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显示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极富竞争力的未来平板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平板显示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视角宽、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发光亮度和效率高、能实现全色显示等优点,使其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虽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仍然是各国研究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本论文主要侧重于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特性及发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有机电子发光器件的设计、制作和测试。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原理,器件的组成、结构和材料。详细介绍了能带结构、载流子的注入和能量转移模型。其次,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的工艺,仔细讨论了本实验中所用的OLED多功能镀膜系统,并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以聚合物[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已氧基)对苯乙烯撑](MEH-PPV)为发光层,8-羟基喹啉铝(Alq3)为电子转输层,氧化铟锡(ITO)为阳极,铝(Al)为阴极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ITO/MEH-PPV/Al和ITO/MEHPPV/Alq3/Al。研究了由于电子传输层Alq3的引入,使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的复合数量大大提高,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通过比较不同厚度的Alq3对器件的亮度以及发光效率的影响,确定Alq3的最佳厚度。并用能级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器件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引言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史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现状1.4 发展前景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及结构2.1 有机电致发光的理论模型2.1.1 能带理论2.1.2 隧穿模型2.1.3 氧化还原机理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2.2.1 载流子的注入2.2.2 载流子的传输2.2.3 载流子的复合发光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2.3.1 单层器件结构2.3.2 双层器件结构2.3.3 三层器件结构2.3.4 多层器件结构2.4 本章小结第3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和性能3.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3.1.1 电极材料3.1.2 空穴注入材料3.1.3 空穴传输材料3.1.4 电子传输材料3.1.5 发光材料3.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3.2.1 发射光谱3.2.2 发光亮度3.2.3 发光效率3.2.4 发光色度3.2.5 电流密度-电压曲线3.2.6 亮度-电压曲线3.2.7 器件的寿命3.3 本章小结第4章 器件制作系统的建立及制备工艺4.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的流程4.2 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与仪器4.3 器件的制作4.3.1 电致发光器件规格的设计4.3.2 对ITO 玻璃进行光刻4.3.3 对ITO 玻璃进行清洗4.3.4 旋涂有机发光材料4.3.5 蒸镀有机小分子功能层4.3.6 溅射阴极金属材料4.3.7 封装4.3.8 器件的测试4.4 本章小结第5章 OLED 的发光特性的分析5.1 不同分子量的MEH-PPV 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光谱的测量5.1.1 不同分子量的MEH-PPV 电致发光光谱的测量5.1.2 不同分子量的MEH-PPV 电致发光光谱的测量5.2 电子传输层的引入对发光性能的影响5.2.1 两种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5.2.2 两种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5.2.3 两种器件的电压—亮度特性5.2.4 两种器件的流明效率—电压特性5.3 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5.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电致发光论文; 效率论文; 电子传输层论文; 光谱论文; 薄膜制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