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 ——以江苏为例

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 ——以江苏为例

论文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日渐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而加剧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竞争的焦点已由数量转到质量,价格让位于质量,质量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和我们每个消费者追求的对象。本文以江苏为背景,将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具体内容有:第一章概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二章主要从宏观上对我国现行的质量政策与法规进行研究,并对江苏省内几项重要的宏观质量管理实践进行评价和研究;第三章通过构建质量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一个能够客观反映某一地区质量水平的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并且结合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实证详细介绍了指标筛选过程;第四章主要从产业角度构建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第三章宏观层面的研究作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延伸。此外,针对服务业的特殊性,从顾客满意度角度来评价服务业质量竞争力,给出了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模型;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界定了宏观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较了我国《产品质量法》与国外《产品责任法》的异同,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性,提出对策和改进建议;(2)构建了江苏省质量兴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江苏省名牌发展战略,为推动江苏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3)界定了宏观质量竞争力的涵义,构建了宏观质量竞争力模型,并用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质量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此外,还分析了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QI与GDP的关系,探求了其统计规律性。实证表明:QI与GDP具有很高的关联性,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走高,可以推动GDP的增长:(4)构建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模型,并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对江苏一千多家制造企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5)构建了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江苏供电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其结果不仅验证了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而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课题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 1.2.1 质量与质量竞争力
  • 1.2.2 质量要素与质量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3 质量竞争力模型
  • 1.2.4 质量竞争力评价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2 宏观质量管理研究
  • 2.1 宏观质量管理的内涵
  • 2.2 质量政策与法规研究
  • 2.2.1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质量工作机制的研究与探讨
  • 2.2.2 我国《产品质量法》与国外的《产品责任法》立法现状分析
  • 2.2.3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分析及对策
  • 2.2.4《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立法情况
  • 2.3 江苏省质量管理奖评价体系研究
  • 2.3.1 前言
  • 2.3.2 江苏省质量管理奖评价体系
  • 2.3.3 评价标准体系
  • 2.3.4 评价反馈体系
  • 2.3.5 存在问题
  • 2.3.6 对策和建议
  • 2.4 江苏省质量兴市实践与研究
  • 2.4.1 质量兴市活动的由来
  • 2.4.2 质量兴市活动的重要意义
  • 2.4.3 质量兴市的内涵
  • 2.4.4 江苏省质量兴市活动的历程和现状
  • 2.4.5 存在问题和原因
  • 2.4.6 对策和建议
  • 2.5 江苏省名牌发展战略研究
  • 2.5.1 名牌概述
  • 2.5.2 名牌战略
  • 2.5.3 江苏名牌发展体系
  • 2.5.4 江苏名牌战略实践
  • 2.5.5 江苏名牌发展面临形势
  • 2.5.6 江苏名牌发展对策
  • 2.6 小结
  • 3 宏观质量竞争力研究
  • 3.1 宏观质量竞争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2 宏观质量竞争力研究的内容
  • 3.2.1 宏观质量竞争力的研究对象
  • 3.2.2 宏观质量竞争力研究的原则
  • 3.2.3 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标体系
  • 3.3 宏观质量竞争力统计分析方法
  • 3.3.1 因子分析法
  • 3.3.2 专家赋权法
  • 3.3.3 本文的分析方法选择
  • 3.4 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标的筛选
  • 3.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4.2 指标的第一轮筛选
  • 3.4.3 指标的第二轮筛选
  • 3.4.4 指标的第三轮筛选
  • 3.4.5 指标的第四轮筛选
  • 3.4.6 指标的最终确定
  • 3.5 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1 因子分析法赋权
  • 3.5.2 专家赋权
  • 3.5.3 权重最终确定
  • 3.6 宏观质量竞争力模型
  • 3.6.1 省辖市宏观质量竞争力模型
  • 3.6.2 省宏观质量竞争力模型
  • 3.7 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QI与GDP的关联分析
  • 3.7.1 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QI与GDP的对比分析
  • 3.7.2 市QI与GDP的相关分析
  • 3.7.3 市QI与GDP的回归分析
  • 3.8 小结
  • 4 产业质量竞争力研究
  • 4.1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研究
  • 4.1.1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标体系
  • 4.1.2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4.1.3 用因子分析进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4.1.4 结语
  • 4.2 服务业质量竞争力——顾客满意度研究
  • 4.2.1 引言
  • 4.2.2 顾客服务满意度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4.2.3 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模型分析
  • 4.2.4 供电服务满意度应用研究
  • 4.3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表1 江苏省质量兴市活动先进市(县、区)督查验收细则
  • 附表2 江苏省质量兴市活动先进市(省辖市)核查细则(试行)
  • 附表3 2004年江苏省各市宏观质量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4 2005年江苏省各市宏观质量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5 2006年江苏省各市宏观质量指标数据汇总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 ——以江苏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