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可行性分析

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可行性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超限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可行性设计过程,通过计算和分析,验证该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端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高层;超限;抗震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筑面积约9.8万m2,地下3层,底板面标高-15.200m,地上49层,建筑功能为商业(1~4层)及公寓(5层及以上)。结构高度为197.80m,外围幕墙顶最高处为229.800m。结构整体模型如图1所示。标准层平面如图2所示。

图1结构整体模型

设计条件: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0=1.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计算结构整体指标时采用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w0=0.60kN/m2,计算结构承载力时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验算结构顶点顺风向最大加速度时采用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体型系数取1.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5年版),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图2结构标准层平面

2超限判定

根据计算结果,本工程的超限判定如下:

1)I类扭转不规则(X向:1.22,Y向:1.25),合计共有1项不规则,属于一般不规则。

2)本工程为高度197.8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超过B级高度限值(180m)的10%,属高度超过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需进行抗震设防专项设计。

3抗震技术措施

针对结构超限情况,设计中对结构计算分析和抗震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加强,保证整体结构实现“小震完好,中震轻度损坏,大震中度损坏”抗震性能目标,结构整体安全可靠,关键构件具备足够的延性,具体措施如下:

1)按照《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本文简称《广东省高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设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

2)分别采用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YJK(1.8.3版)和ETABS(V2015)设计软件进行了小震下的对比计算,消除单一软件分析片面性和局限性。

3)进行了小震下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并和小震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地震作用效应取两者的较大值结果。

4)根据规范反应谱,采用YJK软件进行中震整体等效弹性计算,使构件满足预定的中震弹性、中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

5)采用PKPM-Push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判断结构和构件在大震下对应的性能水准,以验证结构能够实现大震中度损坏的性能目标,并进行关键构件的剪力墙抗剪不屈服、耗能连梁抗剪截面尺寸验算。

6)采用PKPM-Push和Perform-3D弹塑性分析程序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PKPM-Push)与动力(Perform-3D)弹塑性分析,判断结构和构件在大震下对应的性能水准,以验证结构能够实现大震中度损坏的性能目标。

7)底部加强区剪力墙的加强措施: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剪力墙中震压弯不屈服、抗剪不屈服;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剪应力水平不超过0.15fck,满足大震“抗剪不屈服”的性能目标,提高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至0.6%,暗柱的最小配筋率加大至1.5%;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四角的L形剪力墙抗震等级由一级提高到特一级。

8)对核心筒内部Y向局部楼板缺失的剪力墙进行稳定分析,确保其稳定性承载力,并要求该剪力墙中震压弯不屈服、抗剪不屈服;加大竖向及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至0.5%。

9)外框柱的加强措施:21层以下外框柱采用延性较好的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普通混凝土柱连接处设置2层过渡层,过渡层混凝土柱箍筋全高加密,体积配箍率不小于1.2%,并布置芯柱,提高过渡层混凝土柱的延性。

10)对角柱进行稳定分析,确保其压弯承载力的安全度。

11)对底部及顶部穿层柱进行稳定分析,计算长度系数取偏保守值,确保其压弯承载力的安全度。

4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本工程结构布置合理、传力路线明确、直接,理论计算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采用针对超限的加强措施有效,结构设计既能够满足建筑功能及造型的要求、安全使用的要求,又能满足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的要求,且结构抗震性能优良,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可达到预期的C级目标;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更是表明,外框架柱在大震下仅为轻微损伤,可达到B级的性能目标。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5抗震结构设计规范[S].

[2]DBJ15-92-2013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作者简介:陈哲武(1990—),男,广东潮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标签:;  ;  ;  

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