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甘草种子的硬实现象严重制约了人工栽培甘草的芽势和苗势,进而影响了甘草的后期生长和产量的形成,而施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影响药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业措施。本研究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甘草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研究了种皮颜色、种子粒径大小和不同浓硫酸处理时间对甘草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从整株水平上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不同生长阶段甘草农艺性状、产量及甘草酸含量的影响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氮素营养的合理用量对甘草产量和品质协同表达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吉林中部地区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最佳氮肥施用量。1、甘草种皮颜色、粒径大小和浸种时间对幼苗子叶,叶宽影响均不显著;种皮颜色对幼苗子叶叶长和下胚轴直径的影响不显著;而粒径和浸种时间对幼苗子叶叶长和下胚轴直径的影响差异显著,种皮颜色、种子粒径大小和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影响达显著水平,甘草种皮颜色,种子粒径大小和浸种时间都对出苗率影响达显著水平,随种皮颜色加深、粒径减小出苗率有下降的趋势,出苗率随浸种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绿色、大粒、浸种时间在50min~90min之间发芽率较高,其中浸种时间70min为最好。2、适量增施氮肥对甘草株高、茎基直径、根长、根粗、复叶小叶的叶面积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株高、根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且以N3处理(氮素用量为149.9kg/hm2)最理想,与其它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甘草的分枝数量及甘草株高与茎基直径比值都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节间长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增施氮肥,一、二年生N3处理地下产量分别达到36.9g/株和101.4g/株,均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二年生N3处理地下产量折干率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多,甘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先增多而后减少的趋势。主根中甘草酸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一年生N3处理甘草酸含量可达13.2mg/kg,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产量和品质协同表达合理的氮素施用量为149.9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