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yon&Associates公司BtoB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Masinde Johnson Mulongo[1](2021)在《A Study on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Kenyan Academic Libraries》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数据是科学界在研究过程中以电子或非数字化形式产生的宝贵知识资产。这些数据可以是直接从调查中获取的原始数据,也可以是按照科学界特定有效方式排序的精炼数据,还可以是学术期刊上己发表数据。同样,研究数据通常是涉及多方面的,独特的,有一定成本的产生。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有效地获取、描述、管理和提供数据以供日后发现、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管理(RDM)是一个术语,描述了对研究数据的谨慎处理,从进入研究数据周期到研究数据传播有价值的结果之前都属于研究数据管理。它是通过研究过程对研究数据进行系统的组织和处理,以熟练地执行研究活动并促进合作。从本质上讲,研究数据管理定义说明了各种研究过程和活动。这包括数据创建、存储、保存、访问、共享和复用,前提是具备以下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导方针、人力资源(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研究数据的保存、发现、分享和复用对于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制定解决社会经济障碍的新方案和增强科学生产的潜能都至关重要。新知识的创造是建立在发现、创新和开放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因此,对研究数据的适当管理、共享和复用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生产力和效率。此外,研究数据复用使数据易于获取,降低了研究成本。同时也可以设置复用权限作为满足资助方任务的一种方式。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下,随着科学研究范式转变、研究数据共享和资助者复用授权以及图书馆在推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研究数据管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追捧,其中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另外,数据的泛滥带来的问题是,人们该如何获取、管理、保存这些有价值研究数据并使之可用于发现、共享和复用。在这方面,各高校图书馆一直在以政策、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的形式展开这项工作,以确保有效地管理、分享和复用研究数据。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声明大学教育委员会(CUE)指导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应作为支持其母公司的主要角色,即支持研究、创造知识资源、学习和教学。因此,他们应:1.提供广泛的现有资讯资源,以支持教学、学习和研究。2.发展必要的技术基础设施,使学习和研究环境成为因素,并满足用户的需要。3.通过建立支持公认标准的简单系统,使信息资源易于发现和访问。4.与大量优秀人员一起工作,并且这些人员应接受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5.为教、学及研究提供最佳服务。6.建立适当的组织和行政机构。7.最后,高校图书馆应与教员密切合作,增强用户的职能。然而,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其母公司的主要职能方面,即通过学术交流创造知识资源方面,发挥了有限的作用。学术交流的结果应是有效地管理、共享和复用学术研究中产生的研究数据。但关于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是如何被获取、描述、评价和提供共享和复用的信息也非常少。同样,研究人员也不被鼓励进行高强度的研究,而且缺乏研究数据管理方面的职能。这些图书馆从事独立的、非结构化的基本数据实践,这些实践是不够协调,并且仅限于特定的用户群。因此,由此产生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结构良好的、协调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数据管理框架。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以提出有助于改善研究数据的管理、共享和复用的建议或措施。因此,本文的研究课题是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如何管理研究数据以促进研究数据的共享和复用?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研究研究数据管理的研究模式是什么?2.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现状如何?3.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发展策略是什么?研究意义肯尼亚学术机构研究数据利用不充分、宝贵知识资源的流失、研究成果的重复、创新的缺乏以及研究人员无法满足资助方的要求,这些事实证明了这项研究的迫切性。研究数据管理是推动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的知识、发现和创新的基础。这些都是促进获取、描述、存储、保存、发现、使用、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的充分理由。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研究数据管理通过开放的科学探究和结果验证可以正大研究成果的影响范围。它还能促进建立学术关系,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信息。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促进知识文化传播来丰富思维模式,从而强化研究氛围以及激发研究人员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此外,在肯尼亚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研究数据管理是一个新现象。肯尼亚高校图书馆对研究数据管理的研究有限。因此,本研究对新兴经济体视角下的研究数据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贡献。本研究还通过纳入DCC管理生命周期模型和社区职能模型框架(CCMF)来X协助研究,以全面解释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并提出改善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的措施。因此,这项研究通过提倡最佳实践来塑造、扩大和丰富两种模式的知识库,同时教导和告知利益相关者需要制定政策、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基础设施,并与相关部门、机构和组织合作,以便有效地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因此,本研究对研究型图书馆员、研究型社群、研究产品产生机构及组织,以及相关的政府机构均有重要意义。最后,高校图书馆将会受到启发,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研究过程和活动的范式转变,有效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该理论框架建立了支撑该研究的研究模型,从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研究数据管理的研究模型是什么?本研究采用DCC管理生命周期模型和社区职能模型框架(CCMF)来解释肯尼亚髙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社区职能模型框架(CCMF)社区职能模型框架授权研究人员、机构和研究资助者建立机构开展数据密集型研究。它提供了有效管理研究数据的每个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导方针、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的角色和责任的细节。这些职能与不同的数据生命周期阶段相关,这是有效数据管理的核心。由于数字化研究的增长,该框架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每一个机构的职能上。DCC管理生命周期模型类似地,DCC管理生命周期模型提供了数据管理的高级视图,允许在不同的粒度级别上计划活动(获取、评估、保存、描述、访问、使用、共享和复用),包括定义任务和职责;建立标准和技术框架;以及确保流程和政策得到充分的记录。在这方面,它允许数据检索以避免重复,验证结果并满足资助者的要求。使用CCMF和DCC管理生活方式模型的基本原理尽管他们在研究数据管理中建立所需的机构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导方针、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方面较为一致,但数据管理活动在CCMF中引起的关注非常少。这一点值得怀疑,因为数据管理是研究数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类似地,像CCMF—样,DCC管理生命周期模型独立运作,因为它不支持研究数据管理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南、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而这些职能是研究数据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尽管如此,该模型可以与其他相关模型一起使用,以规划和解释研究数据管理。因此,本研究采用DCC管理生命周期模型和CCMF来解释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研究设计该研究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混合方法研究更严谨全面且更有说服力,因为它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允许研究者从不同的有利位置接近研究问题。研究者可以进行深入理解和证实,同时弥补了这两种方法固有的缺陷。该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将案例研究设计与调查研究设计相结合,在定量和定性数据的前提下,这两种策略的结合确保了对研究问题的全面理解。目标人群这项研究的目标人群是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学术工作人员)和熟悉内罗毕高校图书馆研究数据活动的研究图书馆员,以方便了解图书馆关于研宂数据管理活动的观点和经验。选择内罗毕高校图书馆是因为:1.内罗毕大学是肯尼亚研究的核心、潮流的引领者和高等教育的建筑师。2.2020年,美国新闻教育报道内罗毕大学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排名全球第792位,非洲第18位,肯尼亚第1位。所以内罗毕高校图书馆适合作为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3.内罗毕大学是肯尼亚最领先的研究中心,每年的研究资金为4500万美元,是东非和中非国家中最高的。这笔资金意味着它参与了富有成效、有价值和高度密集的研究。4.内罗毕大学也是2008年第一个获得ISO认证的大学。随着ISO认证的到来,对质量、客户服务和满意度的期望被放大。因此,研究界期望有效和高质量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5.它拥有肯尼亚最大的学生人口,有超过84000名学生和至少14500名研究生。抽样技术和抽样规模本研究认为,根据其对研究问题及其要素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样本。这种抽样被称为目的性抽样。内罗毕大学有14567名研究生,222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员工和450名教授。因此,目标人口为17,237人未定义的人群样本容量公式:S=Z2*P*(1-P)/M2样本量=384在访谈中,研宂者有意选择了7位受访者(研究图书馆员)。数据采集技术本研究釆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人员的定量数据,而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研究馆员的定性数据。这些问卷主要探讨能够反映本文研究课题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利用从该课题的文献、实地接触中获得的信息以及为了与先前关于该课题的调查进行比较而编制。因此,所收集的数据涉及下列主要主题。1.影响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法律和政策准则;2.数据管理活动;3.人力资源职能(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知识、技能和培训要求);4.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准备;5.影响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合作伙伴关系。效度与信度在数据收集之前,研究者对仪器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测试。表面效度是指一项测试被主观地认为覆盖了它想要测量的思想或概念的程度,而内容效度是指一项测试度量表示一个特定结构的所有项程度。为了评估仪器的“表面和内容效度”,研究者邀请了研究数据管理领域的学者来评论项目的说明。最终研究者按照建议修改了三个项目。因此,经授权,研究者在堪萨斯大学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和研究馆员之间试用了仪器。这项研究选择了另一个图书馆来检查研究的覆盖程度。堪萨斯大学图书馆被选中是因为它与内罗毕高校图书馆有相似的特点。根据科学界的建议,试点研究的参与者为20人(参与问卷调査的12名研究生和5名学术人员,以及3名直接负责研究数据管理访谈的高级图书馆管理人员),这意味着试点研究的样本量在10-30名参与者之间。在初步研究之后,研究者邀请学者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评估。此外,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检验。克朗巴哈系数系数常用来表示测量的信度。信度是指研究仪器在不同时间产生稳定和一致的测量值的程度。克朗巴哈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克朗巴哈系数值越接近1,研究工具的信度越高。克朗巴哈系数值大于0.9被认为是理想的。超过0.8则表示满意,超过0.7则表示满意。克朗巴哈系数对所有的结构产生了超过0.7的平均值。因此,该文书被认为是可靠和可接受的。5个主题的克朗巴哈系数如下表所示。此外,同时使用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有助于证实调查结果。数据中的缺陷大都可以被其他数据的优点所弥补,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该方法也被用于提高信度和效度。数据分析研究人员与384名研究人员分享了问卷链接,其中330人填写并返回,回复率为86%。此外,在7个访谈任务中,有5个有效进行并完整访谈,代表71.4%的回复率。这些都是科学界所推荐的可接受的数据样本。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V21.0)和专题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数据通过SPSS来检验描述性和推理统计,而定性数据通过主题分析来检验,以生成主题,目的是解决第二个研究问题。肯尼亚髙校图书馆研究数据管理的现状本部分总结了该研究的第二个问题的发现: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现状如何?调查结果是在以下列举的主题范围内提出的:1.影响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法律和政策准则;2.数字内容管理活动;3.人力资源职能(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知识、技能和培训要求);4.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准备;5.支持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合作伙伴。调査结果表明,所有审查的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导方针、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合作伙伴)以及数据管理活动都存在不足。尽管被调查的图书馆在研究数据、质量保证和知识产权方面有政策,但结果发现,它缺乏一个法律框架来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此外,它缺乏明确的政策来指导数据管理活动和职能的每个阶段(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数据管理活动(采集、鉴定、描述、存储和保护、访问、共享和复用)通常面临着几个挑战,例如使用不同的或过时的数据获取技术,建立异构和小数据集,对研究数据的不定期评估,储存和保存机制不完善,研究数据的获取和重用缺乏清晰和标准化的结构,研究人员不愿意共享研究数据。调査结果进一步表明,在知识、技能和培训职能方面存在不足。这些人员缺乏令人满意地执行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技能和培训。此外,研究人员在研究数据管理培训、宣传和支持项目方面也存在不足。大多数没有数据管理计划(DMP)。此外,在技术和基础设施职能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在技术设施、软件解决方案、存储媒体、数据备份和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虽然被调查的图书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但研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职能明显不足。该图书馆缺乏协调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框架。最后,调査结果证明资金也不足。这些挑战对研究数据的管理、共享和复用产生了不利影响。然而,受访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下一部分解释了这些发现,并建议了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发展战略。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研究数据管理的研究结果和发展策略这部分研究是在以下列举的主题范围内提出的:1.影响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法律和政策准则;2.数字内容管理活动;3.人力资源职能(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知识、技能和培训要求):4.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准备;5.支持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合作伙伴。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缺少法律框架来指导研究数据管理活动,作者强调了制定研究数据管理法律框架的紧迫性。国家主管部门在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协商后,应该设计一个法律框架,解决研究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所有利益。它应该捕获并提供数据管理活动和职能的执行过程。该研究还确定,虽然被调查的图书馆存在关于研究数据、质量保证和知识产权的政策,但缺乏对数据管理活动和职能的每个阶段明确规定的基本政策指导方针。因此,在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协商后,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应完整地制定和实施政策指导方针。现有的政策指导方针应该经常修订,以有效地适应研究界不断变化的需求。由政策方针支持的法律框架,通过定义、指导和管理研究数据管理活动来建立研究人员的信心。这为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研究数据管理核心的数据管理活动(获取、评估、描述、存储和保存、访问、共享和复用)面临着几个挑战。在这方面,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单位来监督数据管理活动的执行。该单位应该负责汇集所有需要的职能,例如政策指导方针、人力资源(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联检组还应在数据管理的每个阶段担任制定规则、决策和指导角色,以确保专家执行各项活动。此外,该单位还应监督学术界的各种利益和需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这项研究证实在人力资源(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知识、技能和培训需求)方面存在重大差距。研究型图书馆员缺乏正式的研究数据管理培训。他们使用了在开放获取服务时逐渐获得的技能。因此,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专业发展工作组、内部研讨会和会议等来提供研宂数据管理培训机会。同样,图书馆应根据教育和培训重新分配人员到新的角色。它们还应该引入研究数据管理特殊技能发展计划,以提高其人员的职能。然而,无论是通过再培训、招聘,还是利用现有资源为现有员工提供额外的数据素养项目,职能建设需要时间来实现。这项研究确定了研究人员在研究数据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缺陷。知识和技能被认为是资源开发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提升了资源开发的各种利益。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数据管理、元数据构建、信息技术工具和设备、拨款提案撰写、数据安全和存储、撰写数据管理计划(DMP)、法律政策和伦理考虑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数据管理培训、倡导和支持项目。研究数据管理培训可以通过研讨会、在线课程、讲座和教程进行。研究表明,大多数研究人员缺乏数据管理计划(DMP)。在研究数据管理中,研究人员计划如何收集、评估、描述、保存和提供数据以供发现、共享和复用。因此,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需要定期开展宣传和数据培训项目,为研究人员提供管理、共享和保存研宂数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应该积极推动和不断装备研究社区的知识和技能,以编写数据管理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不足。在计算设施、软件解决方案、存储媒体、数据备份和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应该获得能够有效支持整个研究数据生命周期的大量技术,主要包括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的技术。计算设施和工具应该以同样的方式支持研究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保存和安全,包括其他研究数据管理计算职能,如互操作性、可靠性、可访问性和对请求的响应性。这项研究表明,研究人员普遍对合作伙伴关系不满意。有鉴于此,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行动,在内部、外部和国际上促进合作伙伴关系。在内部层面上,图书馆应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政策来指导合作。他们应该探索其他协作须域,如共享政策和文档、工作流程,以及与诸如信息技术部门、研究室、法律办公室和诸如图书馆科学部等学术部门的成本削减。在外部层面上,图书馆应与有关当局协商,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建立一个可以协调和指导合作活动的研究数据管理合作框架。该框架应指导在国家和国际上创造参与和互利的机会,如资金、奖学金、知识交流和内部创造就业机会等。这项研究的结果证明,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在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导方针、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数据管理活动方面面临挑战,这导致了对研究数据较差的管理、共享和复用。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组织变革,创建一个研究数据管理单位来监督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职能、职责、服务和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协调。该单位将发挥不同的作用和责任,包括制订资源共享战略和机制、执行和实施资源共享政策、开展宣传运动和提高人们对资源共享的认识。研宂数据管理单位将开发获取工具、清洁和验证研究数据、设计数据库并促进国家和国际上的研究人员合作。该单位还将管理门户服务以及元数据标准。此外,它将监督数据管理以及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的所有活动,还将制定一个框架来指导研究数据的管理。结论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调查的图书馆有关于研究数据、质量保证和知识产权的政策,但调查结果表明,缺乏管理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的法律框架和指导数据管理和人力资源职能的每个阶段的明确政策。研究数据管理的核心是数据管理活动(获取、评估、描述、存储和保存、访问、共享和复用),它们面临着几个挑战。由于人员缺乏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培训,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研究数据管理培训、倡导和支持项目、技术和基础设施职能、合作伙伴关系和资金方面的不足。这些挑战限制了肯尼亚高校图书馆对研究数据的管理、共享和复用。在这方面,利用混合方法的研究结果建议组织变革,即发展一个专门的单位在肯尼亚高校图书馆,指导研究数据管理实现通过装配所需的所有职能(法律和政策指导方针,知识、技能和培训,技术和基础设施,和合作伙伴关系)来支持数据管理活动,以有效管理研究数据的共享和复用。研究的局限性第一,这项研究仅限于单个案例研究。研究人员打算调查肯尼亚多个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然而,由于COVID-19大流行、缺乏可靠数据、资金和时间限制,将调查限于单一病例研究。然而,单个案例研究更全面、更深刻以及详细,提供了新颖和丰富的见解,使作者能够做出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概括。因此,调查员认为,考虑到内罗毕大学是肯尼亚研究活动的核心,对内罗毕高校图书馆的一个个案研究将更清楚地说明肯尼亚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现状。第二,研究面临新冠肺炎大流行带来的挑战。虽然肯尼亚在收集数据时还没有对公共场所实行封锁和关闭,但人们,特别是在大学等公共场所,都很谨慎。他们观察了一些预防措施,如社交距离和行动限制。因此,在最后一刻,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收集是必要的。尽管如此,这项研究还是获得了足够的数据来做出结论性和有意义的概括。第三,关于新兴国家研究数据管理的文献有限。参考和引用前人的着作构成文献综述,构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研究数据管理在肯尼亚等新兴经济体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相关文献有限。因此,关于肯尼亚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文献很少。然而,这项研究必须与有限的资源作斗争。最后,有些学员不熟悉研究数据管理。研究者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向参与者说明研究的意义。部分参与者认识到研究数据管理也不愿意参与调查。即便如此,这项研究还是获得了足够大的样本来进行结论性概括。研究展望这项研究审查了肯尼亚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活动,以内罗毕高校图书馆的一个案例为基础,建议加强管理、共享和复用研究数据的措施。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涵盖肯尼亚的多个高校图书馆,进行全面的结论性概括。同样,由于在研究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例如信息技术部、研宂室、法务处和母机构,因此最好让它们参与未来的研究,以便作出具有决定意义的和考虑深远的决策。最后,有必要在肯尼亚的高校图书馆中持续进行研究数据管理研究,以考察研究数据管理的发展。
王亚伟[2](2021)在《七甲川花菁小分子IR-61对肥胖小鼠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及抑制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肥胖以及肥胖相关代谢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统计,全世界成年人中大约有19亿超重、6亿人肥胖,分别大约占全球成年人群体39%和13%。肥胖会增加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全世界3.6%的新发癌症病例是由过度肥胖引起的。其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与肥胖密切相关,约63.6%的CRC发病归因于肥胖。肥胖时机体处于系统性慢性炎症状态。炎症会促进肥胖以及肥胖相关代谢异常。此外,炎症还是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肥胖引发的炎症会带来超出肥胖本身的额外的癌症发病风险。抗炎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新策略,但是超过十年的动物和人体抗炎药物的实验结果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并导致了由脱靶效应引起的副作用,如库欣综合征、胃肠道出血和免疫抑制。这一现状促使我们重新评估肥胖时慢性炎症的病理基础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是肥胖时炎症因子产生的主要器官。脂肪组织是人类长期能量的储存库,以脂质的形式储存能量以维持生理内稳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能够分泌50多种不同的种类的活性因子,处于代谢和免疫的交汇处,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过度扩张的VAT会导致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和促炎因子表达与分泌增加,进而加剧系统性炎症和肥胖相关疾病。巨噬细胞激活在VAT炎症状态转变中发挥中心作用。在正常的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占总细胞群的10-15%且主要是抑炎状态(M2型)。然而,在肥胖状态下,VAT中巨噬细胞总量增加,可以达到总细胞群的40-50%且主要呈促炎状态(M1型)。这些促炎的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会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并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促进局部和全身性炎症。ATMs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相关系统性炎症和代谢异常的重要靶点,但是在肥胖治疗中尚缺乏有效靶向ATMs的治疗性试剂。而且由于肥胖相关炎症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ATMs可能是预防肥胖相关结直肠肿瘤发生的重要治疗性靶点。线粒体一直以来被认为只是产生能量的细胞器,但在近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具有信号转导的作用,可以调控细胞的增殖、死亡和分化。近期研究发现线粒体代谢与巨噬细胞炎症表型的保持与转变关系密切。M1型巨噬细胞会发生代谢变化,主要依赖于糖酵解供能。相反,M2型巨噬细胞耗氧率增加,主要依赖于氧化磷酸化供能。之前的研究表明,抑制巨噬细胞的氧化磷酸化功能会加剧肥胖小鼠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因此,靶向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是极有前景的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策略。然而由于缺乏可以同时靶向ATMs和其氧化磷酸化的试剂或方法,这种疗法依然存在脱靶等潜在的副作用。而且增强ATMs的线粒体功能是否会改善肥胖相关疾病依然不清楚。ATMs作为潜在的肥胖相关疾病治疗靶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纳米医学为传统药物的脱靶作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分子和细胞靶向,纳米试剂可实现组织特异性药物输送,从而减少靶外副作用。为了获得靶向ATMs的化合物,如今的策略主要是把治疗性药物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配体进行化学连接。但是这些试剂却受限于不稳定、价格昂贵与毒性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与转化。因此,现阶段急需设计和发展出具有内源性ATMs线粒体靶向特性的小分子进行肥胖相关疾病的治疗。本课题组前期鉴定并合成出了一种七甲川花菁近红外荧光小分子IR-61,具有亲脂性阳离子特性,可特异性靶向到细胞线粒体。之前的研究表明IR-61可激活细胞抗氧化系统,显着减轻急性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潜在的抗炎特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IR-61具有内在的ATMs靶向和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的特性。基于此特性,我们探索了其可能的抗炎调控机制,并在肥胖小鼠中研究了IR-61对肥胖相关炎症和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作用,为开发治疗肥胖相关疾病和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新策略提供了参考。研究方法与结果:1研究了IR-61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明确IR-61靶向ATMs的特性,并在巨噬细胞中研究IR-61的亚细胞定位和摄入途径:1.1给肥胖小鼠腹腔注射IR-61,发现其在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蓄积。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IR-61优势蓄积到ATMs中。1.2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totracker green与IR-61共染后的巨噬细胞,发现IR-61主要定位于巨噬细胞线粒体。为了明确介导IR-61摄入的内吞途径,利用经典的内吞抑制剂预处理巨噬细胞以阻断特定通路后,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IR-61摄入。结果表明巨噬细胞通过巨胞饮、网格蛋白依赖和小窝蛋白依赖的途径摄入IR-61。2研究IR-61对巨噬细胞促炎激活的作用,探讨IR-61对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潜在影响:2.1对IR-61处理过的RAW264.7巨噬细胞系进行基因芯片分析,表明IR-61处理24 h后,巨噬细胞一系列促炎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我们也在IR-61处理过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DMs)中检测了这些基因,得到了与基因芯片相同的结果。2.2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一步确定IR-61抑制M1型巨噬细胞促炎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分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证实IR-61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经典促炎信号分子(p65,JNK)的磷酸化。而且IR-61不会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排除了IR-61通过诱导细胞死亡发挥降低促炎因子分泌作用的可能。2.3进一步研究IR-61对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发现IR-61促进巨噬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加ATP水平。IR-61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的作用在FCCP抑制巨噬细胞氧化磷酸化后被逆转。3 IR-61调节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研究:3.1为了探究IR-61增强线粒体功能的具体机制,IR-61处理后q RT-PCR检测巨噬细胞线粒体生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racker green染色后用流式检测线粒体含量,这些结果均表明IR-61不影响巨噬细胞线粒体生成。WB和蓝色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lue 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BN-PAGE)检测线粒体复合物和超复合物,结果显示IR-61增加二者在巨噬细胞中的含量。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巨噬细胞经IR-61孵育24 h、48 h和72 h后其复合物I、IV的活性增强。3.2探究介导IR-61调节线粒体复合物含量与活性的上游通路。我们发现IR-61促进Akt和Acly磷酸化。由于Akt和Pka均能促进Acly Ser455磷酸化,分别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和Pka抑制剂(H89)预处理巨噬细胞后检测Acly磷酸化水平,发现IR-61通过Akt促进Acly磷酸化。流式分析表明IR-61可以短暂且温和地促进巨噬细胞ROS升高。分别用细胞内总ROS清除剂(NAC)、线粒体ROS清除剂(Mn TMPYP、SS-31)预处理巨噬细胞,WB结果证明IR-61依赖ROS促进Akt-Acly磷酸化。3.3敲低巨噬细胞Acly后,检测IR-61是否通过Acly调节线粒体功能与抗炎。分别检测线粒体复合物含量,活性以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结果均证明Acly介导IR-61对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的调节。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IR-61通过Acly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4用肥胖小鼠研究IR-61的体内抗炎和改善肥胖相关代谢异常的作用,并研究了IR-61对肥胖小鼠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影响:4.1把雄性C57小鼠分为四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normal chow diet,NCD)+PBS、NCD+IR-61、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PBS和HFD+IR-61,取内脏脂肪组织与血清,检测其促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表明IR-61抑制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组织炎症和系统性炎症。4.2每周测量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发现IR-61可减轻肥胖小鼠体重。体重监测结束后称量小鼠各关键器官的重量,发现IR-61减轻肥胖小鼠肝脏和VAT重量。同时,IR-61可降低肥胖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为明确IR-61减轻肥胖小鼠体重的具体机制,利用哥伦布系统(CLAMS)检测小鼠能量消耗与活动度,发现IR-61促进能量消耗进而减轻肥胖小鼠体重。4.3分别通过葡萄糖耐量实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检测IR-61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胰岛素后取VAT、肝脏和骨骼肌,用WB检测IR-61对胰岛素下游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R-61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4.4采用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1.5%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相关结直肠肿瘤,检测IR-61对小鼠结直肠炎症和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影响。发现IR-61可抑制肥胖小鼠结直肠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预防肥胖小鼠结直肠肿瘤发生。研究结论:1研究发现腹腔注射后IR-61靶向到肥胖小鼠VAT,在ATMs中优势蓄积。并且IR-61通过巨胞饮、网格蛋白依赖和小窝蛋白依赖的途径进入巨噬细胞并定位于巨噬细胞线粒体。2发现IR-61具有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的作用,且证明了IR-61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促进氧化磷酸化。3 IR-61增加巨噬细胞线粒体复合物和超复合物的含量且促进线粒体复合物I和IV的活性。机制研究表明IR-61暂时且温和地增加线粒体ROS进而促进Akt-Acly磷酸化。Acly介导IR-61调节线粒体复合物和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的作用。4在体研究表明,IR-61抑制肥胖小鼠VAT和系统性炎症。IR-61通过促进肥胖小鼠能量消耗抑制其体重增加。GTT、ITT和急性胰岛素实验表明IR-61可以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并且IR-61抑制肥胖小鼠AOM/DSS诱导的结直肠肿瘤发生,改善结直肠炎症。总之,本文发现IR-61具有内在的ATMs靶向特性,通过ROS-Akt-Acly通路调节线粒体复合物含量和活性,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进而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在体研究表明IR-61抑制肥胖小鼠炎症,改善肥胖相关的代谢障碍。同时IR-61可以缓解肥胖小鼠结直肠炎症,抑制肥胖小鼠结直肠炎相关的肿瘤发生。
杜俊[3](2021)在《第一部分: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31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第二部分:异体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荟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惰性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来源于T或NK细胞,现分类命名为T-LGLL和CLPD-NK。该病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自1985年首次定义以来,国内外少有大宗病例报道。并且,该病目前缺乏共识性的标准一线治疗,当前主要为经验性免疫抑制治疗,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及环孢素等。临床医师对该病存在较大困惑,需要厘清认识,规范诊疗。为更好理解T-LGLL和CLPD-NK,我们回顾了单中心312例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转归,以及生物学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20年7月,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院312例LGLL患者。本研究经过伦理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书。LGLL的诊断标准根据2016年WHO标准,包括形态学和免疫分型。一线治疗包括CsA和探索性TPM方案(沙利度胺+泼尼松+甲氨蝶呤),CsA剂量为3-5mg/kg/d;TPM方案为:沙利度胺每晚50-100mg+泼尼松0.5-1.0mg/kg/隔日+甲氨蝶呤10mg/m2/每周。疗效评价标准参考2018年Sanikommu SR指标。此外,OS和PFS的生存曲线,通过GraphPad(8.0版)中的Kaplan-Meier法进行估算。检验方法为双侧log-rank,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图软件使用OriginPro2021,以及R语言(4.0.2版本)。双侧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自2005年至2020年,我们共诊断312例LGLL患者,包括293例T-LGLL患者和19例CLPD-NK患者。该诊断率呈逐年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我院诊断LGLL的中位年龄较西方报道,年轻13岁(53岁vs 66岁)。贫血是本组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6.7%(208/312)的患者因贫血就诊。在本组患者中,LGLL合并PRCA的比例为42.3%(132/312),明显高于西方报道。此外,我们发现5.8%(18例)患者合并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过“de novo LGLL”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LGLL”并无显着临床差异,生物学本质或存在共同之处。另外,我们在134例患者中检测了 TCR-vβ亚家族,结果显示26%(35/134)存在未被定义的单克隆TCR-vβ亚家族。在二代基因测序(NGS)中,我们检测了 39例患者,其中35例检出基因突变。FAT1的突变率最高为25.7%(9/35),STAT3的突变率为20%(7/35),TET2的突变率也为20%(7/35)。其他表观遗传改变,如IDH2、DNMT3A等也存在较高检出率。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分为CsA常规治疗组和TPM方案探索性治疗组。CsA为一线免疫抑制治疗,TPM方案为基于沙利度胺的免疫调节治疗。结果显示:在CsA组中,27%(44/163)的患者获得CR,33%(53/163)的患者获得PR,另有40%(66/163)的患者未获治疗反应;而在TPM组中,CR率为75%(21/28),PR率为14%(4/28)。此外,LGLL 的总体 5 年生存率(OS)为 95%(95%CI,91%-99%)。结论:在LGLL构成比中,T-LGLL占据绝大多数。本组LGLL患者的发病年龄显着低于西方国家报道,临床症状以贫血为主,较大比例患者合并PRCA,整体病程呈现惰性。表观遗传改变在NGS测序中常被检出,其中TET2、DNMT3A等与DNA甲基化相关的基因突变较为突出。尽管免疫抑制治疗是当前的经验性一线治疗,但以沙利度胺为基础的免疫调节方案(TPM方案)可能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背景和目的:PTCL属于罕见病,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的10%-15%,在美国年发病总人数为4800-8000人。并且,PTCL的疾病异质性极大,2016年WHO分类包括29种疾病亚型,因此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体系极难建立。尤其是在复发/难治的PTCL患者中,临床预后极差,传统化疗时代R/R-PTCL中位OS仅5.5个月,中位PFS仅3.1个月。因此,探索更有效的R/R-PTCL治疗方案极具临床意义,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要的改善临床结局的手段。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大数据荟萃分析,归纳ASCT和allo-HSCT治疗R/R-PTCL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本研究检索策略符合Meta分析的PRISMA声明。本研究检索的数据库主要包含:Pubmed、Cochrane 协作网、Embase 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Web of science、万方及中国知网等。检索关键词为“复发难治T细胞淋巴瘤/PTCL”、“自体HSCT/异基因HSCT”、“疗效/治疗/安全性”等。截止2020/10/01,纳入此时间点以前的全部合适文献。根据检索关键词,我们进行了文献筛选。文献语言来源于英文及中文。在PROSPERO平台,我们对该荟萃分析进行了注册(CRD42020195875),并获得批准。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基于两位研究者的独立阅读,提取临床指标。对原始文献的质量,我们采取MINORS量表进行条目式评价。通过R语言(version 3.6版本)进行图表绘制。率的合并分析使用R语言metaprop函数。双侧p<0.05被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从2001年1月12日至2020年10月1日,本研究荟萃分析中ASCT和allo-HSCT各有16篇文献。本项研究中,共1765例R/R-PTCL患者纳入共计,其中885例为ASCT治疗组,另880例为allo-HSCT治疗组。在allo-HSCT治疗组中,38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p<0.01,I2=71%),结果显示 3 年的 OS 为 50%(95%CI,41%-60%)。而在ASCT治疗组中,共614例患者被纳入分析,3年的OS为55%(95%CI,48%-64%)。在 allo-HSCT 组中,综合 5 年 OS 为 54%(95%CI,47%-62%),纳入患者数为174例。而在ASCT组中,整体5年OS为53%(95%CI,44%-64%),共计346例患者被纳入。在allo-HSCT组,6项研究报道了 3年TRM,结果为32%(95%CI,27%-37%)。另外,在ASCT组中,3项研究报道了 3年TRM,结果为7%(95%CI,2%-23%)。在 allo-HSCT 治疗组中,Ⅱ-Ⅳ 级急性 GVHD((aGVHD)的发生率从 14%-40%不等,慢性 GVHD(cGVHD)从 5%-50%不等。结论:本研究系统总结了 allo-HSCT和ASCT治疗R/R-PTCL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两者的临床缓解率和总体生存率大致相当。然而,allo-HSCT或可为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提供生存优势。对于低危或体能状态较好的PTCL患者,ASCT应该作为重要的治疗选择。而对疾病风险分层程度更高的R/R-PTCL患者,allo-HSCT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荐。此外,由于PTCL的罕见性和高死亡率,需要联合多中心开展前瞻性研究,探寻适宜的药物组合方案,以期最大程度造福患者。
朱之恺[4](2021)在《林县上消化系统肿瘤危险因素、血清分子标志物及唾液菌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基于我国河南省林县队列数据,从危险因素暴露、血清分子标志物、口腔唾液菌群三个角度,探讨与上消化系统肿瘤发病及死亡风险相关的宏微观因素,为我国高发区上消化系统肿瘤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1.1984年在中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招募了 29,553名40-69岁受试者,基线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家族史、体格检查、合并症、恒牙脱落及口腔黏膜白斑等信息,前瞻性随访,统计至2016年3月的食管鳞癌、胃贲门癌、胃非贲门癌及肝癌死亡情况。采用Cox等比例回归模型、Cox依时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HR及95%CI;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绘制某些危险因素和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上消化系统肿瘤生存情况。2.从林县队列的一般普通人群和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即重增)人群中,选择随访至2006年5月的328名有充足血清体积的男性胃癌患者,按照开始服药时的年龄(±3年)、采血日期(±31天)和人群分组匹配对照,对照组为328名健康男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在免疫分析仪上测定血清性激素、SHBG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每批次中有3例盲法质量控制样本。排除了超过log10±4SD范围的异常值后,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来计算性激素、SHBG与胃癌发生关联的OR值和95%CI,对年龄、BMI、饮酒、吸烟和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和排除重增人群的敏感性分析。3.另一个研究选择随访至2007年底有充足血清体积的226名肝癌患者和281名慢性肝病死亡患者,对照组分别为全部1,061名健康对照。将铁蛋白浓度除以四分位数间距的一半作为连续变量,按对照组中性别特异的铁蛋白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四分类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模型中添加了血清铁蛋白与年龄、性别、饮酒、HBV+/HCV+和人群分组之间的交互作用项。敏感性分析中,排除结局发生在前5年随访期间的参与者。4.建立林县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家系(连续三代至少两个及以上食管鳞癌或胃贲门癌患者,或者是同一代一级亲属家系成员有两个食管鳞癌或胃贲门癌患者),收集家系内患者及一级亲属的唾液,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构建文库,上机测序。对有效数据进行OTUs聚类和物种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还包括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组间群落结构差异分析、组间差异物种分析、关联分析和PICRUSt功能预测等。研究结果1.截止至2016年3月,食管鳞癌死亡2,603人,胃贲门癌死亡1,410人,胃非贲门癌死亡560人,肝癌死亡341人。总的来说,中老年、男性、上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口腔黏膜白斑是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的危险因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年龄的危险效应逐渐增强。具体来看,中老年、上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吸烟、恒牙脱落、口腔黏膜白斑增加食管鳞癌死亡风险,教育程度、超重及肥胖、饮酒、新鲜水果摄入降低食管鳞癌死亡风险;中老年人、上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恒牙脱落是胃贲门癌死亡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每周1次以上新鲜水果、每周1次以上红肉、每月蛋类摄入是胃贲门癌死亡的保护因素。中老年、男性、恒牙脱落是胃非贲门癌死亡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以上是胃非贲门癌死亡的保护因素。中老年、男性、肿瘤家族史增加肝癌死亡风险。2.性激素浓度(雄烯二酮、睾酮、FTAT、雌二醇、雌酮和FE2AE2)与男性胃癌发病风险之间没有总体关联。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SHBG最高四分位数分组(Q4)与最低(Q1)相比,患胃癌的风险增加71%,且有统计学意义(OR=1.71,95%CI=1.08,2.71;P-trend=0.09),多因素模型中结果基本保持不变。在BMI的亚组分析中,胃癌风险与血清FTAT呈负相关(OR:Q4 vs.Q1=0.37,95%CI=0.19,0.72;P-interaction=0.01)和雌酮呈负相关(OR:Q4 vs.Q1=0.51,95%CI=0.27,0.97;P-interaction=0.22)。年龄、饮酒和吸烟分层分析结果没有观察到组间的显着差异。在基线调查后随访5年内,睾酮浓度与胃癌风险呈显着负相关(OR:Q4 vs.Q1=0.28,95%CI=0.09,0.87;P-interaction<0.01)。当我们将受试者限制在普通人群试验(n=594)时,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分析相似。3.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没有发现血清铁蛋白与肝癌发病风险之间的显着关联,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不改变这一不显着关联。血清铁蛋白和慢性肝病死亡风险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慢性肝病死亡以肝硬化死亡为主)。与最低四分位分组(Q1)的受试者相比,最高四分位分组(Q4)的受试者死于慢性肝病的风险增加72%(OR=1.72,95%CI=1.12,2.64),存在统计学显着的单调趋势(P-trend<0.01)。在饮酒人群和HCV血清阳性人群中,铁蛋白与慢性肝病死亡风险增加的相关性更明显。排除随访前5年死亡的慢性肝病病例时,结果保持稳定。4.河南省林县6个合格的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家系共有45例测序合格唾液样本,其中9例食管癌、7例胃癌、29例家系内健康对照。测序数据量可以很好地反映样本完整性,样本所含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合理。总体病例组中拟杆菌门下的普氏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相比于总对照组显着减少。食管癌高发家系中,食管癌患者的放线菌门的罗氏菌属、梭杆菌门的梭菌属和莫雷梭菌属,平均相对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胃贲门癌高发家系中,胃贲门癌患者比健康对照变形菌门的伯克霍尔德菌属和厚壁菌门的消化球菌属平均相对丰度升高。研究结论1.依托于前瞻性队列进行的肿瘤健康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中老年、男性、家族史、口腔粘膜白斑是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教育程度是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的保护因素,结果可信度高,上消化系统肿瘤的很多明确危险因素应在癌症防治实践中加以检验,为完善我国上消化系统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研究发现,低BMI男性的性激素与胃癌发病相关。SHBG浓度越高,男性胃非贲门癌发生风险越高。基线时高水平的血清铁蛋白与慢性肝病死亡率的增加有关,特别是在合并某些肝毒性因素(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饮酒)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该研究结果,并评价铁蛋白是否可以作为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可行分子标志物。3.高发家系的唾液菌群研究报告了家系内的差异菌群,类似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食管癌高发家系中病例组相比于对照组,罗氏菌属、梭菌属、莫雷梭菌属平均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胃贲门癌高发家系中病例组相比对照组,伯克霍尔德菌属和消化球菌属平均相对丰度显着升高,总病例组中普氏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显着少于总对照组。微生物菌群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为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目前已有的研究较少,需要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及更加深入的相关机制研究。
樊文艺[5](2021)在《形态正常人体组织体细胞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组测序表明,体细胞突变积累可能受环境暴露、组织类型以及器官或组织所处的解剖学部位的影响。现有大量数据支持这样的假说,即在健康人形态正常的细胞中,也存在癌症相关突变的累积。已有一些先期研究结果,使我们对正常组织的突变负荷及其克隆进化有所了解。但先期研究所用的器官或组织标本通常来源于不同个体,由于个体间遗传背景和生活史不同,所获结果难以比较和得出正确结论。为进一步准确解释突变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同一个人的不同器官或组织进行突变与克隆扩增模式的研究,以消除个体差异造成的偏差。我们在签署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获得5名年龄85岁以上的遗体捐赠者的支气管、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肝、胰、结肠和直肠以及配对外周血。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正常组织后,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方法,从每个器官中采集了 50份样本(每个样本约600个细胞)。我们对所采集的1,764个样本,用微量基因组测序法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和平均深度为56x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测序结果以及突变克隆扩增等以目前通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体细胞突变,但不同器官中的突变负荷程度存在显着的差异:突变数在每外显子17~43.5个的范围,胰腺突变负荷最低(中位数10个/外显子),而肝的突变负荷最高(中位数69个/外显子)。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正常组织也存在体细胞拷贝数改变,但发生频率有器官差异。大部分细胞(1,608/1,764,91.2%),如来自结肠、直肠和支气管等的细胞,为二倍体,而在食管和贲门样本的细胞中则发现有染色体2、3、5、7、8、13和20扩增。我们分析了单碱基替代(SBS)突变特征,发现普遍存在两种与年龄相关的内源性突变特征(SBS1和SBS5)以及与吸烟(SBS4)和马兜铃酸(SBS22)相关的两种外源因素诱发的突变特征,提示老化和环境致突变物对正常细胞基因组突变的作用。除肝脏外,有两个人的食管、十二指肠和胃也检测到文献尚未报道的马兜铃酸相关突变。意外的是,我们利用dNdScv算法在这些正常人体组织中检测到32个潜在的癌驱动基因,包括在食管癌以及其它肿瘤中常见被报道的NOTCH1、P53、ARID1A和ERBB2等。这些癌驱动基因突变频率在个人之间以及同一个人不同器官之间差异显着,显示出器官偏好性。我们根据细胞的突变情况,将系统进化分析与突变聚类相结合,建立了亚毫米分辨率的空间克隆关系。发现克隆扩增存在两种器官特异性模式:在食管和贲门上皮中可见扩大到几毫米的宏观细胞克隆;而在结肠、直肠和十二指肠上皮中,细胞克隆通常是微小的,并呈独立进化的模式。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激光捕获特异细胞和微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首次描绘了同一个体不同器官实质细胞的突变和克隆扩增谱。我们发现正常细胞也存在肿瘤细胞中常见的癌驱动突变和克隆扩增,其程度具有器官特异性。这些结果说明,基因突变和突变克隆扩展并非是驱动细胞癌变的唯一原因。本研究采用的具有空间维度的细胞基因组分析,刷新对特定器官体细胞突变和克隆扩增模式的认知,为肿瘤和老化等疾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子淇[6](2021)在《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文中指出背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是胰岛素受体家族中的一员。自首次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发现2号染色体和5号染色体重排导致的ALK-NPM融合基因以来,医学界对ALK基因的结构、突变模式、相关的肿瘤以及靶向治疗有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发现ALK基因的结构包括膜外结合域、跨膜域以及胞内激酶域三个主要成分,其中结合域和配体相结合,通过激酶域发挥其主要作用。目前在多种肿瘤中发现有ALK基因的突变,突变模式包括最常见的基因融合,还有更为少见的点突变和扩增等突变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普遍存在的NPM-ALK融合,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常出现的ALK-EML4融合,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MT)的TPM3-ALK、TPM4-ALK融合,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ALK F1174L突变等,另外在肾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和卵巢癌等疾病中也可偶尔出现ALK基因的突变。ALK基因突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融合基因结构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其作用的机制,部分融合基因如NPM-ALK的结构及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大部分融合基因参与致病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而针对ALK的分子靶向治疗,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等ALK抑制剂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的预后有了极大改善,但目前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多项研究表明药物介导的二次突变参与耐药性的形成,但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新型药物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目的探讨ALK突变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和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多种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例库及会诊病例中,选取了2010年-2021年的839例病例。其中包括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8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818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收集上述病例的临床资料;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例的ALK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原位杂交法及二代测序法检测病例的ALK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检测本实验各组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ALCL患者8例,发病中位年龄为23.5岁,男女比例为3:1。临床上大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8例IMT,其中6例为经典型IMT,中位年龄43岁,男女比为1:1,病变位于乳腺、肝脏、肺和外阴;2例EIMS发生于26岁女性患者和47岁男性患者。818例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位年龄63岁,男女比例为1.7:1。在这之中有46例为ALK+的NSCLC,患者中位年龄57岁,男女比为1.26:1。3例ALK+组织细胞增生症,分别为20岁男性,表现为鼻息肉,32岁女性患者表现为椎间孔占位,以及1名28岁女性患者,表现为左小腿肿物。1例ALK+大B细胞淋巴瘤,为8岁男孩,表现为肱骨占位。1例神经母细胞瘤,为3岁女童,额叶占位。2.病理学特征:8例ALCL镜下均为经典型ALCL表现;IMT有6例为经典型IMT,2例为EIMS,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818例NSCLC有627例腺癌,191例鳞状细胞癌,其中43例腺癌和3例鳞癌为ALK+。28/43(65%)为低分化腺癌,占主要部分。鳞癌较为少见,以中或低分化鳞癌为主。ALK+的淋巴结转移率较ALK-的高。ALK+的组织细胞增生症镜下为上皮样组织细胞形态,富含泡沫样组织细胞的黄色瘤样形态,或梭形细胞形态,细胞异型性均不明显。1例ALK+的LBCL镜下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有浆母细胞分化。1例神经母细胞瘤为片状的小细胞增生,染色深,异型性明显,背景为神经毡。3.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8例ALCL中有5例ALK+(62.5%),其中3例经FISH证实有ALK基因断裂。8例IMT中有4例ALK+(50%),其中2例经典型IMT经FISH证实有ALK基因断裂,2例EIMS经FISH和NGS证实分别有RANBP2-ALK融合和EML4-ALK融合。46例NSCLC免疫组化ALK+,对其中29例(27例腺癌,2例鳞癌)进行FISH检测,有26例FISH检测阳性,包括(24例腺癌,2例鳞癌)。3例组织细胞增生症免疫组化ALK均+,经FISH和NGS检测证实均有KIF5B-ALK融合。1例LBCL和1例NB免疫组化ALK阳性。研究结论1.ALK在ALCL中的阳性率为62.5%,多见于年轻患者,但ALK阳性与否和组织学形态无明显相关。2.ALK在IMT中的阳性率为50%,其中发生于肺部的EIMS可伴有罕见的EML4-ALK融合,该融合类型提示预后较差。3.ALK在NSCLC中的阳性率为5.6%,多见于更年轻的患者,一般见于腺癌,最常见于低分化腺癌,可伴有粘液分化或印戒细胞成分。ALK+的NSCLC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4.ALK相关的肿瘤中部分肿瘤,如LBCL极具侵袭性;与之相反的,ALK+的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极好。
杜良波[7](2021)在《SEAS疗法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ADIS)主要来源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在骨骼成熟后出现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成人,另一类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治疗或未治愈迁延至成人。60%以上的ADIS会进展,尤其在是骨骼成熟后Cobb超过30°时。ADIS患者因骨骼发育成熟,侧凸畸形较僵硬,往往伴随疼痛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国际上,运动疗法(尤其是脊柱侧凸特定性运动疗法)成为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主流,但脊柱侧凸特定性运动疗法治疗ADIS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应用SEAS疗法治疗ADIS患者,研究SEAS疗法是否能缓解ADIS患者的脊柱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背痛。旨在探究更加高效的治疗ADIS的方法,进一步减少畸形和手术治疗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为ADIS患者的临疗康复治疗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期间到天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符合标准的ADIS患者3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36名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19):按照处方接受为期12周、每日60分钟的SEAS疗法治疗;对照组(n=17):按照处方接受为期12周、每日60分钟的核心肌群训练。通过Cobb角、ATR、Raimondi值、CAL指标的变化探究和比较SEAS疗法和核心肌群训练在缓解或改善ADIS患者脊柱畸形方面的疗效;通过SRS-22r问卷、VAS和ODI评分的变化探究和比较SEAS疗法和核心肌群训练在缓解或改善ADIS患者生活质量和腰背痛方面的疗效。结果:⑴Cobb角的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Cobb角平均减少5.32°,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Cobb角改善47%、稳定53%;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Cobb角平均减少1.53°,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Cobb角改善12%、稳定88%。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Cobb角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ATR的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ATR值平均减少2.4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ATR值平均减少0.41°,无统计学差异。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ATR值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CAL和Raimondi值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Raimondi值平均减少2.4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AL无统计学差异。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Raimondi值和CAL均无统计学差异。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Raimondi值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⑷SRS-22得分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SRS-22r问卷中疼痛和功能领域得分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疼痛、功能、心理健康和治疗满意度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⑸VAS和ODI得分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VAS得分平均减少3.15分,VAS和ODI得分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VAS得分平均减少1.41分,VAS和ODI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VAS和ODI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期12周的SEAS疗法训练计划减轻了ADIS的Cobb角,改善了体态,缓解了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且SEAS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学,是值得应用和推荐的治疗方法。
童欢欢[8](2021)在《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及其与生活质量、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评估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表现,并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及特定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究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关联的炎症标志物,为指导症状群管理及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正在接受化疗的151名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和修订版MDASI肺癌特异性模块(Lung Cancer Module of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LC)评估患者症状群,中文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患者症状群发生的差异,以及症状群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及特定炎症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1.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及症状群的发生情况:151名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疲乏[4.0(0.0,5.0),70.2%]、苦恼[3.0(2.0,5.0),82.1%]、食欲下降[3.0(0.0,5.0),55.6%]、口干[3.0(0.0,4.0),54.3%]和咳嗽[3.0(0.0,3.0),57.6%];其中患者工作(包括家务劳动)的症状困扰程度及发生率最高[4.0(3.0,5.0),94.7%],与他人关系的症状困扰程度及发生率最低[0.0(0.0,0.0),4.6%]。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五组症状群,分别为病感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呼吸系统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和神经系统症状群,其中,病感症状群是最严重且发生率最高的一组症状群[10.0(5.0,16.0),78.1%],其他四种症状群严重程度均处于轻度并且依其发生率的高低排序,分别是肺癌特异性症状群(41.7%)、消化道症状群(32.5%)、呼吸系统症状群(25.8%)和神经系统症状群(25.2%)。2.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肺癌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总分为(94.15±8.48),生理状况维度得分为(22.37±3.63),社会与家庭状况维度得分为(15.89±1.44),情感状况维度得分为(16.60±2.22),功能状况维度得分为(13.91±2.63),附加关注维度得分为(25.38±2.44),根据症状群的定义将症状群按照是否发生(症状群中所包含的症状两个及以上同时发生即为发生)进行分组,结果显示:五种症状群发生组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病感症状群发生组生理状况维度、情感状况维度、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症状群发生组生理状况维度、社会与家庭状况维度、情感状况维度、附加关注维度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症状群发生组功能状况维度、附加关注维度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发生组情感状况维度、附加关注维度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症状群发生组生理状况维度得分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五种症状群发生组KPS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病感症状群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人均月收入和TNM分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症状群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化疗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症状群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L-10水平、KPS得分、人均月收入和TNM分期是病感症状群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IL-10水平和KPS得分与病感症状群发生风险呈显着负相关(OR=0.992,95%CI=0.986~0.999,P=0.018;OR=0.873,95%CI=0.803~0.948,P=0.001);以人均月收入<1000为对照组,人均月收入≥1000的患者病感症状群发生风险降低(P<0.05);以TNM分期Ⅳ期为对照组,Ⅲ期的患者病感症状群发生风险降低(OR=0.226,95%CI=0.077~0.664,P=0.007);在消化道症状群中,IL-10水平、KPS得分和化疗次数是消化道症状群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IL-10水平和KPS得分与消化道症状群发生风险呈显着负相关(OR=0.991,95%CI=0.984~0.997,P=0.006;OR=0.940,95%CI=0.895~0.987,P=0.013);以第1-2次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第3-4次化疗的患者消化道症状群发生风险增加(OR=2.811,95%CI=1.275~6.199,P=0.010)。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由于疾病及化疗药物的影响,常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负性影响患者结局,其中苦恼、疲乏、咳嗽和食欲下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居前列。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五组症状群分别为:病感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呼吸系统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群。基于症状群的定义对症状群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类,五种症状群发生组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未发生组,提示需加强临床症状群管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病感症状群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人均月收入、TNM分期、KPS得分和IL-10水平具有差异,消化道症状群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化疗次数、KPS得分和IL-10水平具有差异,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年龄和KPS得分具有差异,神经系统症状群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性别和KPS得分具有差异,提示临床医护人员需识别症状群发生的高危人群,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策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L-10水平与病感症状群及消化道症状群发生风险呈显着负相关,提示IL-10可能为肺癌患者化疗期病感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的炎症标志物,未来可进一步探究症状群在炎症反应方面的机制,为症状群的有效缓解和协同治疗提供新思路。
姚瑶[9](2021)在《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数据监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们可以观察到,大数据浪潮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今对信息的处理不再是电子化而是数据化。通过数据算法实现从无序信息到有效知识的转变,这种变化在商业活动中尤为明显。各类数字平台和应用程序抓取用户信息,通过算法挖掘原始数据中隐藏的有用知识,帮助互联网公司制定营销策略和战略布局,资本市场中数据已然成为可供交易的商品,数据的货币价值日益明显。最典型的例子是,“喂养”了互联网公司的个人数据,反过来又作为网络服务的类型(如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卖回”给消费者以及其他商业部门。更关键的问题是,数据商品化发生在被动数据采集的普遍现实基础之上。数据旨在克服物理世界的不确定性,帮助决策、预测和寻找相关关系,随着个人生活被全方位纳入数字化记录,社会成员逐渐失去自由生活的弹性空间,由此,一个监控社会日渐成型。针对这一系列交织的社会变化,美国学者佐伯芙提出“监控资本主义”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将个人数据商品化以完成资本积累的经济体系和权力机制。不论中国或是西方,互联网公司依赖数据驱动的经营模式成为发展主流,并由此诞生了如谷歌、亚马逊、脸书、腾讯、阿里这类科技型独角兽,批判和反思互联网巨头的政治经济影响成为研究者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借鉴并吸收了美国学者佐伯芙提出的“监控资本主义”,将它作为分析现象的概念工具,与此同时把数据监控这一技术问题置于资本领域的经济背景中予以研究,即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将现象分析的概念工具和理论分析的框架结合,本文旨在探讨媒介和传播系统如何强化、挑战、影响现有的阶级以及其他社会权力关系;深入观察传播新科技如何影响垄断经济的生产与日常生活消费;反思数据监控技术和数字经济联合打造的经济异化及被电子商业遮蔽的数字劳动。本文重点关注的是数据在资本运作中扮演的工具角色:这是一种将“监控组织-被监控个人”“个体-企业”“数字劳工-数据资本”联系在一起的介质。数据不仅组织了上述对应关系,并且数据商品化是吸收盈余的关键手段。本文旨在分析以数据监控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深入数据监控的政治维度和经济维度,把握数据监控内在的时间和空间体制,批判作为一种新兴经济秩序的监控资本主义是如何完成资本积累和价值剥削的。本文研究发现,监控资本主义是一个将个人数据转化为有利可图的,能够为开发和投资这一数据资源的资本赚取利润的监控系统。作为资源的个人数据和作为资源提取物的人,在数字监控系统中被转化为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成为互联网公司积累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通过历史性维度比较,本文认为,新型商业模式将监控系统改造得灵活、隐匿、又充满扩张性,资本和技术手段的协同不仅改造了社会生产力,还重组了社会关系。与信息资本主义时代相比,控制、剥削和不平等的真实境况,在各个方面都更加深入了。本文研究指出,监控资本主义的主干逻辑就是互联网公司利用数据监控人类生活以实现资本积累。其中,数据是手段,监控是过程,资本积累是最终目标。三者密不可分:数据延伸和强化了监控能力,资本要求无限增殖的内在动力激励着它对数据的无限需求,需求又进一步让监控建立在一系列移动设备和互联网平台基础之上,使数据收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映射我们的生活,也在侵入我们的生活,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在建立大型数据库,并与数据处理公司合作。监控和信息控制从过去一种风险控制的手段,扩展到衡量一切可被数字化事物的尺度。这也是为什么“监控”能够定义一种社会形态的原因。本文研究还发现,数据监控并不总是以广告为中介。佐伯芙重点关注的数据监控的商业模式,是由广告介导的商品化链路:通过监控用户的网络痕迹,先将用户的痕迹劳动转化为注意力经济,再间接转化为广告体现的货币价值,最终实现经济剥削。与之相比,金融科技平台不需要广告做中介,它通过和用户直接发生金融关系(借贷或理财)而获得利润,因此本文将它定性为一种直接的经济性剥削。综上,本文认为,监控之所以强大,并不在于它本身。没有一项名叫“监控”的技术对我们进行奥威尔式的强制控制,恰恰相反,监控被隐匿地整合到其他的技术和操作体系之中,借助一系列社会文化和技术政治,从而有效扩大了社会控制。具体来讲,如果没有移动智能手机,监控终端不会如此深入我们的生活日常;没有云计算系统,计算机就无法支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没有大数据,互联网上的繁杂数据就不能被高效归纳、检索和整合;如果没有App平台的兴起,就不存在大批互联网公司,数据驱动就不会成为普遍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大肆强调“数字经济”作用的思想意识的确立,数据也不会被国家确立为新的生产要素,并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迅速发展,至少不会产生如此大的社会效应。因此,数据监控不仅是一种技术统称,更是一个社会性建构。
王晓飞[10](2020)在《深部巷道围岩粘塑性及大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增加和巷道建设的需要,对于巷道开挖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流变和大变形现象有必要进行理论分析,特别是在较软岩体中,很容易引起巷道结构失稳破坏。针对巷道出现的流变和大变形现象给出了相应的解析解或半解析解,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采用广义Bingham的弹粘塑性组合模型,推导获得了弹粘塑性组合模型的三维本构形式,结合非关联流动法则,分别采用MC和HB准则,建立了严格基于固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圆形巷道围岩弹粘塑性应力和变形的解析表达式,通过MATLAB软件对f(t)隐式函数进行了求解,进而求得弹粘塑性MC和HB岩体中的应力和变形分布。(2)基于所获得的圆形巷道围岩弹粘塑性应力和变形解析解,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在不同支护力、泊松比、杨氏模量、粘性系数和剪胀角等参数条件下其应力和变形的规律特征:在相同的支护力条件下,HB准则对应的初始塑性区半径要比MC准则的大,且初始塑性区半径与支护力相关;初始塑性区随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粘塑性区半径随着泊松比的增大而减小;围岩中同一位置处径向和切向应力随杨氏模量的增大而减小,HB岩体受杨氏模量影响的程度大于MC岩体;围岩中同一位置处径向和切向应力随粘性系数增大而增大;围岩中同一位置处径向和环向应力随剪胀角增大而增大,剪胀角越小,粘塑性区发展的越快。(3)为了预测弹塑性耦合应变软化岩体中圆形巷道围岩的GRCs和塑性区,针对大变形问题,获得了圆形巷道围岩有限应变解析解。对考虑物质点位置运动的拉格朗日坐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将解析解与数值解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本文所提出的解析解的正确可靠性。最后,系统地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影响,如杨氏模量、泊松比和膨胀角。提出的有限应变解更加合理,能够正确预测大变形地下工程的实际位移,特别是在高应力环境下的极软岩中,通过与中义隧道现场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为了提高围岩特征曲线在巷道修复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通过围岩特征曲线(GRC)可以预测具有任何力学行为的岩体的洞壁位移和塑性(残余)半径的变化。该方法与围岩力学行为无关,即可以适用于任何力学行为的岩体。该方法与先前发表的实例进行了比较。理论上可以确定所需间隙的临界开挖半径及其相应的塑性和残余半径。对于一个恒定的修复半径,随后的洞壁位移和塑性半径(以及残余半径)的增量逐渐减小,且上述三个变量趋于其临界值,即达到所需的净空半径。当岩体变得延性时,即临界塑性剪切应变从0增大到无穷大,塑性区和残余区的厚度减小。该论文有图77幅,表7个,参考文献166篇。
二、Lyon&Associates公司BtoB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yon&Associates公司BtoB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A Study on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Kenyan Academic Libraries(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CHAPTER 1: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Present statement of Kenyan academic libraries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Summary of the study |
CHAPTER 2:LITERATURE REVIEW |
2.1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RDM) |
2.1.1 Research Data |
2.1.2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in academic libraries |
2.2 Legal and policy guidelines influencing RDM activities |
2.2.1 The legal framework influencing RDM activities |
2.2.2 Policy guidelines affecting RDM activities |
2.2.3 Quality check for RDM |
2.3 Data curation activities |
2.3.1 Data capture |
2.3.2 Data appraisal |
2.3.3 Data disposal |
2.3.4 Data description |
2.3.5 Preservation of data |
2.3.6 Data repository |
2.3.7 Data access |
2.3.8 Data use and reuse |
2.3.9 Data transformation |
2.3.10 Research data sharing |
2.4 Human resource capabilities (RDM knowledge,skills and trainingrequirements) |
2.4.1 Data training, advocacy and support programs |
2.4.2 Data management plan (DPM) |
2.5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for RDM activities |
2.6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ffecting RDM activities |
2.7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
2.8 Theories supporting RDM |
2.8.1 Maturity Model |
2.8.2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OAIS) |
2.8.3 Other theories supporting RDM |
2.9 Pertinent literature in rela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
2.10 Pertinent literature in relation to data analysis methods |
2.11 Academic librar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RDM |
Summary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2.1 The DCC Curation Lifecycle Model |
3.2.2 The Gaps in utilization of the DCC Curation Lifecycle Model |
3.2.3 Community Capability Model Framework (CCMF) |
3.2.4 Suit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Capability Model Framework to this study |
3.2.5 Rationale of using the CCMF and the DCC Curation Lifestyle Model |
Summary |
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 |
4.1 Introduction |
4.2 Study paradigm |
4.2.1 Pragmatist paradigm |
4.3 Research methods |
4.3.1 Mixed methods research |
4.4 Research design |
4.4.1 Case study design |
4.4.2 Survey design |
4.5 Target population |
4.6 Sampling techniques and sample size |
4.6.1 Sampling techniques |
4.6.2 Sample size |
4.7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
4.7.1 Questionnaires |
4.7.2 Interviews |
4.8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
4.9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
4.10 Data analysis |
4.11 Ethical considerations |
Summary |
CHAPTER 5: PRESENT STATE OF RDM IN KENYAN ACADEMICLIBRARIES |
5.1 Introduction |
5.2 Return rate |
5.3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
5.4 Legal and policy guidelines influencing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atthe University of Nairobi Library |
5.4.1 A formal legal framework |
5.4.2 Availability of policy guidelines that governed RDM activities |
5.4.3 Research data ownership |
5.5 Investigation of the data curation activ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airobi library |
5.5.1 Capturing data |
5.5.2 The types of datasets commonly generated by researchers |
5.5.3 Volume of research data generated |
5.5.4 Appraisal of research data |
5.5.5 Metadata creation |
5.5.6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research datasets |
5.5.7 Access, sharing and reusing research data |
5.5.8 Responsibility for RDM after leaving the university |
5.6 Human resource capabilities (Knowledge, skills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RDM activ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airobi Library) |
5.6.1 Level of knowledge you possess in regard to RDM activities |
5.6.2 Types of skills you possess in regard to RDM activities |
5.6.3 RDM training needs |
5.6.4 Research data services and quality (RDS) |
5.6.5 Data management plan (DMP) |
5.7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readiness for RDM activities at theUniversity of Nairobi Library |
5.7.1 Satisfaction with computing facilities supporting RDM activities |
5.7.2 Satisfaction with software solutions supporting RDM activities |
5.7.3 Satisfaction with RDM storage media |
5.7.4 Satisfaction with RDM data backup |
5.7.5 Satisfaction with RDM security solutions |
5.8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ffecting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at theUniversity of Nairobi Library |
5.8.1 Satisfaction with internal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
5.8.2 Satisfaction with external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
5.8.3 Satisfaction with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t international level |
5.8.4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
5.9 Importance,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of RDM activities |
5.9.1 Benefits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
5.9.2 Challenges facing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t the library |
5.9.3 Suggestion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CHAPTER 6: FINDING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RDM INKENYAN ACADEMIC LIBRARIES |
6.1 Introduction |
6.2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
6.3 Legal and policy guidelines influencing RDM activities |
6.3.1 Legal framework affecting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
6.3.2 Policy guidelines that governed RDM activities |
6.3.3 Research data ownership |
6.4 Data curation activities |
6.4.1 Research data capture |
6.4.2 The types of datasets commonly generated by researchers |
6.4.3 Volume of research data generated |
6.4.4 Appraisal of research data |
6.4.5 Metadata creation |
6.4.6 Research data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
6.4.7 Access, sharing and reusing of research data |
6.4.8 Responsibility of managing research data once a researcher left |
6.5 Human resource capabilities (Knowledge, skills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RDM activities) |
6.5.1 Level of knowledge possessed regarding RDM |
6.5.2 Knowledge on specific data curation activities |
6.5.3 Types of skills you possess in regard to RDM |
6.5.4 RDM training needs |
6.5.5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data Services |
6.5.6 Data management plan (DMP) |
6.6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readiness for RDM activities |
6.6.1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computing facilities |
6.6.2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RDM software solutions |
6.6.3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storage media |
6.6.4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RDM data backup tools |
6.6.5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RDM security solutions |
6.7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ffecting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
6.7.1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internally |
6.7.2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t national level |
6.7.3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t an internationallevel |
6.7.4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
6.7.5 Benefits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
6.7.6 Challenges facing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
6.7.7 Suggestions to address the RDM challenges |
6.8 RDM unit |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CHAPTER 7: SUMMARY |
7.1 Introduction |
7.2 Conclusions |
7.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7.4.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1: Questionnaire for the research community |
Appendix 2: Interview Schedules for research librarians |
Appendix 3:Chinese Abstract |
(2)七甲川花菁小分子IR-61对肥胖小鼠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及抑制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IR-61 靶向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IR-61 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抑制巨噬细胞促炎激活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IR-61 调控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IR-61 改善肥胖小鼠炎症及抑制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ATMs与肥胖相关疾病和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第一部分: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31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第二部分:异体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31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异体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荟萃分析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1 我院血液病突变筛查NGS靶向测序的112个基因 |
附录2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基金资助 |
(4)林县上消化系统肿瘤危险因素、血清分子标志物及唾液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本论文标点符号撰写规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目标 |
1. 总目标 |
2. 分目标 |
研究思路总图 |
第一部分 林县一般人群危险因素暴露与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2.2 现场调查问卷 |
2.3 队列随访与研究终点确定 |
2.4 变量定义 |
2.5 伦理声明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信息 |
3.2 随访终点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情况 |
3.3 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风险的多因素分析 |
3.4 基线年龄与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风险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
3.5 坚果摄入与上消化系统肿瘤死亡风险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与趋势图 |
3.6 BMI与食管鳞癌死亡风险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
3.7 上消化系统肿瘤30年随访生存曲线 |
4. 讨论 |
5. 创新性与局限性 |
6. 小结与建议 |
第二部分 林县某些血清分子与上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死亡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1. 研究基础 |
2. 研究背景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3.2 随访和病理诊断 |
3.3 病例及对照的选择 |
3.4 实验室检测 |
3.5 协变量及测量 |
3.6 伦理声明 |
3.7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性激素与男性胃癌研究的基线信息 |
4.2 对照组中各性激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 性激素水平与男性胃癌发病风险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
4.4 性激素水平与男性胃癌发病风险的亚组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
4.5 铁蛋白与肝癌发生、慢性肝病死亡风险研究的基线信息 |
4.6 铁蛋白与肝癌发病风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亚组、敏感性分析 |
4.7 铁蛋白与慢性肝病死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亚组、敏感性分析 |
5. 讨论 |
5.1 性激素与男性胃癌研究 |
5.2 铁蛋白与肝癌、慢性肝病研究 |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
7. 小结 |
第三部分 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家系内唾液菌群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唾液采集方法 |
2.3 测序部分方法 |
2.4 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5 伦理声明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样品完整性评价 |
3.3 OTU分析及丰度分析 |
3.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Beta多样性分析 |
3.6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
3.7 关联分析 |
3.8 PICRUSt功能预测 |
4. 讨论 |
5. 创新性与局限性 |
6. 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糖尿病与食管癌死亡风险:12个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中国林县营养干预试验初次筛检问询表和体检结果 |
附表二 疾病旧编码(56种)与ICD-10编码对照表 |
基金资助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简历 |
致谢 |
(5)形态正常人体组织体细胞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体细胞突变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的进步 |
2. 与癌症和衰老相关的体细胞突变的产生 |
3. 体细胞突变的正向选择与克隆扩增 |
4.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性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3.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 |
4. 全基因组文库制备和测序 |
5. 全外显子库的制备和测序 |
6. 全基因组测序(WGS)数据分析 |
7. 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数据分析 |
结果 |
1. 对同一个体来源的多个器官正常组织进行测序 |
2 不同器官正常组织中的体细胞拷贝数变化 |
3. 正常组织中的突变特征 |
4. 驱动突变的基因组图谱 |
5. 体细胞突变体克隆的空间结构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金资助 |
文献综述 二代测序技术在癌症及非癌细胞的基因组图谱研宄中的进展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一、临床特征 |
二、病理学特征 |
三、免疫表型特征 |
四、FISH检测结果 |
五、二代测序检测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SEAS疗法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分型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受试者基本特征 |
2.2 测试指标 |
2.2.1 影像学指标 |
2.2.2 体态指标 |
2.2.3 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标 |
2.3 训练方案 |
2.3.1 实验组训练方案 |
2.3.2 对照组训练方案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3.结果 |
3.1 受试者一般情况可行性分析 |
3.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 |
3.3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ATR的变化 |
3.4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AL的变化 |
3.5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Raimondi值的变化 |
3.6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SRS-22r得分的变化 |
3.7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VAS得分的变化 |
3.8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ODI得分的变化 |
4 讨论 |
4.1 核心肌群训练治疗ADIS原理 |
4.2 ADIS疼痛的原因分析 |
4.3 SEAS疗法治疗ADIS的原理分析 |
4.4 本实验结果分析 |
4.4.1 Cobb角变化的分析 |
4.4.2 躯干旋转角和顶椎旋转度变化的分析 |
4.4.3 生活质量变化的分析 |
4.4.4 疼痛和下腰疼功能障碍变化的分析 |
4.5 不足和展望 |
4.5.1 不足 |
4.5.2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缩略词表 |
附件2 知情同意书 |
附件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
附件4 脊柱侧凸SRS-22 问卷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8)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及其与生活质量、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肺癌的高发生率、高死亡率及不良结局 |
1.1.2 症状群的概念及负性影响 |
1.1.3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
1.1.4 肺癌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
1.1.5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研究及现存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设想与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工具 |
2.3 资料收集 |
2.4 资料处理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考虑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肺癌患者化疗期单一症状发生情况 |
3.3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困扰情况 |
3.4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 |
3.5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严重程度及发生率 |
3.6 肺癌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 |
3.7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3.8 不同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患者症状群发生情况差异 |
3.9 炎症因子水平与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分析 |
3.10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分析 |
4.2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分析 |
4.2.1 病感症状群 |
4.2.2 消化道症状群 |
4.2.3 呼吸系统症状群和肺癌特异性症状群 |
4.2.4 神经系统症状群 |
4.3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4.4 不同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患者症状群发生情况差异 |
4.5 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
5 创新之处 |
6 局限性及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件2 调查问卷 |
附件3 个人简历 |
附件4 伦理论证报告 |
致谢 |
综述 癌症病人症状群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数据监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监控资本主义的大数据背景 |
第一节 大数据发展的历时性梳理 |
一、大数据如何被确立为技术前沿 |
二、大数据概念内涵的泛化趋势 |
第二节 危机意识与乐观情绪的分化 |
一、两种立场与两种方法论分歧 |
二、本文研究的认识论起点 |
第二章 个人数据商品化中的资本积累——以蚂蚁金服为例 |
第一节 个人数据的商品化过程 |
一、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 |
二、当数据作为一门生意 |
第二节 数据利用模式:对蚂蚁金服的政治经济分析 |
一、导言:经验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支付宝、蚂蚁金服、阿里巴巴 |
三、支付平台:数据沉淀和提取的入口 |
四、金融平台:数据分析和应用的领域 |
五、生活平台:勾连生活场景的产品定位 |
第三节 蚂蚁集团的意识形态及其消费信贷扩张 |
一、意识形态分析 |
二、消费信贷扩张 |
第四节 数据监控的经济性及其创新 |
一、数据监控的经济性 |
二、经济性的提出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三章 监控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价值和劳动 |
第一节 数据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刍议 |
一、数据使用价值的两点争论 |
二、数据交换价值的两点争论 |
第二节 数据监控中的痕迹劳动 |
一、痕迹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 |
二、痕迹作为一种无感的劳动方式 |
第三节 新型劳资关系的冲突与维系 |
一、隐私:利益冲突的集中领域 |
二、消费:维持生产的关键手段 |
三、成瘾:改造时间的技术体制 |
第四章 对监控资本主义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重新认识监控资本主义 |
一、佐伯芙理论的局限性 |
二、监控资本主义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监控资本主义体系的肌理 |
一、时间:即时、归档、预测 |
二、空间:社会大工厂 |
三、结构:双寡头垄断 |
四、介质:数据的物质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深部巷道围岩粘塑性及大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弹粘塑性巷道围岩的理论分析 |
2.1 问题描述 |
2.2 弹粘塑性模型本构推导 |
2.3 MC弹粘塑性岩体解析解 |
2.4 HB弹粘塑性解析解 |
2.5 计算过程总结 |
2.6 MC和HB岩体弹粘塑性解的分析与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圆形巷道围岩应变软化问题的有限应变解 |
3.1 理论背景 |
3.2 弹性区的应力和位移 |
3.3 塑性区的应力和位移 |
3.4 计算过程总结 |
3.5 解的验证 |
3.6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7 应用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围岩特征曲线的强挤压巷道修复 |
4.1 围岩与支护的共同作用原理 |
4.2 巷道修复地面响应的实现 |
4.3 分析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Lyon&Associates公司BtoB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A Study on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Kenyan Academic Libraries[D]. Masinde Johnson Mulongo.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七甲川花菁小分子IR-61对肥胖小鼠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及抑制结直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初步探讨[D]. 王亚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第一部分: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31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第二部分:异体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荟萃分析[D]. 杜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林县上消化系统肿瘤危险因素、血清分子标志物及唾液菌群的研究[D]. 朱之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5]形态正常人体组织体细胞突变研究[D]. 樊文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6]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D]. 曾子淇.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7]SEAS疗法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D]. 杜良波. 天津体育学院, 2021(12)
- [8]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及其与生活质量、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D]. 童欢欢.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数据监控问题研究[D]. 姚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深部巷道围岩粘塑性及大变形分析[D]. 王晓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