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π干涉学是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基于量子统计中全同粒子的交换对称性,研究碰撞实验中产生的两个末态全同π介子之间的玻色–爱因斯坦关联。并通过这种关联来推测粒子发射源的时空结构、相干性信息和有关的动力学信息。这对于研究高温度、高密度等极端条件下核物质的性质及其状态方程,对于研究QGP颗粒性结构的形成及其性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以及2π干涉学基本理论,接着介绍了RHIC的“HBT之谜”以及用源的颗粒性结构对其做出的解释。接着对源的相干性理论进行了介绍,详细讨论了部分相干源两粒子关联函数的一般形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满足高斯型分布的相干颗粒的粒子发射源的2π关联,并分析了关联函数随两个π介子相对动量的变化,研究了相干颗粒的粒子发射源的2π关联函数的特性。通过引入一个密度叠加函数,本文对高斯型分布的相干颗粒的粒子发射源的2π关联函数的傅立叶变换作了深入的讨论,最后讨论了由密度叠加函数得到源的密度分布的可能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探索粒子发射源的颗粒性结构与末态两粒子关联函数之间的联系时,应用单事件强度干涉学的方法能够很好的避免涨落现象相互重叠,所以能更敏感地突出源颗粒性结构的特性。高斯型相干颗粒的粒子发射源的2π关联函数以及此关联函数的傅立叶变换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涨落行为,这种特殊的涨落行为可以认为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出现QGP颗粒性结构的一种可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