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用论文-戴晓燕,桂格莉

药物联用论文-戴晓燕,桂格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持续用药时间,联合用药,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联用论文文献综述

戴晓燕,桂格莉[1](2019)在《抗精神病药物单用与联用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用药时间的影响及停药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单用与联用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用药时间的影响及停药原因。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60例。单药组患者单用第1代或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联合组从中至少选2种药物联合治疗。结果联合组持续用药时间为(52. 06±20. 07)周,显着长于单药组的(39. 17±12. 44)周(P <0. 05);两组患者因病耻感、经济原因、缺乏药物相关知识、就医方便度而停药人数占比比较无显着差异(P> 0. 05),但联合组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ADR)停药的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单药组(P<0. 05);联合组ADR发生率为21. 67%,显着低于单药组的41. 67%(P<0. 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单用时持续用药时间显着短于联合用药,且ADR发生风险更高; ADR是导致单一用药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2期)

邹淑连,邱勤卫[2](2019)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相关信息。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肌肉毒性、皮肤不适、肝毒性、消化系统不适、神经系统不适、呼吸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以肌肉毒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涉及到的他汀类药物品种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其中应用辛伐他汀诱发不良反应者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以肌肉毒性为主。临床治疗中,应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2期)

施锦渝,柏英,彭珂文,张文慧,朱启华[3](2019)在《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DNA修复和细胞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RP-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就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临床上现有的药物组合方法及其疗效,并对药物联用策略进行了评价与展望,提出双靶点或多靶点药物的开发将成为克服PARP-1抑制剂耐药性、拓宽适应证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金艳[4](2019)在《抗癌药物联用在胃癌晚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抗癌药物联用在胃癌晚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均予多西他赛注射治疗,观察组行多西他赛注射液、奥沙利铂注射液和5-Fu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0%,高于对照组的50. 0%(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 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 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联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5-Fu等抗癌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确切,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多西他赛治疗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费圣贤[5](2019)在《腹腔镜手术联用药物对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激素水平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用药物对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激素水平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孕叁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术后,研究组激素水平(E_2、FSH、LH)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腰骶坠胀痛、痛经、性交痛等疼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联用孕叁烯酮治疗方法有效缓解患者疾病疼痛,改善其性激素水平,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0期)

王盼盼,李学林,李春晓,张明亮,刘淑钰[6](2019)在《脑心通胶囊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3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共1 1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等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相比,脑心通胶囊联合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组能够提高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RR=1.19,95%CI(1.05,1.34),P=0.007],降低NIHSS评分[MD=-3.39,95%CI(-3.84,-2.94),P<0.000 01],增加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MD=22.18,95%CI(11.00,33.35),P=0.000 1],降低脑梗死复发率[RR=0.48,95%CI(0.31,0.72),P=0.000 5]和超敏反应蛋白(hs-CRP,mg·L~(-1))水平[MD=-1.31,95%CI(-1.70,-0.92),P<0.000 01],降低总胆固醇(TC,mmol·L~(-1))水平[MD=-0.23,95%CI(-0.42,-0.05),P=0.01]、叁酰甘油(TG,mmol·L~(-1))水平[MD=-0.59,95%CI(-0.97,-0.20),P=0.003]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1))水平[MD=-0.26,95%CI(-0.46,-0.06),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1))水平[MD=0.11,95%CI(0.05,0.16),P=0.000 2],纳入研究中两组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可能会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脑梗死复发率和hs-CRP水平,调节血脂水平,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钟勇,张敏,叶俊,邱海莉[7](2019)在《肾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药物联用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并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药物联用治疗肾结石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河源东江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7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的方式将这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探讨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以及结石排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排石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排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完全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排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肾结石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以及药物联用进行治疗,疗效甚佳,且排出率高,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郭丹,王福莉[8](2019)在《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7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日用量、24 h血糖达标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FBG、2 h BG、HbA1c水平分别为(7.5±1.5)mmol/L、(9.5±2.0)mmol/L、(7.9±2.6)%,观察组患者FBG、2 h BG、HbA1c水平分别为(6.5±1.2)mmol/L、(7.8±1.6)mmol/L、(6.2±1.4)%,观察组患者FBG、2 h 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4.133、3.609, 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少于对照组, 24 h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5、5.295,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 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9期)

王晗,汤一铸,赵晓亚,叶诚,郭少飞[9](2019)在《QuEChERS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中药、调味品及外敷药物中去甲乌药碱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药材、调味品及外敷药物中的去甲乌药碱,建立了一种基于QuEChERS前处理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的检测新方法。样品经甲酸-乙醇提取、QuEChERS吸附剂净化后,样品溶液引入LC-MS/MS进行分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ng/g,线性范围为0.10~100 ng/g,精密度为4.33%(0.50 ng/g,n=7)。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的13种中药、4种调味料及1种藏药贴膏中的去甲乌药碱含量进行了检测,在干荷叶、干莲子、山药、玉竹、淮山、花椒、桂皮及骨痛贴膏中检出去甲乌药碱,其含量分别为9 667.6、1 183.8、21.5、8.2、8.5、148.6、21.3、173.3μg/kg。对花椒和桂皮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2.6%~109.8%之间,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综上,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可靠、可批处理的优点。(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10期)

田丹[10](2019)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单一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B组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用药满意度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安全性较差。因此,对于采取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患者还要在治疗期间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9期)

药物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相关信息。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肌肉毒性、皮肤不适、肝毒性、消化系统不适、神经系统不适、呼吸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以肌肉毒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涉及到的他汀类药物品种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其中应用辛伐他汀诱发不良反应者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以肌肉毒性为主。临床治疗中,应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联用论文参考文献

[1].戴晓燕,桂格莉.抗精神病药物单用与联用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用药时间的影响及停药原因分析[J].中国药业.2019

[2].邹淑连,邱勤卫.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施锦渝,柏英,彭珂文,张文慧,朱启华.PARP-1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9

[4].周金艳.抗癌药物联用在胃癌晚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5].费圣贤.腹腔镜手术联用药物对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激素水平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

[6].王盼盼,李学林,李春晓,张明亮,刘淑钰.脑心通胶囊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

[7].钟勇,张敏,叶俊,邱海莉.肾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药物联用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8].郭丹,王福莉.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9].王晗,汤一铸,赵晓亚,叶诚,郭少飞.QuEChERS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中药、调味品及外敷药物中去甲乌药碱的含量[J].色谱.2019

[10].田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J].人人健康.2019

标签:;  ;  ;  ;  

药物联用论文-戴晓燕,桂格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