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氮运移分布规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氮运移分布规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论文摘要

蓄水坑灌法是针对我国北方山区果园的干旱和水土流失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水方法。蓄水坑灌法的最大特点是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有机结合在一起。该灌水方法的研究已实现了由室内到田间的飞跃,水分运动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养分运移特性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及。近年来,盲目施肥所造成的肥料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开展该灌水方式下水氮运移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将对蓄水坑灌法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将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进行了室内均质土壤蓄水单坑水肥灌施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6,8,10L)和不同肥液浓度(800,1700,2600mg/L)时水分与氮素的运移分布规律。建立了蓄水单坑二维水氮运移数学模型,运用时间分裂-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蓄水单坑灌水后,最终湿润土体形状为以坑轴为中心的不规则椭球体。湿润锋径向垂向推进距离与时间呈显著的对数关系。灌水量增大,其径向垂向推进距离也增大,且径向推进距离始终大于垂向,故水分入渗以水平扩散为主。高含水率区域集中在30cm-70cm深度,随时间推移含水率峰值向深层移动。肥液浓度对含水率分布无明显影响,而灌水量的增大会使含水率峰值增大。(2)蓄水单坑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径向逐渐增大,在湿润锋处(含水率低,基质吸力大)大量积累。垂向浓度较高的区域分布在中深层土壤(z=40cm-70cm)及湿润边界。灌水量过大时会发生淋溶现象;肥液浓度增大时,硝态氮垂向剖面浓度及其峰值均增大。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运移与水分保持一致,对流是其运移的主要动力。(3)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径向分布与硝态氮相反,它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浓度高于本底值;在垂向,随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分布比较均匀,蓄水坑底以下迅速减少。浓度较高区域分布在坑壁附近20cm范围内,但比硝态氮分布均匀。灌水量对铵态氮分布影响不大,而肥液浓度的增大会使其浓度增大。铵态氮的运移滞后于水分运动,扩散是其运移的主要动力。水氮分布特征表明,蓄水坑灌法具有保水保肥的优点。(4)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水分运动模拟精度较高,氮素的模拟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认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模拟蓄水坑灌条件下土壤水分与氮素的运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蓄水坑灌法简介及研究进展
  • 1.2.1 蓄水坑灌法技术组成
  • 1.2.2 蓄水坑灌法节水机理与水土保持作用
  • 1.2.3 蓄水坑灌法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溶质运移研究综述
  • 1.3.1 溶质运移理论的发展
  • 1.3.2 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 1.3.3 溶质运移模型的求解方法
  • 1.4 国内外水氮运移研究概况
  • 1.4.1 水氮运移的试验研究现状
  • 1.4.2 水氮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与目的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蓄水坑灌水肥灌施室内试验设计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装置
  • 2.1.2 试验方案
  • 2.1.3 试验步骤与观测方法
  • 2.2 土壤基本参数的测定
  • 2.2.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2.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2.2.3 非饱和导水率与比水容量
  • 第三章 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氮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3.1 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分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 3.1.1 湿润锋动态
  • 3.1.2 土壤含水率分布特征
  • 3.1.3 小结
  • 3.2 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氮素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3.2.1 硝态氮分布规律
  • 3.2.2 铵态氮分布规律
  • 3.2.3 小结
  • 第四章 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氮运移数值模拟
  • 4.1 水分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基本假定
  • 4.1.2 控制方程
  • 4.1.3 定解条件
  • 4.1.4 蓄水坑内水位变化过程求解
  • 4.2 水分运动数学模型的求解
  • 4.2.1 计算区域时空离散
  • 4.2.2 离散方程的建立
  • 4.2.3 边界条件的处理
  • 4.2.4 求解过程
  • 4.3 氮素运移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控制方程
  • 4.3.2 定解条件
  • 4.3.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 氮素运移数学模型的求解
  • 4.4.1 计算区域时空离散与离散方程的建立
  • 4.4.2 边界条件的处理
  • 4.4.3 求解过程
  • 第五章 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1 土壤水分运动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1.1 湿润锋推进距离对比
  • 5.1.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2 土壤氮素运移分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2.1 硝态氮分布对比
  • 5.2.2 铵态氮分布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注两个角度,突破洋流误区[J]. 求学 2016(46)
    • [2].探究长沙地区人口指纹纹型分布规律[J]. 科技视界 2016(26)
    • [3].西部区硫化氢分布规律认识[J]. 石化技术 2020(06)
    • [4].北海涠洲岛珊瑚多色性分布规律初步研究[J]. 地质论评 2019(S1)
    • [5].档案类专利的区域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分析[J]. 兰台世界 2019(10)
    • [6].中国老年男性肺功能健康状况的地域分布规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0)
    • [7].开孔率对多孔管压力水头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J]. 人民黄河 2015(05)
    • [8].豫西铝土矿分布规律[J]. 城市地理 2016(16)
    • [9].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在废水中分布规律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5)
    • [10].我国草地动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J]. 畜牧市场 2009(05)
    • [11].浅析新疆非金属矿产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J]. 石化技术 2016(12)
    • [12].浙江省观赏石成因和分布规律[J]. 城市地质 2012(04)
    • [13].基于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04)
    • [14].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03)
    • [15].贵州银鼎铝土矿含矿岩系中的伴生镓分布规律[J]. 中国锰业 2017(01)
    • [16].准格尔煤田串草圪旦煤矿5号煤中有害元素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J]. 中国煤炭地质 2017(09)
    • [17].玉米各部位中呕吐毒素分布规律探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10)
    • [18].西藏不同经济成分效益比较及其产业分布规律[J]. 特区经济 2008(05)
    • [19].“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剖析[J]. 有色金属文摘 2015(02)
    • [20].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3(11)
    • [21].化学工业COD在废水中的特性和分布规律[J]. 民营科技 2014(07)
    • [22].液-液水力旋流器压力场分布规律分析[J]. 化工机械 2008(04)
    • [23].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高烈度区滑坡编录与分布规律[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5)
    • [24].东江水沙通量的年内分布规律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6(05)
    • [25].挥发酚在废水中的特性和分布规律[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05)
    • [26].大倾角综放面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 2013(02)
    • [27].甘肃省最大点雨量量级分布规律及雨量衰减指数分析[J]. 地下水 2018(05)
    • [28].京新国家高速甘肃段公路工程区盐渍土分布规律与特征浅析[J]. 甘肃科技 2012(15)
    • [29].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揭示两栖动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8)
    • [30].辽河油区稠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解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5)

    标签:;  ;  ;  ;  ;  

    蓄水单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氮运移分布规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