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剂量150Gy、200Gy、250Gy、300Gy、350Gy、400Gy、450Gy的60Co-γ射线辐照马棘干种子,开展了马棘的辐射敏感性试验,观察了诱变当代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以剂量350Gy辐照马棘干种子,进行诱变育种,筛选获得了多种类型的马棘叶色突变体,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彩叶马棘的特征特性,研究了彩叶马棘的繁育与栽培技术,并对彩叶马棘的推广应用作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马棘的诱变一代效应。低剂量辐射具有刺激效应,过高剂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剂量与出苗率、成苗率和苗高呈现密切关系,综合考虑苗高和成苗率,马棘诱变以350Gy为佳。马棘的诱变当代,叶片出现白条纹和部分黄边的嵌合体;在高剂量处理下,马棘叶片皱缩,诱变后代开花明显变迟,种子成熟滞后;较低剂量150~250Gy处理,种子结实正常,但在剂量高于300Gy处理下种子结实显著下降。2.马棘的彩叶突变。在诱变二代,观察并跟踪后期的变化,发现深黄、黄色、浅黄、黄绿、黄白、白边、白虎斑、浅紫叶等10种可稳定表达的显著叶色变异。黄色类突变频率约0.5×10-4,白色类突变频率约0.1×10-4,浅紫叶的突变频率极低,仅为1×10-6。黄色、浅紫叶和黄白三种突变具有良好的生产性。3.彩叶马棘的特征特性。黄叶、浅紫叶和黄白叶马棘的物候期相对推迟,其中尤以黄白叶马棘为明显,浅紫叶接近野生型;彩叶马棘的成枝力相对较弱;花序数和结荚果明显下降。与野生型相比,黄叶马棘具有更强的耐热和耐冷能力。4.彩叶马棘繁育与栽培技术。彩叶马棘可种子育苗繁殖,也可从母树剪取枝条和细根繁殖。5.彩叶马棘的推广应用。科企联合,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树立专利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种子生产体系。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彩叶植物定义及分类1.2 我国彩叶植物资源1.3 彩叶植物的呈色机理1.3.1 彩色叶的遗传调控1.3.1.1 彩色叶的形成机理1.3.1.2 白色叶或叶斑的形成机理1.3.1.3 春色叶的呈色机理1.3.1.4 秋色叶的呈色机理1.3.1.5 常色叶的呈色机理1.3.2 叶片呈色的环境因素1.3.2.1 光照对叶片呈色的影响1.3.2.2 温度对叶片呈色的影响1.3.2.3 土壤条件对叶片呈色的影响1.4 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1.4.1 彩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结构特征1.4.2 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1.5 彩叶植物育种1.5.1 引种驯化1.5.2 选择育种1.5.3 杂交育种1.5.4 基因工程1.5.5 诱变技术1.5.5.1 诱变机理1.5.5.2 辐射效应的研究1.5.5.3 彩叶植物诱变育种方向1.6 彩叶植物繁殖1.6.1 扦插1.6.2 嫁接1.6.3 组织培养1.7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 彩叶马棘诱变与特性研究2.1 材料与方法2.1.1 试验材料2.1.2 辐照诱变2.1.3 种子处理2.1.4 诱变材料种植2.1.5 诱变一代的生物学效应2.1.6 诱变二代彩叶马棘的筛选与管理2.1.7 彩叶马棘突变体的特征特性观察2.1.8 抚育管理2.1.9 种子收获2.2 结果与分析2.2.1 马棘的诱变一代效应2.2.2 马棘的彩叶突变2.2.3 特征特性2.2.3.1 物候期2.2.3.2 成枝力2.2.3.2.1 成枝量2.2.3.2.2 分枝长度2.2.3.3 花序数量2.2.3.4 结荚果数2.2.3.5 适应性与抗逆性2.3 彩叶马棘繁育与栽培技术2.3.1 繁育2.3.2 栽培技术第三章 彩叶马棘的推广应用3.1 我国彩叶植物的应用3.1.1 彩叶植物的应用现状3.1.2 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3.1.2.1 科学性原则3.1.2.2 统一性原则3.1.2.3 调和的原则3.1.2.4 均衡的原则3.1.2.5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3.1.2.6 功能和观赏性相结合原则3.1.2.7 文化、环境相融合原则3.2 彩叶马棘的推广应用3.2.1 彩叶马棘的应用前景3.2.2 彩叶马棘的应用方式3.2.2.1 丛植3.2.2.2 地被模纹种植3.2.2.3 群植或片植3.2.3 彩叶马棘的推广措施3.2.3.1 建立健全人才机制3.2.3.2 科企联合,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走产业化发展之路3.2.3.3 树立专利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2.3.4 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种子生产体系主要参考文献图表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马棘论文; 彩叶论文; 诱发突变论文; 特征特性论文; 推广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