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法令行为研究

刑法中的法令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对于正当化行为的刑法研究,迄今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刑法典仅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事由做出明确规定,而同为正当化事由重要类型之一,法令行为,却未能受到足够关注。从外观上看,法令行为与犯罪行为极为类似,司法实践当中,一旦司法工作人员乃至民众缺乏足够的认知及指引,在罪与非罪的认定方面极易将二者混淆,从而妨碍司法公正及人权保障的实现。法令行为问题涉及刑法、国际刑法、行政法等诸多学科,正确认识、界定这类行为,并将其立法化,对于完善国内立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我国司法实务中,如何将法令行为正当化存在诸多障碍,本应属法令行为的警察职务行为也无奈地被当作正当防卫行为加以处理,这极为不妥。为法令行为正名,势必将对司法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共分六章(含引言部分)、两大部分,全文近四万字。第一部分(正文第二、三、四章):法令行为的基本理论。法令行为是指,根据成文法律、法规之规定或者直接根据命令,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之行为。广义上讲,法令行为包括原则上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法令行为和例外的作为责任阻却事由的法令行为两种情况。在不同的犯罪论体系当中,法令行为有其不同的体系定位。文章立足二阶层犯罪论体系,针对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法令行为进行探讨,将其正当化根据界定为兼顾社会相当性的法益衡量说。第二部分(正文第五、六章):法令行为的立法问题。多国立法及理论对法令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处理,通过理论与立法现状的介绍和比较,可获得不少启示。于我国而言,将法令行为立法化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法令行为的概念及范围
  • 2.1 法令行为的界定
  • 2.1.1 法令行为的定义
  • 2.1.2 法令行为的特征
  • 2.2 法令行为的具体范围
  • 2.2.1 原则——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法令行为
  • 2.2.2 例外——作为责任阻却事由的法令行为
  • 第3章 法令行为之犯罪论体系地位
  • 3.1 国内犯罪论通说关于法令行为的定位
  • 3.2 国内改良思想述评
  • 3.2.1 以双层次犯罪成立理论为视角
  • 3.2.2 以三阶层理论为视角
  • 3.3 法令行为体系地位之应然归属
  • 第4章 法令行为正当化之根据
  • 4.1 法令行为正当化根据之学说梳理
  • 4.1.1 目的说
  • 4.1.2 社会相当性说
  • 4.1.3 法益衡量说
  • 4.2 对“目的说”与“社会相当性说”之评析
  • 4.2.1 对“目的说”之评析
  • 4.2.2 对“社会相当性说”之评析
  • 4.3 兼顾社会相当性的法益衡量说之提倡
  • 4.3.1 对反对意见之回应
  • 4.3.2 法益衡量说之优越性
  • 第5章 法令行为之立法比较
  • 5.1 大陆法系立法现状
  • 5.1.1 德、日之情形
  • 5.1.2 其他国家之情形
  • 5.2 英美法系立法现状
  • 5.2.1 英美
  • 5.2.2 新加坡
  • 5.3 我国港澳台地区立法现状
  • 5.3.1 台湾地区
  • 5.3.2 港澳地区
  • 5.4 各国及地区立法比较及其启示
  • 5.4.1 立法及理论比较
  • 5.4.2 思考与启示
  • 第6章 法令行为立法化展望
  • 6.1 法令行为立法化之必要性
  • 6.1.1 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的内在要求
  • 6.1.2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6.2 法令行为立法化之可行性
  • 6.2.1 理论基础
  • 6.2.2 社会心理基础
  • 6.2.3 司法经验
  • 6.2.4 立法经验
  • 6.3 法令行为立法化具体构想
  • 6.3.1 刑法典修订方案
  • 6.3.2 刑法与相关法律之衔接
  • 6.3.3 法令行为合法限度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即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理论体系建构——从《刑法》第13条之“但书规定”说起[J]. 克拉玛依学刊 2015(02)
    • [2].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理论初探[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5(03)
    • [3].从法益衡量到利益衡量:违法阻却事由的消弭与实质违法性的兴起[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4].超法规阻却事由的概念界定及体系定位探微[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5)
    • [5].论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阻却事由之关系[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02)
    • [6].浅论犯罪阻却事由与犯罪构成的关系[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 [7].论非典型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7)
    • [8].论犯罪阻却事由及其立法完善[J]. 求索 2013(07)
    • [9].违法阻却事由与犯罪构成体系[J]. 法学家 2010(01)
    • [10].侵权违法阻却事由论纲[J]. 北方法学 2009(06)
    • [11].论注意义务阻却事由[J]. 政法论丛 2008(02)
    • [12].从体系到功能: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的重新审视[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 [13].我国刑法中责任阻却事由的构成与特点[J]. 商 2013(13)
    • [14].从大陆法系违法阻却事由看尊严死的正当性[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5].医疗过失犯的限缩——以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为视角[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06)
    • [16].刑法立法阻却事由的理论界定与制度前景[J]. 现代交际 2019(19)
    • [17].刑法立法阻却事由的理论界定与制度前景[J]. 中国法学 2015(02)
    • [18].论脱逃犯罪中的无罪脱逃行为[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 [19].民法典中的违法阻却事由立法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0].从上海踩踏事件探析责任阻却事由之期待可能性[J]. 法制与社会 2015(11)
    • [21].《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新论[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22].论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4(10)
    • [23].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的被害人承诺效力研究[J]. 医学与法学 2020(03)
    • [24].违法阻却事由之权利人承诺的主体分析[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4)
    • [25].探视权行使的阻却事由[J]. 人民司法(案例) 2016(14)
    • [26].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与违法阻却事由之比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27].德日期待可能性理论比较研究——以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为视角[J]. 金陵法律评论 2008(01)
    • [28].浅析我国刑法体系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以许霆案为视角[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10)
    • [29].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体育不法侵害行为的责任阻却事由解析——基于社会相当性的理论思考[J]. 体育学刊 2018(05)
    • [30].试论刑法中被害人承诺问题[J]. 商 2016(13)

    标签:;  ;  ;  ;  ;  

    刑法中的法令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