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散养条件下几种非洲草食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半散养条件下几种非洲草食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论文摘要

经济的全球化使社会获得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工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的排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的过多开垦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森林的乱砍滥伐造成许多动物栖息环境减少甚至丧失,野生动物的过渡捕杀等造成了一些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正在日益减少、濒临灭绝甚至灭亡,这些都威胁着地球上现存动物的多样性。为了弥补人类一些盲目的活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人们对现存动物的保护工作益发注重起来,对一些重要动物实行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政策,其中迁地保护工作也变的益发重要起来。由于实行迁地保护的动物与原来的生活环境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势必会对动物的正常生长、繁殖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对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只有掌握了动物的相关的生态学知识,才能够正确应对上述所面临的问题。自2002年以来,济南动物园从非洲引入了大羚羊、蓝角马、跳羚、白长角羚、普通斑马共五种有蹄类草食动物,后投入到半散养区内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然而,在国内对引进迁移到我国的非洲有蹄类草食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是一种全新的行为生态学研究,因此,研究掌握好该类动物的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等相关知识将会对迁入到我国动物的驯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指导、保护作用,也为该类动物的行为学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济南动物园非洲有蹄类草食动物半散养区内,采用瞬间和扫描取样法与行为的全事件取样法对这五种草食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在初步确定这五种动物的行为谱后,对他们的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非洲有蹄类草食动物的日、月、季节活动节律比较分析来看,迁移到济南动物园的草食动物的各行为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偶蹄目草食动物的取食行为都具有三个高峰;卧息、反刍行为一般具两个高峰;站立与运动行为除大羚羊上午比例较高外,其余时间都相当;其它行为因出现频次较低而无明显节律性。但从总体来看,动物因种类的不同则显现出不同的节律性。奇蹄目动物普通斑马取食行为具两个高峰,站立行为在中午前后较多,运动、其它行为各时间段分配较少,但由于普通斑马的其它行为频次较多,具有一定的节律性。2.由于半散养区内动物的种类不同,因此,季节与天气因素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可见,由于受到自身遗传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动物会表现出各自的行为节律性。3.日活动时间分配中有蹄类草食动物的取食行为所占比例最高,其它的行为则因为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综述
  • 1 大羚羊
  • 2 蓝角马
  • 3 跳羚
  • 4 白长角羚
  • 5 普通斑马
  • 第三章 实验地点、实验对象及实验方法
  • 1 研究地概述
  • 2 研究对象及驯养环境
  • 3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1 行为谱
  • 2 草食动物的行为节律(BEHAVIOR RHYTHM)
  • 3 草食动物的行为时间分配(TIME BUDGET)
  • 4 偶蹄目草食动物的行为差异比较
  • 第五章 半散养区的生态评价及保护管理状况分析
  • 5.1 散养区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 5.2 容纳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2005-2007)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半散养条件下几种非洲草食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