的关联度以及消渴病并发痹证也常伴随一定程度的动风症状有关,值得引起重视。这至少从另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在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的辨证论治实践中,应当重视对肝在其发病、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相关文献的用药规律研究基于消渴病并发痹证的“气阴两虚为本,痰浊瘀血痹阻脉络为标”的病机特点,辨证运用补气、滋阴、逐瘀、通络之法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如能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病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总结出本病辨证分型标准,建立辨证施治体系,并且进一步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补气、滋阴、逐瘀、通络药物作用靶位、药理机制,探讨其作用机理,寻找有效的中药复方,早期干预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病理过程,对于防治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生、发展,提高消渴病并发痹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必将具有深远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现代研究认识及诊治
  • 1.消渴病并发痹证的发病机理
  • 2.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临床表现
  • 3.消渴病并发痹证的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中医历代文献对消渴病并发痹证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1.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病名来源
  • 2.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病因病机
  • 3.消渴病并发痹证的机制研究
  • 4.名家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的临床经验
  • 第三部分 国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的用药规律的研究
  • 1.数据来源
  • 2.纳入和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统计结果与分析
  • 4.1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频次、频率统计与分析
  • 4.1.1 数据统计
  • 4.1.2 数据分析
  • 4.2 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中药归经统计与分析
  • 4.2.1 数据统计
  • 4.2.2 数据分析
  • 4.3 治疗消渴病痹证中药功效归经统计与分析
  • 4.3.1 数据统计
  • 4.3.2 数据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语
  • 1.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呈高度集中趋势
  • 2.从肝论治是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新的探索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毒立论”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2].“痹证宁”治疗痹症的临床运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17)
    • [3].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足部操治疗消渴病痹证53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4)
    • [4].独活寄生汤治疗痹证日久的临床经验[J]. 人人健康 2020(12)
    • [5].周百川谈痹证及其治疗[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1)
    • [6].中医药辩证论治痹证临床经验[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13)
    • [7].寒温并用治疗痹证之探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27)
    • [8].中药穴位贴敷干预消渴病痹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05)
    • [9].关节痛防治有方法——谈谈痹证的防治与调养[J]. 生命世界 2016(10)
    • [10].“心痹证”病因病机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06)
    • [11].药罐疗法治疗产后痹证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 中医外治杂志 2013(06)
    • [12].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13)
    • [13].中医痹证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12)
    • [14].痹证常用对药的临床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6)
    • [15].从肝脾论治痹证探析[J]. 国医论坛 2018(01)
    • [16].从“瘀”探讨痹证分期治疗[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3)
    • [17].近现代名医应用马钱子治疗痹证经验拾粹[J]. 国医论坛 2018(04)
    • [18].“以毒立论”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4)
    • [19].痹证渊源及现代医家论治经验[J]. 现代中医药 2018(05)
    • [20].痹证药膳疗方[J]. 现代养生 2018(11)
    • [21].膝痹证“从筋论治”浅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01)
    • [22].慢性肾脏病3期肾络瘀痹证的中医证候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05)
    • [23].痹证2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3(09)
    • [24].痹证6号方合麝火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80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01)
    • [25].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痹证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2)
    • [26].祛风汤治疗产后痹证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1)
    • [27].四物汤加味治疗血虚痹证56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1(10)
    • [28].娄多峰教授治疗痹证经验[J]. 中医研究 2010(01)
    • [29].罗才贵教授的痹证辨治浅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14)
    • [30].顾中欣治疗痹证验案两则[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12)

    标签:;  ;  ;  

    中医治疗消渴病并发痹证用药规律探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