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优化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优化研究

论文摘要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是围绕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以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展开,对学生进行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社会基本常识教育。《品德与社会》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道德形成和人格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习经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及经验,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素养。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的理论内涵入手,阐述了设计实践类作业对学生道德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以及研究所依据的四种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任课教师重视度、家长关注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品德与社会》课作业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思考:提出了从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实施途径和作业评价等方面来构建和优化《品德与社会》作业体系的初步构想。系统地指出,根据教材及各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地把握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同时结合教材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设计开展形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注重实践作业完成后的评价工作,把握评价原则,进行多种形式与方法的评价。第四部分在注重作业设计,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和总结反思三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要求。以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能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理论概述
  • (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的内涵
  • (二) 设计实践类作业的意义
  • 1. 设计实践类作业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 2. 设计实践类作业有利于促进和形成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
  • 3. 设计实践类作业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育德能力
  • (三)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 2.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 3. 杜威"做中学"理论
  • 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二、现今《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业存在问题
  • (一) 作业设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二) 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形式化
  • (三) 作业过程没有获得充分支持与配合
  • (四) 作业落实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
  • 三、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 (一) 把握设计的原则
  • 1. 总体原则
  • 2. 各年段侧重点
  • (二) 明确设计的要求
  • 1. 科学合理
  • 2. 切实可行
  • 3. 生动有效
  • (三) 优化设计的途径
  • 1. 从教材资源出发设计作业
  • 2. 与学校资源结合设计作业
  • 3. 同社会资源整合设计作业
  • (四) 注重作业的评价
  • 1. 作业评价的原则
  • 2. 评价的方式方法
  • 四、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对教师的要求
  • (一) 转变重课堂教学轻作业设计的观念
  • (二) 不断学习、提升设计实践类作业的素养
  • (三)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总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J]. 教育革新 2016(08)
    • [2].数字故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16)
    • [3].论小学《品德与社会》中诚信部分的导学式教学设计[J]. 理论观察 2016(12)
    • [4].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与文化”主题教学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7(11)
    • [5].如何让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由“副”转“正”[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5)
    • [6].浅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建构教学情景诱发学习兴趣[J]. 教育现代化 2017(24)
    • [7].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J]. 酒城教育 2017(02)
    • [8].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9].愉快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J]. 学习月刊 2015(24)
    • [10].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五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0)
    • [11].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新思路[J]. 华夏教师 2016(06)
    • [12].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症状与改进策略[J]. 亚太教育 2016(23)
    • [13].优化《品德与社会》导行教育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08)
    • [14].《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10)
    • [15].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思考[J]. 科技视界 2014(33)
    • [16].《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回归生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4(11)
    • [17].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实效性[J]. 赤子(上中旬) 2014(16)
    • [18].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探索[J]. 长三角(教育) 2013(01)
    • [19].把握《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 有效开发课程资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5(04)
    • [20].立足生活,润物无声——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10)
    • [21].让《品德与社会》回归儿童的生活[J]. 亚太教育 2015(23)
    • [2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J]. 吉林教育 2019(36)
    • [23].初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J]. 读写算 2020(16)
    • [24].浅析农村小学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实践活动的教学途径[J]. 学周刊 2020(07)
    • [25].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研究[J]. 学周刊 2020(07)
    • [26].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 山东教育 2018(16)
    • [27].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2)
    • [28].《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思考[J]. 科普童话 2019(24)
    • [29].故事激趣 道理引航——浅析如何运用故事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4)
    • [30].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与对策[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9)

    标签:;  ;  ;  ;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