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私密性,公共话语,感受质,认知神经科学,意识研究,语义上行,私人语言,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逻辑哲学论》
公共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常燊[1](2019)在《私密性问题的公共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语言中从来不乏“奇迹”。譬如我参加音乐会回来,对朋友说“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非常美妙动听”,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中的“美妙动听”描述的是我听到的乐曲,但实际上刻画的是我听到乐曲后的心理体验,因为同样的乐曲,在毫无音乐细胞的人那里,不会产生美妙动听之感。(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26)
汪超[2](2019)在《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的公共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之所以获得公共性源自其对农民工的幸福实现使命的承载,但其未发挥出应有的公共性优势,呈现出一副公共性"形"与"实"的分裂状况。如何阐明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公共性问题的成因?又该通过何种路径化解公共性问题,实现公共性的形实融合共生?是本研究准备回答的问题。查尔斯·福克斯(Charles J. Fox)和休·米勒(Hugh T. Miller)运用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全面质疑与解构了传统官僚制及其代替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来源于《公共行政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周晴[3](2019)在《电影《无问西东》的公共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产业市场化程度加深后,市场化与商业化致使"庸俗化"的大众文化盛行。因此,电影行业在制造巨大产值的同时,也引发了颇多争议。在商业逻辑和市场原则的制约下,国产电影往往陷入过度娱乐化与盲目商业化相互交织的境地,而电影的艺术审美对娱乐性和功利性的一味迫近,仅能为大众提供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认为的一组视听信息丰富的"白日梦",而对电影的公共性置之不顾。对公共性的研究是反抗(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11期)
郑艳林[4](2019)在《德国审美现代性话语中的文艺公共性问题——以莱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德国审美现代性话语的独特性,由于德国市民阶级的先天不足,德国的文化启蒙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进行。相比法国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浪潮,德国文化启蒙思潮更加强调文艺的审美教育功能。莱辛、席勒、康德都注重文艺在公共领域的审美中介作用,他们希望文(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08期)
董新朝[5](2019)在《保山市民族乡镇基层治理的公共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国家治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基层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大了基层治理的难度。相比一般的基层治理,民族乡镇的基层治理有其特殊性。从云南省保山市的民族乡镇基层治理中取得的成就、目前依然存在的一些公共性问题入手,结合大量的调查访谈,剖析民族乡镇基层治理体制、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保山市民族乡镇基层治理存在的公共性问题的对策建议,寄希望探索出一套适合保山市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机制。(本文来源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荀丽丽[6](2018)在《景观生产视野下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公共性问题——基于宁夏固原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应该回归乡村内生发展的脉络加以理解。以景观生产理论为线索从资源、治理、价值叁个角度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公共性问题。乡村旅游是以"景观"为中心的乡村公共资源的再生过程;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形式,乡村旅游为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界定了新的范畴;在乡村旅游建构的文化互动背景下,乡情和社区感重塑是乡村文化公共性重建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陆增康[7](2018)在《对城市雕塑公共性问题的再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城市雕塑的语义和语境进行追溯和界定,分析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中从"纪念碑性"走向"公共性"的历程,梳理城市雕塑的公共性问题的批评话语并提出反思。(本文来源于《雕塑》期刊2018年04期)
孔凡瑜[8](2018)在《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不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衍生物,与公共政策公共性问题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观过往研究,理论界更多地关注公共政策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关切不足,这既限制了政策文本公共性的精确性,也限制了政策目标的达成。在政策实践中,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层出不穷,既影响公共政策预期效果,也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强化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研究,既是增强政府权威和凝聚力的关键步骤,也是保障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公共政策非公共性研究,明晰其危害,精准剖析原因,并有效供给措施,对于提升公共政策运行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08期)
浦玲丽[9](2018)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可见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可见与不可见的问题已演变成一个政治议题,是"看见"而非"遮蔽"构成了公共领域的基础。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网络公共领域中可见性问题。研究发现,可见性已逐步从媒体特权变成人人争取的基本权利,社会化媒介中的可见性成为公共领域中斗争的武器,但随着权力对可见性的日益监管,排除机制与污名化等手段使得可见性被剥夺、甚至扭曲,引发可见性的变异,极大地鼓舞可怕事件的发生。但这种监管也并不是绝对的,可见性在全球化的网络公共领域中也有难以控制的时候,但这不足以让人欣喜地幻想乌托邦。(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8年08期)
杨静[10](2018)在《探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其中包括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群众为主导的组织。公共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公共管理的意识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本文主要针对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从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对增强我国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的方式展开讨论。(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经营版)》期刊2018年07期)
公共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之所以获得公共性源自其对农民工的幸福实现使命的承载,但其未发挥出应有的公共性优势,呈现出一副公共性"形"与"实"的分裂状况。如何阐明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公共性问题的成因?又该通过何种路径化解公共性问题,实现公共性的形实融合共生?是本研究准备回答的问题。查尔斯·福克斯(Charles J. Fox)和休·米勒(Hugh T. Miller)运用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全面质疑与解构了传统官僚制及其代替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陈常燊.私密性问题的公共话语[N].社会科学报.2019
[2].汪超.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的公共性问题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9
[3].周晴.电影《无问西东》的公共性问题[J].青年.2019
[4].郑艳林.德国审美现代性话语中的文艺公共性问题——以莱辛为例[J].牡丹.2019
[5].董新朝.保山市民族乡镇基层治理的公共性问题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6].荀丽丽.景观生产视野下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公共性问题——基于宁夏固原的调查[J].宁夏社会科学.2018
[7].陆增康.对城市雕塑公共性问题的再反思[J].雕塑.2018
[8].孔凡瑜.公共政策非公共性问题探析[J].学术交流.2018
[9].浦玲丽.网络公共领域中可见性问题研究[J].今传媒.2018
[10].杨静.探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问题[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
标签:私密性; 公共话语; 感受质; 认知神经科学; 意识研究; 语义上行; 私人语言; 维特根斯坦; 日常语言; 《逻辑哲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