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碰撞脱附研究和EBIT光谱学及QED研究

负离子碰撞脱附研究和EBIT光谱学及QED研究

论文摘要

负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单电子脱附过程是普遍存在于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电离层物理学中的重要过程。实验和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离子与原子作用过程以及负离子结构的认识。因此,这一课题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工作采用了增长率方法系统地测量了5-30keV能量范围内,铜负离子与氦、氖、氩、氮;氢、碳、氯(同位素35Cl-,38Cl-)、银、铁、铬负离子同氦碰撞的单电子脱附截面;以及银、铁、铬、钛负离子同氮碰撞的单电子脱附截面。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包括铜负离子与不同惰性气体的单电子脱附截面以及不同负离子与同一种惰性气体的单电子脱附截面。从经典的角度来看,负离子与气体原子分子碰撞的单电子脱附截面的大小同一系列的负离子以及靶气体的经典参数有关。本工作的另一部分是基于EBIT的光谱研究以及QED研究。EBIT作为一种研究高电荷态离子的有力工具,这些年被广泛的应用。本工作完成了对可见光谱仪的建设和调试,利用可见光谱仪测定了电子束的半径。对于高电荷态的离子,QED效应是不可忽略的。本工作计算了电子与类氢的铀离子碰撞截面随能量的变化,研究了在共振能量附近,DR和RR过程的干涉。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部分 负离子脱附的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负离子的特点
  • 1.4 负离子的产生过程
  • 1.5 国外目前采用的几种相关实验方法
  • 1.6 本工作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 2.1 增长率方法的测量原理
  • 2.2 实验装置
  • 2.2.1 实验装置的物理原理与设计
  • 2.2.2 铯溅射负离子源
  • 2.2.3 同位素分离器
  • 2.2.4 真空系统
  • 2.2.5 气室与供气系统
  • 2.2.6 探测系统
  • 2.2.7 数据获取系统
  • 2.2.8 探测系统及数据获取系统的调试
  • 第三章 实验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
  • 3.1 数据处理方法
  • 3.1.1 线性拟合增长率曲线的截面计算方法
  • 3.1.2 误差处理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增长率曲线
  • -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3.2.2 Cu-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
  • -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3.2.3 Ag-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
  • -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3.2.4 C-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
  • -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3.2.5 Cl-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
  • -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3.2.6 H-离子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
  • -,Cr-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3.2.7 Fe-,Cr-与氦碰撞的实验结果
  • -和氮碰撞的实验结果'>3.2.8 Cu-和氮碰撞的实验结果
  • -和氮碰撞的实验结果'>3.2.9 Ag-和氮碰撞的实验结果
  • -负离子与氮碰撞的实验结果'>3.2.10 Fe-负离子与氮碰撞的实验结果
  • -负离子与氮碰撞的实验结果'>3.2.11 Cr-负离子与氮碰撞的实验结果
  • -负离子与氮碰撞的实验结果'>3.2.12 Ti-负离子与氮碰撞的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部分 工作小结
  • 第二部分 EBIT光谱学及QED研究
  • 第五章 EBIT简介及可见光谱学的研究
  • 5.1 EBIT简介
  • 5.1.1 EBIT结构及工作原理
  • 5.1.2 EBIT的国际现状
  • 5.1.3 EBIT上能开展的物理工作
  • 5.2 开展基于EBIT可见光谱研究的意义
  • 5.3 可见光探测设备的介绍
  • 5.3.1 Mcpherson谱仪的原理,安装与调试
  • 5.3.2 光电倍增管(PMT)
  • 5.3.3 CCD(电荷耦合探测器)
  • 5.4 EBIT电子束半径的可见光测量
  • 第六章 QED理论用于类氢铀离子与电子碰撞截面的计算
  • 6.1 QED理论简介
  • 6.1.1 概述
  • 6.1.2 理论的引入
  • 6.1.3 从S矩阵到Feyman图
  • 6.2 QED理论用于类氢铀离子与电子碰撞截面的计算
  • 6.2.1 基本过程的描述
  • 6.2.2 费曼图的描述与利用S矩阵计算截面
  • 6.2.3 费曼图的分解与一些中间结果
  • 6.2.4 截面的计算结果
  • 第二部分 工作小结
  • 附录A 单电子原子的Dirac方程Bspline计算程序
  • 附录B 外场作用下连续态波函数解析形式的程序
  • 1P1(2P3/2,1S1/2)→1S0(1S1/2,1S1/2)(Z=92)跃迁几率的计算程序'>附录C1P1(2P3/2,1S1/2)→1S0(1S1/2,1S1/2)(Z=92)跃迁几率的计算程序
  • 3S1(1S1/2,2S1/2)(Z=92)能量的计算程序'>附录D3S1(1S1/2,2S1/2)(Z=92)能量的计算程序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特性[J]. 化工进展 2009(08)
    • [2].含油污泥中不同族组分的脱附特性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06)
    • [3].活性炭微波脱附再生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08)
    • [4].膜片式国Ⅲ化油器脱附结构的研究[J]. 内燃机 2011(04)
    • [5].甲烷与氪共吸附条件下脱附行为的实验研究[J]. 低温与特气 2020(03)
    • [6].车用天然气储罐脱附放气过程热力特性[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7].摩托车国Ⅳ循环下炭罐脱附流量的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5(03)
    • [8].高分子树脂与介孔分子筛吸附-脱附VOCs性能对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1)
    • [9].萘和苊在活性炭上的脱附动力学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32)
    • [10].法拉第吸脱附偶联过程循环伏安行为的有限元分析[J]. 电化学 2020(02)
    • [11].微波加热脱附回收Y分子筛吸附的酮类有机分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12)
    • [12].多级吸附-脱附法浓缩纯化氙技术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S1)
    • [13].2,4-二硝基酚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吸附与微波脱附[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12)
    • [14].克百威在海南典型土壤中的吸附-脱附特性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 2015(09)
    • [15].丙酮在活性炭上的脱附实验和数值模拟[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02)
    • [16].稻壳沸石的合成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脱附动力学[J]. 环境工程 2016(10)
    • [17].工业炉窑VOCs废气吸附-脱附-催化一体化净化技术研究[J]. 洁净煤技术 2020(05)
    • [18].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附液混凝处理及回用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4(03)
    • [19].稻壳沸石的合成及其对氨氮的吸附/脱附动力学[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9)
    • [20].正庚烷在5A分子筛上的高温吸附/脱附及扩散性能[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1(01)
    • [21].温敏性壳聚糖共聚膜的制备与细胞吸附/脱附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5)
    • [22].升温速率对CO_2在13X分子筛上脱附性能的影响[J]. 过程工程学报 2018(01)
    • [23].三聚氰酸在活性炭纤维毡表面的吸附及电脱附行为的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4].水涤脱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研究[J]. 锅炉技术 2009(06)
    • [25].钯银合金/陶瓷复合膜体系的氢脱附时间的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09(06)
    • [26].万华推出创新大孔吸附树脂实现高效脱附[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0(08)
    • [27].基于二氧化碳吸附脱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8].加速流动下细胞的滚动和脱附[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9)
    • [29].噻吩在改性Y分子筛上的脱附行为[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0(S1)
    • [30].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在疏水Y分子筛上的吸/脱附研究[J]. 煤化工 2020(04)

    标签:;  ;  

    负离子碰撞脱附研究和EBIT光谱学及QED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