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公益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合肥个例研究

城建公益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合肥个例研究

论文摘要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在人类的交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模糊语言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交际形式当中,如新闻报道、外交辞令、商务谈判、广告等。模糊语言已经渗透到了所有的日常交际中。因此,我们根本无法忽视这种语言现象。公益广告是政府影响和教育公众最普遍而有效的工具,它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一个城市的街道和马路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语言是公益广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公益广告研究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多关于公益广告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所取的角度有所不同,其中包含公益广告的历时性研究,公益广告的符号学研究,还有公益广告的社会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宏观角度的研究。尽管许多学者也已经从微观角度来研究公益广告,但是他们的研究还是局限在语言层面以外的方面。因此,本文的作者认为从微观角度对公益广告的语言进行研究很有意义。同时,模糊语言又是公益广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几年对于模糊语言在文学、语言学、美学和翻译学当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对于模糊语言在广告领域,尤其是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研究仍然不足。而且关于模糊语言在日常使用中的语用功能研究也非常的少。所以本篇论文将对合肥城建公益广告中出现的典型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由于国内存在着无数的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公益广告,所以本文的作者将把研究的素材限定在作者居住的城市——合肥的城建公益广告。搜集到的这些公益广告部分来自于合肥官方的网站和论坛,部分是作者本人亲自在户外搜集并记录下来的。作者先对搜集到的这些公益广告进行细致地分析,整理出含有模糊语言的公益广告,然后再对公益广告中出现的所有模糊语言进行仔细研究。根据模糊语言出现的不同语言层面,作者将这些模糊语言的用法分为单词层面的模糊语言和句子层面的模糊语言。最后再运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顺应理论这三大语用理论对这些模糊语言的积极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合肥城建公益广告中模糊语言的细致研究,整篇论文的重要成果可以概括为三点:(1)公益广告,作为政府教育公众的重要工具,的确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学习。在城建公益广告中,存在着许多的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会体现在各个语言层面,如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这些单词层面,或者比喻、对偶这些句法层面。(2)公益广告中之所以会存在模糊语言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既有客观的,如世界中存在的种种概念具有不确定性,又有主观的,如公益广告作者的记忆缺失,或是他们不愿意采用精确的语言,或是他们的语言知识有限等。(3)公益广告中存在的模糊语言具有实际的语用功能。它可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出公益广告语言及其作者的礼貌,又可以顺应读者的心理和公益广告自身的特点。这些语用功能是精确语言所不能实现的。此次研究的结果,无论是对公益广告的写作还是对公益广告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此次研究的结果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首先,对那些现在已经是公益广告作者的人和那些未来可能成为公益广告作者的人来说,此次研究告诉他们在制作公益广告的过程中,要学会有效地使用模糊语言。如果这些作者能够合理有效地使用模糊语言,他们就能制作出更好的公益广告。其次,对于在生活中会看见各种公益广告的公众读者来说,此次研究也告诉他们要注意公益广告中出现的模糊语言。在阅读和理解公益广告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自己理解的标尺。换句话说,此次研究帮助了广大公众更好地去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公益广告。最后,此次研究成果对模糊语言的理论研究也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它不仅扩展了模糊语言研究的范围,丰富了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而且还从公益广告这样一个新的素材出发来研究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扩展了语用研究的素材。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Origin of the Study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Methodology
  • 1.3.1 Research Questions
  • 1.3.2 Data Collection
  • 1.3.3 Research Procedures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f Vague Language
  • 2.1.1 Study of Vague Language Abroad
  • 2.1.2 Study of Vague Language at Home
  • 2.1.3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Vague Language Study
  • 2.2 Relevant Study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 2.2.1 Development of PSA
  • 2.2.2 Previous Study of Chinese PSA
  • 2.2.3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operative Principle
  • 3.2 Politeness Principle
  • 3.2.1 Lakoff's Theory of Politeness
  • 3.2.2 Leech's Theory of Politeness
  • 3.2.3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 3.3 Adaptation Theory
  • Chapter Four Vagueness in PSA for City Construction
  • 4.1 Realization of Vagueness in PSA for City Construction
  • 4.1.1 Vagueness on the Word Level
  • 4.1.1.1 Nouns as Vague Words
  • 4.1.1.2 Adjectives as Vague Words
  • 4.1.1.3 Verbs as Vague Words
  • 4.1.1.4 Classifiers as Vague Words
  • 4.1.2 Vagueness on the Sentence Level
  • 4.1.2.1 Vagueness in Metaphor
  • 4.1.2.2 Vagueness in Antithesis
  • 4.2 Reasons for Vagueness in PSA for City Construction
  • 4.2.1 Objective Reasons
  • 4.2.2 Subjective Reasons
  • Chapter Fiv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Vagueness in PSA for City Construction
  • 5.1 Leaving Readers Imagination Room
  • 5.2 Being Polite to Readers
  • 5.3 Being Adaptative
  • 5.3.1 Adapting to Readers' Psychology
  • 5.3.2 Adapting to PSA's Own Feature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Works Cited
  • Appendix
  • Publication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外交语言的特征[J]. 长江丛刊 2016(35)
    • [2].谈《阿Q正传》中的话语蕴藉[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09)
    • [3].文化的模糊性与交际失误[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4].模糊性:语言的独特功能[J]. 考试周刊 2009(46)
    • [5].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及功能辨析[J]. 社会科学家 2011(08)
    • [6].模糊词语的英汉对比[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2)
    • [7].语言的模糊性与英语幽默[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8].试析语言交际的“模糊语”现象[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 [9].浅析英文的模糊性在信用证条款中的应用[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2)
    • [10].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政策为例[J]. 高教探索 2015(09)
    • [11].论人类的模糊性思维活动[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2].试论汉英文学翻译中量词的模糊性及意象美[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04)
    • [13].简析法律语言中“以下”一词的模糊性[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1)
    • [14].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5].数字模糊语言及其翻译(英文)[J]. 海外英语 2015(06)
    • [16].“模糊性”规律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及启示[J]. 大众文艺 2010(04)
    • [17].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功能[J]. 池州学院学报 2009(01)
    • [18].自然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思考[J]. 社会科学家 2009(03)
    • [19].英汉语言模糊性对比及翻译[J]. 魅力中国 2009(29)
    • [20].空间与自然的对话——室内空间模糊性语义研究[J]. 民营科技 2012(12)
    • [21].浅析模糊语言及其成因[J]. 学理论 2013(36)
    • [22].模糊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研究[J]. 经济师 2013(02)
    • [23].浅谈宋代婉约派词作中的模糊语言现象[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6)
    • [24].浅谈新小说中的“缺失”[J]. 青年文学家 2012(15)
    • [25].用间接语研究广告语言的模糊性[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02)
    • [26].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英汉翻译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09)
    • [27].论阅读教学的模糊性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28].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空间模糊性的表现及其心理效应[J]. 艺术探索 2010(02)
    • [29].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有时是一个虚假焦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0].建筑设计中的模糊性初探[J]. 美与时代(中旬) 2014(06)

    标签:;  ;  ;  ;  ;  ;  ;  

    城建公益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合肥个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