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教学大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大纲,范式
历史教学大纲论文文献综述
常青[1](2019)在《历史·理论·范式——“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大纲》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8年教育部对全国专业硕士学位必修课程的设置要求,在被认定的建筑学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中,包含了"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本文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出发,针对适应建筑学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主要职业生涯的特点和需求,在以往相类教学课程的基础上,以理论诸范式及其相互关系为主线,提出了"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对讲授内容和方法作了新的系统梳理和概括,列出了部分比较重要的教学参考书目,以为日后课程设置在全国各建筑院校的实施提供前期研究和讨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师》期刊2019年04期)
曹华清,郑家福[2](2019)在《新中国70年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演进——基于教学大纲(课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价值是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追问,对教育价值的回答关乎教育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历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人们怎样认知历史教育的价值呢?有学者提出:"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其特质历久而不变的大写历史学,却有着被某个时代的人们一致认为是历史学的各式各样的作品。"(1)既然对历史学的认识会因时代而变,那么,以历史学研究成果为载体的历史教育价值也难免烙上时代印记,这从新中国历史课程的发展历程中即可见一斑。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历史教育价(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刘波[3](2019)在《构建以学生理解为中心的历史探究教学——新加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新加坡《历史教学大纲》做了详细介绍,深入分析了该大纲重视历史探究,将其目标定位在学生理解的特点,并对我国优化建构历史探究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提出了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马亚鹏[4](2019)在《科学论证在我国课程政策中的历史演进——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科学论证作为科学思维的主要内容纳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倡导基于科学论证的物理教学.对我国1949年至今颁布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科学论证内容展开梳理分析,指出科学论证在我国课程标准中经历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历史演进,科学论证主要但又不仅限于体现在科学探究中,基于科学论证的物理教学研究与实践是提高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9年03期)
林志芳,杨再隋[5](2018)在《语文教育四十年探微——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语文教育基本问题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从"工具性与思想性的交替失位"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双基""叁维目标""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等在不同时期充任着语文课程目标的关键词;当代语文教育对教学内容的讨论主要是围绕语文知识展开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从重视教师"教"转到重视学生"学"。(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18年23期)
朱雪梅,张晓芳[6](2018)在《历史嬗变与价值诉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改革4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共颁布了13个版本的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这些文本在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等方面的嬗变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对地理课程改革的引领,也反映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时代追求。探寻导致这种演变的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背景因素,将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后不再出台教学大纲)作为课程实施的指南,有助于发挥其积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11期)
盛刚[7](2016)在《中日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关于“世界史”要求的差异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中日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关于"世界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开拓我们的教学视野,推动教学改革,实现历史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的改进与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期刊2016年Z1期)
姚锦祥,胡玥[8](2016)在《新加坡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新加坡2014年版中学低年级历史教学大纲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早在2010年就制订了21世纪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在各学科中实施。2014年版中学低年级历史教学大纲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的历史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这对我国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一评介。教学大纲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了历史教育目标。教师的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应当形成的教学结果,学生的目标是学习之后应当(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6年08期)
李文沛[9](2016)在《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要加快重新构建体现素质教育基础课程体系的步伐。为了响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召,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制定了基础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和实施建议做了除旧布新的大改革。与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相比,这部《课程标准》无论是在课程标准结构体系、指导思想、还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具体。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课程结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了2000年历史教学大纲与2001年课程标准之间的差异,探究了教学大纲的不足之处,总结了课程标准的新特点,通过比较历史2000年教学大纲与2001年课程标准,可以对新一轮历史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全文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课程结构的比较,从课程板块的调整变化和增减变化两方面比较《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第叁部分为课程目标的比较,从目标内容和目标层次进行比较,并对二者进行目标问题反思。第四部分为课程内容的比较,从课程内容的制定原则和内容难易度进行比较,并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第五部分为教学目标的比较,比较教学评价的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反思。第六部分为建议内容,提出了历史学科完整性和学习主题有机结合、课程目标要有可操作性、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课程标准》版本多样化、充分挖掘和传播民族特色文化等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沈利兰[10](2016)在《清末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法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实际的中学历史课堂中教法百花齐放,难以对近代以来的中学历史教法进行一个统一的研究,故本文将基于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纲要性文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相关的教法内容,来整体研究百年来中学历史教法的发展、变化,为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法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方法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法。将详细叙述清末时期的中学历史教法的内容和特点;第叁章,将具体分为民初与北洋军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这两个时期来论及中学历史教法的内容和特点。第四章,分为建国27年、十一届叁中全会后、二十一世纪叁个时期来具体谈论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法的内容和特点。最后第五章,对百年课标(大纲)中的历史教法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纵观百年来的中学历史教法,既有值得提倡的优点,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等,也存在着不足,如片面的学习国外的教法、教法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较大、全面落实教法的研究成果有难度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理性地处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理性地对待传统以及西方的教法、教学理论的研究要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相结合等等。纵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中学历史教法的百年发展,往往会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已有的经验下,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反思、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历史教学大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育价值是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追问,对教育价值的回答关乎教育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历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人们怎样认知历史教育的价值呢?有学者提出:"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其特质历久而不变的大写历史学,却有着被某个时代的人们一致认为是历史学的各式各样的作品。"(1)既然对历史学的认识会因时代而变,那么,以历史学研究成果为载体的历史教育价值也难免烙上时代印记,这从新中国历史课程的发展历程中即可见一斑。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历史教育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教学大纲论文参考文献
[1].常青.历史·理论·范式——“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大纲[J].建筑师.2019
[2].曹华清,郑家福.新中国70年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演进——基于教学大纲(课标)的分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
[3].刘波.构建以学生理解为中心的历史探究教学——新加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启示[J].现代教学.2019
[4].马亚鹏.科学论证在我国课程政策中的历史演进——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例[J].物理教师.2019
[5].林志芳,杨再隋.语文教育四十年探微——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语文教育基本问题的历史考察[J].基础教育课程.2018
[6].朱雪梅,张晓芳.历史嬗变与价值诉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改革40年[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
[7].盛刚.中日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关于“世界史”要求的差异评析[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6
[8].姚锦祥,胡玥.新加坡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新加坡2014年版中学低年级历史教学大纲评价[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
[9].李文沛.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之比较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
[10].沈利兰.清末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法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