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Φ4×145米回转窑喂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徐迅[1](2018)在《入窑生料温度对物料反应特性和煅烧系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文中指出预分解工艺已是目前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的主流,但在回转窑内仍然存在物料部分分解和升温的“热瓶颈”。如何消除这一传热与需热的矛盾,是熟料煅烧工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若在目前预分解工艺入窑生料温度小于900℃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预分解窑尾系统的预烧功能,利用悬浮态的高效传热、传质优势提高入窑生料温度,将有望加快入窑物料的固相反应和烧成反应过程,将有助于熟料产量的大幅度提升。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计算,定量阐明了提高入窑生料温度对熟料煅烧系统产量的影响,并且发现提高入窑生料温度对窑产量的提升效应比提高入窑生料分解率更为显着。通过煅烧条件的对比模拟,研究了入窑生料温度对熟料物理化学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100℃附近悬浮煅烧下,碳酸盐矿物新生物相活性可达到最高,约为900℃下煅烧产物活性的1.311.45倍。入窑生料温度由900℃升高到1000℃,固相反应速率加快约十倍(C2S为2.610.7倍,C3A为2.010.0倍,生料为2.8倍);若进一步提高反应温度到1100℃进行,固相反应速率加快约二十倍(C2S为9.019.3倍,C3A为2.726.6倍,生料为4.0倍)。若能保持更高温度和/或更高分解率的入窑生料进行烧成反应,熟料形成反应速率将有较大提升。为掌握入窑生料温度对窑炉系统热工特性的影响,基于煅烧窑炉的传热、传质、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其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当窑尾喂煤比例由60%提高到70%时,入窑生料温度可从886℃提高到1070℃。当入窑生料温度为1070℃时,采用L/D较短(L/D=10)的回转窑,其烧成带能够形成更为稳定的温度场,其物料最高温度比入窑生料温度为886℃的情况下高80℃,其高温区域(>1450℃)长度增长了1倍。为预烧成工艺的进一步工程化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初步分析了入窑生料温度提高后对预分解工艺的关键热工设备(旋风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的影响。研究发现入窑生料温度提高后,分解炉的设计需满足提高料气停留时间比tm/tg、延长物料停留时间的要求,并能满足煤粉的充分分散与良好燃烧的需求;C6旋风预热器的内筒可采用陶瓷内筒等技术措施;回转窑的设计可采用“大斜度、大直径、小长径比”的方案;配料可采取“两高一中”的方案,并能更好的适应易烧性较差的生料。通过系统研究认为在目前的预分解窑工艺基础上,可望将入窑生料温度提高到10001100℃。综合分析,当窑尾喂煤比例控制在70%时,入窑生料温度可达1070℃,入窑生料分解率达97.1%,此时产量增加95%,熟料理论热耗降低53.0 kJ/(kg·cl),熟料形成工艺热耗减少236.1 kJ/(kg·cl),热效率提高3.6%。
李福通[2](2015)在《水泥窑系统综合节能改造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工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产业,当然水泥工业也是国家六大高耗能行业之一,其生产也付出消耗巨大能源的代价。目前水泥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水泥工艺的重心是预分解窑系统,预分解窑系统的能源消耗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厂的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某公司预分解窑系统进行改造前用能分析,以及对实施节能技改后对系统进行热工标定,分析了水泥窑系统的能耗分布情况,从而评价实施节能改造获得的效果。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耗现状,梳理了国内外水泥窑系统节能技术发展情况,并对水泥行业重点耗能环节进行初步分析。2、借助案例企业对水泥预分解窑系统进行热平衡测试,建立窑系统热量收入、支出模型和物料收入、支出模型,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改造前窑系统的熟料综合煤耗和热效率水平。得出改造前窑系统烧成热效率为51.1%,处于国内烧成热效率常值50%60%的中下水平,熟料综合煤耗106.2 kgce/t也只达到国内同等窑系统能耗的普通水平。分析影响窑系统热能损耗的环节,并提出节能改造的方向。3、节能改造后,对水泥预分解窑系统进行热工测试,得到水泥窑系统的热平衡关系。通过模型,进行物料和热量平衡分析,得到改造后窑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综合煤耗。改造后烧成系统热效率为53.2%,比改造前上升2.1个百分点,节能改造比较成功。改造成功经验也具有为国内同类项目提供改造案例的参考价值。
周静[3](2014)在《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质量优越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优质石灰石资源的消耗,我国的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大量的低品位石灰石原料及工业废弃物仍然没能得到重复利用。水泥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在提高水泥熟料性能的同时能够大量地利用低品位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以下简称高固气比系统)由于采用五级八次交叉料流、高固气比型悬浮预热器和小体积低温分解炉,较之传统干法技术,使气固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成倍增加,大幅度提高预热器的热效率,入窑碳酸盐的表观分解率接近100%,极大改善了窑内煅烧温度场分布,尾煤和头煤的比例可达到8:2,以减少由于煤灰降落对熟料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调研甘肃三易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生产线、陕西韩城韩禹普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陕西韩城尧柏阳山庄水泥熟料生产线、陕西生态水泥熟料生产线、甘肃平凉祁连山水泥熟料生产线和陕西尧柏实丰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熟料和燃料的数据,探讨MgO对熟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高固气比系统和普通系统的煅烧工艺,如分解率、煅烧温度、煤质、熟料中MgO的含量、凝结时间等,对比分析高固气比系统的优越性。选取上述六条熟料生产线的高镁熟料进行实验,通过化学分析、XRD分析、TG-DTG分析、BSE+EDS分析,同时对实际生产的熟料进行岩相显微结构分析。说明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生产线使用高镁原料作为原料,煅烧出质量良好的熟料是切实可行的。
刘仁德[4](2013)在《适用于5000t/d预分解窑的节能煅烧技术改造》文中指出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熟料煅烧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目前,各企业采用的煤粉燃烧器,一次风用量大多在窑头供风量的10%以上,对降低燃料消耗,减少NOX排放都有显着影响。因此,对现有燃烧器进行改造势在必行。分解炉内煤粉的燃烧速度随三次风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煤粉输送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入炉三次风温度;在保证煤粉输送量稳定的前提下,减少输送风机的风量,既能够节煤节电,又能改善分解炉温度流场。TLSF水泥公司的技改经验证实,对回转窑及分解炉燃烧系统进行节能煅烧技术改造,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曾英[5](2013)在《某3200t/d生产线的现场诊断与操作——2012全国水泥行业中控技能竞赛诊断与实操报告之四》文中研究表明1生产线设备配置及产品质量概况1.1煅烧系统设备配置情况回转窑规格:Φ4.3×62m,斜度为4%,主电机:420kW,窑速0.4~4..18r/min。分解炉:采用ILC喷腾分解炉,预热器为五级悬浮预热器(规格5700×39000)。高温风机配置功率:1800kW。风量60万m3/h;风压8000Pa,窑投料260t/h,系统能平稳运行。窑头排风机:800kW,风量:46万m3/h,风压:4200Pa,
曾靓[6](2012)在《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水泥工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特别是近20年,我国的水泥产量一直占据世界第一位。但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对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每年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清洁生产就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的生产模式,它通过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清洁生产的核心方式,是对企业进行全方面的调查和诊断,发掘清洁生产潜力,进而产生出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最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现减污和增效。水泥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扭转现有粗放型生产模式,推行清洁生产。本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清洁生产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意义,说明水泥行业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我国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潜力和机会,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指出实施清洁生产是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在总结大量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具体思路,从筹划与组织、预评估、评估、方案的产生与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的实施和持续清洁生产等七个基本步骤详细说明如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为今后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和依据;第三部分选取水泥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NF水泥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评价,通过分析该企业的企业情况、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以及审核重点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从公司生产的原辅材料及能源、技术工艺、过程控制、设备、产品、管理、废弃物和员工八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清洁生产方案38条,通过具体数据来说明清洁生产能够使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是促进水泥行业发展为绿色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本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水泥行业的其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能够起到具体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季尚行,张元慈[7](2010)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我国水泥工业建设和生产实际数据,从技经指标、设备大型化、设备国产化、生产节能环保、水泥生产废渣利用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我国水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并分析探讨了我国水泥工业技术进步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李永亮[8](2008)在《基于信息融合的水泥回转窑工况的智能识别》文中提出回转窑是一个多因素、慢时变、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控制对象,本文运用分类识别算法对回转窑的主要检测参数进行故障检测和趋势类型的识别。在判断每个参数所处运行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多个主要参数的实时状态,结合现场专家经验,对回转窑当前运行状态做出判断,实现基于信息融合的回转窑工况的智能识别。据此即可根据实际工况做出相应控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水泥回转窑的控制现状及分析新型干法水泥煅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明确了影响回转窑运行的内、外因素,确定了影响回转窑系统运行的主要检测参数和控制手段;通过研究分形理论和信息融合技术,设计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故障检测与ART-2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算法,实现对检测参数的工艺故障检测和趋势类型的划分;采用基于分形理论的故障信号检测方法,判断当前运行状态并进行异常情况报警,故障检测之后的实时数据,进入ART-2网络进行趋势识别,对不同的趋势进行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原有的ART-2网络存在模式飘移、缺乏幅值模式相似度比较及无法处理负实数数据等不足。据此,对ART-2网络算法进行了改进,有效的提高了聚类的准确度,实现了检测参数的趋势类型的准确分类,并用现场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分类识别算法;结合现场经验,总结主要工艺参数的状态变化对回转窑工况造成的影响,归纳定义了回转窑的典型工况,并由此构建了工况知识库。反映回转窑工况的主要工艺参数实际运行数据经分类识别算法并行处理之后,将其结果与知识库的工况相对照,确定回转窑的工况类别,并提出回转窑控制的指导性建议。基于信息融合的回转窑工况的智能识别方案,用VisualC++编程实现检测参数的分类识别模块、ADO及OPC,建立SQL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通过ADO把存储在SQL数据库中的水泥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导入分类识别模块进行分类识别,其结果与现场实际工况进行对比,完善工况识别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回转窑工况识别算法通过OPC接口与DCS进行实时数据通讯,对现场实时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实现回转窑工况的在线识别。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识别回转窑的工况,为进一步实现回转窑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由于该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增强了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方方[9](2004)在《浅析早期2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的提产改造》文中研究说明
刘洪超[10](2002)在《SLC和ILC改进型预分解窑系统的研究及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代表着当今水泥生产技术的先进水平,也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新型干法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难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这严重地制约着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在对燃烧及传热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干法的核心部分——预分解系统各单体结构的优化和及其配套技术深入研究,并通过一些厂家的生产性试验,在主机配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增加产量的各种途径。探明了分解炉结构,燃烧效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和研究了新型干法窑系统烧成的内在规律;探讨了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炉系统中气流及物料浓度分布场等在固相反应及传热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本文结合华新公司两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大幅度提高水泥熟料产量的实际情况,通过冷、热模型试验对分解炉的控制温度,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物料分解率,煤粉用量,煤粉燃烬度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次推出高技术,低投入,高产量的3000t/d和6000t/d两种规模的“混合型”预分解窑系统,以填补我国目前还没有单系列3000t/d和双系列6000t/d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之空白。目前3000t/d项目已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以国计产业[2001]1203号文下发,华新正着手进行新建。 通过对华新现有预分解窑生产线的预热器和分解炉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模型试验研究和分析,针对新型干法生产特点对原燃料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系统间参数关联的数字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实际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对预分解窑系统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透视了制约分解炉能力发挥的条件,为取得高烧煤量,高燃烧效率及高CaCO3分解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究了预分解系统的各单体的性能,系统配套的合理性,科学预测了系统产量及其增产潜力,分析和研究了限制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充分发挥系统设备潜力,进而使系统的总体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建立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预分解窑系统。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效能,为提高我国自己的窑外预分解技术水平 摘 要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混合型”预分解窑系统的工艺配置及参数。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工程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系统各设备进行模型试验,对实际生产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反求计算,对系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预测性研究,将所获结果与生产实际反馈的数据、各项信息相互检验和修正,这对于在科学认识与掌握窑外分解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型”预分解窑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课题还对煤在分解炉内的燃烧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煤在分解炉中燃烧的环境和特殊条件,对煤的着火、燃烧的动力学特性、煤与碳酸钙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同时找到了提高分解炉燃烧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本研究还力求突破长期以来对我们观念上和技术上的束缚,探讨了在现有新型干法主机配置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取得提高产量近20%的可行性。提出对分解炉结构及冷却机进行适当改进能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相关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在综合分析和研究新型干法窑系统实际生产状况和内在潜力以后,推出了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 3000t/d和 6000t/d“混合型”预分解窑系统的工艺配置。
二、Φ4×145米回转窑喂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Φ4×145米回转窑喂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入窑生料温度对物料反应特性和煅烧系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的发展 |
1.2 预分解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预分解工艺产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思路 |
1.3.1 产量的影响因素 |
1.3.2 产量提升思路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水泥煅烧工艺的进展 |
1.4.2 熟料反应特性的研究进展 |
1.4.3 水泥窑系统温度场分布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入窑生料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从窑热平衡角度的理论分析 |
2.3 从窑热工特性角度的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浮态下温度对碳酸盐新生物相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材料和方法 |
3.2.1 高温悬浮态反应试验装置简介 |
3.2.2 试验原材料 |
3.2.3 试验方法 |
3.3 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4 分解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时间 |
3.4.1 分解反应动力学 |
3.4.2 料粉颗粒的分解时间 |
3.5 新生物相的反应活性 |
3.5.1 分解产物活性分析 |
3.5.2 微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入窑生料温度对固相反应热动力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原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原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4.3.1 C_2S固相反应 |
4.3.2 C_3A固相反应 |
4.4 固相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4.4.1 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
4.4.2 CaCO_3配料与CaO配料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
4.4.3 固相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 |
4.5 悬浮态下生料固相反应特性 |
4.5.1 悬浮态下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4.5.2 悬浮态下温度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
4.6 窑内物料固相反应速率的理论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入窑生料状态对烧成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原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原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烧成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5.3.1 入窑生料温度对反应率的影响 |
5.3.2 入窑生料分解率对反应率的影响 |
5.3.3 活化能的分析 |
5.3.4 不同入窑生料状态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入窑生料温度对窑尾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模型的建立 |
6.2.1 系统单元的划分 |
6.2.2 基本假设 |
6.2.3 窑尾系统的固相物料平衡 |
6.2.4 窑尾系统的气相质量平衡 |
6.2.5 窑尾系统的热量平衡 |
6.3 计算策略和程序 |
6.3.1 计算策略 |
6.3.2 计算程序界面 |
6.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1 相关参数的确定 |
6.4.2 窑尾喂煤量对窑尾系统热工参数的影响 |
6.4.3 “六级预热器+分解炉”工艺窑尾系统热工参数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入窑生料温度对回转窑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回转窑传热综合模型 |
7.2.1 模型基本假设的建立 |
7.2.2 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 |
7.2.3 窑内物料的运动方程 |
7.2.4 窑内气体和物料质量守恒方程 |
7.2.5 窑内气体、物料与窑壁能量守恒方程 |
7.2.6 煤粉燃烧反应方程 |
7.2.7 模型的数值求解算法 |
7.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4 全窑系统的温度分布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入窑生料温度对预分解窑系统的影响分析 |
8.1 引言 |
8.2 对分解炉的影响 |
8.2.1 分解炉内煤燃烧机制特点 |
8.2.2 分解炉的设计要求 |
8.3 对旋风预热器的影响 |
8.3.1 碱、氯、硫对物料的粘结及生料高温流动性的影响 |
8.3.2 C6旋风预热器的设计要求 |
8.4 对回转窑的影响 |
8.4.1 回转窑的运行特点 |
8.4.2 回转窑的设计要求 |
8.5 对配料方案的影响 |
8.6 对热耗的影响 |
8.6.1 理论热耗分析 |
8.6.2 工艺热耗分析 |
8.6.3 熟料烧成热耗 |
8.6.4 热平衡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2)水泥窑系统综合节能改造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水泥行业能耗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情况 |
1.2.1 国外水泥窑系统的节能技术发展情况 |
1.2.2 国内水泥窑系统的节能技术发展情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水泥窑系统主要结构及能效分析 |
2.1 水泥窑系统的主要结构 |
2.1.1 生产工艺简介 |
2.1.2 主要构成系统 |
2.2 建立预分解窑系统物料平衡模型 |
2.2.1 物料收入模型 |
2.2.2 物料支出模型 |
2.3 建立预分解窑系统热平衡模型 |
2.3.1 热量收入模型 |
2.3.2 热量支出模型 |
2.4 测试环节及内容 |
2.5 水泥窑系统改造前能耗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窑系统改造及性能分析 |
3.1 改造方案提出 |
3.2 改造边界及内容 |
3.2.1 改造边界 |
3.2.2 改造内容 |
3.3 测试数据及参数 |
3.4 测试结果分析 |
3.4.1 物料平衡分析 |
3.4.2 热量平衡分析 |
3.4.3 热效率计算 |
3.4.4 节能效果分析 |
3.5 改造技术总结 |
3.5.1 各环节改造效果 |
3.5.2 总体表现 |
3.6 测量及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质量优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泥生产用石灰石利用现状 |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gO 对熟料烧成的影响 |
1.2.2 MgO 和 SO3对水泥熟料矿物形成及性能影响 |
1.2.3 普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对高镁原料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1 同步热分析仪 |
2.2 X 射线衍射分析仪 |
2.3 光学显微镜 |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 水泥熟料质量调研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2.1 陕西韩城尧柏阳山庄 2500t/d 高固气比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2.2 甘肃三易 3000t/d 高固气比型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3 普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3.1 甘肃平凉祁连山 2500t/d 普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3.2 陕西韩城韩禹建材 2500t/d 普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3.3 陕西尧柏实丰水泥 4500t/d 普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3.4 高固气比系统与普通新型干法系统水泥熟料质量对比 |
3.4.1 甘肃三易和陕西韩禹水泥熟料质量对比 |
3.4.2 陕西阳山庄、实丰水泥与平凉祁连山水泥熟料质量对比 |
3.5 分解率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
3.6 煅烧温度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
3.7 煤质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
3.8 MgO 对水泥熟料矿物形成及凝结时间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4 高镁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形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甘肃三易和陕西韩城水泥熟料微观分析及性能研究 |
4.2.1 试验原料的准备及基本性质 |
4.2.2 水泥熟料 TG-DTG 分析 |
4.2.3 水泥熟料 XRD 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 |
4.2.4 水泥熟料物理性能 |
4.2.5 水泥熟料岩相分析 |
4.2.6 水泥熟料扫描电镜分析和 EDS 分析 |
4.2.7 本节小结 |
4.3 陕西阳山庄、平凉祁连山、实丰水泥熟料微观分析及性能研究 |
4.3.1 试验原料的准备及基本性质 |
4.3.2 水泥熟料 TG-DTG 分析 |
4.3.3 水泥熟料 XRD 定性分析 |
4.3.4 水泥熟料物理性能 |
4.3.5 水泥熟料岩相分析 |
4.3.6 水泥熟料扫描电镜分析和 EDS 分析 |
4.3.7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优越性分析 |
5.1 陕西生态水泥 4500t/d 高固气比型水泥熟料质量调研 |
5.2 陕西生态水泥 4500t/d 高固气比型水泥熟料微观分析及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适用于5000t/d预分解窑的节能煅烧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燃烧系统的设备配置与工况条件 |
1.1 燃烧系统的设备配置 |
1.2 窑内工况条件及热工参数 |
2 燃烧条件对节能减排的影响 |
2.1 窑头喂煤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 分解炉喂煤系统存在的问题 |
3 技术改造的措施 |
3.1 对窑头喂煤系统的技术改造 |
3.2 针对分解炉喂煤系统的技术改造 |
4 经济效益 |
4.1 年节电量 |
4.2 节煤量 |
5 结论 |
(5)某3200t/d生产线的现场诊断与操作——2012全国水泥行业中控技能竞赛诊断与实操报告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线设备配置及产品质量概况 |
1.1 煅烧系统设备配置情况 |
1.2 生料粉磨系统设备配置情况 |
1.3 原燃材料及水泥质量情况 |
2 评审专家组对该生产线的点评与建议 |
2.1 节能减排方面问题 |
2.1.1 窑头喂煤系统问题 |
2.1.2 窑尾喂煤系统问题 |
2.2 关于熟料品质问题 |
2.3 关于进一步挖掘回转窑潜能问题 |
2.4 关于篦冷机的使用问题 |
2.5 托轮瓦水槽存水问题 |
2.6 关于窑头窑尾排风问题 |
3 选手对该生产线的诊断与建议 |
3.1 烧成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 立磨粉磨系统存在的问题 |
4 选手实际操作与效果 |
4.1 烧成系统 |
4.1.1 窑操选手蒋文伟的操作过程与效果 |
4.1.2 窑操选手江超的操作过程与效果 |
4.2 立磨系统 |
4.2.1 磨操选手张政的操作过程及效果 |
4.2.2 磨操选手杨林山的操作过程及效果 |
5 结束语 |
(6)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清洁生产的概述 |
1.1.1 清洁生产的产生 |
1.1.2 清洁生产的定义 |
1.1.3 清洁生产的意义 |
1.2 清洁生产审核 |
1.2.1 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 |
1.2.2 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 |
1.2.3 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 |
1.3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背景 |
1.3.2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 |
2.1 筹划和组织 |
2.1.1 目的和要求 |
2.1.2 工作内容 |
2.2 预审核 |
2.2.1 目的和要求 |
2.2.2 工作内容 |
2.3 审核 |
2.3.1 目的和要求 |
2.3.2 工作内容 |
2.4 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
2.4.1 目的和要求 |
2.4.2 工作内容 |
2.5 可行性分析 |
2.5.1 目的和要求 |
2.5.2 工作内容 |
2.6 方案实施 |
2.6.1 目的和要求 |
2.6.2 工作内容 |
2.7 持续清洁生产 |
2.7.1 目的和要求 |
2.7.2 工作内容 |
第3章 实例研究 |
3.1 预审核 |
3.1.1 企业概况 |
3.1.2 主要生产工艺 |
3.1.3 主要生产设备及存在的问题 |
3.1.4 原辅料、能源消耗情况与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3.1.5 产排污现状分析 |
3.1.6 清洁生产标准对标 |
3.1.7 确立审核重点 |
3.1.8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
3.1.9 预审核阶段问题汇总 |
3.2 审核 |
3.2.1 审核重点概况 |
3.2.2 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分析 |
3.2.3 审核重点的能源消耗分析 |
3.2.4 审核阶段的问题汇总 |
3.3 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
3.3.1 方案的产生和汇总 |
3.3.2 无/低费方案 |
3.3.3 中/高费方案 |
3.4 可行性分析 |
3.4.1 “F26-水泥库底风机变频控制技术改造”方案的评估 |
3.4.2 “F31-全公司降噪设备维护、更新及添置”方案的评估 |
3.4.3 “F33-回转窑整体维护及技术改造”方案的评估 |
3.4.4 “F34-窑头电收尘设备维护、更新及技术改造”方案的评估 |
3.5 方案的实施 |
3.5.1 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 |
3.5.2 方案节能降耗、减排效益计算 |
3.5.3 方案实施与实现清洁生产目标状况的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
2.1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主要技经指标居世界先进水平 |
2.2 技术进步降低了水泥原燃料许用品质要求,低品位原燃料得到合理使用 |
2.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大型化机械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技术日趋成熟 |
2.3.1 原料、生料制备系统 |
2.3.2 熟料烧成系统 |
2.3.3 水泥粉磨系统 |
2.3.4 新型干法生产线主机设备国产化配置方案 |
2.3.5 其他方面 |
2.4 水泥工业环保技术和装备达到高的标准 |
2.5 新型干法水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得到全面应用,效益显着 |
2.6 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迅速 |
2.7 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 |
3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技术展望 |
3.1 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中小规模生产线 |
3.2 进一步提高现有生产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
3.3 开发低碳水泥,减排CO2 |
3.4 研究改进创新水泥生产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 |
3.5 绿色环保和废弃物的工业应用将是水泥生产的重要内容 |
3.6 水泥生产的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 |
4 结语 |
(8)基于信息融合的水泥回转窑工况的智能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泥行业的发展概况 |
1.2 水泥回转窑的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论文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课题来源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干法水泥的煅烧工艺和操作控制 |
2.1 新型干法水泥煅烧工艺 |
2.2 水泥回转窑的操作要求 |
2.2.1 水泥回转窑常用操作与检测参数 |
2.2.2 水泥回转窑的操作控制原则 |
2.3 水泥回转窑的控制方式 |
2.3.1 水泥回转窑的控制难点 |
2.3.2 智能理论在水泥回转窑上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识别算法 |
3.1 分形理论 |
3.1.1 分形理论简介 |
3.1.2 基于分形理论的故障识别算法 |
3.2 信息融合技术 |
3.2.1 信息融合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3.2.2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
3.2.3 信息融合的层次结构 |
3.2.4 信息融合的方法 |
3.3 ART-2 神经网络 |
3.3.1 自适应谐振理论(ART) |
3.3.2 ART-2 神经网络 |
3.4 ART-2 神经网络的不足及改进 |
3.4.1 ART-2 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3.4.2 ART-2 网络改善结构及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回转窑工况的识别 |
4.1 回转窑的工况分析 |
4.1.1 回转窑主要工艺参数反映的工况 |
4.1.2 回转窑参数综合工况分析 |
4.2 信息融合在回转窑工况识别中的应用 |
4.2.1 检测参数的状态分类识别 |
4.2.2 回转窑工况识别的设计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转窑工况识别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5.1 ADO 简介 |
5.2 OPC 接口技术 |
5.3 回转窑工况识别系统的实现 |
5.4 回转窑工况识别系统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9)浅析早期2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的提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早期2 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的指标 |
2 早期2 000t/d生产线工艺装备存在的提产制约因素 |
2.1 熟料烧成系统 |
2.1.1 分解炉 |
2.1.2 预热器系统 |
2.1.3 回转窑系统 |
2.1.4 冷却机 |
2.1.5 窑门罩 |
2.1.6 燃烧器 |
2.2 生料系统 |
2.2.1 生料制备 |
2.2.2 生料入库及喂料系统 |
2.3 煤粉制备及喂煤系统 |
3 改造实例 |
3.1 A厂利用低挥发分煤提产改造技术方案 |
3.1.1 技改前的状况及改造目的 |
3.1.2 改造内容 |
1)分解炉系统 |
2)预热器系统 |
3)回转窑及窑门罩 |
4)生料喂料及生料制备系统 |
5)煤粉制备系统 |
3.2 B厂技改方案 |
3.2.1 技改前的状况及改造目的 |
3.2.2 改造内容 |
4 结束语 |
(10)SLC和ILC改进型预分解窑系统的研究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及其发展 |
§1.2 SLC-S预分解系统的设备特点 |
1.2.1 史密斯型分解炉的发展简介 |
1.2.2 旋风预热器及其组合 |
1.2.3 分解炉的主要特点 |
§1.3 研究目标和试验内容 |
1.3.1 研究工作的目标 |
1.3.2 试验项目与计算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原料、燃料及生料特性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1.1 化学分析 |
2.1.2 煤粉的工业分析 |
2.1.3 粉状物料的粒度分析 |
2.1.4 易磨性试验 |
2.1.5 综合热分析 |
2.1.6 分散态和悬浮态反应动力学试验 |
2.1.7 易烧性试验 |
2.1.8 X射线分析 |
2.1.9 岩相分析 |
2.1.10 碱含量及一次挥发度测定 |
§2.2 冷态模型试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2.1 设备功能分析及冷态模型试验的研究内容 |
2.2.2 主要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原料、燃料及生料特性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原料及生料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1 试样外观描述 |
3.1.2 原料及生料化学组成 |
3.1.3 生料粒度组成 |
3.1.4 生料易磨性能 |
3.1.5 原料及生料的分解性能研究 |
3.1.6 水泥生料的易烧性能 |
3.1.7 熟料X射线分析 |
3.1.8 原料及熟料岩相分析 |
3.1.9 生料碱含量及一次挥发度测定 |
3.1.10 华新原料及生料特性试验研究的综合分析 |
§3.2 煤粉燃烧特性的研究 |
3.2.1 研究方法 |
3.2.2 试验样品的选择和处理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预分解系统冷模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冷态试验模型及其试验流程 |
§4.2 旋风预热器冷态模型试验研究 |
4.2.1 各级预热器的气固两相运动规律研究 |
4.2.2 史密斯型旋风预热器的性能指标研究 |
4.2.3 华新旋风预热器的分析评述 |
§4.3 SLC-S分解炉冷模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分解炉的气体三维流场 |
4.3.2 分解炉阻力特性的研究 |
4.3.3 分解炉物料停留时间分布 |
4.3.4 分解炉物料运动规律的观察 |
4.3.5 分解炉工作特性的分析与讨论 |
§4.4 实测结论 |
第五章 分解炉中煤的燃烧特点研究 |
§5.1 分解炉中化学反应及传热的基本方程 |
5.1.1 煤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方程 |
5.1.2 传热方程 |
5.1.3 CaCO_3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
§5.2 分解炉中煤的着火特点 |
5.2.1 分解炉中煤的着火 |
5.2.2 着火的影响因素 |
§5.3 分解炉中煤的燃烧过程的机制 |
§5.4 CACO_3分解对煤燃烧的影响 |
§5.5 分解炉中煤的燃尽时间 |
第六章 窑尾系统参数综合反求研究 |
§6.1 反求研究方法概述 |
6.1.1 子系统划分 |
6.1.2 假设条件 |
6.1.3 各参数的计算与选取 |
6.1.4 模型建立 |
6.1.5 编制计算机程序 |
§6.2 分解系统设备及性能参数 |
6.2.1 华新四号窑预分解系统设备概况 |
6.2.2 冷模测定研究得到的预热器主要性能参数 |
6.2.3 原燃料分析数据 |
§6.3 主要反求计算结果 |
6.3.1 计算基准及基本数据(主要根据热工检测数据) |
6.3.2 主要反求计算结果 |
§6.4 华新SLC预分解系统反求计算结果分析 |
6.4.1 各级预热器的温度分布分析 |
6.4.2 分解系统各部位的风速及设备规格 |
6.4.3 SLC-S分解炉 |
6.4.4 窑尾各子系统的换热效率及回转窑规格的合理性 |
6.4.5 各级旋风筒工况阻力损失反求计算 |
第七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
§7.1 华新四号窑的旋风预热器 |
7.1.1 旋风预热器的阻力特性 |
7.1.2 旋风预热器的分离效率 |
§7.2 SLC-S分解炉 |
§7.3 华新原料及生料特性试验研究的综合分析 |
7.3.1 生产所用的原料 |
7.3.2 生产所用的生料 |
§7.4 华新所用煤粉及其与分解炉的适应性 |
§7.5 华新四号窑用无烟煤的可行性分析 |
§7.6 华新四号窑生产特种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 |
7.6.1 新型干法窑生产状况分析 |
7.6.2 生产工艺方案及参数选择 |
7.6.3 中热水泥熟料性能分析 |
7.6.4 小结 |
§7.7 评价 |
7.7.1 江砂不是理想的原料 |
7.7.2 生料易磨性差 |
7.7.3 生料易分解 |
7.7.4 预热器的特点 |
7.7.5 生产所用的原煤质量 |
7.7.6 SLC-S分解炉的优缺点 |
7.7.7 该系统有提高产量的空间 |
§7.8 建议 |
7.8.1 调整配方 |
7.8.2 利用好分料装置 |
7.8.3 对分解炉结构改造的好处 |
7.8.4 注重发挥三风道喷煤管的作用 |
7.8.5 控制好生料细度 |
7.8.6 煤粉细度的控制 |
第八章 华新预分解窑系统 |
§8.1 华新预分解窑生产线建设条件要求 |
8. 1.1 原、燃、材料概况 |
8.1.2 配料设计 |
8. 1.3 配料设计特点及相关建议 |
8.1.4 关于原、燃料的预均化 |
8.1.5 原料配料方案及物料平衡表 |
8.1.6 生产规模及产品品种 |
8.1.7 全厂工艺主机设备 |
8.1.8 全厂各种物料的储量与储期 |
8.1.9 主要工艺流程简述 |
8.1.10 技术经济初步分析 |
8.1.11 小结 |
§8.2 3000T/D混合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工艺配置 |
8.2.1 石灰石破碎 |
8.2.2 石灰石预均化堆场 |
8.2.3 原料磨 |
8.2.4 生料均化库 |
8.2.5 生料入窑计量设备 |
8.2.6 高温风机 |
8.2.7 烧成系统 |
8.2.8 熟料链斗输送机 |
8.2.9 煤粉辊式磨 |
8.2.10 粉煤灰配料工艺 |
8.2.11 熟料储存 |
8.2.12 水泥粉磨 |
8.2.13 水泥筒式辊碾磨(HXL磨)丌发建议 |
§8.3 6000T/D混合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工艺配置 |
8.3.1 石灰石破碎 |
8.3.2 石灰石预均化 |
8.3.3 砂岩破碎 |
8.3.4 生料制备系统 |
8.3.5 尘料均化 |
8.3.6 烧成系统 |
8.3.7 熟料输送及储存 |
8.3.8 原煤预均化 |
8.3.9 煤粉制备 |
8.3.10 水泥粉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Φ4×145米回转窑喂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入窑生料温度对物料反应特性和煅烧系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D]. 徐迅.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8(12)
- [2]水泥窑系统综合节能改造效果研究[D]. 李福通.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3]高固气比系统水泥熟料质量优越性研究[D]. 周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4]适用于5000t/d预分解窑的节能煅烧技术改造[J]. 刘仁德. 四川水泥, 2013(01)
- [5]某3200t/d生产线的现场诊断与操作——2012全国水泥行业中控技能竞赛诊断与实操报告之四[J]. 曾英. 四川水泥, 2013(01)
- [6]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D]. 曾靓. 湖南大学, 2012(02)
- [7]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展望[J]. 季尚行,张元慈. 水泥工程, 2010(05)
- [8]基于信息融合的水泥回转窑工况的智能识别[D]. 李永亮. 济南大学, 2008(09)
- [9]浅析早期2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的提产改造[J]. 刘方方. 水泥, 2004(08)
- [10]SLC和ILC改进型预分解窑系统的研究及开发[D]. 刘洪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